• 2024年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空间科学论坛在京召开。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实施的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任务布了第一批在轨探测图像。
    X射线暂现和爆天体,并布预警以引导其它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跟踪观测。
    卫星自2024年1月射入轨以来,两台有效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和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在轨测试和仪器定标期间获取了多组宇宙天体的X射线科学观测数据,已探测到新的暂现源17例、恒星耀168 ...
    截至稿日,中心提供的软件系统共对EP观测到的X射线源进行了8265次自动证认,剔除了大量假源和已知天体,并提供多源天文融合数据,支持了17例暂现源、168例恒星耀现。
    EP项目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ep/ 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第一批在轨探测图像 图1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指向银河系中心的观测图像(X射线数据版权 ...
  • 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软件工程师、大学教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研究探讨天文数据获取、处理、分析的算法和软件设计开,以及天文数据的开放共享等话题。   ...
    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组主席”、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教育兴趣组主席、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在此次ADASS国际研讨会上成功召集设立了“数据驱动和基于虚拟天文台工具的全民科学和天文教育专题论坛 ...
    专题论坛日程安排   这是本次大会的首场专题论坛。与会代表交流了天文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学方面的经验和理念。
    万维望远镜的核心开者美国微软研究院Jonathan Fay先生介绍了万维望远镜的历史和最新开成果。
    崔博士主持论坛 ...
  • IO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 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学 数据挖掘、知识现与信息提取 ...
    年会仍旧采用了学术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
    年会上,学术报告和嘉宾论坛围绕四个主题来进行:如何推进和实现天文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的标准化;如何推进大数据、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天文学应用;如何实现中科院和国内高校的天文学科研信息化能力均衡展; ...
    为了活跃气氛,更好地激新想法和培养年轻人才,本届年会还设立了“脑洞报告”和“研究生报告”专场。
    在嘉宾论坛中,嘉宾和代表们围绕论坛主题言踊跃。代表们普遍希望虚拟天文台能架起天文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天文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更好地推动国内天文信息学事业的展。
  •   本次年会仍旧采用了学术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
    在嘉宾论坛环节中,嘉宾和代表们围绕论坛主题畅所欲言。
    现场代表言及提问互动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飞速展,想要推动这些先进的技术方法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应用离不开富有创造力的奇思妙想和年轻人勇于探索尝试的精神。
    因此,在上一届成功尝试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激新想法和培养年轻人才,本届年会继续设立了“脑洞报告”和“研究生报告”专场。   ...
    专家论坛   未来,虚拟天文台将继续架起天文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天文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更好地推动国内天文信息学事业的展。
  • 主题涉及: PB量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超高IO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 数据挖掘、知识现与信息提取 ...
    本届年会采用了学术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
    年会上,学术报告和嘉宾论坛围绕四个主题来进行:射电天文学与虚拟天文台、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与数据开放共享、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故事—天文信息学的未来、科学家的教育和科普责任及科普产业化。
    在嘉宾论坛中代表们言踊跃,集中就以FAST为代表的射电天文对虚拟天文台的需求和应用、数据开放共享、天文信息学的展及基于真实天文数据的科普教育 进行讨论并提出新的需求和见解,让科学家、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紧密顺利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热烈讨论 ...
    嘉宾论坛进一步活跃了会场气氛,提高了讨论效率, 激了大家研讨的热情,得到代表们的充分肯定。   本年会合作伙伴 ...
  • 10月22日,第四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丽江分会暨“数字引领、创响丽江”数字经济论坛正式开幕。
    论坛由丽江市委、市政府、中科院昆明分院联合主办,丽江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科协以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关村丽江科创园承办。   ...
    论坛开幕式现场         论坛开幕式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丽江市政府、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云南大学四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丽江建设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丽江分中心。
    分中心的建设旨在推进丽江市数字经济产业展,加强中科院驻丽科研机构与地方在科研、教育、科普、科技成果转化等全面合作。   ...
    数字经济产业是丽江市挥水电能源优势重点推动和展的新兴产业。
  • 本届年会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报告主题涉及天文学研究与展、信息技术的利用、大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数据挖掘、虚拟天文台平台的建立、云计算技术与应用、高性能计算、科学传播工作等诸多方面。
    本届年会采用了学术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
    年会上,学术报告和嘉宾论坛围绕四个主题来进行,即“天文学研究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天文信息学这样的交叉学科如何获取更多支持和认可”、“虚拟天文台与具体天文项目的结合”、“利用已有科学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科学传播工作 ...
