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3月,LAMOST DR2数据正式被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CDS)的VizieR数据库系统收录,获得“V/149”的永久星表编号,同时同步到VizieR在英国、美国、日本、南非、印度、中国 ...
    图1VizieR系统自动为LAMOST DR2生成的巡天数据覆盖图 LAMOST DR1数据于在2016年3月被VizieR数据库系统收录,获得“V/146”的永久星表编号,目前LAMOST DR1 ...
    LAMOST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体光谱巡天数据集与VizieR系统的集成,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天文数据在国际上的显示度,更大程度的发挥数据的科学价值。
  • 通过建立一支统一高效的后勤团队,将星明天文台新浪微号、微信公众号以及PSP公众超新星搜索项目等媒体平台通过统一管理、优化运营、加强宣传,进一步提升其认知度和关注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识我们的天文知识 ...
  • 我们欢迎您将自己的看图情况发布在QQ空间或者微微信中,也感谢您以此来宣传PSP平台。
    对于提交的报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在得到光谱认证后授予超新星永久编号,并在其网站发布电子公报公布你的发现(根据IAU规则,或早或晚)。
  • 图1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2021年度评价考核评审会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为会议致辞。
    图2 参会人员线上合影留念 会议最后,赵公副台长感谢了专家组的宝贵建议与共建单位的辛勤工作。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目前已进入“品牌筑造期”,希望各共建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推动数据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持续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完善数据目录,丰富数据资源体系;提升服务平台易用性 ...
    此外,中心应继续提升自身和平台的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天文科技创新,力争在国家科学数据评估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 近日,LAMOST第一批巡天数据(LAMOSTDR1)正式被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CDS)的VizieR数据库系统收录,获得“V/146”的永久星表编号,同时同步到VizieR在英国、美国、日本、 ...
    LAMOST巡天数据被VizieR收录,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天文数据在国际上的显示度,更大程度的发挥数据的科学价值。
  • 会议由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主持。
    理事会首先由中心主任、理事赵公介绍会议背景情况。
    中心将从管理制度、业务能力、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平台品质,为面向国家和学科需求的科技项目与计划提供更完善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同时推进AI技术在天文学中的应用。
    汇报内容覆盖了中心在组织管理层面的关键活动和取得的成绩,展现了中心在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努力和进步。
    在科普教育方面,他们希望中心能不断提升全民科学平台的服务能力,以促进天文学知识的广泛传播。
  • 网站底部的致谢模板和使用指南,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网站数据资源与服务。 图3:特色服务成为专业人士的必备工具 社会公众及天文爱好者 中心重视科学数据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
    新版网站增加了最新研发的日食计算器,为公众规划日食观测提供方便的信息查询。
    图4:网站列出了最新的公众科普活动 新版网站还增加了全站统一检索功能。
    用户输入关键字后可以快速获取站内所有的相关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新闻、元数据、会议信息进行分类检索,大大提升了获取信息的效率和灵活度。
    网站功能还在不断优化,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及时向我们反馈!
  • 用户在平台上注册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一个可以个性化定制的永久网络访问地址,论文及其涉及的图表、数据、动画、电影、模型、代码、软件等都可以安全、稳定地储存在这个平台上,并可以随时直接通过他们的虚拟机进行访问 ...
    一旦拥有了这个标识,科学数据就像拥有了一张科研界的“身份证”,通过其便捷的指向连结功能,确保文件在网络世界中被安全储存、精准提取,有效提升科学成果的传播力度与知名度,增加引用率。   ...
    DOI 编码具有唯一性,一经生成永久不变,用于标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实体。现在,不少国际知名期刊都在使用DOI编码,它已成为期刊规范化、国际化的标志。           ...
    此次升级工作通过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DOI服务,进一步提升天文数据资源传播效率和引用规范,为研究者提供更安全、更规范的科学数据存储环境,促进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曹俊、副所长卢方军、HXMT首席科学家张双南、LHAASO首席科学家曹臻,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邹自明、子午工程总师徐寄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汪洪岩、副台长赵公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签约仪式 ...
    三个领域科学数据的融合将极大提升相关数据的效益,为相关学科和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撑。
    在各数据中心及依托单位领导和专家的共同见证下,陈刚研究员、邹自明研究员、赵公研究员代表三个中心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
    王瑞丹副主任对三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率先开启跨学科数据中心合作表示肯定,希望各中心实现优势互补,挖掘潜能,努力提升数据有效利用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做好国家队,担好国家责,为我国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数据服务 ...
    今后,三个中心将围绕数据资源集成互联、标准规范联合制定、技术与平台共享、应用生态系统相互促进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跨学科数据中心合作示范,持续提升数据中心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用户,为促进科技创新,支撑科技强国战略而努力奋斗 ...
