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负责人、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旭说,合并星表包括3.5亿颗恒星和星系的测光信息,“这是迄今国内发布的天区面积最大的星表产品”。
    在数据的处理中,中国虚拟天文台协助将数据传输至阿里云的存储,并建立了一组20台高性能虚拟机组成的计算集群对数据进行计算,计算最终产生了3.5亿颗天体的星表数据,生成了合并星图数据,星图数据基于虚拟天文台 ...
  • 恒星距离是天体物理学的基础支柱,这是一个包含14.7亿颗恒星的几何距离星表,其中92%的是测光几何距离。来自盖亚14.7亿恒星视差数据的发布对距离测量非常有帮助。
  • 也就是说,从时间上看,银河系的集成和演化历史分成两个明确的阶段,从130亿年前到80亿年前的早期阶段和80亿年前至今的晚期阶段。早期阶段形成了银河系的厚盘和银晕,晚期阶段形成了银河系薄盘。
    超高的时间分辨率使得研究团队得到了清晰的银河系早期集成和增图像:银河系厚盘恒星从130亿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形成,这距离宇宙大爆炸仅仅过去8亿年时间(对应宇宙学红移为7)。
    图2:银河早期集成和演化图像示意图: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130亿年前厚盘开始形成,110亿年前银晕形成,80亿前至今银河薄盘形成。
    (图源:喻京川) 经进一步研究,向茂盛等人还发现虽然厚盘的形成一直持续了从130亿年前到80亿年前的大约50亿年时间,期间金属元素含量增加了30倍。
    然而,虽然这个周期持续了50亿年,但是作者发现大多数厚盘恒星却形成于约110亿年前的一次集中爆发。
  • 近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汤柏添副教授等人,继2019年利用LAMOST DR3数据证认出约40颗氮增贫金属场星之后,再次利用LAMOST DR5光谱数据证认出约60颗氮增贫金属场星,使其样本总数达到 ...
    幸运的是球状星团里具有一类很有辩识度的恒星:氮增贫金属星。因此搜寻氮增贫金属场星,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银河系与近邻矮星系及球状星团的相互作用过程。
    图1:氮增贫金属场星可能从球状星团中逃逸或者在双星演化过程中产生 虽然球状星团里能够产生氮增贫金属星,但这并不是其唯一来源,双星系统也可能产生氮增贫金属星。
    因此需要其它方法来进一步辨别已经证认出的氮增贫金属星的来源。通过分析运动学特征,研究人员发现,这批氮增贫金属场星中有很大比例起源于球状星团。
    目前,该研究团队已经获取了智利麦哲伦望远镜对这批氮增贫金属场星进行的高分辨光谱观测数据,接下来将进一步对这批氮增贫金属场星样本的详细化学元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
  •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的要求,现在,360度×180度的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的科技娱乐场馆当中。
  • 这些恒星内部产生的钡元素可以通过恒星演化的第三次挖掘过程搬运到恒星表面,并抛射增到星际介质中,增下一代恒星。
    但是,前人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钡元素增的恒星,主要为巨星。
    其中大约1/3的恒星可能经历了双星演化过程中的物质交换,它们不仅钡元素丰度高,C和N元素也显著增,这符合恒星演化过程中AGB阶段内部核合成产生的元素丰度模式,并与过去人们对钡增巨星的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一致的 ...
    另有2/3的恒星没有显示出明显的C和N元素增,而是呈现出Mg,Ti,Ni等元素丰度的异常。其中,Mg元素丰度比普通恒星更低,这与高温、中等质量钡元素增的恒星情况相似。
    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这些低温、小质量恒星的钡元素增现象也有可能是由于内部元素搬运效应导致的。
  • 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利用美国麦哲伦望远镜(Magellan Clay Telescope)的高分辨率光谱,精确分析了一批从LAMOST数据中证认的氮增贫金属场星的元素丰度,并结合LAMOST的海量巡天数据 ...
    ,分析发现这些氮增场星极可能来源于球状星团。
    此前,中山大学汤柏添等人在LAMOST光谱数据中先后发现了上百颗氮增场星。
    中山大学俞锦程、汤柏添等人首次利用麦哲伦望远镜观测的高分辨率光谱,精确测定了其中15颗氮增场星的20多种化学元素的丰度,并利用化学元素标签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起源,发现它们与球状星团第二代恒星的元素特征相似 ...
