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世界各地的文明通过赋予自然万物本族语言名字的方式与它们紧密联系,他们都围绕天上的繁星发展了自己的故事、神话和文化背景。这是一个关于天文学如何成为我们现在称之为科学的最早学科之一的故事,也是人类为理解我们周围的宇宙而进行的永恒探索的开始。近30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探测到一类被称为太阳系外行星的新天体,即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行星,至今已有围绕3800多个太阳系外世界旋转的超过5100颗系外行星被探测发现。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拥有对天体进行编目与命名的权力。2019年是其成立100周年,作为IAU100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个,当年组织了非常成功的太阳系外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活动。中国(内地)的命名活动由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中国委员会和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承办,最终来自广州第六中学天文社提出的羲和(Xihe)、望舒(Wangshu)成为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的首个系外行星系统HD173416b恒星与行星的正式名称(详见http://nameexoworlds.china-vo.org/result.php)。
而2022年又逢中国天文学会(CAS)成立100周年,正在开展“中国天文学会成立100周年系列科普活动”。日前,IAU正式启动了2022年新一期的太阳系外世界命名活动(NameExoWorlds2022),命名对象为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 https://webb.nasa.gov/)将首批观测的20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一颗系外行星及其母恒星,利用视向速度、凌星、直接成像等方法发现,列表见附1)。
但与2019年的活动不同,本次参与命名的团队(建议可由专业系外行星科学家、业余天文学家、天文爱好者、学生及教师和普通公众组成)需首先组织一次与系外行星(及其命名)相关的科普活动,而后统一在IAU提名网站(https://bit.ly/2022NameExoWorlds)填报其对其中某一个系外行星系统的提名方案(命名规则请见附2),填报截止日期为2022年11月11日。之后将由太阳系外世界命名-中国方案遴选专家组在我国内地提交的提案中遴选出一个正式提案和两个备选提案并上报IAU(12月15日前),最后由IAU(系外行星系统命名法工作组及系外行星发现者等)在各国提交的提案中选出最终官方命名并发布结果(2023年3月)。
关于本次命名活动的有关提示如下:
- 提名要求由专业天文学家、业余天文学家、天文爱好者、教师(教育工作者)、学生等组成的团队(成员数至少为2人)提出,团队成员信息在提名网站中要求填报
- 每个团队仅限提交对一个系外行星系统的命名提案,但团队成员可以参加其他团队、可跨单位/地域/国家组队
- 填报前需组织面向公众的关于系外行星的天文科普活动(如线下或线上科普报告讲座等),此信息和活动照片(或链接)在提名网站中要求填报
- 除提交某一个待命名系外行星及其母恒星的命名外,还需填报关于命名主题的描述、及详细的提名含义(均为英文),另外还可提交一段描述命名含义的小视频(本国语言配英文字幕)
- 提名网站为:https://bit.ly/2022NameExoWorlds,如访问或填报有困难,请加入活动交流QQ群,联系太阳系外世界命名-中国方案遴选专家组(名单见附3)寻求帮助
- 提名网站第2页(Page 2 of 5)的“Country/Territory your proposal is representing”选项请选择:“China Nanjing”
- 提名截止日期为:2022年11月11日。请务必在此前填报提交完成
- 由太阳系外世界命名-中国方案遴选专家组遴选出并上报给IAU的一个正式提案和两个备选提案将于12月上中旬发布并授予荣誉证书
联系方式:
- 活动交流QQ群:454958595 (“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入群请表明身份)
- 微信公众号:“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
- 更多信息见IAU NameExoWorlds2022活动官方网页:https://www.nameexoworlds.iau.org/2022edition
太阳系外世界命名-中国方案遴选专家组
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
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2022年9月
