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高一成为天文小组组长,大学创办天文社, 工作后又自购设备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星明天文台,对天文的爱好和科普的热情越来越高
    XPRO是星明公众遥控天文台,这也是国内首个面向大众放的远程控制平台。爱好只要向天文台负责人申请,在天气和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进行自己感兴趣的观测拍摄。
    高兴的设想是,让天文爱好坐在家里,喝着茶,就可以拍到壮观的星系图景。让高兴尤为心的是,已经有小学生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崔辰州一直关注国外的天文全民科学项目,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由两位牛津大学的年轻的天体物理研究凯文·施温斯基(Kevin ...
    此外,平台也争取向天文爱好提供更多知识、教程,并让他们获得与专业人员互动、交流的机会。</p> <p> 《中国科学报》 (2015-08-07 第8版 新知)</p> ...
  • </p> <p>星明天文台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PSP),是由星明天文台和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合作展的面向普通大众的宇宙新天体搜寻项目之一 ...
    </p> <p>PSP的前身,星明天文台超新星小行星搜索计划(SASP),自2010年始运行以来,已经独立最先发现超新星30颗左右,有一批勤奋、认真、严谨的爱好先后参与此项目并发现过属于自己的超新星 ...
    </p> <p>如今,星明天文台借助中国虚拟天文台强大的技术发与资源实力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推出全新的PSP平台,以期望让科学普及真正落实,让人人都关注科学,关心天文,用最简单的方式参与科学研究 ...
  • 图一 廖家铭发现的超新星(拍摄处理:星明天文台)   图二 《天文学家电报》通信Atel #8120 确认廖家铭发现的超新星侯选体为IIP型超新星 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 由星明天文台和中国虚拟天文台合作展的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 ...
    2015年,星明天文台与中国虚拟天文台展合作,正式启动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中国虚拟天文台的专业团队完成了星明天文台观测数据的汇总并以简单的网页形式提供给所有注册平台的用户查看。
    平台一端是天文爱好,由他们参与数据的最初筛选和挖掘工作,不但快速直接,而且提高了公民对天文学的兴趣,降低了天文爱好的门槛;另一端,则是能使用大型望远镜,准确判断目标类型的天文学家和天文研究团队。
    公众科学热情被极大的激发,上万名用户注册平台,并积极参与项目,学习如何寻找超新星。 公众发现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目标,天文学家使用专业观测设备进行确认,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这种公众与专业人员协作的科研新模式正在由虚拟天文台启。 欢迎访问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并关注微信公众号:虚拟天文台,了解更多情况。   ...
  • 近日,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完成世界数据系统(WDS)会员资格续签工作。此后三年,中心将继续作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regular member)。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于2011年底成为WDS首批正式会员,同时也是亚洲首个正式会员。依据章程,WDS正式成员和网络成员每三年须经过一次评估,以审查其是否仍具备WDS成员资格。
    今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将继续提升业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切实保障天文科学数据的规范汇聚、动态管理和集成运用,持续推动科学数据放共享,激发科学数据融合应用价值,积极参与国际间合作,打造一个高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数据平台 ...
    图中心与WDS签署谅解备忘录确认续签会员身份 ...
  • 来自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与会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近100名新闻界人士。这些数字使它成为有史以来组织的最大的IAU大会之一。
    与会在7次学术讨论会和15次专题研讨会上对于天文学的研究、发展、进步和合作等做了大量科学报告和展示。会议期间的节目还包括音乐表演,以使得众多参会充分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   ...
    这使IAU的国家会员总数达到83个国家。   在闭幕式上,大会还批准了1248名新个人会员加入IAU,使其个人会员总数超过13500名。
    在大会召之前,提案B4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广泛征求意见。   在闭幕式上,还宣布2024年第32届IAU大会将在南非普敦召。这将是IAU大会首次在非洲举行。   ...
    奖项和证书颁发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博士奖获得,以及其他杰出的IAU成员,包括卡罗琳娜·欧德曼,因为她在天文学科普、发展和教育方面的创性工作。   ...
  • 中国天文学会第14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天文学会十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昆明召
    中国天文学会第14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现场   天文学正在信息与计算技术等新兴科技的驱动下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
    天文学研究已经进入数据密集型时代,或说“大数据”时代,成为一项以数据为中心,为数据所驱动的科研活动。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日益成为天文学科和科研教育机构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驱动力量。
    组织制订天文信息化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3、组织评选“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 4、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对接国内外信息化有关部门、机构、团体组织 5、承接中国天文学会交办的其他事宜等   委员会委员遴选通过中国天文学会团体会员推荐和个人会员自荐的方式进行 ...
    委员会组建相关工作将于近期逐步展!   中国天文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合影   原作者:崔辰州 ...