    图1:不同观测源(氮增场星,球状星团,银河系场星,河外场星等)的元素丰度与铁丰度关系。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而氮增的场星更为特殊:因为其甚高的氮丰度一般只能在球状星团的恒星中找到,但现在却在场星里发现了。它们是否由球状星团抛出?还是另有起源?这或者将改变我们对银河系及其星团的相互作用的认识。
    近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汤柏添副教授与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及多个国外合作者找到了44颗氮元素增的场红巨星。这类恒星非常罕见,仅占总样本不到1%的比例,具有很高研究价值。
    经过确定它们的碳氮丰度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恒星的确具有很高的氮丰度,比一般正在经历extra-mixing的贫金属场红巨星的氮丰度还要高,这表明这些恒星的氮增有特殊的来源。
    研究人员利用LAMOST光谱测得CN和CH谱指数后,从谱指数参数空间中分离出了CN强CH中等(氮增,黑色加号) 和CN强CH强(碳增,红色加号)的贫金属场红巨星,而背景是普通的贫金属场红巨星。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会利用更新版本的LAMOST数据来找到更多的氮增场红巨星,并且会利用国内外的大望远镜进行后续高分辨率光谱观测,以得到更多的化学元素丰度和视向速度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确定它们的来源及演化 ...
  • The Gaia+PanSTARRS1(PS1)+SDSS+2MASS(GPS1)自行星表于2017年发布,为大约3.5亿目标提供了精确的自行数据,星等下限为r~20mag。
    在这个新版本中,作者介绍了GPS1扩展星表,基于Gaia DR2, PS1、SDSS和2MASS,GPS1扩展星表扩展到r~22.5Mag,为∼4亿目标提供了自行数据,其特征系统误差小于0.1mas/年 ...
    主要部分的∼2.64亿目标有或同时具有Gaia和SDSS天测数据,典型的精度为2.0-5.0mas/年。次要部分∼1.36亿目标只有PS1天体测量信息,其中平均精度要低于15.0mas/年。
  • Howarth教授在LAMOST数据中发现了2颗氮超O型星(ON星)并揭示了这类星的起源。该研究工作解决了困扰天文学家们近50年的ON星的起源问题。
    黑线是LAMOST中分辨率光谱,而红线是模型 ON星是一种非常稀少的,氮超的O型星。这种星的氮丰度往往超过同类星的10倍以上,且无法用单星演化模型解释。
    至于氮超的化学元素组成,那是由于高速自转会导致星体的化学元素整体混合。这种混合会把表面上的氢燃料带入核心,而把核心的核聚变产物氮等重元素带到表面,从而导致了恒星表面上的氮超
  • 二、揭示特殊星族的起源 按照标准的银河系化学演化模型,早期诞生的盘星主要经历alpha元素增(大质量恒星死亡爆发的II型超新星的贡献)的过程,而金属丰度相对较低。
    后期,大质量恒星死亡殆尽,由小质量恒星死亡演化产物Ia型超新星主要贡献铁族元素增,而alpha元素相对变低。
    然而,最近基于星震学测量的年龄和大规模光谱巡天得到的alpha元素丰度,发现银盘上存在一族较为年轻(小于4-6 Gyr)的alpha元素增([alpha/Fe] > 0.15 dex)恒星,这些恒星显然不符合标准的银河系化学演化模型预言 ...
    目前关于这类特殊星族的起源有两种解释:一是这些星族的恒星成员起源于一类早期保存下来未受Ia型超新星增污染的原处气体环境;另一类是这些恒星很可能是双星吸积或并合演化的产物。
    图3:“年轻”alpha元素增星族的结构(上图)、化学(中图)及运动学(下图)与传统化学薄厚盘的比较。
  • /discovery/20160213/psb.png" /></div> <div> 2月14日获悉,位于智利阿塔卡玛沙漠的欧洲南方天文台使用3.58米RC镜拍摄了该目标的光谱并证实这是一颗远在1亿光年外的 ...
  • 这些数据包含了超过18亿恒星的位置、运动、亮度和颜色等参数的高精度数据,以及首次对太阳系质心加速度进行光学测量的原始结果,这些数据已向公众开放。
    图2:Gaia EDR3数据可在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下载 与2018年4月发布的Gaia DR2数据相比,此次新增数据超过1亿
    值得一提的是,Gaia EDR3包含了大约15亿条颜色数据,比Gaia DR2增加约2亿。除了包含更多数据信息外,数据精度也有所提高。
    也可以进行锥形检索,例如:搜索ra=1度,dec=1度,半径为0.01度区域内的目标,可以通过构造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data/data/gaiaedr3-source ...
