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系统旨在方便天文学分享和获取国内外天文会议相关信息, 希望通过本平台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天文学术交流合作。
    欢迎会议组织和相关科研人员提交会议信息,经管理员确认后对外发布。该系统可为会议设置订阅提醒功能,点击订阅后,该会议相关信息可添加到本地日历。
    图2:该系统支持订阅提醒服务 国家天文台百人研究员戴昱为本系统的推广志愿。目前会议系统已上线,运行初期,希望大家多多点击,提交反馈。
    图3:天文会议信息系统推广志愿戴昱 ...
  • 10月5日,他们在《天文学家电报(The Astronomer's Telegram)》上发表通信Atel #8120,确认这颗由廖家铭发现的超新星侯选体是一颗IIP型超新星。
    公众参与超新星搜索,既可以提高超新星发现的概率,还能增加普通人对天文的兴趣。中国虚拟天文台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参与科学发现,了解天文学的渠道。
    图三 廖家铭发现超新星页面截图 用户打开中国虚拟天文台的公众频道,进入超新星搜寻项目页面后,点击“开始搜寻”。如果当时有还未被用户查看对比过的新图,就可以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两张黑白图片。
    自从7月底上线以来,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就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媒体广泛报道。9月初,廖家铭首次发现超新星侯选体的事件更是为大众津津乐道。
    欢迎访问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并关注微信公众号:虚拟天文台,了解更多情况。   ...
  • 究其原因,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对平台用户注册数量及访问人次的增加起到了显著作用。
    10岁小学生廖家铭通过本平台发现超新星的事件被媒体持续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平台注册用户数在短短8天内增加近九千,并创造了单日注册用户增加4993人的历史记录。
    用户频繁地访问科学数据及望远镜申请观测两大模块 经过对平台4年总体访问次数的统计分析,在四个子模块中,科学数据累计8.812万次,云资源累计8.507万次,望远镜时间申请累计4.137万次,而公众频道仅累计 ...
    4年内各子模块月访问量统计图 从各子模块月访问量上看,较为集中的线下活动带动了线上公众频道的访问量,但与此同时科学数据模块的访问量也出现了浮动,并在注册用户激增时达到峰值。
    这可能是因为该模块支持在线望远镜申请观测服务,申请者在线填表及管理进行时间分配与评审,都需要长时间停留操作,所以停留时间明显高于其它服务。 各模块平均停留时长统计图   4.
  • 本次会议在延续CSST科学年会(2022/2023)的模式,推动CSST各科学中心、各科学领域和各课题的交流的同时,也将新天文计算专题,推动CSST科学研究的整体前进,进一步提升科学影响力,吸引各类人才关注 ...
  • 编号:AT 2022abzg(= PNV J00423788+4112491= XM90MZ= PSP22ak) 发现:张宓、唐磊明、赵经远、任育庆、徐建林、周文杰、阮建高、孙国佑、高兴、PSP团队 ...
    此外,该团队也表示该候选体可能会多次亮,鼓励对其进行测光和光谱观测。
    直到2月5日晚,NEXT观测到它又一次亮,亮度18.7星等(无滤镜)。
    图6 光谱与分类报告 正所谓好饭不怕晚,AT 2022abzg是星明天文台历时4月获得证认的河外新星,祝贺各位发现
    #15831: Independent Discovery and Photometry of a Very Slowly Evolving Nova in M31,The Astronomer's Telegram ...
  • 这些恒星内部产生的钡元素可以通过恒星演化的第三次挖掘过程搬运到恒星表面,并抛射丰到星际介质中,丰下一代恒星。
    但是,前人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钡元素丰的恒星,主要为巨星。
    研究团队在LAMOST数据中发现了一批高温富钡矮星(温度大于6700 K),这些矮星主要是中等质量的恒星(大于1.4倍太阳质量),它们辐射压较大,与引力的抗衡最终导致恒星内部元素迁移,从而产生了钡元素含量增加的现象 ...
    研究发现,这些富钡恒星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恒星内部元素的搬运过程导致了钡元素含量增加;二是双星演化过程中的物质交换引起了钡元素含量增加
    基于AGB阶段恒星丰模型,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效应可能与小质量(约1.3倍太阳质量)的AGB阶段恒星表面的钡元素丰度值随金属丰度的增加明显降低有关。
  • 中国虚拟天文台在“公众频道”已上线推出了“恒星检索展示平台”。该平台基于DSS数据可视化展示,可在线进行恒星数据检索。
    这是一扇足不出户、不分昼夜的观星窗口,任何人只要能够通过浏览器上网登录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公众频道(http://public.china-vo.org/),就可以看到全天的恒星,甚至是星团、星云和星系。
    本星空浏览界面简单清爽,没有太多复杂的干扰信息,让浏览可以回归纯粹自然的画面,尽情享受星空带来的震撼和美丽。 本系统成功支持了支付宝新上线的“蚂蚁星愿”计划,可在页面输入星星编号进行检索。
  • 为了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新天体发现中来,也为了真实目标不至于淹没在繁浩的数据之中,高兴老师将每人每小时可提交的可疑图像数量增加至10张。
    不可避免地,参与提交的可疑图像数量也随之增加,管理员查验渐渐显得力不从心,后台可疑图像出现积压的情况。
    2021年8月,收获的时光再次到来,中国虚拟天文台与星明天文台又一次共同颁发PSP奖项,8位参与获得2020年第四季度发现奖、3位参与获得2020~2021年度新人奖、7位参与获得2020~2021 ...
