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教育办公室中国联络人乔翠兰;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更新;重庆大学科协秘书长刘敢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钟少波;重庆西大附中书记、校长欧; ...
    随后领导及参会人员参加揭牌仪式(钟燕会长、崔辰州博士、乔翠兰博士、欧校长揭牌),崔辰州博士代表中国虚拟天文台向两江新区西大附中授予“中国虚拟天文台科普教育基地”牌匾。
    校长、崔辰州博士、钟燕会长做了重要讲话。
    图2 谢校长主持开馆仪式 图3 钟燕会长、崔辰州博士、乔翠兰博士、欧校长揭牌 图4 欧校长致辞 图5 钟燕会长讲话 华中师范大学乔翠兰博士及其研究生和嫣婷在天象厅给各位领导嘉宾及师生做了精彩的数字天文示范课讲解 ...
  • 高伟 2016F027 廖熙 2016F028 刘声 2016F029 李树璋 2016F030 沈洋 2016F031 李昂 2016F032 廖梁 ...
    2019F002 阮建高 2019F003 徐智坚 2019F004 赵经远 2019F005 涂天宇 2019F006 徐建林 2019F007 贺柏 ...
    2021年第三季度 2021F002 程欣荣 2021F003 杜飞 2021F004 覃家宜 2021F005 毕春朋 2021F006 帅 ...
    孙霈源 2015X020 丁乙 2015X021 娄佳昕 2015X022 乔铅振 2015X023 刘声 2015X024 李树璋 2015X025 廖梁 ...
    2020X001 杜飞 2020X002 符倚瑞 2020X003 束伦 2021-2022年度 2021X001 毕春朋 2021X002 帅 ...
  • 2019年3月8日上午,在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9点放出的一批图中,赵经远、涂天宇、徐建林、贺柏、徐章瑞在小狮座的NGC 3074星系中发现一可疑目标,亮度18.2等。
    发现者:赵经远、涂天宇、徐建林、贺柏、徐章瑞、张宓、高兴。   ...
  • IERS的A公报主要给出地球方向参数、世界时UT1与协调世界时UTC差值及其每日间隔的误差、对未来1年的预测值等数据。
  • 图1:脉冲星J0538+2817的速度和自转轴在单位球面上的分布(制图:琨、王培) 研究人员介绍,相对前身星(OB星),年轻脉冲星具有更高的运动速度和更快的自转。
    图2:超新星遗迹S147 及脉冲星J0538+2817 运动和自旋方向示意图(制图:琨、王培)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基于当前主流的日冕极紫外波段成像数据,首次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预测日冕软X射线波段辐射。
    图1:流程图展示了机器学习模型通过输入多波段极紫外观测数据预测软X射线日冕成像。
    通过该方法预测日冕软X射线观测比传统方法利用极紫外日冕观测反演日冕微分辐射测量(DEM)再预测软X射线观测更便捷、更快、更精确。
    反过来,研究进一步发现,结合由该方法预测的软X-射线虚拟数据和实际观测的日冕极紫外数据,可以对日冕DEM作更为精确的反演,尤其是针对具有较高温度等离子体(五百万度以上)的日冕特征。
    图2:左上方为AI预测的全日面软X射线Al_mesh图;右上方为XRT观测的全日面Al_mesh 图;左下方是两者的相减像,反映预测图与观察图的不同,箭头所指特征为典型的日冕耀斑环;右下方是两者图中像素强度值的相关图 ...
  • 品红色点虚线为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质量分布;黑色实线、点线和虚线分别是不同参数下理论模型预测的质量分布。 图2.富氦型热亚矮星质量分布。
    蓝色点虚线为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质量分布;黑色点线为理论模型预测的质量分布。 通过对比,科研人员发现sdB型热亚矮星的质量分布和理论模型预测基本一致,峰值质量在0.46倍太阳质量(见图1)。
    而富氦型的热亚矮星质量分布和理论模型预测差别较大。
    富氦型热亚矮星被认为是通过双星并合渠道产生,理论模型预测的峰值质量分布较平,在0.5-0.6倍太阳质量之间(见图2);而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富氦型热亚矮星的峰值质量在0.42倍太阳质量左右,远小于理论模型预测值 ...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样博士等人所在的研究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获得了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美国APOGEE巡天中超过25万颗亮红巨星的高精度距离(优于15%),并利用该样本精确测量了距离银河系中心 ...
    中国科学院大学样等人从LAMOST和APOGEE光谱巡天中搜集了银河系中超过25万颗亮红巨星的光谱数据,这些光谱数据提供了精确的恒星大气参数、视线速度、化学元素丰度等参数信息。
  • 结果表明(如图1所示)MLP网络的结果与反演结果基本接近,可以克服线性定标存在的磁饱和效应(如图1右列本影区域所示),测试集的MLP预测的结果与光谱反演结果的拟合决定系数在0.91以上,样本预测与反演结果的残差在 ...
    图1 Hinode/SP活动区MLP预测结果比较。第一行是横场结果,从左至右分别为反演的结果、MLP的结果、线性定标的结果;第二行为纵场结果,从左至右同上。
    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卷积ResNet的预测结果(中)与光谱反演结果(左)更为接近,如红色方框所示。测试集的预测结果与反演结果的决定系数在0.95以上,残差在50G左右。
  • 近日,云南大学样副教授、刘晓为教授、牛津大学Ralph Schonrich博士、北京大学张华伟副教授等人基于LAMOST DR4光谱数据和Gaia DR2自行数据构建并发布了近14万颗主红团簇星的精确距离 ...
