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初步的筛选和整理,共计88个有效作品将登陆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的在线投票平台,参与网络人气奖的角逐。
    5、大赛组委会对恶意票保留处理权力。   即日起登陆中国数字科技馆大赛官方投票页面即可投票。 https://www.cdstm.cn/subjects/observatory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宇宙学高性能异构模拟系统》(2017YFB0203301)支持下,完成并使用异构模拟系统软件PhotoNs,针对暗能量巡天项目,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的国产平台上,使用1024核心和加速设备 ...
  • '; $('#'+id2+'btn').prop('class','switchButton'); } } 首先请您确定已经阅读过本系统的简介,然后您需要做的就是继续阅读以下内容,之后完成在线测试 ...
    既然这个工作人人都可参与,为何不让大家像游戏一样都玩玩呢,天文如果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的,如此,PSP平台应运而生。可以这么说,PSP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网上看图平台
    如果您成功通过了在线测试,成为一名普通的搜索者,您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查看图片。PSP系统会在每个整点发放一批图片,并整点前1分钟弹窗并响音乐提醒(可选)。
    我们欢迎您将自己的看图情况发布QQ空间或者微博微信中,也感谢您以此来宣传PSP平台
    了解星明天文台其他情况可以点击这里 马上开始 在线测试 吧 ...
  • <p> 首先感谢各位同好对PSP系统平台的支持和宣传,也期待PSP能在各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p> <p> 7月31日晚,天气晴好,晚间0、1、2、7、8、9、10点各放出了最新拍摄的超新星搜索图片。
    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同好们的学习能力超强,已经发现了3、4颗非常可疑的目标并进行了补拍才能排除,目前还有几个可疑目标等待补拍确认,31日晚24点的放图期间,共有近30位用户在线搜素,图片在2分钟内被&ldquo ...
  • 因此,我们只能不断地搜寻天空,群星中发现并分辨出它。虽然这个工作计算机也能做,但是天空实在是太复杂了。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相机噪点、鬼影、宇宙射线等等都会被误以为是可疑目标。
    然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搜索,分享发现的快乐。
    </p> <p>如今,星明天文台借助中国虚拟天文台强大的技术开发与资源实力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推出全新的PSP平台,以期望让科学普及真正落实,让人人都关注科学,关心天文,用最简单的方式参与科学研究 ...
    </p> <p>PSP中,您需要做的只是看图搜索,倘若发现可疑目标就上报,就这么简单。
  • quiz1intro02.jpg" style="width: 297px; height: 281px;"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如果用户成功通过了在线测试 ...
    因此,成为一名真正的搜索者之前,用户需要学习一份简单的教程,并成功通过在线测试。此后,PSP系统会在每个整点发放一批图片供用户查看。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因此,该搜寻平台本质上就是一个网上看图平台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事实上,建立一个公共的搜寻平台,也是高兴“玩”的过程中得到的启发。
    XPRO是星明公众遥控天文台,这也是国内首个面向大众开放的远程控制平台。爱好者只要向天文台负责人申请,天气和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进行自己感兴趣的观测拍摄。
  • 发现超新星 10月3日早晨,来自合肥的10岁小学生廖家铭如往常一样,打开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网站,登陆并使用在线超新星搜寻项目的功能,开始新一天的超新星搜寻。
    10月5日,他们《天文学家电报(The Astronomer's Telegram)》上发表通信Atel #8120,确认这颗由廖家铭发现的超新星侯选体是一颗IIP型超新星。
    项目基于国内业余天文观测数据,提供全民可参与的网络平台,并与专业天文学家、天文团队合作,共同寻找超新星。该项目自7月29日正式上线以来,平台注册人数超过万人。
    自从2007年以来,星明天文台的创办者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兴老师一直坚持拍摄星空,并与其它爱好者一同分享每晚的观测数据,进行超新星、小行星等天体搜寻工作。
    然而,一直以来,如何将拍摄结果与更多的广大天文爱好者分享,如何让自己的发现更快地得到专业天文学家的认可,一直是一个难题。
  • 万维望远镜的世界里,人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掌握畅游宇宙星辰的技巧。而想要创作出一部充满创意、制作精良的漫游佳作,则需要把握创作细节、不断打磨优化。
    在过去的四个月里,大赛组委会邀请了多位漫游专家分享了创作技巧心得,通过b站分享了宇宙漫游制作的相关教程,力求帮助大家漫游制作上少走弯路,更好地享受其中的乐趣。
    为了帮助大家更顺利地完成参赛作品,大赛组委会将于3月底举办第五届漫游大赛在线答疑活动!
