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数据是我们论文《用COLA快速生成模拟星系表》中提到的SDSS DR12星系的模拟星表,产生快速模拟星表的技术是基于以下几个:Code for Anisotropies in the Microwave ...
  • 不用担心是否是真实目标,不用了解各个星星的名字和位置,不用知道如何测量,不用操心如何写英文报告……</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当然, ...
    他高一成为天文小组组长,大学创办天文社, 工作后又自购设备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星明天文台,对天文的爱好和科普的热情越来越高
    尽管唯一的发现最终被确认为是太空垃圾,但还是有其他七八位中国的参与者发现了一些快速移动天体(FMO,近地小行星的一种),高兴也因此备受鼓舞。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这让他意识到,中国的天文爱好者数量很多,如果能建立一个类似的网络平台,就能满足更多人对天文观测的热情。
    “因此,我们一直寻找适合公众参与的内容。
  • 在我们学院,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都将走上中小学一线教学岗位,如何深入浅出地传授科学知识、进行科普教育是他们职业生涯终身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竞技中提升综合素养 经过了日常的积累和学习后,学生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宇宙漫游创作大赛的举办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试炼场和舞台,也让我们有机会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创作者有更多机会交流切磋。
    我们学院的漫游制作水准可以说是跟随漫游大赛一起成长起来的,随着四届比赛的不断推进,我们无论从选送作品数量还是质量都呈逐渐上升之势,尤其是是在去年结束的第四届大赛中,河北师大物理学院可谓收获满满,将两个三等奖 ...
    第四届大赛开赛后,学院特别邀请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老师来校举办讲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万维望远镜基础操作和漫游创作技巧;为取得名次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金鼓励、资助获奖学生参加颁奖典礼等一系列政策&hellip ...
    最后,希望能有更多相关专业院校加入到漫游创作的行列中来,共同助力天文教育事业新发展。
  • 这里是处理后的多频道数据文件。数据发表 Shao et al. 2017, ApJ, 845, 138; Wang et al. 2019, ApJ, 887, 40 ...
  • 赣榆精细结构望远镜口径为26cm, 656.3纳米观测太阳色球,能够对太阳活动区快速成像。主要用来研究太阳耀斑的触发和释能、暗条爆发以及色球冲浪喷射等精细过程。
  • 项目背景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时会发生弯曲现象。
    图片来源:ESA/Hubble 公众如何参与? 这是一项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天文研究工作。
    它的操作十分简单,项目科学家在此为您准备了一个快速入门教程,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快速入门教程:https://mp.weixin.qq.com/s/Kf46HIRqYdGRaxKDNNNIWw 进入项目官网,主页列出了引力透镜和全民科学的相关背景知识,供参与者学习了解。
    与科学家当同事、做朋友; 看图累计经验值,后续会根据成绩推出更多玩法; 根据参与时长和成绩每年颁发纪念证书; 优先参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举办的各种科普类活动; 收到项目组不定期推送科普文章,了解天文、知识 ...
  • 这是我们论文“用COLA快速生成模拟星系目录”的支持数据,包括模拟目录和merger-tree输出的晕文件。
  • 季海生研究员得知这一消息后很兴奋,他说:“共享经济日渐成为共同声音的时代,China-VO 在中国早就实现了天文数据和观测资源的共享。
    天文学和天文数据对公众有着天然的向心力,可以预见,非科研用户数量能够非常显著地影响平台各模块用户访问量。   2.
    究其原因,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对平台用户注册数量及访问人次的增加起到了显著作用。
    用户频繁地访问科学数据及望远镜申请观测两大模块 经过对平台4年总体访问次数的统计分析,四个子模块中,科学数据累计8.812万次,云资源累计8.507万次,望远镜时间申请累计4.137万次,而公众频道仅累计 ...
    4年内各子模块月访问量统计图 从各子模块月访问量上看,较为集中的线下活动带动了线上公众频道的访问量,但与此同时科学数据模块的访问量也出现了浮动,并注册用户激增时达到峰值。
  • 《逐梦苍穹》视频分上、中、下三集共45分钟,由央视发现之旅频道《纪录东方》拍摄、制作、播放。 现就中国天文学会成立百年纪念大会进行赞助征集。
    三、会议赞助方案 赞助方案一:人民币30万起,数量限一个 《逐梦苍穹》视频中有贵单位一个画面并解说词中提到贵单位名称; 纪念大会《会议手册》内赠送彩色广告一页两面(广告为A4页面,内容由贵单位确定 ...