  •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为评审会致辞。他表示,考核会的召开对及时总结中心各单位的工作成果有重要意义,同时希望本次会议能为中心的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
    图2 评审会专家组 在会议的尾声,赵公副台长对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和专家组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同时他对中心后续的工作也提出了要求。
    此外,中心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平台易用性,使用户更便捷、轻松地访问并使用各个数据,尽快实现无缝、透明地获取数据的目标。 图3 线下会场 ...
  • 研讨会由赵公副台长、景益鹏院士、崔向群院士和赵刚院士共同主持。 图1:ESST项目专题研讨会 会上,国家天文台台长、党委副书记刘继峰代表国家天文台,对各位天文界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
    首先,赵公副台长代表项目组作了ESST项目的综述报告,介绍了项目建设背景、台址情况、核心科学目标以及项目科学工作组的规划。
    新闻来源:国家天文台官网 ...
  • 会议由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主持。 图1 会议合影 赵公代表中心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欢迎致辞 中心常务副主任崔辰州全面回顾了中心2024年度在数据资源建设、平台建设与用户服务服务、数驱科教、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工作进展,介绍了中心在支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领天文学数智化发展、以及提升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专业性和引领示范作用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探索 ...
  • 11时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网站放出了这批图,但半个小时过去始终无人提交。
    于是,该候选体由张宓上报至天文电报中央局暂现天体证认页(CBATTOCP)和暂现源命名服务网站(TNS),获得编号PNVJ00423807+4108423、AT2021rno,内部编号PSP21B。
    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现有设备:C14(左)与HMT(右) 半米望远镜于2021年6月7日正式加入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与原先的C14合并运行,同时出图,有望提升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的发现频率。
  • 在竞技中提升综合素养 在经过了日常的积累和学习后,学生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宇宙漫游创作大赛的举办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试炼场和舞台,也让我们有机会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创作者有更多机会交流切磋。
    学院特别邀请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老师来校举办讲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万维望远镜基础操作和漫游创作技巧;为取得名次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金鼓励、资助获奖学生参加颁奖典礼等一系列政策……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养 ...
    图5:河北师大参与NADC教育研发应用中心共建的新闻报道 第五届漫游大赛官网:https://nadc.china-vo.org/events/tours2022/ 如您在备赛过程中有任何疑问 ...
  • pymoog是简明杰博士开发的软件,官网地址为 https://github.com/MingjieJian/pymoog ,本数据集为该软件所需要的额外谱线线表。
  • 作为天文学科技领域云2015年面向公众的一项重要活动,第二届WWT宇宙漫游制作大赛网站正式上线。在线作品提交系统将于2月16日面向公众开放。
    关于大赛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大赛网站(http://wwt.china-vo.org/tours2015) 或关注大赛官方微信(搜索:WWTinChina或扫描下图二维码)。
  • 通过学习,她感受到了万维望远镜对于提升授课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蕴含的巨大潜力,于是便在培训结束之后把这个平台带回学校,带进了自己的课堂。
    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自我提升势在必行。利用万维望远镜开展教学对大部分一线教师来说充满挑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使用方法,还需要充分将资源与课程结合、对课堂有预设等等。
    杨老师透露,指导比赛的同时,她还记录下了学生们备赛过程中日常点滴,后续计划将这些内容整理成文,在学校的网站、公众号上进行推送,也算是送给自己和孩子们的一份礼物。
  • 这个是时域天文数据预处理包,包含GPU化的目标检测、测光、定位、对准、相减、灰度变换等算法,与CPU版本相比速度提升10-100倍,适用于Linux系统下CUDA版本高于11.0。
  • 我偶然被搜索引擎带到ADS网站,发现天文学科的论文数据竟然如此便捷开放。
    正是折服于这个网站所展现出来的开放与友好,我对天文这个学科好感倍增,并最终成为其中的一员。
    它提供的检索方式也十分灵活多样,能够有效地提升研究者的工作效率。从前在资料室和图书馆书架前经年累月的翻查浏览都变成了网站页面中的输入点击,省下无数的时间心力。
    我在意大利读期间有幸参与了他领导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宽场X射线望远镜(WFXT)。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X射线巡天项目,包括诺奖得主贾科尼在内的项目成员奔走呼吁近20年,却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未获关键资助。
    期刊数据需要各专业杂志的配合,论文全文则来自预印本网站arXiv的用户上传,科学数据托管则是由法国CDS星表库提供服务。
  • 项目负责人崔辰州博士表示:“在国基金的支持下,借助阿里云全球化强大的资源优势,经过团队3-4年的努力,有信心让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数据融合能力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的天文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提供更好地服务。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