    (2021年度起实施) 三、第三次调整 由于HMT加入后,用户通过PSP发现的天体类型有所增加:除原先的超新星、河外新星外,新了矮新星以及其他类型变星等种类。
    让人人都关注科学,关心天文,用最简单的方式参与科学研究——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等待你的加入!
  • 该版本不仅接入了大量全新的科学数据,在功能上也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和优化,以期为天文学研究、教师以及爱好们提供一个更加强大、实用的天文数据可视化工具。
    支持导入多种格式图像 新版本中增加了一个特殊的数据工具套件,支持将不同格式的图像转化为 WWT支持的格式。
    无论你是一名刚入门的天文爱好,或是专业的研究人员,都可以便捷地将自己心仪的天文图像导入到WWT中进行使用。 5.
    数以千计的天文图片资源 新版本将内置数据集的大小增加了一倍多,整合了数千张精美的天文数据可视化图像,接入了如日本探月卫星SELENE(KAGUYA)地形相机拍摄的7米分辨率月面全图、MeerKAT ...
    ……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爱好、研究人员还是教育工作者,WorldWide Telescope 2022都为其提供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探索宇宙和分享天文学知识的新方式。
  • 这里是处理后的多频道数据文件。数据发表在 Shao et al. 2017, ApJ, 845, 138; Wang et al. 2019, ApJ, 887, 40 ...
  • 您可以在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页顶部导航栏的“公众频道”下拉菜单中选择“全民科学”访问。或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进入。
    星系马戏团项目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与公众互动,参与无需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便可直接操作来筛选星系图像中的异常天体。
    这不仅有助于参与直观地了解星系的形态,还能够帮助科学家快速发现宇宙中的异常现象。
    引力透镜搜寻项目(LensFinder) LENSFINDER引力透镜搜寻项目于2023年初上线,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天文爱好们的关注
    这个看似简单的“找不同”游戏,让公众有机会深入参与天文发现,一部分参与甚至还为科学发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天文研究的工作也在走出疫情的影响。
    图1 预印本网站arXiv上每年提交的天文学论文总数 我们还统计了第一作者的国别,可以看到美国研究贡献了超过五分之一的天文学论文,中国研究以超过十分之一的占比位于第二,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文章数比较接近 ...
    如果我们考察相关论文数的和去年的差值,可以得到变化最大的关键字排名: black hole, 增加 100篇 Bayes factor, 增加 74篇 stellar mass, 增加 72篇 ...
    core mass, 增加 46篇 binary system, 增加 45篇 star formation, 减少 74篇 magnetic field, 减少 49 篇 kinetic ...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多个国际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宣布利用脉冲星计时阵(PTA)找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证据,引起了广泛关注
  • 可前往http://wwt.china-vo.org/ 点击页面右侧的软件下载链接下载软件   作为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的典范之作,万维望远镜平台在国内外的用户持续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
    尤其在2018年2月,中国虚拟天文台正式发布万维望远镜个人版之后,得益于团队在语言汉化、界面优化、互动性增强、数据丰富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该平台在国内天文科普教育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广受好评。
    除此之外,新版万维望远镜平台还接入很多明星数据集,包括盖亚天文卫星第二次数据发布的巡天数据、曾引起全世界媒体关注的新视野号拍摄的冥王星及其卫星表面图景、我国主导的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数据集等等 ...
    一次性接入数据最多,天文数据大爆发 万维望远镜平台的独特之处,是通过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将过去只有专业天文学研究才能够接触到的观测数据开放给所有人,尤其是天文教育工作者和爱好 ...
    新版万维望远镜启动界面   对接国际标准,实现数据直通   能够一次性接入如此多的数据集,增加海量新数据,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实现了万维望远镜平台对虚拟天文台HiPS标准这一国际通用的天文数据标准的支持 ...
  • 令人遗憾的是,前后两天浏览过该图像另四位参与,均未提交该目标而与发现失之交臂。
    编号:AT 2022zzj(=PNV J00412572+4044233=PSP22ai) 发现:徐建林、张宓、唐磊明、周文杰、赵经远、阮建高、孙国佑、高兴 发现亮度:18.1星等(无滤镜) 发现时间 ...
    图5 光谱报告 图6 分类报告 AT 2022zzj是PSP发现的又一颗河外新星,祝贺各位发现
    在此,透露另一则好消息,12日晚,另有多位参与通过PSP发现了另一颗新星,并在今早被证认为再发新星M31N 1984-07a的又一次爆发,真是双喜临门!关于这颗再发新星的详细报道敬请期待。
    /www.cbat.eps.harvard.edu/unconf/followups/J00412572+4044233.html ATel:15759, The Astronomer's Telegram ...
