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万天体在现代天文观测数量上并不算多。目前在中国虚拟天文台主节点上包括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观测数据在内,就有十亿天体的总体量。
    但是一百万天体到了天文学家手里,仍然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工作量。这一百万天体杂乱无章,有恒星、类星体,还有星系或星云,不同的研究方向就只会专注于其中一种天体。
    所以拿到一百万天体,天文学家要做光谱分类。不同天体的光谱是由其组成成分和物理环境双重的差异共同造成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太阳紫外照片与太阳可见光光谱 图片来源:NASA/美国大学天文联盟(AURA)   提到恒星光谱分类,今天天文学所采用的方法由19世纪末提出的“哈佛光谱分类法”展而来,该方法起初以氢谱线的强弱作为标准 ...
    天文数据挖掘大赛,聚焦天体光谱智能分类,集全球天文数据开者,于5月4日(周五)8:30-12:00在北京国家天文台A座一层多功能厅举行决赛答辩,组委会诚挚的邀请你现场观战。
  • SAGES设计的恒星参数敏感的紫外滤光片使我们能够利用测光手段测量贫至-3.5 dex的金属丰度,由此获得了超过五百万贫金属星([Fe/H] ≤ -1.0)和将近一百万极度贫金属星([Fe/H] ≤ - ...
  • 2017年12月31日,包含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前五年观测数据的LAMOST DR5数据集正式布,供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使用。
    截止到2017年6月,LAMOST已顺利完成了一期五年正式巡天,获取了超过国际其它巡天项目布光谱数总和的海量数据,吸引众多天文学家利用这些数据表了200多篇科研及技术论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LAMOST DR5的天区覆盖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观测年度   LAMOST DR5包括先导巡天及一期五年正式巡天4154个观测天区中逾9百万条光谱,其中高质量光谱数(S/N>10)超过750万条 ...
    另外,布数据中还包括了5百万颗A、F、G、K型恒星参数表,50万颗M型矮星参数表等。LAMOST再一次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其光谱获取率世界第一的能力。
    科学用户可登录网站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 http://dr5.lamost.org 数据布系统由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研并提供技术支持。
  • </p> <p>不过,突然出现的超新星,它是没有规律的,谁也不能预测什么时候在哪里会出现新的超新星爆。因此,我们只能不断地搜寻天空,在群星中现并分辨出它。
    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相机噪点、鬼影、宇宙射线等等都会被误以为是可疑目标。很多时候,计算机的判断能力远远不如人。这就需要一双眼睛来给计算机帮忙,人机结合,效率更高。
    </p> <p>PSP的前身,星明天文台超新星小行星搜索计划(SASP),自2010年开始运行以来,已经独立最先现超新星30颗左右,有一批勤奋、认真、严谨的爱好者先后参与此项目并现过属于自己的超新星 ...
    然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搜索,分享现的快乐。
    </p> <p>期待您早日现那个属于自己的超新星~~~</p> ...
  • 北京时间2020年9月3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布国家天文台王杰研究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的一项重要理论现。
    宇宙中最大质量的暗晕是包含数百个亮星系的巨型星系团,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百万亿倍,它们的属性已经广泛的被天文学家研究了。
    因为恒星和星系只能在比太阳重百万倍的暗晕里形成,对于那些比这一质量小的暗晕,它们在整个宇宙演化历史里一直保持“黑暗”。它们数量极多,人类却对其知之甚少。
    ”来自国家天文台的合作者高亮研究员说,“为了在整个宇宙的背景框架下研究只有太阳系大小暗晕的内部结构,我们需要开一种全新的技术。
    ” 来自中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国际研究团队耗时5年,开、测试模拟程序,并运行了一系列超级放大宇宙模拟,质量放大倍数跨越30个数量级(1后面30个0)。也即一百万亿亿亿倍。
  •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与前沿科学研究所的博士生张若羿和苑海波副教授利用LAMOST数百万颗恒星精确测量了银河系内从紫外到红外多波段消光系数,并研究了消光系数对恒星温度与消光大小的依赖性。
    该工作提升了尘埃消光改正的精度,在测光巡天已达到毫星等精度的时代为精确天文学的高精度测量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该成果已表在国际著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ApJS,264,14)上。
    恒星参数与HotPayne星表提供的恒星参数,以及从紫外到红外的一系列测光巡天数据(GALEX, Pan-STARRS, Gaia, SDSS, 2MASS和WISE),使用恒星配对方法得到了目前最大的六百万颗恒星的高精度消光信息 ...
