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标准演化模型中,脉冲星是中等质量恒星经超新星爆发而形成的中星。
    方向上发现了一颗自转周期为P = 983.6ms,色散量为DM = 444.6 ± 2.0cm–3pc 的新脉冲星PSR J1845–0306,并使用YMW16电密度模型估算了其距离 ...
  • 本次培训由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乔翠兰老师主讲,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李冀老师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技术学院讲师洪许海老师与会指导。
  • 该新星系统包含1颗大于1.36倍太阳质量的白矮星,白矮星通过吸积伴星物质的方式增加质量;同时,这颗白矮星发生新星爆炸抛射的物质质量比吸积的物质质量要小,因此它可能会在数十万年内爆炸为Ia型超新星或坍缩为中星 ...
  • 当脉冲星信号穿过一团磁化等离体会发生线偏振振动方向的改变,即法拉第旋转效应。法拉第旋转量的数值反映了介质的电密度和磁场强度。
  • 很快,参与者毕春朋就在PGC 23232.fts1图像上发现了一颗候选体,位于双座方向的PGC 23232星系中,亮度约为16.66等(无滤镜)。
    Berger在该星系东南方发现超新星SN 1962F;意大利业余天文学家Mirco Villi通过公众科学项目The Supernova Hunt Project[卡塔利娜实时暂现源巡天项目(CRTS)所属的项目 ...
  • l该研究由20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庄明阳博士和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何山教授完成。北京大学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
    山教授表示:“这项工作在超大质量黑洞及其宿主星系协同演化领域提出了新的见解,给研究黑洞质量—星系恒星质量关系的宇宙学演化提供了新的框架,同时也给研究黑洞反馈机制以及黑洞与宿主星系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关键的观测约束 ...
  • 该调查研究由杭州电科技大学田海俊教授领导的团队完成,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研究生许祺为第一作者。
  • 快速射电暴信号穿过大质量恒星星风甚至黑洞喷流造成的磁化等离体环境,随着双星相互绕转发生信号磁特征的方向反转。
  • 这为测量银河系总质量及太阳领域的暗物质密度等基本物理量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约束,对搜寻暗物质粒、理解暗物质在银河系中的分布意义重大。
  • 近期由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大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鹏城实验室联合天文团队的迟焕斌、锋和李忠木等基于Gaia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对5kpc以内的领域进行细粒度系统搜寻找到了约 ...
  • 近期,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团队李霞、邓辉、锋、邓林华和梅盈等人,开展了不同角宽度日冕物质抛射的准周期性研究。
    日冕物质抛射(CMEs)是太阳上大尺度的等离体和磁场的爆发,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主要源头,引起了许多中度到强烈的地磁暴。
  • Ap星所具有的强磁场和慢速自转对恒星内部粒扩散等物理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一部分Ap星还可能具有脉动现象,这对星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已被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ApJ)接收。
  • 图1 NEXT发现图像(左)中心方框处可见星点,泛星1号望远镜历史图像(右)对应位置没有星点,因此这是新出现的候选体 21时许, PSP参与者清臣、朱林波、任育庆、毕春朋、丁岚贺先后在系统释放的图像中发现并提交了该候选体 ...
    编号:AT 2022zyr(=PNV J00424719+4116196 =XM88MZ =PSP22ah) 发现者:张宓、清臣、朱林波、任育庆、毕春朋、丁岚贺、唐磊明、徐建林、周文杰、赵经远、阮建高 ...
  • Rubin Observatory, VRO),海拔2682米,与双望远镜(Gemini Telescope)和南方天体物理研究望远镜(SOAR)相邻。
  • 对于单一天体,以星系间的束缚能作为层次聚类的度量能够将星系团内的结构直观地显示出来;根据弥散速度平台切割树状图可以方便地识别团成员和结构。
    疏散星团 疏散星团诞生于分云中,形态很不规则,在外围成员认定中存在一定困难。传统的成员识别方法通常假定星团成员有相同的运动学信息和相同的演化趋势。
    图3 左图为英仙双星团的树状图.右图为算法给出的两个团成员的空间分布. 分云 与离散分布的星系、恒星不同,分云在空间中连续分布。层次聚类算法在分云中的应用更为多样。
    以分云中的每个像素点的空间三维信息作层次聚类,能够区分分云和结构。加入分云的中心点速度和速度弥散信息,可以得到动力学分层结构。
    结合分云中恒星的信息,可以得到恒星与分云在速度和空间上的耦合关系。 图4 左图为单个分云在银道座标下的图像.右图为该区域对应的树状图. 天体分类 传统的天体分类由人工完成。
  • unconf/followups/J19070155+2859503.html CBAT页面 11月7日晚20时许,云南天文台翟倩博士、张居甲副研究员、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李丽萍、清华大学晓锋教授 ...
    特别感谢云南天文台翟倩博士、张居甲副研究员、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李丽萍、清华大学晓锋教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李文雄博士多次证认PSP发现的暂现源性质。
  • 年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的科学重点和资助建议,这份名为《21世纪20年代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发现之路》的文件确定了天文学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首要项目,分别为:宜居系外行星的发现和研究、作为早期宇宙窗口的黑洞和中星的研究 ...
  • 在恒星形成过程中,原气体与分气体的转换以及分外向流的驱动源一直是研究难点。
    通过仔细比对这两个源中HI星风和分外向流,发现在小质量恒星形成区中HI星风能够驱动分外向流。
    那么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HI星风能否驱动分外向流,原氢又从何而来,与分氢关系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决。
    研究团队综合HI原谱线数据与¹²CO、¹³CO、C¹⁸O、HCO⁺及CS分谱线数据,对HI窄线自吸收线(HINSA)进行了专门分析。
    进一步研究发现星风中的HI丰度与HINSA丰度一致,这预示着HINSA将成为研究HI星风与分外向流的物理桥梁,同时暗示着HI星风中原氢更有可能继承于母分云。
  • 近日,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有芬博士与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罗阿理研究员及合作者利用LAMOST DR7低分辨率光谱数据发现了734颗极冷矮星,它们都是褐矮星的候选体。
  • 今天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在这个特殊的日里,第五届漫游创作大赛也迎来了一位新朋友:中国航天文创CASCI正式成为大赛协办方!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干票大的。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