  •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天文力学处副处长毛羽,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白金明、纪委书记陈吉岳,以及来自各天文台站、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多波段多信使数据的融合 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学 科学平台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信息提取 高维海量数据的可视化 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密集型研究 学科发展与跨界合作 大会精彩内容回顾 毛羽副处长首先为大会致辞 ...
  • 大质量早型星可以促进宇宙再电离并使星系化学元素增。大部分早型星属于双星系统, 由早型星组成的双星系统最终可能演化形成双中子星、黑洞-中子星、双黑洞等引力波源。
    如需了解LAMOST数据更多详情或希望使用该数据,您可以访问如下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res/resource/?tag=10。
  • 红线是金属丰度为-2.3(约为太阳丰度的1/200),年龄130亿年和距离8kpc(约2.6万光年)的等龄线。
    中间红线是年龄130亿年,金属丰度为-2.3的等年龄线。BHB星和BS星的位置用方框表示。   ...
    李广伟、美国费米实验室Brian Yanny以及国家天文台吴悦对LAMOST,Gaia和SDSS数据进行了更加细致地分析,发现GD-1星流长度至少为90度,年龄约130亿年,离太阳的距离约为2.6万光年 ...
    在图1中,左图显示了它的颜色-星等图,红色的线是金属丰度约为太阳1/200,年龄为130亿年(太阳的年龄约为50亿年)和距离为2.6万光年的等年龄线(处于该线上的恒星都有相同的年龄)。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澳大利亚斯温伯恩理工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海量光谱以及欧空局盖亚(Gaia)卫星的高精度自行数据,精确测量出银河系的质量约为5500亿倍太阳质量 ...
    该结果相比国际其它团队测量的平均值(约1万亿倍太阳质量)缩小了近一半,精度提高了近一倍。相关成果正式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2022,MNRAS,516,731B)。
    图1 图为国际上各个工作组测量出的银河系质量(以往天文学家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大约为1万亿倍太阳质量)。
    早在2008年,国家天文台的薛香香博士(该系列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等人测量出银河系的质量大约为1万亿倍太阳质量,比以往天文学家们测定的结果“瘦”一半。
    如需了解LAMOST数据更多详情或希望使用该数据,您可以访问如下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res/resource/?tag=10。
  • 结果发现当年龄从562万年到3.16亿年(logt=6.75到logt=8.50)变化时,活动性水平缓慢减弱,然后从3.16亿年直到34.67亿年(logt=8.50到logt=9.54),活动性水平快速降低 ...
    同时,他们拟合得到了两个活动性-年龄关系式,用这两个关系估计场星的年龄精度大约分别为40%和60%,这两个关系的适用范围从几百万年至40亿年的主序恒星,从而为利用LAMOST光谱大致估计这类恒星的年龄提供了一种方法 ...
  • 结果发现当年龄从562万年到3.16亿年(logt=6.75到logt=8.50)变化时,活动性水平缓慢减弱,然后从3.16亿年直到34.67亿年(logt=8.50到logt=9.54),活动性水平快速降低 ...
    同时,他们拟合得到了两个活动性-年龄关系式,用这两个关系估计场星的年龄精度大约分别为40%和60%,这两个关系的适用范围从几百万年至40亿年的主序恒星,从而为利用LAMOST光谱大致估计这类恒星的年龄提供了一种方法 ...
  • 图六  中国虚拟天文台     图7 发展蓝图 相关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网:国家天文台结盟阿里云:计算100亿光年的数字宇宙 http://it.chinanews.com/ ...
    it/2016/10-13/8030959.shtml 人民网:国家天文台结盟阿里云:计算100亿光年的数字宇宙 http://it.people.com.cn/n1/2016/1014/c1009 ...
    -28777855.html 光明网:国家天文台结盟阿里云:计算100亿光年数字宇宙 http://tech.gmw.cn/2016-10/13/content_22451983.htm ...
    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搜狐网:国家天文台结盟阿里云:计算100亿光年的数字宇宙 http://mt.sohu.com/20161014/n470226884 ...
    打造虚拟天文台云项目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10_13_377074.shtml DoNews: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合作:将计算100亿光年数字宇宙 ...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