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人把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映射到漫天星斗,建立了与西方星座完全 不同的星体系。体现“天人合一”理念的中国传统星象,是历经千年相传的世界文化瑰宝。
    齐锐、万昊宜合著《漫步中国星空》一书以科学研究工作为基础,对代表中国传统星象的宋代星进行恢复,形成了中西对照星图。
    西方图案式星图对其星座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地 动作用,但中国的图案式星图却始终是一片空白。
    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星及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徐刚先生从2007年开始进行中国传 统星的形象化设计和图案式中国星图创作,克服了中国星数量众多、含义复杂、缺少参考资料等难题,先后完成了170 ...
    多个星图案的绘制,第一次 为世人完整呈现了一个恢宏壮阔的“天上人间”。
  • IERS的A公报主要给出地球方向参数、世界时UT1与协调世界时UTC差值及其每日间隔的误差、对未来1年的预测值等数据。
  • 专家顾问:朱进、肖军、崔辰州、齐锐、陈晓 >>更多信息<< 《漫步中国星空》 齐锐、万昊宜合著《漫步中国星空》一书以科学研究工作为基础,对代表中国传统星象的宋代星进行恢复 ...
    —— 终身成就奖之科学传播人 李 元 【中国星形象化】 与西方由各种神话人物和动物图案构成的古典星图不同,中国古星图几乎是清一色的星点连线和文字。
    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星及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徐刚先生从2007年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星的形象化设计和图案式中国星图创作,克服了中国星数量众多、含义复杂、缺少参考资料等难题,先后完成了170 ...
    多个星图案的绘制,第一次为世人完整呈现了一个恢宏壮阔的“天上人间”。
    此次,中国虚拟天文台将《漫步中国星空》一书中恢复的中国古代传统星空原貌数据和徐刚先生所绘中国古代传统星艺术形象巧妙地整合在WWT的环境中,向全社会开放共享。
  • 相关媒体报道: 新华网:第二届WWT宇宙漫游制作大赛收 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5-07/30/c_1116086264.htm 中国网:第二届 ...
    宇宙漫游制作大赛颁奖 获奖作品场景震撼 http://news.china.com.cn/txt/2015-07/28/content_36168018.htm 千龙网:第二届WWT宇宙漫游制作大赛完美收 ...
    http://tech.qianlong.com/33443/2015/07/29/8645@10438662.htm 光明网:第二届WWT宇宙漫游制作大赛收 http://tech.gmw.cn ...
  • 王瑞丹副主任对三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率先开启跨学科数据中心合作表示肯定,希望各中心实现优势互补,挖掘潜能,努力提升数据有效利用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做好国家队,担好国家责,为我国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数据服务 ...
  • 图2:欧空局专门发中文特感谢国家天文台和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今后,ESASky团队将从E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中国科学院(CAS)以及其他天文数据中心引入更多的数据资源 ...
    lang=zh 相关报道 图3:欧洲空间局官网的报道 图4:ESDC发特宣布这一消息 图5:中国科学院英文官网的报道 图6:美国科学促进会EurekAlert网站的报道 ...
  • 基于当前主流的日冕极紫外波段成像数据,首次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预测日冕软X射线波段辐射。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日冕作为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十分稀薄的、温度高达百万度甚至千万度的等离子体组成。
    图1:流程图展示了机器学习模型通过输入多波段极紫外观测数据预测软X射线日冕成像。
    通过该方法预测日冕软X射线观测比传统方法利用极紫外日冕观测反演日冕微分辐射测量(DEM)再预测软X射线观测更便捷、更快、更精确。
    图2:左上方为AI预测的全日面软X射线Al_mesh图;右上方为XRT观测的全日面Al_mesh 图;左下方是两者的相减像,反映预测图与观察图的不同,箭头所指特征为典型的日冕耀斑环;右下方是两者图中像素强度值的相关图 ...
  • 大赛相关报道: 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在羊城与云端同时收(国家天文台) http://www.nao.cas.cn/xwzx/kydt/202008/t20200821_5665034.html ...
    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在羊城与云端同时收(光明网) http://tech.gmw.cn/2020-08/21/content_34107094.htm 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落幕(科学网) ...
    (广州日报) http://www.gzdaily.cn/amucsite/web/index.html#/detail/1355418 无穷魅力 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收(中国科普网) http ...
  • 第五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自宣以来,吸引了许多参赛者积极投入到备赛当中。近期,由于部分地区疫情尚不稳定,部分选手的创作进度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组委会陆续收到了一些延迟提交作品的申请。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热亚矮星是银河系中一类非常特殊的小质量恒星。这类恒星处于中心氦燃烧阶段,质量大约只有太阳质量的一半,但是表面有效温度可达20000K以上。
    品红色点虚线为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质量分布;黑色实线、点线和虚线分别是不同参数下理论模型预测的质量分布。 图2.富氦型热亚矮星质量分布。
    蓝色点虚线为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质量分布;黑色点线为理论模型预测的质量分布。 通过对比,科研人员发现sdB型热亚矮星的质量分布和理论模型预测基本一致,峰值质量在0.46倍太阳质量(见图1)。
    而富氦型的热亚矮星质量分布和理论模型预测差别较大。
    富氦型热亚矮星被认为是通过双星并合渠道产生,理论模型预测的峰值质量分布较平,在0.5-0.6倍太阳质量之间(见图2);而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富氦型热亚矮星的峰值质量在0.42倍太阳质量左右,远小于理论模型预测值 ...
