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用户填写的单位信息分析,专业科研用户以中科院各天文台站为主,少数来自国内高校院所。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科研用户来自国家天文台。
    10岁小学生廖家铭通过本平台发现超新星的事件被媒体持续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平台注册用户数在短短8天内增加近九千,并创造了单日注册用户增加4993人的历史记录。
    用户频繁地访问科学数据及望远镜申请观测两大模块 经过对平台4年总体访问次数的统计分析,在四个子模块中,科学数据累计8.812万次,云资源累计8.507万次,望远镜时间申请累计4.137万次,而公众频道仅累计 ...
    4年内各子模块月访问量统计图 从各子模块月访问量上看,较为集中的线下活动带动了线上公众频道的访问量,但与此同时科学数据模块的访问量也出现了浮动,并在注册用户激增时达到峰值。
    访问来源网址统计图   以上数据是中国虚拟天文台用户分析,China-VO 会竭诚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完善的数据服务。
  • 宽线区动力学建模软件,用于分析活动星系核的宽线区反向映射数据,测量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以及宽线区的结构和动力学。软件由C语言编写,支持MPI并行库,可在超算集群上运行。
  • 这里是处理后的多频道数据文件。数据发表在 Shao et al. 2017, ApJ, 845, 138; Wang et al. 2019, ApJ, 887, 40 ...
  • 中国虚拟天文台在“公众频道”已上线推出了“恒星检索展示平台”。该平台基于DSS数据可视化展示,可在线进行恒星数据检索。
    这是一扇足不出户、不分昼夜的观星窗口,任何人只要能够通过浏览器上网登录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公众频道(http://public.china-vo.org/),就可以看到全天的恒星,甚至是星团、星云和星系。
  • 为了模拟展示和分析以星链卫星为代表的大规模卫星星座对天文学观测的影响,通过设计开发卫星可见性和观测计划模拟两个模块,在万维望远镜环境下实现了卫星过境模拟和分析统计功能。
    本漫游介绍了光污染和卫星星座干扰的基本知识,借助新开发的功能模拟并分析了星链卫星对阿勒泰观测站引力波后随观测的可能影响。
  • 为了模拟展示和分析以星链卫星为代表的大规模卫星星座对天文学观测的影响,通过设计开发卫星可见性和观测计划模拟两个模块,在万维望远镜环境下实现了卫星过境模拟和分析统计功能。
    本漫游介绍了光污染和卫星星座干扰的基本知识,借助新开发的功能模拟并分析了星链卫星对阿勒泰观测站引力波后随观测的可能影响。
  • 数据集中添加了一个我们在文章的附件中使用的示例表,每个表都对应于文章中每个分析部分中使用的样本。欢迎使用我们的数据。
  • 数据集中添加了一个我们在文章的附件中使用的示例表,每个表都对应于文章中每个分析部分中使用的样本。欢迎使用我们的数据。
  • 过去110年日本天文学会女性会员数量变化情况 同时报告人还关注了LGBTQ群体的需求。Yuko Motizuki认为提高女性领导人的比例及其参与决策的程度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
  • 2000-2014期间国际观测到的重要的太阳爆发事件,包含各个事件的描述、观测数据、观测数据的联合分析、爆发事件的影响。将各类资料整理成为pdf格式文件。
  • 您可以在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页顶部导航栏的“公众频道”下拉菜单中选择“全民科学”访问。或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进入。
    引力透镜搜寻项目(LensFinder) LENSFINDER引力透镜搜寻项目于2023年初上线,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天文爱好者们的关注
  •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多个国际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宣布利用脉冲星计时阵(PTA)找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证据,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3年的总结分析就是这些,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成果和突破。
  • 图三 廖家铭发现超新星页面截图 用户打开中国虚拟天文台的公众频道,进入超新星搜寻项目页面后,点击“开始搜寻”。如果当时有还未被用户查看对比过的新图,就可以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两张黑白图片。
    自从7月底上线以来,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就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媒体广泛报道。9月初,廖家铭首次发现超新星侯选体的事件更是为大众津津乐道。
    欢迎访问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并关注微信公众号:虚拟天文台,了解更多情况。   ...
  • 此次迁移到阿里云上的中国虚拟天文台主节点功能主要包括平台门户、望远镜时间申请审批、公众超新星搜寻计划、公众频道等。此前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巡天数据已先期实现上云。
  • </p> <p> 9月5日晚,在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及清华大学专业天文工作者的帮助下(1摩尔赞),利用云台丽江站2.4米望远镜抓住仅有的半小时晴天机会,及时拍摄了该候选体的光谱,分析并认证为Ia-91T-like ...
  • A&C是一份完全同行评议的期刊,主要关注天文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之间的新兴交叉融合领域。
    期刊旨在发表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在天文计算相关方面的工作,包括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处理、可视化、开放共享,天文软件开发和数值模拟等。
    期刊欢迎投稿的主题包括: 科学软件工程 计算基础设施 用于天体物理模拟的计算技术 可视化 数据管理、归档和虚拟天文台 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 数据处理管道和自动化系统 语义、数据引用和数据保存 ...
  • 本次会议在延续CSST科学年会(2022/2023)的模式,推动CSST各科学中心、各科学领域和各课题的交流的同时,也将新增天文计算专题,推动CSST科学研究的整体前进,进一步提升科学影响力,吸引各类人才关注 ...
  • 近期,国家天文台侯文博士和罗阿理研究员等人利用LAMOST DR5对激变变星这一特殊天体进行了全面搜寻并分析了其光谱特征。
  • 近日,大赛辽宁赛区作品分析会在线举办。本次会议旨在帮助辽宁赛区的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了解万维望远镜,提高作品质量,备战第五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
    图1 第五届漫游大赛辽宁赛区作品分析会 会议中梁雷、毛英臣、洪许海、陈建兴四位老师分别做了题为“万维望远镜与数驱科教”、“辽宁师范大学Spaceteam团队科普工作介绍 ...
  • 2021年6月4日-5日,由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主办,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可视分析中心 ...
    )联合承办的天文数据的艺术化呈现与可视分析交流研讨会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本次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吸引了来自天文学、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数据分析等不同学科的专家、研究者共150余人参加。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晓如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的情况,并期待本次会议为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视化与可视化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天体的信息特征。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