    在嘉宾论坛中,代表们言踊跃,集中就如何让天文信息学展更加迅速,让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紧密顺利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热烈讨论。大数据存储和利用、高性能计算资源的利用与共享等话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 随着社会经济展,天文观测台站受到所在地方城市建设影响也日益显著。为了更好的探索天文观测环境与地方经济展之间的关系,特组织本次论坛
    论坛论坛面向:国内各天文研究机构和设置天文研究方向的高校相关科研人员、地方政府负责城市规划、科技展等相关部门人员、天文观测环境研究和开相关组织和行业人员。 | ...
  • 图2 嘉宾致辞 会上,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青年数据科学家项目重磅布,国家天文台赵永恒研究员为入选的参会代表颁证书。
    图3 重磅布 本届年会依旧采取主题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36个口头报告,20个张贴报告详见日程链接。
    ,并引了与会代表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嘉宾论坛的环节中,与会代表们通过深入交流和思维碰撞,充分挖掘了天文信息学在天文研究方面的潜力,为天文数据如何更好地服务科研、反哺科普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从天文研究者的视角探讨了当下最火爆的ChatGPT ...
    代表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设想,为天文信息学未来展提供了诸多灵感。 图4 嘉宾论坛 ...
  • 学科展与跨界合作 年会回顾 开幕式上,韩占文院士和赵刚院士为年会致辞。
    图2 嘉宾致辞 随后,开幕式还举行了中国虚拟天文台向新昌天姥巡星会颁“天文科教创意”战略合作伙伴牌匾(点击查看详情)、AstroOne天文大语言模型观测智能体布、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之江分中心共建签约 ...
    图5 海报快闪 本届年会共举办四次嘉宾论坛,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天文信息学领域热门话题。
    此外,嘉宾论坛还对科学与技术的协同展、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的跨学科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图6 嘉宾论坛 图7 会议现场 会议的最后,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崔辰州宣布,2025年学术年会将在海南举办。
  • 11:30-11:45 天地一体化协同观测和数据融合研究及进展(郑捷,国家天文台) 11:45-12:30 嘉宾论坛一 ...
    智算多芯,大模型时代的科研新范式(杜怀亮,浪潮信息) 16:15-16:30 “天文行业算力革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展 ...
    16:45-17:00 AI促进天文科研范式持续变革(胡锐,阿里云) 17:00-17:30 嘉宾论坛二 ...
    :科学与技术如何协同展(主持人:李璐;嘉宾:郝晋新、郭伟杰、邱虹云、赵正旭、刘超) 11月28日(周四) ...
    10:05 恒星演化与机器学习(吴涛,云南天文台) 10:05-10:20 人工智能在天文应用的问题和讨论-新范式迫切需要展 ...
  • Science Discovery) ”,探讨如何提升数据与服务的形式与内涵,更好地应用AI/ML,激新的科学现。
    白金明台长表示,天文信息学的展为天文学家的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让天文数据挥出了更大的价值,希望本届年会能够为天文学的进一步展提供助力。
    图2 嘉宾致辞 本次会议采取主题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图4 部分会议报告精彩瞬间 在嘉宾论坛环节,参会代表们通过深度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充分挖掘天文数据在多个领域的潜力。
    图5 嘉宾论坛环节 未来,虚拟天文台将继续架起天文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天文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推动国内天文信息学事业的展。
  • 他表示,随着技术的展,大型深度学习模型,借助海量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资源,正在逐渐成为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共同构建天文大模型和相关应用,将推动天文研究新时代的开启。
    希望本届年会可以为天文学家、计算机专家以及业界开者提供一个充分的交流平台,借助各自优势集思广益,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宇宙。 图2 开幕致辞 年会采取主题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图4 代表们积极参与互动 嘉宾论坛环节中,与会代表们继续展开思维碰撞,共同探讨天文大模型的未来展方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文学领域的广阔前景。
    图5 嘉宾论坛 他们强调了标准化的天文数据对于提高数据管理和处理效率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多波段多信使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在解决天文科研实际问题上的诸多可能;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及其他商业手段 ...
