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虚拟天文台与天文信息学2018年学术年会于11月21日至25日在江西景德镇召开,来自各天文台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馆、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等50多个单位1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年会自2001年起已经成功举办17届。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年会是第一次同时有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大陆,即两岸四地天文科研及科普工作者参加的会议。本届学术年会由国家天文台主办,景德镇学院承办。
引力波、中微子探测窗口已经打开,天文学研究迈入多信使时代,让本已极具挑战性的天文大数据再度升级。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为 “天文学中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ML and AI in Astronomy)”,聚焦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文学中的最新和潜在应用。
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研究员做大会主题报告
《机器学习与FAST》
本次会议研讨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
※ 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信息提取
※ 程控望远镜与自主观测
※ 天文领域的标准和规范
※ 多波段多信使数据的融合
※ PB量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 超高IO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
※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天文学应用
※ 高维海量数据的可视化
※ 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密集型研究
※ 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学
※ 学科发展与跨界合作
本次年会仍旧采用了学术报告与嘉宾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学术报告和嘉宾论坛围绕如何促进机器学习在天文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组建和工作开展;程控望远镜与自主观测以及AI在该领域的应用;如何开展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以及STEM课程四个主题来进行。参会代表围绕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文数据使用分析等领域的应用阐述了不同的见解,并展示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应用相关技术的成果和经验。在嘉宾论坛环节中,嘉宾和代表们围绕论坛主题畅所欲言。由于会议代表来自天文、计算机、科普教育等不同领域,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背景,他们表达着对虚拟天文台、天文信息化工作的理解,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期待。天文信息学这个交叉学科的魅力和勃勃生机在会议期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场代表发言及提问互动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飞速发展,想要推动这些先进的技术方法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应用离不开富有创造力的奇思妙想和年轻人勇于探索尝试的精神。因此,在上一届成功尝试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激发新想法和培养年轻人才,本届年会继续设立了“脑洞报告”和“研究生报告”专场。
专家论坛
未来,虚拟天文台将继续架起天文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天文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更好地推动国内天文信息学事业的发展。
最后,根据参会代表的现场表决,2019年学术年会将于明年11月27-30日在“百湖之城“黑龙江大庆市召开。
本年会合作伙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