    赞助方案二:人民币15万起,数量限两个 《逐梦苍穹》视频中的解说词中提到贵单位名称; 纪念大会《会议手册》内赠送彩色广告一页两面(广告为A4页面,内容由贵单位确定,编辑完成后发给组委会); ...
    赞助方案三:人民币8万起,数量限五个 纪念大会文件袋内放置贵单位宣传广告一页两面(广告为A4页面,内容由贵单位确定,编辑完成后发给组委会); 大会网页、纪念大会《会议手册》注明贵单位为鸣谢(或赞助 ...
    赞助方案四:人民币5万起 纪念大会文件袋内放置贵单位宣传广告一页两面(广告为A4页面,内容由贵单位确定,编辑完成后发给组委会); 大会网页、纪念大会《会议手册》注明贵单位为鸣谢(或赞助)单位; ...
  • 12月23日,“走进中国星空”嘉宾座谈会暨第二届“魅力宇宙、轻松漫游”宇宙漫游制作大赛启动式北京古观象台举行。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薛随建, 北京古观象台常务副台长肖军出席。
    知名天文学和天文学史专家、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科学传播和信息化专家30余人齐聚紫微殿,分享中国传统星空 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最新成果,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展现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星空文化。
    当 今,公众中传播中国传统星座知识,是普及天文科学,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的一次很好实践。
    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星官及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徐刚先生从2007年开始进行中国传 统星官的形象化设计和图案式中国星图创作,克服了中国星官数量众多、含义复杂、缺少参考资料等难题,先后完成了170 ...
    htm 国家天文台:中国传统星空文化结合现代科技再放异彩 http://www.nao.cas.cn/xwzx/zhxw/201412/t20141224_4281418.html 新华网北京频道 ...
  • 近年来,我国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观测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成为专业天文研究领域重要的辅助力量。
    为充分发挥业余天文爱好者团队观测热情和积极性,以及人员数量方面的优势,新疆天文台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全力支持星明业余天文观测团队天文学方面的探索,而NOWT成为新疆天文台和业余天文工作者深度合作的重要设备 ...
    图32023年2月28日晚,星明团队成员张宓26日NOWT疏散星团观测数据 (项目负责人:新疆天文台张余研究员)中发现一颗快速移动天体 2022年12月起,新疆天文台启动了与星明业余天文观测团队合作的小行星搜寻项目 ...
    NAS(NOWT Asteroid Survey),包括对NOWT科研观测数据的深度发掘,以及给NAS分配部分NOWT观测时间,携手合力提高NOWT该方向的科研产出。
    未来,随着新疆天文台专业天文工作者和业余天文团队的进一步合作,有望近地小天体的发现和研究中作出更多贡献。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3月31日,包含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前八年的LAMOST DR8数据集(v1.0版本)正式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
    LAMOST继续保持发布光谱数和恒星参数星表数量国际第一的地位。
    预计到2022年,LAMOST发布的光谱数量有望突破2千万。如此庞大的光谱数据库实现了LAMOST最初的设计理念,即:中国大规模光谱巡天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国际首创的光纤定位技术,它实现了LAMOST望远镜4000根光纤10分钟内按星表位置快速地精确定位,将国际上多目标光纤光谱的观测从每次几百个天体提升到几千个天体,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
    同时在助力天文学家搜寻稀有天体、致密天体以及研究恒星物理和探索遥远宇宙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优势。
  • 中国虚拟天文台“公众频道”已上线推出了“恒星检索展示平台”。该平台基于DSS数据可视化展示,可在线进行恒星数据检索。
    这是一扇足不出户、不分昼夜的观星窗口,任何人只要能够通过浏览器上网登录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公众频道(http://public.china-vo.org/),就可以看到全天的恒星,甚至是星团、星云和星系。
    英仙座是著名的北天星座之一,每年秋天的夜晚北天的银河能够较为容易地找到它,位于仙后座、仙女座的东面,有很多耀眼的亮星。
    登录平台北天星空找到该星座之后,我们首先能注意到“人”字形的英仙座左下方有一团模糊的东西,让我们向前推动鼠标滚轮,拉近视角看看究竟。
    恒星上点击鼠标右键可以显示当前恒星的信息。 如果想看恒星群,还可以检索星团。比如M45,昴星团,位于金牛座的疏散星团,至少肉眼可见其中的5颗星,双筒镜中的理想天体。
  • 这颗新星现在被编号为M31N 1923-12c,意为1923年12月M31中发现的第3颗新星。
    当日凌晨4时许,张宓半米望远镜-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拍摄的M31核心附近区域的原始图像中,发现一颗候选体,亮度17.5星等(无滤镜)。
    他们指出该候选体的光谱与2012年爆发期间相似,均为He/N型新星,暗示M31N 1923-12c的再发周期短至9年,属于再发周期10年之内的快速再发新星。
    世界时2021年7月4.16日,利物浦望远镜暂现源快速采集光谱仪获取的光谱显示出强烈的巴尔末发射线,半峰全宽为5900±300km/s。 该光谱也显示出He I发射线的初步证据。
    /abs/2020AdSpR..66.1147D/abstract )的数量(已知的19个M31再发新星中,有11个再发周期≤10年)。
  • 近期,《自然》和《自然·天文》同步发表2篇文章,报告了国际天文学家团队使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方法观测研究大熊座快速射电暴(FRB)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作为欧洲VLBI网成员,全程参加此项目观测,贡献了大量观测时间,助力揭示FRB起源。 此项研究得益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成图技术。
    科学家通过国际合作方式,使用横跨亚欧大陆8个国家的12台射电望远镜开展了长期观测,精准定位了快速射电暴的天空位置。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354-w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1-01569-9 图 1 艺术想象图:极其快速 ...
