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天文馆还提供移动端(Stellarium Mobile)版本,软件在计算天体位置后可以将它们在观测者手机所对准的天空背景下以3D的形式精确展示出来,通过手机屏幕也可以观测浩瀚星空。
  • 图2.氦型热亚矮星质量分布。蓝色点虚线为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质量分布;黑色点线为理论模型预测的质量分布。
    氦型的热亚矮星质量分布和理论模型预测差别较大。
    氦型热亚矮星被认为是通过双星并合渠道产生,理论模型预测的峰值质量分布较平,在0.5-0.6倍太阳质量之间(见图2);而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氦型热亚矮星的峰值质量在0.42倍太阳质量左右,远小于理论模型预测值 ...
    这一结果表明,氦型热亚矮星除了通过双星并合渠道产生以外,应该还存在其它形成渠道,有待于后面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GMT项目由美国主导,澳大利亚、巴西和韩国参与合作,智利为地主国。
  • 如果你也曾被这些问题困扰,或许你还需要学会一项进阶技能——漫游的“精细化”,即通过一系列操作技巧,让漫游的视觉效果更符合大众观赏习惯,让漫游中的图像元素、3D ...
  • 为了庆祝新朋友加入,同时鼓励大家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联合航天文创CASCI联合推出3D模型大礼包,一次性为你奉上7个制作精美的3D模型,并提前制作成便于漫游使用的图层文件。
    图1 系列3D模型由双方联合发布 3D模型列表 1、SOHO (Solar and Heliospheric Ocservatory) 中文译名:太阳和日球层探测器 SOHO是太阳探测卫星。
    大赛网站的万维望远镜科普资源栏目可以下载这些图层文件 使用方法:(观看教学视频请点击这里) 如果需要模拟天问一号向火星出发的场景,可首先在地球图层上点击右键—添加—选择图层文件即可将天问一号3D ...
  •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张萌、张华伟研究员、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向茂盛博士等使用红巨星样本的LAMOST光谱数据筛选出富含ɑ元素的“年轻”恒星,并对这些恒星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ɑ ...
    研究人员利用LAMOST红巨星样本中提供的多种元素丰度和年龄信息筛选出了1000余颗ɑ元素的“年轻”恒星。
    这样的研究结果支持ɑ元素的“年轻”恒星来源于双星演化的理论模型,因为吸积物质,恒星的质量增大,而基于单星演化模型的年龄确定方法使得这类恒星被错误地认为是年轻的恒星。
    图1:左图的红色方框内为选取的ɑ元素“年轻”恒星,右图为不同类恒星的多种元素丰度比较。
  • 作品类型、涉及学科、作品主题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发现:(1)参赛作品和得奖作品数量和质量均大大提升;(2)参赛作者、指导教师、单位数目逐届增加,参赛单位分布广泛,万维望远镜影响力越来越大;(3)使用3D ...
    图3四届漫游制作大赛参赛单位地区分布 图4 四届漫游制作大赛参赛单位地区可视化(其中圆点代表参赛单位,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作品数目) 2.3 作品使用技术 漫游作品中主要用到3D模型和数据可视化两种技术 ...
    ,其中3D模型主要有多种航天器、卫星、空间站等,数据可视化主要有地球人造卫星轨道可视化、卫星变轨、火山、地震位置、PM2.5监测数据的可视化等,如图5系列。
    图5 漫游作品主要用到的技术示例 对四届大赛中用到3D模型和可视化技术的作品数目统计见图6,从图6可知,使用到这两种技术的作品数目的呈增长趋势,说明制作者也越来越注重技术方面的使用。
    3.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四届漫游制作大赛获奖作品的数据分析,总体来看,万维望远镜影响力越来越大;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参赛地区分布范围更加广泛;使用3D模型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作品类型包含科学前沿、 ...
  • 30%的类太阳恒星周围存在“超级地球”,太阳系不存在“超级地球”属于正常现象;6)首次认识到场星双星已不是原生状态,而在诞生之初就发生变化;7)发现44颗锂巨星候选体 ...
    ,构建了目前国际上一致性最好、数据量最大的高分辨率锂巨星样本;8)发现16032颗OB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准确度最高的OB星表,该星表已被作为基础数据用于研究银河系外盘年轻恒星的运动;9)发现6 ...
