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是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首歌、一首诗,甚至是一段聊天记录……欢迎你尽情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故事,分享创作背后的欢乐与艰辛。
  • IERS的A公报主要给出地球方向参数、世界时UT1与协调世界时UTC差值及其每日间隔的误差、对未来1年的预测值等数据。
  • 数据资源数据来源于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佘山观测站、青岛观象台等单位的太阳黑子手描历史资料;各台站工作人每天手描太阳黑子图、提取参数;对纸质资料进行清理,按照标准进行扫描。
  •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物理研究团组洪俊超副研究及其合作者季凯帆研究、刘辉研究等人,开展了太阳观测分析与人工智能学习的学科交叉研究。
    基于当前主流的日冕极紫外波段成像数据,首次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预测日冕软X射线波段辐射。
    图1:流程图展示了机器学习模型通过输入多波段极紫外观测数据预测软X射线日冕成像。
    通过该方法预测日冕软X射线观测比传统方法利用极紫外日冕观测反演日冕微分辐射测量(DEM)再预测软X射线观测更便捷、更快、更精确。
    图2:左上方为AI预测的全日面软X射线Al_mesh图;右上方为XRT观测的全日面Al_mesh 图;左下方是两者的相减像,反映预测图与观察图的不同,箭头所指特征为典型的日冕耀斑环;右下方是两者图中像素强度值的相关图 ...
  • 最近,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新昌星空文化传媒合作,在万维望远镜(WWT)北京社区资源库里上线了一组360度×180度的新昌全景图,从鼓山公园、新昌体育场、翡翠山南复线、孝行路,还有孝行路十九峰路口等多个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如诗如画的新昌小城 ...
  • 近日,湘潭大学雷振新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景昆研究带领的联合科研团队,利用LAMOST光谱数据获取了664颗热亚矮星的半径、光度和质量等重要物理参数,这是目前最大的具有质量参数信息的热亚矮星样本 ...
    通过这种方法,科研人获得了664颗热亚矮星的质量。基于这个目前最大的有质量参数的热亚矮星样本,研究团队给出了不同类型的热亚矮星质量分布,这非常适合用来检验和限制热亚矮星的形成模型。
    蓝色点虚线为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质量分布;黑色点线为理论模型预测的质量分布。 通过对比,科研人发现sdB型热亚矮星的质量分布和理论模型预测基本一致,峰值质量在0.46倍太阳质量(见图1)。
    而富氦型的热亚矮星质量分布和理论模型预测差别较大。
    富氦型热亚矮星被认为是通过双星并合渠道产生,理论模型预测的峰值质量分布较平,在0.5-0.6倍太阳质量之间(见图2);而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富氦型热亚矮星的峰值质量在0.42倍太阳质量左右,远小于理论模型预测值 ...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和Kumar博士领导的国际团队,利用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数据及国际GALAH巡天数据发现类太阳恒星经过氦闪后普遍可以产生锂元素,该发现解开了上述谜题 ...
    这个问题在过去四十年里一直困扰着研究人。 借助GALAH、LAMOST和GAIA巡天数据,研究团队发现了类太阳恒星经过氦闪后普遍可以产生锂元素,解开了上述谜团。
    理论模型预测经历此阶段的恒星锂含量应该非常低,但实际上,观测却发现这些恒星的锂含量平均高出理论预测值的200多倍,这表明类太阳恒星通过氦闪产生了新的锂元素。
    据研究团队负责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赵刚研究介绍,对我们而言,下一步研究的关键是了解锂在氦闪和混合机制之间的核聚变,这里依然包含着很多未解之谜。
    虚线为模型预测。红色符号带代表红团簇星的氦核燃烧阶段。
  • 结果表明(如图1所示)MLP网络的结果与反演结果基本接近,可以克服线性定标存在的磁饱和效应(如图1右列本影区域所示),测试集的MLP预测的结果与光谱反演结果的拟合决定系数在0.91以上,样本预测与反演结果的残差在 ...