    研究团队现通常情况下消光越大、恒星温度越低,红化系数则越小;且滤光片通带越宽(如Gaia通带)或者波长越短(如GALEX通带),消光系数随恒星温度或消光大小的变化越显著。
  • 该研究结果以“Mapping Solar X-Ray Images from SDO/AIA EUV Images by Deep Learning”为题表在国际天文学杂志《天体物理学杂志 ...
    日冕作为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十分稀薄的、温度高达百万度甚至千万度的等离子体组成。日冕中的自由电子被附近离子的电场散射,通过自由-自由跃起损失动能并辐射光子(free-free emission)。
    反过来,研究进一步现,结合由该方法预测的软X-射线虚拟数据和实际观测的日冕极紫外数据,可以对日冕DEM作更为精确的反演,尤其是针对具有较高温度等离子体(五百万度以上)的日冕特征。
  • 目前LAMOST数据布已经释放到2021年3月31日,包括低分辨率巡天和中分辨率巡天两部分光谱数据和相应星表数据。
    中分辨率巡天观测已获得数百万条光谱,包括非时域光谱和时域光谱数据;以及中分辨率光谱总星表,恒星参数星表等。目前LAMOST光谱数据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体光谱数据库。
    数据列表 LAMOST光谱巡天第九年数据布第〇版 第二批数据 LAMOST光谱巡天第九次数据布第〇版 第一季度 LAMOST光谱巡天第八次数据布第1.0版 ...
  • 大多数TGAS恒星的自行比它们的Gaia数据得到了改进,TGAS自行的精度水平也扩展到了数百万颗更暗的恒星。外部比较方面,使用星团场和河外源进行了外部比较。
  •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肖凯、硕士研究生黄博闻与苑海波副教授借助LAMOST和Gaia数据,结合恒星颜色回归(SCR)方法得到数百万颗恒星的高精度测光信息,并分别对美国泛星计划望远镜(Pan-STARRS ...
    目前,这两项工作已分别在国际著名天文期刊《天文学报》(AJ)、《天体物理学报增刊》(ApJS)正式表。
    该研究团队针对目前大视场巡天流量定标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展前景撰写了评述文章,已在《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在线表。 在实测过程中,精确的流量测量才能够反映天体真实的物理性质。
    苑海波等人提出的恒星颜色回归(SCR) 方法(Yuan et al. 2015, ApJ, 799, 133)即以经过光谱观测的数百万恒星作为颜色标准星,在进行高精度的消光改正后预测恒星观测颜色,并同实测颜色进行比较以改正地球大气及仪器效应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重新定标,研究团队结合LAMOSTDR7光谱数据和经过星等修正后的Gaia EDR3 高精度测光数据,考虑恒星温度对消光改正的影响,预言了数百万颗恒星在PS1、SDSS各个波段的测光星等作为标准星 ...
  •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孙漾、苑海波副教授与云南大学陈丙秋副教授利用LAMOST光谱数据和Gaia测光数据得到的数百万颗恒星的高精度消光信息,对近20年来天文领域应用最广泛的银河系二维消光图(SFD消光图 ...
    银河系中星际尘埃的存在使观测到的天体的亮度和颜色都会生改变,因此银河系尘埃消光的精确改正是获取河内、河外天体内秉性质并开展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银河系自身性质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确定上述消光图的精度,研究团队结合 LAMOST DR5 光谱数据和 Gaia DR2 测光数据获得了数百万颗恒星的BP-RP波段高精度消光信息。
    结果现: 四种消光图与LAMOST消光图整体吻合较好,消光改正的精度相当(图1); 四种消光图均存在显著的随空间变化的系统偏差,其中SFD消光图与Planck2014-R消光图的结构类似,Planck2014 ...
    Planck2019-Tau的结构类似(图2); SFD消光图和Planck2014-R消光图的偏差依赖于尘埃温度和消光大小,Planck2014-Tau和Planck2019-Tau消光图的偏差更依赖于尘埃射谱指数 ...
  • 十几年前,天文学家首次现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X射线准周期震荡信号—“黑洞的心跳“。十几年后,当天文学家再次有机会观测这个黑洞时,现这个信号仍在持续。
    论文已于北京时间6月10日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这个特殊的黑洞被命名为RE J1034+396,是一个距离地球6亿光年,具有2百万个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
    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具有百万至上亿个太阳质量的黑洞。电影《星际穿越》里的“卡刚图雅“黑洞就是这样一个大黑洞。
    但是,这种高能辐射的周期性重复信号却极少被现。这种信号的周期携带了关于黑洞视界附近的物质尺度和结构的关键信息。
  • LAMOST 中分辨率巡天数据确定海量恒星近二十种元素的丰度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施建荣博士团队,借助阿里云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构建一套理论模板光谱和计算程序,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将获取的数百万中分辨率恒星光谱 ...