    届时,数驱科教及漫游制作的专家们将与您在云上相见,专家团成员不仅会围绕历届优秀作品分享更多创作经验与心得,更会详细解答大家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你是否创作时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
    【注】本次活动将在腾讯会议平台举办,并通过b站同步直播。具体活动时间将通过“虚拟天文台”公众号发布,敬请关注。
  • 中国虚拟天文台协助将数据传输至阿里云的存储,并建立了一组20台高性能虚拟机组成的计算集群对数据进行计算,计算最终产生了3.5亿颗天体的星表数据,生成了合并星图数据,星图数据基于虚拟天文台HiPS技术进行了在线展示 ...
  • 美国天文学会出版委员会会议于北京时间8月28日23:00在线召开,来自美国天文学会下属各期刊编辑部、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各数据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CDS)、加拿大天文数据中心(CADC ...
    )等机构的近60位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数据归档管理、数据引用、作者驱动的工作流和科学平台等方面的经验、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与合作计划。
    科研论文中涉及的图表、数据、动画、电影、模型、代码、软件等都可以上传并存储在这个平台上,每个数据实体都将获得长期的网络访问地址,并支持DOI、IVOID、CSTR等多种唯一标识符。
    国内的科研人员如需AJ、ApJ、ApJL、ApJS、RNAAS等期刊发表论文,只需将论文及相关科学数据上传至PaperData即可申请DOI被直接引用。
    图2: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景益鹏院士团队ApJ上发表的文章 图3:国家天文台商朝晖研究团队发表《自然》期刊上的成果 ...
  • 也许您是天文爱好者,构思题材时的灵光闪现,创作过程中遭遇过种种囧事;也许您是一名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取得了点滴收获,备赛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小技巧;也许您是指导老师,辛勤指导并组织学生参赛,疫情期间克服困难开展远程协作 ...
    ……这些故事都值得被记录与分享
    可以是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首歌、一首诗,甚至是一段聊天记录……欢迎你尽情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故事,分享创作背后的欢乐与艰辛。
    分享故事的朋友还有机会获得限量款天文文创礼品哦!
    重要时间节点(北京时间): 2019年10月31日 开始接受参赛作品提交 2020年3月31日 线上答疑(已结束) 2020年6月30日 参赛作品在线提交截止 2020年8月 大赛颁奖典礼(时间待定 ...
  • 2020年12月7日至9日,由国家天文台“年度职工培训计划”支持,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承办的Python in Astronomy 2020技术培训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
    在线人数峰值为1.5万人,日常约7000余人。
    Python以及衍生的一系列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包已经成为天文学家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使科研人员更好地日常科研工作中更好地运用Python语言及数据技术知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对本次课程进行了精心的编排设计 ...
    课程内容不仅包括Python语言基础,Numpy、Scipy、Matplotlib、Pandas等科学计算基础,AstroPy、Astroquery、VO等程序包的使用等基础知识的介绍,还邀请到一线青年科学家分享利用 ...
    图5:培训主页二维码 今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将继续推进与天文数据处理及应用相关的培训与科普活动,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通过留言积极与我们展开交流互动,或投稿分享您的培训心得。
  • 因报名人数到达上限,中国虚拟天文台暨天文信息学2018年学术年会在线注册报名于10月18日提前关闭。 引力波、中微子探测窗口已经打开,天文学研究迈入多信使时代。
    机器学习(ML)和人工智能(AI)能否多信使天文学时代大显身手? 中国虚拟天文台与天文信息学2018年学术年会将于2018年11月21-25日江西景德镇召开。
    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为 “天文学中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ML and AI in Astronomy)”,将聚焦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天文学中的最新和潜在应用。   ...
  • 在线”成为生活、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博士在他的专著《在线》中指出,“数据改变商业本质,计算重塑经济未来”。
    基于这一前提,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以“在线(Online)”为题,探讨特殊背景下通过将各种研究要素在线,推动天文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本届会议研讨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学科应用 ※ 科学平台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 ※ 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信息提取 ※ 程控望远镜与自主观测 ...