    他们认为,未来理想化的天文大模型需要依托数据、算力、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在功能上可以深入理解数据、挖掘规律,以现新的信息,真正成为科研成果产出的利器。
  • 图2:嘉宾致辞 本次会议依旧采取主题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图4:部分会议报告精彩瞬间 在嘉宾论坛环节,参会代表们围绕不同的议题畅所欲言。
    大家通过思维的碰撞,意识到了“在线”对于天文学研究创新与展的重要意义,并为天文信息学未来的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图5:嘉宾论坛环节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崔辰州博士为本次大会做总结言。他指出本届年会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三,技术的创新与科研的需求结合得愈紧密,天文信息学对天文学科技创新和应用展的支撑作用愈显著。
  • 本届会议研讨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科学平台技术与应用 ※ 超高IO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 ※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 ※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天文学应用 ※ 数据挖掘、知识现与信息提取 ...
    他表示,科学数据在天文学研究方面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成立对促进天文及相关领域重大成果产出和学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提议明年的年会可以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年度会议共同举办。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郝晋新致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天文处副处长刘强致辞   本次会议采取主题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内容上主要围绕国家天文科学中心的建设与科学数据在科研中的应用 ...
    部分言代表   参会代表们在论坛环节畅所欲言,围绕主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大家在充分的交流中加深了对开放科学理念的认识,更加明确了科学平台未来的应用场景和建设方向。
    嘉宾论坛环节 会议的最后,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崔辰州宣布,2020年学术年会将于明年11月25日-29日在美丽的滨海之城——厦门举办。
  • 本届年会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主题涉及天文大数据的特点与挑战、云计算技术与应用、PB量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超高IO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数据挖掘、知识现与信息提取、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密集型研究、程控望远镜与自主观测 ...
    、基于VO的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互动式数字天象厅、学科展与跨领域合作等诸多方面。
    本届年会采用了学术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
    年会上三场嘉宾论坛分别围绕三个主题来进行,即“云计算和大数据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天文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对云计算、大数据有哪些需求”、“如何实现产学研的合作互赢”。
    中国虚拟天文台与天文信息学2014年学术年会的举行对天文信息化建设、天文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天文领域的应用、产学研合作、天文信息学及天文普及事业的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4月15日,由大理大学天文与信息研究院、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天文数据与计算学术研讨会暨云南边疆信息科技论坛开幕式在大理举行。
    图2 实践基地协议签署 论坛围绕天文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在天文学中的应用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纪念活动回顾了大理大学天文与信息研究院的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展示了研究院在推动科技进步和云南边疆地区展中所挥的重要作用。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天文学和信息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推动地区科技展、科普推广、信息科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天文学和信息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激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同时也为云南边疆地区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3 会议现场 ...
  • 本届年会由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重庆梧台科技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得到浪潮集团、EMC存储、中科曙光、泽达数据、锐捷网络、华师京城等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为“Open Sky,Open World(开放的星空,开放的世界)”,聚焦天文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开放式的研究合作,共安排了38个学术报告和4场嘉宾论坛
    4场嘉宾论坛的讨论主题分别是:如何促使观测数据更好地开放共享、如何更好地让IT新技术实现领域应用、如何更好地培养专业软件研人才、如何更好地推动大数据时代的产学研合作。
  • Java 在全球各地有超过 900 万的开人员,使您能够高效地开、部署和使用精彩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网址: http://www.astropy.org/ 2. GSL GSL是自由软件基金会开的一套 C 语言的科学计算库。
    网址: http://www.graphviz.org/ 七、 实用工具 1. VizieR VizieR是 法国斯特拉斯堡数据中心开的数据融合工具。
    这个软件是为了对各种恒星光学干涉获得的数据进行拟合而开的。 网址: http://www.jmmc.fr/litpro_page.htm 24.
    WISARD: WISARD 是一款由JMMC开的图像重建软件。 网址: http://www.jmmc.fr/wisard_page.htm 26.
  • 2021 12月,联合国大会第76届会议通过决议,批准2022年为国际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展年(IYBSSD),旨在强调基础科学在促进可持续展中的重要性。
    在IYBSSD的框架下,暗夜与宁静天空保护论坛将于2023年4月14日至15日在兴隆天文台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并得到中国科学院的支持。
    论坛的主题是“保护黑暗安静的天空,促进天文观测的可持续展”。本次论坛旨在加强保护黑暗安静天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公众对这一宝贵资源的认识,促进天文学基础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展。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