  • 星表包含有J2000.0历元的坐标信息,以及最新的自行、视向速度等数据,可方便用于回不同历史时期恒星在空间的位置,为古星表的认证以及绘图提供方便。星表以FITS和CSV两种格式提供。
  • 结果表明(如图1所示)MLP网络的结果与反演结果基本接近,可以克服线性定标存在的磁饱和效应(如图1右列本影区域所示),测试集的MLP预测的结果与光谱反演结果的拟合决定系数在0.91以上,样本预测与反演结果的残差在 ...
    图1 Hinode/SP活动区MLP预测结果比较。第一行是横场结果,从左至右分别为反演的结果、MLP的结果、线性定标的结果;第二行为纵场结果,从左至右同上。
    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卷积ResNet的预测结果(中)与光谱反演结果(左)更为接近,如红色方框所示。测试集的预测结果与反演结果的决定系数在0.95以上,残差在50G左右。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锂通常用于现代通讯设备和运输行业。手机、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都使用锂电池供电。此外,锂元素还被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但你是否想过,锂元素从何而来? ...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人们陆续发现,部分类太阳恒星(在银河系中大约占1/100)大气中的锂含量非常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理论模型预测高出10万倍。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类太阳恒星中锂含量异常升高? ...
    理论模型预测经历此阶段的恒星锂含量应该非常低,但实际上,观测却发现这些恒星的锂含量平均高出理论预测值的200多倍,这表明类太阳恒星通过氦闪产生了新的锂元素。
    虚线为模型预测。红色符号带代表红团簇星的氦核燃烧阶段。
    注:目前宇宙大爆炸模型预测的原初值A(Li)=2.7dex(以对数尺度测量为A(Li)=log n(Li)/n(H) +12,其中n是原子数密度)作为原始或大爆炸值。
  • </p> <p>不过,突然出现的超新星,它是没有规律的,谁也不能预测什么时候在哪里会出现新的超新星爆发。因此,我们只能不断地搜寻天空,在群星中发现并分辨出它。
  • 湘潭大学雷振新副教授和国家天文台赵景昆研究员等人利用LAMOST光谱数据,结合欧空局Gaia测光和视差数据,发现和证认了222颗热亚矮星,其中131颗是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并发现了一颗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远超理论模型的预测值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热亚矮星是星系中一类非常特殊的小质量恒星,它们的质量大约只有太阳质量的一半,但表面有效温度可以达到太阳表面有效温度的4倍,即20000K以上。
    而其中一个双星系统(sdB_b1)的偏心率达到了0.5,是目前已知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中偏心率最大的,远超理论模型的预测值。
    右边小图的绿色和红色区域为模型预测覆盖的范围。 该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AMOST重大成果培育项目、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预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项目的资助。
  • Papers and Articles 李珊珊,崔辰州,杨涵溪,(2022)《魅力宇宙 轻松漫游——写在第五届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即将收之际》, 《天文爱好者》,2022.07 ...
  • 文/赵海斌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2020年2月29日,国际小行星中心(MPC)发布了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新发现的一颗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小行星:2020 DM4,并预测将于2020年5 ...
    然后,根据更多实际观测的位置来对小行星轨道参数进行改进,以保证能够准确地预测小行星的运动。通常需要至少三次观测才能确定可供发布的轨道参数。
    观测数据越多,覆盖弧长越长,计算出的轨道参数就越准确,做出的轨道预测也就越准确。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在类星体候选体筛选出来后,测定其测光红移又成为一项基本任务。李长华等人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了一步模型(对样本整体预测)和两步模型(对样本先分类,再预测)来测算样本的测光红移。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项研究工作中所有计算均在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云资源平台环境下完成。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技术与服务。
  • 近日,西华师范大学罗杨平研究员团队和捷克科学院天文研究所Peter Nemeth教授合作,借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负责运行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数据,并结合已有的观测数据,获取了目前最大样本的富氦热亚矮星的碳氮元素丰度的分析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热亚矮星是一类处于演化晚期的特殊小质量恒星,其中心是一个燃烧的氦核,质量大约为0.5个太阳质量。
  • </span></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style="font-family:黑体;">TNS上报链接:<a href=" ...
    2019wvf</a></span></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style="font-family:黑体;">CBAT TOCP上报链接 ...
    span></p> <p>  </p> <p> <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style="font-family:黑体;">12月18日凌晨,捷克天文学家 ...
    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14px;"><span style="font-family:黑体;">捷克天文学家发表的 ...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