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确信自己拥有一双“慧眼”,不妨星明天文台和中国虚拟天文台合作开展的星明天文台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中一试身手。
    不用担心是否是真实目标,不用了解各个星星的名字和位置,不用知道如何测量,不用操心如何写英文报告……</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当然,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虚拟天文台负责人崔辰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辨图之所以需要借助人类的双眼,是因为数以百计的小行星、相机噪点、鬼影、宇宙射线等等都会被误以为是可疑目标。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星明天文台在理想情况下正常运转的时候,一个夜晚要追踪700~1000个星系,因此对每个目标都进行“找不同”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这让他意识,中国的天文爱好者数量很多,如果能建立一个类似的网络平台,就能满足更多人对天文观测的热情。
  • 数以百计的小行星、相机噪点、鬼影、宇宙射线等等都会被误以为是可疑目标。很多时候,计算机的判断能力远远不如人。这就需要一双眼睛来给计算机帮忙,人机结合,效率更高。
    </p> <p>该项目的初衷是让任何对新天体搜索感兴趣的普通民众都有机会参与专业的天文发现中来,即使您没有任何天文基础,哪怕您只是一名小学生。
    不用担心是否是真实目标,不用了解各个星星的名字和位置,不用知道如何测量,不用操心如何写英文报告……不要畏惧,勇敢地去参与尝试。</p> <p>看图会很难吗? ...
  • 激光测距SLR数据-Leo数据集,由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60CM口径望远镜观测在轨高度小于1000公里的卫星形成的激光测距时序数据文件集,激光单脉冲波段为532nm,数据包含标准点NPT和FRD文件数据, ...
    包括V1与V2两个版本,数据观测时间从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 近邻星系远红外射电波段能谱分布.详情参见文章: Local Volume HI Survey: the far-infrared radio correlation 作者: Li Shao, Baerbel ...
  • 恒星盘分为厚盘和薄盘,标高分别约为1000光年和400光年。厚盘由年老恒星组成,占银河系恒星总质量的10%;薄盘中则多为年轻恒星,且富含气体和尘埃。 图1:银河系的成分示意图。
    ” 由于太阳系位于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7光年的银盘边缘,我们很难窥探银河系的全貌。尤其是天体精确距离信息的缺乏,导致对银河系的认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射电波段的波长远大于尘埃颗粒的尺寸,因此其电磁波在星际空间传播时几乎不受星际尘埃的影响,穿透力更强。
    到了外银河系,分子气体盘逐渐变厚,其厚度可以达到1000-1300光年以上,并且有与恒星盘和原子气体盘类似的翘曲结构。
    厚盘上分子云未来的命运又会如何?厚盘和薄盘以及其它盘成分有怎样的联系等等,有待进一步观测研究给出答案。
  • LAMOST第一次巡天数据发布(DR1)包括有先导巡天和第一年巡天的光谱数据,观测时间自2011年10月24日开始,2013年6月15日结束。
    其中LAMOST先导巡天自2011年10月24日开始、2012年6月24日结束,共观测396个天区,获得547,868条信噪比大于10的恒星光谱和373,481颗恒星参数星表。
    DR1释放光谱数共计220,其中还包括108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LAMOST第五次巡天数据发布第二版(DR5V2)包括有先导巡天和前五年巡天的光谱数据,观测时间自2011年10月24日开始,2017年6月16日结束,共观测4154个天区,DR5V2共释放光谱数共计 ...
    9,027,634,其中还包括453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LAMOST第四次巡天数据发布第二版(DR4V2)包括有先导巡天和前四年巡天的光谱数据,观测时间自2011年10月24日开始,2016年6月2日结束,共观测3461个天区,DR4V2共释放光谱数共计7,620,612 ...
    ,其中还包括453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大质量恒星(>8个太阳质量)如何形成是现代天体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尽管大质量恒星在宇宙空间数目比小质量恒星少得多(只占恒星数目的1%左右),但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恒星光度。
    1000 天文单位)范围内气体运动和星际介质性质等的有效探针。
    ” 图1:左图)三种新分子脉泽的空间分布(au代表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是地球太阳的平均距离)。
    “天马望远镜对这些新脉泽辐射流量的监测发现,它们具有异常快速的光变(在1个月时间内经历了从爆发极大再到最后消失的过程),这说明其可能是引力不稳定星周盘碎裂引起的间歇吸积现象。
    此外,它还表明,盘调制的间歇吸积可以被认为是小质量恒星高质量恒星形成的共同机制。
  • LAMOST第五次巡天数据发布第三版(DR5V3)包括有先导巡天和前五年巡天的光谱数据,观测时间自2011年10月24日开始,2017年6月16日结束,共观测4154个天区,DR5V3共释放光谱数共计 ...
    9,026,365,其中还包括534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LAMOST第五次巡天数据发布第一版(DR5V1)包括有先导巡天和前五年巡天的光谱数据,观测时间自2011年10月24日开始,2017年6月16日结束,共观测4154个天区,DR5V1共释放光谱数共计 ...