    ,确定这些恒星表面近二十种元素的丰度,通过高维度的化学标签对银河系内数以百万计的恒星进行分类,揭示银河系整体的起源和演化进程。
  • Napolitano教授等人首次公开布了LAMOST星系恒星运动速度弥散数据星表,供国际同行使用。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LAMOST有效口径为4米,可以观测整个北天。
    LAMOST一方面可以观测银河系内部的天体,获得数百万颗恒星的星图;另一方面可以观测河外星系,测量数十万个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以重建星系的大规模结构并识别星系团和星群。
    “自2009年投入运营以来,LAMOST成功观测了北天数百万个天体的光谱。
    ”该文章的合作者、LAMOST科学委员会主任、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表示,“LAMOST巡天观测的光谱质量非常好,我们已经利用这些数据表了许多有关银河系结构和河外星系的论文。
    星系形成有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光恒星是如何在暗物质晕中形成?他们是如何在这些暗物质里面运动的?恒星与暗物质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是怎样的? ...
  • | “The Progenitors of Supernovae and their Explosions” will be held between August 26 and 30, 2024 in Dali, China and hosted by Yunnan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is meeting aims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genitors and explosions of supernovae (including core- ...
  • 2018年4月25日,GAIA项目正式向全世界布了第二期数据,引起国际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包含超过16.9亿颗恒星的位置及亮度信息、13.3亿颗恒星的视差和自行数据、约13.8亿颗恒星的颜色、超过七百万颗恒星的视向速度 ...
    与此同时,LAMOST光谱巡天也在年初面向国内天文学家进行了第五次数据布(LAMOST DR5),包含800万恒星光谱。
    冲刺班小组讨论环节   在冲刺班期间,不同专长和经验的科研人员们聚集在一起,挥各自的研究领域特长,充分交流合作。
  • 、NADC主任赵公博,NADC前理事长赵刚,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迟学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CCF高性能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张云泉,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展部主任金钟 ...
    图2:签约仪式 根据双方的约定,北龙超云将为天文领域用户提供百万核时的试用计算服务。特别是以本战略合作名义采购北龙超云高性能计算服务,将享受特别的价格优惠。
    NADC平台运行组组长李长华、中科院网络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展部主任金钟、北龙超云方案部郝国振分别做了题为“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资源与服务”、“‘中科先导 ...
    1号’及计算天文应用”、“超级云计算助力科研高效展”的报告。
  • 随着社会经济展,天文观测台站受到所在地方城市建设影响也日益显著。为了更好的探索天文观测环境与地方经济展之间的关系,特组织本次论坛。
    论坛论坛面向:国内各天文研究机构和设置天文研究方向的高校相关科研人员、地方政府负责城市规划、科技展等相关部门人员、天文观测环境研究和开相关组织和行业人员。 | ...
  • 但21世纪以来天文观测数据量呈爆式增长,对以千万计的星系样本进行形态分类是一个具有巨大挑战性的任务。
    该项目基于真实天文科学数据DESI Legacy Surveys项目中的亮星系巡天(DESI Bright Galaxy Survey,BGS)数据策划并实施,项目研由来自国家天文台李楠研究员团队、太原理工大学的贾鹏教授团队 ...
    星系迷宫项目旨在让公众以最小的学习成本、结合直观的互动操作、基于全新设计的星系分类决策树对百万甚至千万量级的星系图像进行图像分类。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展,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星系数目也在飞速增长。这在为天文学家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星系的机会的同时,也对数据处理的效率提出了挑战。
    通过全民科学的方法,该项目以斯隆数字化巡天(SDSS)提供的约一百万个星系图像为基础,仅在开始运行的一年内就收到来自超过15万名志愿者的超五千万条星系分类结果,为大量基于星系进行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
  • 三体文明一轮又一轮的迭代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在我们的宇宙中,存在着诸多三体系统。例如,在猎户座天区,有一个离我们仅1300光年、年龄仅一百万年的年轻三体系统(简称GW Ori)。
    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田海俊教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房敏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公开的时域数据,详细分析了GW Ori近90天的光变曲线,现了两个周期分别为 ...
    相关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IF~5.2,一区Top期刊)在线表。硕士研究生陈钰涛为第一作者。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