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年会是第一次同时有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大陆,即两岸四地天文科研及科普工作者参加的会议。本届学术年会由国家天文台主办,景德镇学院承办。     ...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天文学应用 ※ 高维海量数据的可视化 ※ 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密集型研究 ※ 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学 ※ 学科发展与跨界合作   本次年会仍旧采用了学术报告与嘉宾论相结合的形式 ...
    学术报告和嘉宾论围绕如何促进机器学习在天文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组建和工作开展;程控望远镜与自主观测以及AI在该领域的应用;如何开展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以及STEM课程四个主题来进行 ...
    在嘉宾论环节中,嘉宾和代表们围绕论坛主题畅所欲言。
    专家论   未来,虚拟天文台将继续架起天文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天文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更好地推动国内天文信息学事业的发展。
  • 申请用户遍布国内及澳门和台湾的天文研究机构及高校,主要有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机构;此外还有国外用户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国家林草科普首席专家,《气象知识》编委会副主任 肖云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创始人、主编,《格致论道》论创始人 ...
    尹传红 科普时报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林草科普首席专家,科普中国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俞云伟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张小平 澳门科技大学教授 ...
  • 试开通服务时,以10 Mb/s的速度试传,开通了一台虚拟机来进行传输服务,可以满进行传输。之后加大到100 Mb/s,在开通了三台虚拟机的情况下,使用分布式 OssImport 程序进行传输。
    进行了一个整晚的测试,带宽也可以满。 2月7日,带宽加大了到了500 Mb/s,虚拟机也加到了15台,启动了高速并行分布式传输模式,带宽很快跑满。至2月8日中午,所有数据传输完毕。
  • 高速星是“”得很快甚至能够“逃离”银河系的恒星,它们像人群中的飞人“博尔特”,是恒星中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rdquo ...
    如需了解详情,可通过该网址:https://registry.china-vo.org/resource/101038或DOI号(10.12149/101038)进行查看。
  • 2024年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年会平行论空间科学论在京召开。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实施的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任务发布了第一批在轨探测图像。
    EP项目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ep/ 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第一批在轨探测图像 图1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指向银河系中心的观测图像(X射线数据版权 ...
  • 申请用户遍布国内天文研究机构及高校,主要有: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国家授时中心、广州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贵州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
  • 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组主席”、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教育兴趣组主席、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在此次ADASS国际研讨会上成功召集设立了“数据驱动和基于虚拟天文台工具的全民科学和天文教育专题论” ...
    专题论日程安排   这是本次大会的首场专题论。与会代表交流了天文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学方面的经验和理念。
    崔博士主持论 ...
  • 提出观测设备时间申请分配标准化流程与可扩展框架,解决了观测设备之间的数据安全隔离问题;以基于图论的优化方法解决了大型观测设备切换观测目标的调度问题;提出基于天区划分索引的原位检索方法,解决了海量天文图像时序数据子集的高效获取问题 ...
  • 自10月8日以来,会议网站共收到来自中国科学院天文台站系统、高校、中学、科技场馆、IT科研院所,以及香港、澳门和部队单位等近40个单位,150多名人员的注册信息。
  • 基于VO的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 互动式数字天象厅 学科发展与跨领域合作 本届年会采用了学术报告与嘉宾论相结合的形式 ...
    年会上,学术报告和嘉宾论围绕四个主题来进行:射电天文学与虚拟天文台、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与数据开放共享、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故事—天文信息学的未来、科学家的教育和科普责任及科普产业化。
    在嘉宾论中代表们发言踊跃,集中就以FAST为代表的射电天文对虚拟天文台的需求和应用、数据开放共享、天文信息学的发展及基于真实天文数据的科普教育 进行讨论并提出新的需求和见解,让科学家、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紧密顺利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热烈讨论 ...
    嘉宾论进一步活跃了会场气氛,提高了讨论效率, 激发了大家研讨的热情,得到代表们的充分肯定。   本年会合作伙伴 ...
  • 10月22日,第四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丽江分会暨“数字引领、创响丽江”数字经济论正式开幕。
    由丽江市委、市政府、中科院昆明分院联合主办,丽江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科协以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关村丽江科创园承办。   ...
    开幕式现场         论开幕式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丽江市政府、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云南大学四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丽江建设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丽江分中心。
  •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天文学应用 学科发展与跨界合作 年会仍旧采用了学术报告与嘉宾论相结合的形式 ...
    年会上,学术报告和嘉宾论围绕四个主题来进行:如何推进和实现天文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的标准化;如何推进大数据、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天文学应用;如何实现中科院和国内高校的天文学科研信息化能力均衡发展; ...
    在嘉宾论中,嘉宾和代表们围绕论坛主题发言踊跃。代表们普遍希望虚拟天文台能架起天文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天文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更好地推动国内天文信息学事业的发展。
  • 本届年会采用了学术报告与嘉宾论相结合的形式。
    年会上,学术报告和嘉宾论围绕四个主题来进行,即“天文学研究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天文信息学这样的交叉学科如何获取更多支持和认可”、“虚拟天文台与具体天文项目的结合”、“利用已有科学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科学传播工作 ...
    在嘉宾论中,代表们发言踊跃,集中就如何让天文信息学发展更加迅速,让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紧密顺利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热烈讨论。大数据存储和利用、高性能计算资源的利用与共享等话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 图3 重磅发布 本届年会依旧采取主题报告与嘉宾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36个口头报告,20个张贴报告详见日程链接。
    在嘉宾论的环节中,与会代表们通过深入交流和思维碰撞,充分挖掘了天文信息学在天文研究方面的潜力,为天文数据如何更好地服务科研、反哺科普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从天文研究者的视角探讨了当下最火爆的ChatGPT ...
    图4 嘉宾论 ...
  • 图5 海报快闪 本届年会共举办四次嘉宾论,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天文信息学领域热门话题。
    此外,嘉宾论还对科学与技术的协同发展、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的跨学科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图6 嘉宾论 图7 会议现场 会议的最后,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崔辰州宣布,2025年学术年会将在海南举办。
  • 11:30-11:45 天地一体化协同观测和数据融合研究及进展(郑捷,国家天文台) 11:45-12:30 嘉宾论一 ...
    16:45-17:00 AI促进天文科研范式持续变革(胡锐,阿里云) 17:00-17:30 嘉宾论二 ...
    国家天文台) 11:20-12:00 海报快闪,每个海报90秒钟 12:00-12:30 嘉宾论三 ...
    16:30-16:45 利用机器学习和贝叶斯推断进行海量食双星参数求解(季凯帆,云南天文台) 16:45-17:15 嘉宾论四 ...
  • 图2 开幕致辞 年会采取主题报告与嘉宾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图4 代表们积极参与互动 嘉宾论环节中,与会代表们继续展开思维碰撞,共同探讨天文大模型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文学领域的广阔前景。
    图5 嘉宾论 他们强调了标准化的天文数据对于提高数据管理和处理效率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多波段多信使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在解决天文科研实际问题上的诸多可能;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及其他商业手段 ...
  • 图2 嘉宾致辞 本次会议采取主题报告与嘉宾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图4 部分会议报告精彩瞬间 在嘉宾论环节,参会代表们通过深度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充分挖掘天文数据在多个领域的潜力。
    图5 嘉宾论环节 未来,虚拟天文台将继续架起天文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天文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推动国内天文信息学事业的发展。
  • 4月15日,由大理大学天文与信息研究院、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天文数据与计算学术研讨会暨云南边疆信息科技论开幕式在大理举行。
    图2 实践基地协议签署 论围绕天文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在天文学中的应用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