    9,017,844,其中还包括534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LAMOST第四次巡天数据发布第一版(DR4V1)包括有先导巡天和前四年巡天的光谱数据,观测时间自2011年10月24日开始,2016年6月2日结束,共观测3459个天区,DR4V1共释放光谱数共计7,661,651 ...
    ,其中还包括433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通过由国家天文台、南京天光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天文台等单位组成的运行维护团队的努力,硬件状态稳定,2019-2020年故障率0.66%,截至到2020年发布DR7数据达到1448,发表SCI论文近 ...
    地基天文望远镜终端仪器获得的星像均不可避免地受大气扰动和望远镜系统的影响,在望远镜性能正常的情况下长时间曝光获得的星像成圆形高斯轮廓,当望远镜性能不佳时会导致获得的像斑形状偏离正常的标准圆形。
    因为该方法不需要安装额外的设备,可以很方便的推广其它望远镜上。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 长久以来,世界各地的文明通过赋予自然物本族语言名字的方式与它们紧密联系,他们都围绕天上的繁星发展了自己的故事、神话和文化背景。
    这是一个关于天文学如何成为我们现在称之为科学的最早学科之一的故事,也是人类为理解我们周围的宇宙而进行的永恒探索的开始。
    描述名称如何以某种逻辑形式关联的命名主题应当被概括为一两句话,并且足够普适,以便将来可以使用与主题相关的其他名称来命名该系统中的其他天体(如新发现的系外行星)。
  • LAMOST DR4光谱数据获得于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五年的巡天观测任务,共包含762条光谱,其中信噪比大于10的高质量光谱达到了657,发布数据中还包括一个453颗恒星的光谱参数星表 ...
    DR4数据包含的具体信息如下: 作为我国天文界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自2011年启动大视场、多光纤光谱巡天观测,截止目前,LAMOST已顺利走完了六年的正式巡天路程,共计获取 ...
    1000余条光谱数据,遥遥领先国际其它巡天项目发布的光谱数总和,LAMOST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天区覆盖连续、统计无偏大样本银河系光谱巡天,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有传承价值的天体光谱数据库,利用这些海量光谱数据 ...
  • LAMOST第二次巡天数据发布(DR2)包括有先导巡天和前两年巡天的光谱数据,观测时间自2011年10月24日开始,2014年6月5日结束,共观测1934个天区,获得3,274,369条信噪比大于10 ...
    DR2共释放光谱数共计4,132,782,其中还包括220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LAMOST第三次巡天数据发布(DR3)包括有先导巡天和前三年巡天的光谱数据,观测时间自2011年10月24日开始,2015年5月30日结束,共观测2667个天区,获得4,664,048条信噪比大于10 ...
    DR3共释放光谱数共计5,755,126,其中还包括317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问起他做科普的与众不同之处,答案竟然就藏在维望远镜里。 您是如何维望远镜结缘的? 张乙宁:我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维望远镜,从此便跟这个软件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0年2011年,我从维望远镜全国教师培训的参与者变成组织者,这个过程让我越来越感受到这个软件的神奇魅力。
    张老师在2011年教师培训上发言   您是如何想到利用维望远镜进行科普的呢? 张乙宁:向公众普及天文知识,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爱上天文是我们这些爱好者共同的愿望。
    张老师在进行科普讲座   维望远镜在科学、地理等学科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它在您所在地区的教师群体中普及率如何? ...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性,我认为此时正是推广维望远镜应用黄金时期。
  • 在这之前,已发现的S型恒星仅有约1000颗。该工作体现了LAMOST大样本光谱数据在证认特殊天体方面的优势。该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2022, ApJ, 931, 133)。
    根据大气中碳元素的含量可以区分S型恒星和碳星,碳星中碳元素含量大于1,S型恒星中碳元素的含量一般在0.51之间。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S型恒星被观测到,天文学家发现了锝元素衰变了的S型恒星。
    所以目前S型星被分成两类:一类是内禀S型星,它遵从恒星从M型恒星S型恒星再到碳星的演化序列,光谱中有锝线;另一类是外赋S型星,它们处于双星系统中,有一颗白矮星作为伴星,光谱中没有锝线。
    图1 从上到下依次是M型星、S型星和碳星的LAMOST中分辨率光谱 陈静等人利用LAMOST DR9的光谱数据以及Gaia DR2的数据,挑选出一百多条低温巨星光谱,然后从中筛选出两多条ZrO ...
    近几十年来,关于M型星和碳星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演化阶段处于两者之间的S型恒星的研究却很少,这批样本的发现,对于研究恒星从M型恒星S型恒星再到碳星的演化过程,以及慢中子俘获过程中重元素增丰以及变星双星的性质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
  • 根据GALEX和Gaia的数据,我们估计了几乎整个天空中大约500颗恒星的金属度,其中包括大约450颗FGK型矮星和50颗FGK型巨星。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