  • 通过对年龄-速度弥散的详细测量,发现了年轻星族主要受到了分子云和悬臂的长期加热,年老星族可能还受到了一些暴力的加热机制,例如矮星系的吸积和卫星星系的并合等,或者这些恒星诞生于气体的并合系统或湍流的分子云中 ...
  • II型超新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爆炸,其氢的大质量前身星最后阶段的演变让人捉摸不透。
  • 之前的研究发现轨道偏心率高的气巨行星更倾向于出现在金属丰度高的恒星周围,表明金属环境能加强一些轨道动力学的激发过程(如巨行星间的散射)。
    这些结果一方面支持了行星形成的核吸积模型,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小质量行星可能经历了内部(如行星之间的散射和碰撞)或者外部(外部巨行星的引力摄动)激发过程,并且这些激发过程也与金属环境密切相关,为行星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
  • 图1:漫游截图 3D模型怎么选? 万维望远镜能够导入3DS和OBJ两种格式的3D模型。
    3D学苑:https://www.3dxy.com yeggi 3D资源网:https://www.yeggi.com 3D模型如何导入? ...
    在“图层”中选择想要导入3D模型的图层,右键--添加--选择准备好的3D模型,即可完成模型导入。
    图3:3D模型的导入 如果你暂时没有找到适合的3D模型,其实万维望远镜本身就自带了一个3D模型——国际空间站。
    图4:国际空间站3D模型 让你的3D模型动起来!
  • file analysis tool (Prism), movie creation using GIF animation, full featured 2D plotting support, 3D ...
  • 近期,国家天文台周泽明博士和施建荣研究员等人利用LAMOST高分辨率光谱仪的光谱数据,证认了两颗新的锂巨星(被命名为TYC1338-1410-1和TYC2825-596-1),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性质和锂机制 ...
    图1:两颗锂巨星的样本光谱 LAMOST高分辨率光谱仪是一台单目标光纤光谱仪,每次观测只利用分布于LAMOST直径5°视场范围内的35根光纤中的一根馈入系统。
    研究人员利用2018年11月亮月夜的测试时间,挑选了TYC1338-1410-1和TYC2825-596-1这两颗锂巨星候选体进行观测,以测试LAMOST高分辨率光谱仪的性能。
    通过对锂丰度精确测量可知这两颗星均为锂K型巨星。有趣的是,除锂丰度异常外,这两颗恒星的其它元素丰度分布模式与普通巨星的基本一致。
  • 比如用3D打印制作星系立体模型,让学生可以“触摸”数据,或者将数据化作声音,让盲人天文学家也能感受天文数据。 会议现场   会上有哪些精彩的报告? ...
    他发起的触摸宇宙项目借助3D打印,将不同波段的星系制作成立体触摸板,使得视力障碍者也能通过触摸的方式,感受天文。   ...
  • 漫游作品将小行星3D模型与万维望远镜的3D太阳系相结合,生动地演示了这颗奇异小天体在太阳系里穿梭的情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梁雷老师的漫游作品吧! 中文版 英文版 ...
  • 7月4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怀柔科学召开“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启动会暨爱因斯坦探针(Einstein Probe, EP)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工程启动会,宣布“空间科学 ...
  • 而原初演化模型认为半径谷是行星形成的自然结果,如一些研究认为其两侧分别对应着成分不同的两类行星:致密石质超级地球和水/冰的亚海王星(如表面被数百到数千公里的海洋覆盖的“海洋行星&rdquo ...
    此外,研究发现亚海王星更倾向于出现在铁和镁/硅/钙的恒星周围,表明金属元素 (铁、镁、硅、钙等) 在亚海王星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Bird 等人还发现了一种化学-动力学趋势,即金属恒星(图2中绿色曲线)沿着较强的径向主导轨道运动,而贫金属恒星(蓝色曲线)则沿着较弱的径向主导轨道运动。
    图2:化学-动力学趋势表明,金属丰度晕星更倾向于沿着径向主导的轨道运动 银晕恒星的运动还是揭示银河系引力势的关键,Sarah A.
  • , 477, 2858)之前在数密度和速度空间上探测到的“北近结构(North near)”,还为该子结构刻上了时间演化序列,发现该结构是一个相对年轻、化学丰度较贫、金属丰度较、 ...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