    图1 Hinode/SP活动区MLP预测结果比较。第一行是横场结果,从左至右分别为反演的结果、MLP的结果、线性定标的结果;第二行为纵场结果,从左至右同上。
    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卷积ResNet的预测结果(中)与光谱反演结果(左)更为接近,如红色方框所示。测试集的预测结果与反演结果的决定系数在0.95以上,残差在50G左右。
    (两篇文章均为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HSOS)已毕业博士郭晶晶为第一作者,云南天文台季凯帆研究为通讯作者。)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文/赵海斌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2020年2月29日,国际小行星中心(MPC)发布了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新发现的一颗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小行星:2020 DM4,并预测将于2020年5 ...
    科研人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特殊目标,随即将该小行星的信息上报国际小行星中心(MPC),实现信息国际共享。
    上报MPC的同时,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立刻通知牵头组建的合作监测网内望远镜进行后随跟踪观测,包括紫金山天文台姚安观测站0.8米口径高精度天体测量望远镜(国际站号:O49)和俄罗斯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ISON ...
    然后,根据更多实际观测的位置来对小行星轨道参数进行改进,以保证能够准确地预测小行星的运动。通常需要至少三次观测才能确定可供发布的轨道参数。
    观测数据越多,覆盖弧长越长,计算出的轨道参数就越准确,做出的轨道预测也就越准确。
  • 近日,湘潭大学雷振新副教授和国家天文台赵景昆研究等人利用LAMOST光谱数据,结合欧空局Gaia测光和视差数据,发现和证认了222颗热亚矮星,其中131颗是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并发现了一颗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 ...
    ,远超理论模型的预测值,对热亚矮星的形成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
    经过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在131颗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中发现了2个宽距热亚矮星双星系统,它们的周期都达到800多天。
    而其中一个双星系统(sdB_b1)的偏心率达到了0.5,是目前已知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中偏心率最大的,远超理论模型的预测值。
    右边小图的绿色和红色区域为模型预测覆盖的范围。 该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AMOST重大成果培育项目、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预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项目的资助。
  •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机器学习逐渐成为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主导力量,它从复杂的数据经验中汲取有用信息,并对非经验数据进行有效预测
    近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国家天文台白宇副研究、刘继峰研究等利用LAMOST光谱数据,给出了Gaia DR2数据中1.3亿颗恒星的星际消光,研究成果已经被《天文学杂志》(AJ)接收并即将发表。
    研究人通过筛选LAMOST和SDSS的恒星光谱数据库,获得三百余万颗恒星的基本参数。利用恒星大气模型给出这些恒星的本征颜色,与Gaia数据库比较,得到星际消光。
    采用Gaia内部参数训练回归器,并对1.3亿颗恒星的星际消光给出预测。星表交叉验证的标准偏差为0.01星等,盲测的标准偏差为0.04星等。
    图注:该项研究得到的恒星星等—温度图和星等—颜色图 同时,研究人把结果与多个消光星表进行比较,发现该结果与其它以光谱数据为基础的星表一致,而与测光数据为基础的星表存在较大偏差。
  • 研究人基于LAMOST千万量级的光谱数据库对激变变星进行了全面搜寻,先后共发现245颗激变变星,极大丰富了已有的激变变星样本。
    ., AJ, 2020, 159, 43) 林茂则物繁,随着越来越多的激变变星样本被发现,其中一些极其稀有甚至只出现在理论预测中的激变变星成员也陆续被挖掘出来。
    LAMOST在不同夜晚对该天体进行了多次观测,研究人发现该天体不同时间的视向速度之间存在每秒数百公里的差异。
    另外,通过演化模型计算,该团队预测此双星的质量转移将很快结束,此后该伴星将演化成为一颗极低质量的白矮星。可以说,这颗激变变星的伴星正处于一颗恒星氦核和极低质量白矮星之间的过渡状态(图3)。
    在这之前,理论上曾预测存在此类过渡型的激变变星,但是从未被观测到,LAMOST凭借自身在搜寻稀有天体方面的优势首次观测到了它的存在。
  • 图1:类星体示意图(源自网络) 近期,国家天文台科研人李长华、张彦霞、崔辰州等人基于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大型测光数据、LAMOST和SDSS的光谱巡天数据,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方法,设计了二分及多分两种不同的分类策略 ...