    蓝白色脉冲显示“闪电”几十毫秒过程的亮度变化。版权 D. Futselaar/ASTRON, artsource.nl 。
  • 10月5日,他们《天文学家电报(The Astronomer's Telegram)》上发表通信Atel #8120,确认这颗由廖家铭发现的超新星侯选体是一颗IIP型超新星。
    然而,一直以来,如何将拍摄结果与更多的广大天文爱好者分享,如何让自己的发现更快地得到专业天文学家的认可,一直是一个难题。
    图三 廖家铭发现超新星页面截图 用户打开中国虚拟天文台的公众频道,进入超新星搜寻项目页面后,点击“开始搜寻”。如果当时有还未被用户查看对比过的新图,就可以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两张黑白图片。
    平台一端是天文爱好者,由他们参与数据的最初筛选和挖掘工作,不但快速直接,而且提高了公民对天文学的兴趣,降低了天文爱好者的门槛;另一端,则是能使用大型望远镜,准确判断目标类型的天文学家和天文研究团队。
    公众科学热情被极大的激发,上万名用户注册平台,并积极参与项目,学习如何寻找超新星。 公众发现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目标,天文学家使用专业观测设备进行确认,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望远镜的性能监测系统一旦发现望远镜性能不佳,能将望远镜性能不佳的原因快速反馈给维护人员,从而提高望远镜的维护效率和获得优良的观测数据质量。
    图2 导星相机获得的各种星像形状统计(第一行为正常观测星像,占星像的绝大部分) 机器学习相关算法已经很多领域中表现出很好的形状识别和分类能力,可以用于区分望远镜的获得的像斑形状。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图4 LAMOST望远镜上进行性能检测,实现了焦面离焦、导星系统、拼接镜面子镜偏移、主动光学性能的实时监测,准确率为96.7%。
  • 因此,我们只能不断地搜寻天空,群星中发现并分辨出它。虽然这个工作计算机也能做,但是天空实在是太复杂了。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相机噪点、鬼影、宇宙射线等等都会被误以为是可疑目标。
    </p> <p>PSP中,您需要做的只是看图搜索,倘若发现可疑目标就上报,就这么简单。
    不用担心是否是真实目标,不用了解各个星星的名字和位置,不用知道如何测量,不用操心如何写英文报告……不要畏惧,勇敢地去参与尝试。</p> <p>看图会很难吗? ...
  • 因此针对这种海量的光变曲线,需要一种快速解轨的方法。
    图1 相接双星的结构图(来自Phoebe)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丁旭博士、季凯帆研究员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李旭志等人,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快速得到相接双星的参数和误差。
    该研究成果“Fast Derivation of Contact Binary Parameters for Large Photometric Surveys”于10月18日国际天文学期刊 ...
    这两个模型生成的光变曲线精度小于千分之一个星等,联合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 (MCMC) 快速得到相接双星的参数和对应的误差。
    该方法相比传统的方法不但在精度上满足要求,相同的硬件平台下,解轨速度提高了4个数量级。该方法使得对海量相接双星进行解轨成为可能。
  • 如何搜寻证认更多强透镜样本是当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通过下一代大规模测光巡天项目的开展,人们期待发现数以万计的强透镜系统。但如何在海量的天体图像中快速地找到强透镜候选体? ...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国际上已有相关研究团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搜索强引力透镜系统。
    此外,通过测试卷积神经网络不同观测条件上的表现以及用不同大小的训练集训练网络,该小组还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稳定性作了测试。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