    图3:主题报告 来自天文、计算机、科普教育等不同领域的代表分享了自己对于云计算、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可视化等技术的理解,展示了各自基于这些技术所产出的天文学成果。
    代表们普遍认为,天文学研究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此次会议为推动科学数据平台建设、促进计算机技术天文学领域的应用等方面打开了思路,同时也创造了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 2021年5月25日至28日,Python in Astronomy(PIA)2021高级研修班成功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举办。
    图1:学员合影留念 国家天文台培训项目和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支持下,Python相关培训已经国台内部连续举办5届,旨在通过知识的普及和应用的分享,为科研人员的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去年,培训首次试水多平台网络直播,在线观众达千人,回看近万人次,不仅满足了更多科研人员的学习需求,还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本次高级研修班基于过去的经验进行了全新的尝试。
    图3:学员们进行成果汇报 成果汇报环节,学员们积极分享了他们的收获与心得,汇报内容不乏亮点,总体效果超过了专家们的预期。
    今年冬季,我们将继续国台内部举办Python in Astronomy 2021基础培训班,届时将邀请一些同行分享实战经验,您可以关注“虚拟天文台”公众号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 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前,天文科普教育的形式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座或进行野外观测的体验,颇受地理位置、时间和天气因素的限制。
    颁奖典礼现场,主办方展示了一等奖及专项奖的部分获奖作品。
    利用WWT这个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平台,任何人都能对真实的科学大数据进行引用、剪辑,实现宇宙场景的切换,再配以图片、文字、音乐、旁白,就能制作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宇宙漫游节目。
    就像获奖者赵至豪说的:“任何人都可以制作一个漫游节目来分享自己眼中的宇宙,把自己认为美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有时候千言万语的描述不如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来得直接。
    我正在做的,就是分享我自己的宇宙。” ...
  • Python以及衍生的一系列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包已经天文领域获得了广泛使用,天文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管理、天文数据绘图、高性能计算、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乃至望远镜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使用和不俗的性能 ...
    为了使科研人员更好地日常科研工作中更好地运用Python语言及数据技术知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每年一度的《年度职工培训计划安排》的支持下,自2016年起已连续举办了四届 “天文数据与Python ...
    最新的2020年培训将于12月7日至9日国家天文台A601会议室举办,今年的培训将在往年的基础上新增更加具体的应用分享,我们特别邀请到邹虎副研究员、任志远博士、郑捷博士和陶一寒博士,分别从不同的天文领域对 ...
    Python在其领域的科研应用进行案例分享
    今年的技术培训还新增了线上模式,全部培训将通过“央视频(国天星语)”和B站(bilibili)-国家天文台进行在线的直播,感兴趣的同事和同学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收看。
  • 中国国家天文》编辑部、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腾讯看点、北京美丽创想文化传播中心…… 大赛主题 近年来,天文大科学装置的自主研发让我国天文研究领域逐渐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
    与此同时,我国载人航天、月球及深空探测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让“飞天神话”逐渐变为现实。
    比赛日程 2021年10月25日 大赛网站上线 2021年11月1日 开始接受参赛作品提交 2022年初(具体时间待定) 在线辅导 2022年4月30日 参赛作品在线提交截止 2022年5 ...
    月1日-30日 参赛作品分享展示 2022年6月1日 公示评审结果 2022年6月下旬 国际赛评审 2022年7月17日 大赛颁奖典礼 大赛颁奖典礼拟于2022年7月17日在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
    目前拟开展: 2022年初 在线答疑 2022年5月 作品在线展示活动 …… 随着比赛的进行,更多精彩即将陆续发布。
  • 万维天象厅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信息与计算中心中国虚拟天文台研发团队开发,以虚拟天文台汇集的天文大数据为基础,结合部分自主研发的平台,是特别适合学校和中小科技馆的科普教育系统。
    天象厅变身数字宇宙 以互联网为渠道把由虚拟天文台融合全球天文大数据而成的浩瀚数字宇宙呈现在沉浸感十足的球幕上,将天文馆的“离线运营”提升为“在线服务”。   ...
    “互联网+”天文科普教育生态系统 “互联网+”云计算的服务模式让天文学的最新数据和科学成果及时传递给各地受众,课件和“影片”同步分享,分布在各地的万维天象厅以虚拟天文台为枢纽联结成“宇宙院线联盟 ...
    业界专家评价 万维天象厅还受到了天文科普专家的高度认可,他们评价其为:“全球首创基于万维天象厅的天文科普教育生态系统”,“在技术上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科学传播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万维天象厅的产品性能,不断丰富平台的可视化资源,让更多人感受天文之美,为大数据驱动下的天文科普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会议时间参考崔辰州博士的建议选择了G20网络峰会的时间,即北京时间晚上8点开始,当晚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20人。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正在对EP、SVOM等一系列时域观测项目提供支持,这些分享和讨论将为国内工作提供更多灵感。
    本次年会中,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陶一寒跟进了“IVOA能为科学平台的标准化做些什么”的专题讨论。
    与会专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科学平台间互操作,利用容器机制不同科学平台分享数据分析程序,以及提供标准化的API和VO相关容器镜像等议题展开讨论。
    这些国际经验可为国内科学平台的建设,以及与其它数据中心和科学平台的互通提供参考。 结合会议研讨成果,接下来的数周里组委会还将陆续安排后续多场研讨,具体日程安排将及时更新到会议网站。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