  • 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a>,导致更多的人了解了PSP计划并参与进来,之后PSP系统经历了注册浪潮的考验,一天注册用户2000多人,至今已经注册用户上万,可喜的事,他们中有很多热爱科学,热情严谨的学生爱好, ...
    这也是PSP项目的初衷,让更多的爱好天文爱好科学的年轻下一能通过PSP平台参与到天文发现和天文研究中来,相信PSP项目会发展的更好~</div> <div> 以下是10岁的<span style=" ...
  • 参与将在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引力透镜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展相关研究。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为引力透镜搜寻项目的特别合作伙伴,将借助新媒体平台、馆内展陈及互动体验等形式为参与提供科普教育支持及服务。
    点击主页导航栏的“寻找”按钮,即可始看图,每张图判断限时60秒。
    与科学家当同事、做朋友; 看图累计经验值,后续会根据成绩推出更多玩法; 根据参与时长和成绩每年颁发纪念证书; 优先参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举办的各种科普类活动; 收到项目组不定期推送科普文章,了解天文、知识 ...
    全民科学是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探究方式,参与项目就是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关注本身就是意义,积极参与全民科学项目你就直接参与了科学研究过程。
  • 北京天文学会是在竺可桢先生倡议下,于1952年由戴文赛先生联合在京的20余位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发起成立的,现有会员500余名。
    为更好地探索宇宙奥秘,面向天文学前沿,加强各会员单位、会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北京天文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特组织2024年度学术交流研讨会,面向京津冀地区年轻学和研究生,并邀请相关领域中青年专家学就国际研究前沿 ...
    、国内近期进展等展交流讨论。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研讨会“Astronomy for Equ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IAUS358)于2019年11月12日-15日在日本东京召
    每个参会的胸牌正反面都印有盲文,楼道的地图上也印有盲文。会议为失明、失聪等人员设置了辅助人员,在会场还可以看到正在工作的导盲犬。    ...
    其中专题研讨的形式是:每位嘉宾进行8分钟的发言,之后与小组成员、听众以及会议主席进行对话和公讨论。
    她给在场的参会打气,“因为告诉别人要怎么做,总会得罪人。但是很多时候做一个好人并不解决问题。” ...
    过去110年日本天文学会女性会员数量变化情况 同时报告人还关注了LGBTQ群体的需求。Yuko Motizuki认为提高女性领导人的比例及其参与决策的程度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
  • 中国电子学会青年俱乐部会员、中国电子学会VR/AR技术与产业分会委员、人工智能学会“深度学习专委会”秘书长、人工智能学会第八届理事。主要讲授深度学习及其在天文中的应用。
    谭锋:阿里云智能资深技术专家、机器学习PAI的平台架构师与负责人。拥有多年AI落地以及企业智能化经验。曾任职微软中国,多年微软搜索引擎必应团队的资深架构师。
    主要讲授基于公有云的大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平台在科研中的应用。 李长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项目高级工程师,拥有多年云计算、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天文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
    主要讲授内容为云计算技术以及基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云资源平台科研应用。
    参与方式和网址将于培训前一天在公众号“虚拟天文台”相关通知推送下方公布,敬请关注
  • 通过建立一支统一高效的后勤团队,将星明天文台新浪微博号、微信公众号以及PSP公众超新星搜索项目等媒体平台通过统一管理、优化运营、加强宣传,进一步提升其认知度和关注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识我们的天文知识 ...
  • 在中国老一的天文学家中,喜欢古典音乐的还是不少,但能够识谱的,可就真是不多了。戴文赛就是一个极少有的、能够识谱的古典音乐爱好。这样我跟戴先生又成了音乐领域的同好,非常高兴。
    这种卡片,是老一天文学家,或任何一个学科做科学名词修订时候必要的工具手段。他告诉我1934年出版的《天文学名词》很可能要重版。
    图1:1952年版本的《天文学名词》 三种三语版式的《天文学名词》 1957年2月,中国天文学会在南京召建国后的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会上有一个重要的决定:要以天文学会的名义出版新中国的第二本天文学名词词典 ...
    一个是英文头,英中俄;一个是俄文头,俄英中;一个是中文头,中英俄。这三本词典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加了个任务。
    在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在北京中日医院养病的期间,叫我老伴给我录音,回顾这从20世纪50年初,一直到1959年最后时期的一些往事,主要是集中在天文名词的审定上。
  • 紫金山天文台的多通道近红外太阳光谱仪(MISS)于上世纪 70 年建成,经过上世纪 80 年中期和 90 年末及本世纪(最新 2015 年的改造升级)的更新,发展成现在的 5 个波段(Hα 6563 ...
  • 文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刘炎 图1:李竞: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历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
    李竞先生是我们天文学名词委员会的老主任,北京天文台的元勋,一位深受大家敬重的谦逊学,大家都深感震惊和悲痛!