    基于以上优势,样等人从LAMOST DR4光谱数据中成功筛选出14万主红团簇巨星,并利用Gaia DR2的视差信息,得到了这些星的精确距离(5%-10%),并利用KPCA方法得到了这些星的质量(10% ...
    样所在团队构建的主红团簇星大样本为研究这些工作提供了极佳的资源,他们从中筛选出了超过2000颗的该族恒星,通过对这些星的统计学研究发现,该类星族的结构、化学和运动学性质与传统的厚盘星性质几乎一致(图3 ...
  • </p> <p>不过,突然出现的超新星,它是没有规律的,谁也不能预测什么时候在哪里会出现新的超新星爆发。因此,我们只能不断地搜寻天空,在群星中发现并分辨出它。
  •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人们陆续发现,部分类太阳恒星(在银河系中大约占1/100)大气中的锂含量非常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理论模型预测高出10万倍。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类太阳恒星中锂含量异常升高? ...
    理论模型预测经历此阶段的恒星锂含量应该非常低,但实际上,观测却发现这些恒星的锂含量平均高出理论预测值的200多倍,这表明类太阳恒星通过氦闪产生了新的锂元素。
    虚线为模型预测。红色符号带代表红团簇星的氦核燃烧阶段。
    注:目前宇宙大爆炸模型预测的原初值A(Li)=2.7dex(以对数尺度测量为A(Li)=log n(Li)/n(H) +12,其中n是原子数密度)作为原始或大爆炸值。
  •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肖凯、硕士研究生博闻与苑海波副教授借助LAMOST和Gaia数据,结合恒星颜色回归(SCR)方法得到数百万颗恒星的高精度测光信息,并分别对美国泛星计划望远镜(Pan-STARRS ...
    苑海波等人提出的恒星颜色回归(SCR) 方法(Yuan et al. 2015, ApJ, 799, 133)即以经过光谱观测的数百万恒星作为颜色标准星,在进行高精度的消光改正后预测恒星观测颜色,并同实测颜色进行比较以改正地球大气及仪器效应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
  • 湘潭大学雷振新副教授和国家天文台赵景昆研究员等人利用LAMOST光谱数据,结合欧空局Gaia测光和视差数据,发现和证认了222颗热亚矮星,其中131颗是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并发现了一颗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远超理论模型的预测值 ...
    而其中一个双星系统(sdB_b1)的偏心率达到了0.5,是目前已知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中偏心率最大的,远超理论模型的预测值。
    右边小图的绿色和红色区域为模型预测覆盖的范围。 该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AMOST重大成果培育项目、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预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项目的资助。
  • 文/赵海斌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2020年2月29日,国际小行星中心(MPC)发布了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新发现的一颗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小行星:2020 DM4,并预测将于2020年5 ...
    然后,根据更多实际观测的位置来对小行星轨道参数进行改进,以保证能够准确地预测小行星的运动。通常需要至少三次观测才能确定可供发布的轨道参数。
    观测数据越多,覆盖弧长越长,计算出的轨道参数就越准确,做出的轨道预测也就越准确。
  • 廖熙 2018-2019贡献奖 涂天宇 2018-2019新人奖 徐章瑞 2018-2019新人奖 刘少华 2018-2019新人奖 贺柏 ...
  • Python在天文学中应用的软件包纵览 [何勃亮] 特邀报告1: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数据与服务 [王有芬] 学员分组,Python数据处理环境搭建、数据准备工作等 [何勃亮、郑捷、样 ...
    晚上 公共天文台观星 6月13日 上午 授课内容:司天计划讲授天文测光和光谱数据处理技术[样 ...
    样,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大规模(时域、测光、光谱)巡天、恒星基本物理参数测量、银河系形成与演化、星系动力学以及稀有天体搜寻与起源研究等。
  • 李长华等人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了一步模型(对样本整体预测)和两步模型(对样本先分类,再预测)来测算样本的测光红移。
  •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机器学习逐渐成为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主导力量,它从复杂的数据经验中汲取有用信息,并对非经验数据进行有效预测
    采用Gaia内部参数训练回归器,并对1.3亿颗恒星的星际消光给出预测。星表交叉验证的标准偏差为0.01星等,盲测的标准偏差为0.04星等。
  • 德国和中国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数据发现了一颗十分罕见的新型激变变星(命名为LAMOST J0140355+392651),该天体的伴星正处于向极低质量白矮星演化的过渡阶段,在这之前理论曾预测这种过渡型激变变星的存在 ...
    图2: LAMOST中的激变变星光谱 (图源:Hou, et al., AJ, 2020, 159, 43) 林茂则物繁,随着越来越多的激变变星样本被发现,其中一些极其稀有甚至只出现在理论预测中的激变变星成员也陆续被挖掘出来 ...
    另外,通过演化模型计算,该团队预测此双星的质量转移将很快结束,此后该伴星将演化成为一颗极低质量的白矮星。可以说,这颗激变变星的伴星正处于一颗恒星氦核和极低质量白矮星之间的过渡状态(图3)。
    在这之前,理论上曾预测存在此类过渡型的激变变星,但是从未被观测到,LAMOST凭借自身在搜寻稀有天体方面的优势首次观测到了它的存在。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