  • 近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汤柏添副教授等人,继2019年利用LAMOST DR3数据证认出约40颗氮丰贫金属场星之后,再次利用LAMOST DR5光谱数据证认出约60颗氮丰贫金属场星,使其样本总数达到 ...
    幸运的是球状星团里具有一类很有辩识度的恒星:氮丰贫金属星。因此搜寻氮丰贫金属场星,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银河系与近邻矮星系及球状星团的相互作用过程。
    图1:氮丰贫金属场星可能从球状星团中逃逸或在双星演化过程中产生 虽然球状星团里能够产生氮丰贫金属星,但这并不是其唯一来源,双星系统也可能产生氮丰贫金属星。
    因此需要其它方法来进一步辨别已经证认出的氮丰贫金属星的来源。通过分析运动学特征,研究人员发现,这批氮丰贫金属场星中有很大比例起源于球状星团。
    目前,该研究团队已经获取了智利麦哲伦望远镜对这批氮丰贫金属场星进行的高分辨光谱观测数据,接下来将进一步对这批氮丰贫金属场星样本的详细化学元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
  • 与此相关的许多重要前沿问题一直是国际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域的化学演化时标及其与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关系,至今依然没有结论。
    而该研究工作则一次性得到了15个新的探测结果,使得CCS红外暗云样本从8个增加到23个,大大增强了红外暗云中碳链分子和含氮分子的统计学意义。
  • 目前的最新研究认为,该新星系统包含1颗大于1.36倍太阳质量的白矮星,白矮星通过吸积伴星物质的方式增加质量;同时,这颗白矮星发生新星爆炸抛射的物质质量比吸积的物质质量要小,因此它可能会在数十万年内爆炸为 ...
    aa29368-16/aa29368-16.html ATel#5503:H-alpha Confirmation of Six Novae in M31,The Astronomer's Telegram ...
    read=5503 ATel#16354:M31N 2013-10c (= AT 2023yoa) is a Recurrent Nova in M31,The Astronomer's Telegram ...
    discovery of the 2023 eruption with Half Meter Telescope at Xingming Observatory,The Astronomer's Telegram ...
    16361 ATel#16367:Spectroscopic confirmation of the 2023 outburst of M31N 2008-12a,The Astronomer's Telegram ...
  • 型恒星是小质量恒星演化过程中从M型恒星向碳星过渡阶段的中间产物,它们处于恒星的热脉冲AGB阶段,演化到这个阶段的恒星会将碳元素和慢中子俘获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重元素传输到恒星表面,使得恒星大气中这些元素的含量不断增加 ...
    挑选出一百多万条低温巨星光谱,然后从中筛选出两万多条ZrO带指数大于0.25的光谱,再利用支持向量机以及人眼检查的方法,最终挑选出606颗S型恒星,其中有539颗是首次被发现的,这些S型星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变星或长周期变星 ...
    近几十年来,关于M型星和碳星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演化阶段处于两之间的S型恒星的研究却很少,这批样本的发现,对于研究恒星从M型恒星到S型恒星再到碳星的演化过程,以及慢中子俘获过程中重元素丰以及变星双星的性质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
  • 而氮丰的场星更为特殊:因为其甚高的氮丰度一般只能在球状星团的恒星中找到,但现在却在场星里发现了。它们是否由球状星团抛出?还是另有起源?这或将改变我们对银河系及其星团的相互作用的认识。
    近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汤柏添副教授与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及多个国外合作者找到了44颗氮元素丰的场红巨星。这类恒星非常罕见,仅占总样本不到1%的比例,具有很高研究价值。
    经过确定它们的碳氮丰度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恒星的确具有很高的氮丰度,比一般正在经历extra-mixing的贫金属场红巨星的氮丰度还要高,这表明这些恒星的氮丰有特殊的来源。
    根据这些氮丰度恒星的化学与动力学性质,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恒星可能来源于银河系的球状星团,或河外的矮星系,还有可能是河外的球状星团,现在尚难以下定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研究人员利用LAMOST光谱测得CN和CH谱指数后,从谱指数参数空间中分离出了CN强CH中等(氮丰,黑色加号) 和CN强CH强(碳丰,红色加号)的贫金属场红巨星,而背景是普通的贫金属场红巨星。
  • 但天文学家仍希望借助更好的巡天望远镜来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从而解决之前遗留下来的科学难题,其中薇拉·鲁宾天文台的时空遗珍巡天(LSST)和载人空间站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就是在建大型巡天望远镜中的佼佼
    2010年,最初的计算机需求估计为100 teraflops的计算能力和15 PB的存储,随着项目收集数据而增加,到2018年估计已上升到250 teraflops和100 PB的存储空间。
    望远镜配备有库克型离轴三反射光学系统,还增加了一个折转镜便于实现不同光学载荷之间的切换、调焦和精密稳像等功能。
    在这样的观测深度上,研究可以在每个平方角分看到30个左右的星系。在整个巡天周期里,巡天模块将会覆盖17500平方度的天区,占整个天空面积的40%。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