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天体在现代天文观测数量上并不算多。目前在中国虚拟天文台主节点上包括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观测数据在内,就有十亿天体的总体量。
但是一百万天体到了天文学家手里,仍然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工作量。这一百万天体杂乱无章,有恒星、类星体,还有星系或星云,不同的研究方向就只会专注于其中一种天体。
所以拿到一百万天体,天文学家要做光谱分类。不同天体的光谱是由其组成成分和物理环境双重的差异共同造成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太阳紫外照片与太阳可见光光谱
图片来源:NASA/美国大学天文联盟(AURA)
提到恒星光谱分类,今天天文学所采用的方法由19世纪末提出的“哈佛光谱分类法”发展而来,该方法起初以氢谱线的强弱作为标准 ...
天文数据挖掘大赛,聚焦天体光谱智能分类,集全球天文数据开发者,于5月4日(周五)8:30-12:00在北京国家天文台A座一层多功能厅举行决赛答辩,组委会诚挚的邀请你现场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