    而在天文学名词方面,还是我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早期之一,更是有着巨大贡献。早在上世纪50年,他就跟随戴文赛先生参与了天文学名词的审定工作,深得戴先生的言传身教。
    在整理李竞先生的录音资料时,我注意到了两个此前还不了解的细节:上世纪50年我国出版的两种《天文学名词》的版本,实际上主要都是由戴文赛先生编集、审定的。
    那时没有课题,没有展什么正式的天文研究,他也就无所事事......他在昆明这阶段,实际上呢,只有一件事情是有成果的,就是审定天文学名词,一个人在那儿审定,就是1934年之后这阶段的天文学发展的新词。
  • 1935年中国正式加入IAU,成为了继前苏联之后IAU第26个的团体会员。1960年,由于政治原因中国暂时退出。
    1982年,IAU第18届大会通过决议,“中国”名下设两个正式会员,名称分别为“中国天文学会”和“位于中国台北的天文学会”,注册地点分别为中国南京和中国台湾台北。
    这次,年逾九旬的叶先生又亲临IAU大会现场,据说是最高龄的参会。叶先生不仅参加会议,她还带来了自己最新的科学设想,“空间低频VLBI双站”。   ...
    下面是我简单了解到的第一周部分情况: 颜毅华研究员为获得IAU博士奖的学颁奖(颜毅华 供图) l 国家天文台颜毅华研究员作为太阳与日球层学部主席为获得IAU博士奖的学颁奖、介绍明安图太阳射电日像仪最新成果 ...
    前方记/图文:崔辰州 ...
  • 文/刘炎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笔者于1960年进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学习,曾有幸亲耳聆听戴文赛先生的精彩课程;在20世纪90年始又有幸参加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逐渐感受到天文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性 ...
    后来更了解到,在20世纪50至70年,我国建国后先期出版的几本《天文学名词》,原来都是由戴文赛先生实际主持编集和审定的。
    其实,戴先生早已敏锐地注意到天文学名词工作的重要性,也早就始自己的天文名词收集了,并且编制了许多卡片:正面是中文,反面是英文,还写上了资料的出处。
    1957年2月,中国天文学会在南京召了建国后的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会上有一项重要的决定:要以天文学会的名义编集新中国的第二本天文学名词词典,限期两年完成。
    《英汉天文学词汇》的第二版,后来由戴先生的后继,编审小组的许邦信、彭云楼、唐玉华、黄天衣、黄克谅、章振大等各位完成编审,许邦信任主编。
  • 尤其在2018年2月,中国虚拟天文台正式发布万维望远镜个人版之后,得益于团队在语言汉化、界面优化、互动性增强、数据丰富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该平台在国内天文科普教育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广受好评。
    除此之外,新版万维望远镜平台还接入很多明星数据集,包括盖亚天文卫星第二次数据发布的巡天数据、曾引起全世界媒体关注的新视野号拍摄的冥王星及其卫星表面图景、我国主导的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数据集等等 ...
    一次性接入数据最多,天文数据大爆发 万维望远镜平台的独特之处,是通过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将过去只有专业天文学研究才能够接触到的观测数据放给所有人,尤其是天文教育工作者和爱好 ...
    新版本实现了与虚拟天文台之间的数据直通   发过程中,团队主要在平台上实现了HiPS的三个关键技术支持,即: HEALPix投影,HEALPix菱形网格绘制及 HEALPix数据组织及索引,大幅提升对复杂数据的处理效率 ...
    如果你利用最新数据制作出了有趣的宇宙漫游作品,或在新版本的使用过程中有任何体会、建议,也欢迎在微信平台上与我们展互动哦!   (团队成员和兰、张磊亦对此文有贡献) ...
  • 2019年6月13日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信息化工作交流研讨会在南京召,首届委员会正式成立。2022年11月中国天文学会十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批准了设立新一届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提案。
    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宗旨是:团结、联合、组织天文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展学术交流和战略研究、制定相关标准、组织专业培训等,提高我国天文学领域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研发与应用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
    信息委委员遴选中国天文学会会员优先,但不限于中国天文学会会员。 天文信息化工作需要您的支持!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欢迎您的参与!
  • 科学大数据工程作为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五大工程之一,共包含四个大数据驱动的创新示范平台、七个领域重点数据库、三个平台建设课题。
    启动会上,项目负责人何勃亮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最新的研发进展以及下一步的计划,随后与会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对一些关注的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比如天文数据规范化问题,建议在后续的工作中,可以考虑组织编写光学天文数据的国家标准 ...
    刘继峰研究员还建议加强虚拟天文台和教育的结合,使虚拟天文台真正在下一的天文学家中生根发芽。 会议还讨论了数据存储的分布式系统实现以及与云计算的结合问题。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