附1:NameExoWorlds2022活动待命名的20个系外行星系统
图1:备注:其中GJ 367b, GJ 486b, HATS-72b, LHS 3844b, L 168-9b五颗系外行星发现者中有中国(内地)合作者)
图2:NameExoWorlds2022活动待命名的系外行星系统在星空中的位置分布图(Credit: IAU OAO/NARIT/M. Tangmatithan)
附2:NameExoWorlds2022活动的系外行星及其母恒星命名规则
如果您对天体命名的一般规则感兴趣,请查阅专门针对此主题的IAU网页:https://www.iau.org/public/themes/naming/。下面这些规则专门适用于本次2022年太阳系外世界命名活动(NameExoWorlds2022 edition)。
- 提出的名称应该是具有长期文化、历史或地理意义的事物或地点,值得分配给天体作为名字。
- 虽然不是必须的,但这些名称可以来自与天空和天文学有关的主题,或在一定程度上与系外行星系统所在的星座或文化中的星群有关,或是与系外行星及其母恒星本身的特征有关。
- 需要提交两个名字——一个给系外行星,一个给系外行星所环绕的母恒星。
- 土著语名称:为纪念联合国土著语言十年(2022-2032)(United Nations Decade of Indigenous Languages),鼓励土著语言使用者提出来自这些语言的名字。如果提案中的名称有来自土著语言的,那么:(1)提出名称的团队应由土著社区的一名或多名成员领导并参与;(2)团队应附上参与项目的土著群体代表同意使用土著语言的附件。
- 命名主题:提出的系外行星及其母恒星的成对名称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命名主题。描述名称如何以某种逻辑形式关联的命名主题应当被概括为一两句话,并且足够普适,以便将来可以使用与主题相关的其他名称来命名该系统中的其他天体(如新发现的系外行星)。例如,2019年IAU系外世界命名活动分别采用了Ceibo和Ibirapitá作为恒星HD 63454和系外行星HD 63454b的名称,其系统主题是“乌拉圭本土具有文化意义的树木物种”。
- 描述和展示:鼓励提案者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陈述(录制最多3分钟的视频),并附上英文书面说明(一页A4纸,Arial 10号字体,双倍行距,最多300字)。
- 格式:提出的名称应以拉丁字母(即英文字母)提供,并且首字母为大写字母(遵循IAU风格手册:https://www.iau.org/static/publications/stylemanual1989.pdf)。如果原始名称包含变音符号,或者来自于使用其他字母或书写系统的语言,则应尽可能用Unicode UTF-8提供这些名称。
1、此外,本次命名活动将排除以下类型的拟议名称:
- 真实的人的名字,无论这个人是否在世;以及完全或部分因人命名的事物或地点的名字,将被排除。
- 在特定语言中已经使用(或更确切地说是“正在使用”)的特定天体名称(无论是否被IAU采用)将被排除。查询IAU天体名称列表可见以下链接: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CEXGyancLRtHyPW7u0L_JNi0V8aDuIhv/ 。
- 人为(新的、编造的)名称和组合词(多个词的部分混合)将被排除。例外:某些情况下,多个单词可以组合为名称(例如,在2019年系外世界命名活动中,HD 212771采用了名称“Lionrock”,以香港的“狮子岩”命名)。
- 主要作为商标或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名称,以及完全或主要是商业性质的名称将被排除。
- 主要用于政治、军事或宗教活动的事物的名称将被排除。例如民族、国家、战争、礼拜场所的名称,等。
- 包含数字或标点符号的名称(除非在文化上合适)将被排除。
- 与本次遴选相关的组织的名称将被排除。
- 宠物的名字将被排除。
- 首字母缩略词(如NASA等)将被排除。
2、选定的公众名称将被IAU认可为适于公开使用的名称:
- 应当明确,选定的公众名称不会取代(该系统原有的)科学的数字字母名称。
- 提出的名称将按原样公布,并将对提出者给予应有的奖励。
- 该公众名称可在国际上永久且不受限制地与科学名称一起使用或代替后者使用。
附3: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中国方案遴选专家组名单
(注:专家组成员将不允许参加任何提名团队,请周知)
朱进(主席,北京天文馆)、曹晨(主要联系人,山东大学:caochen@sdu.edu.cn)、李鉴(北京天文馆)、左文文(上海天文台)、周济林(南京大学)、高兴(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李珊珊(国家天文台)、乔翠兰(华中师范大学)、陆烨(国家天文台)、汪敏(云南天文台)、张旸(紫金山天文台)、宋华刚(新疆天文台)、卢瑜(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施韡(上海天文馆)、余恒(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