    李长华等人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了一步模型(对样本整体预测)和两步模型(对样本先分类,再预测)来测算样本的测光红移。
  • </p> <p>不过,突然出现的超新星,它是没有规律的,谁也不能预测什么时候在哪里会出现新的超新星爆发。因此,我们只能不断地搜寻天空,在群星中发现并分辨出它。
  • 近日,国家天文台张彦霞研究、赵永恒研究和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基于中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美国斯隆数字巡天(SDSS)的光谱数据,结合欧洲航天局的X射线牛顿天文望远镜(XMM-Newton)数据 ...
    基于此,研究人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适合不同波段样本的最优分类器,为X射线牛顿天文望远镜第九次发布数据(DR9)提供了分类预测和概率。
    图2:星系、类星体和恒星在二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 研究人通过数据融合提取了已知样本分别在不同波段的特征信息。
    接着,利用机器学习方法针对不同波段的已知样本分别构建了不同的分类器,从中挑选出最优分类器对X射线牛顿天文望远镜DR9数据中的未知源给出了分类预测和概率。
  • 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颁奖典礼8月20日晚在广东实验中学体育馆和云端同时进行。典礼吸引了线上线下的大批观众进行观看并积极参与互动,大家共同见证了国内天文学领域最大规模和最高规格的视觉盛宴。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劳帜红,原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广东天文学会理事长樊军辉,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党委副书记石硕等在现场出席颁奖典礼。
    本届大赛得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组、广东省科技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指导和支持,由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天文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会承办 ...
    经评审委会初评、复评和终评,《无尽的前沿》、《东方红》、《星链》等34部作品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西游记》、《地球之子》等6部作品获得了最佳创意、最佳视效、最具艺术性作品、最佳科学传播、最佳课件等单项奖 ...
  • 近期,国家天文台侯文博士和罗阿理研究等人利用LAMOST DR5对激变变星这一特殊天体进行了全面搜寻并分析了其光谱特征。
    例如由观测样本统计的轨道周期中最小周期为76分钟,明显长于模型预测的最小轨道周期为65~70分钟。因此,获取更多的激变变星样本会加深我们对该类天体乃至密近双星系统结构和演化的进一步认识。
    另外,研究人对样本中93个高倾角激变变星和33个表现出伴星特征的样本进行了初步讨论,并且从空间分布、星等分布以及盖亚颜色-星等图分布探讨了LAMOST、SDSS以及其它激变变星星表间的差异。
    针对搜寻到的激变变星样本,研究人将利用其光变曲线的后续观测对激变变星轨道周期分布作进一步研究。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LAMOST的科学数据提供归档、管理及发布等全方位的数据服务。
  • 脉冲星的观测覆盖了从射电到伽马射线的全波段,引力波信号的成功探测更是开启了脉冲星观测的多信使时代,这些丰富的观测不仅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同时研究人可深入开展相关物理研究探索对脉冲星的本质认识。
    通过对比,研究人认为采用短周期磁场振荡调制的磁场衰减模型能解释准周期振荡现象。
    图1 PSR B0950+08自转频率导数的实测数据和模型预测分布。红色星形为实测自转频率导数分布及对应误差,黑色虚线和实线分别对应两个和三个振荡成分的模型预言的自转频率导数分布。
  • 北京时间2020年9月3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国家天文台王杰研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的一项重要理论发现。
    ”王杰研究说到,“目前不同的暗物质模型的差异主要在于这些小质量区间,如果我们能理论预测出这些小暗晕的内部结构,将会帮助我们找到探测它们的方法,最后找到终极问题的答案。
    ”来自国家天文台的合作者高亮研究说,“为了在整个宇宙的背景框架下研究只有太阳系大小暗晕的内部结构,我们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技术。
    ”王杰研究说到:“如果不知道比例尺,在图像上几乎很难区分一个巨大的星系团暗晕和一个只有地球质量大小的超微暗晕。
    “我们的结果预测很大一部分辐射来自于那些因为太小而不能形成恒星的超微暗晕。
  • 此外,5颗脉冲星的色散量实测值高于电子密度模型的预测值,这意味着电子密度模型在高银纬处需要改进,有助于精准描绘银河系电子分布。4颗脉冲星的偏振观测性质符合旋转矢量模型。
    研究人后期将对更多的新脉冲星进行测时研究,期望探测到大质量脉冲星来限制中子星的物态方程,发掘更多稳定的毫秒脉冲星以用于脉冲星测时阵列(PTA)及纳赫兹引力波探测。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