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观测底片是天文学观测研究珍贵遗产。在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支持下,上海底片数字化实验室在2017年完成了29314张底片扫描和归档工作。
    在此基础上,上海天文研究团队基于Gaia DR2星表对数字化天文底片进行了进一步天体测量定标工作,将初始版本数字底片转换为了标准fits格式天文数字图片,用以满足相关专业天文学家研究工作。
    这批数据包含了北京天文上海天文、紫金山天文、云南天文、青岛观象五个中国天文台站的9观测望远镜观测数据,时间跨度从1901年到1998年。
    天体精度主要与望远镜焦距有关,对于上海天文40cm双筒折射望远镜、上海天文1.56米反射望远镜及云南天文1米反射望远镜等长焦距望远镜底片,天体测量精度可达到0.1-0.3″。
    (2)新增9081张天文数字底片及对应天体测量结果。本次数据发布可以完全取代“中国天文底片数字化数据:早期释放”。
  • 天文观测底片是天文学观测研究珍贵遗产。在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支持下,上海底片数字化实验室在2018年完成了29314张底片扫描和归档工作。
    在此基础上,上海天文研究团队对数字化天文底片进行了进一步高精度天体测量定标工作,将初始版本数字底片转换为了标准fits格式天文数字图片,用以满足相关专业天文学家研究工作。
    本次数据释放包含了6615张质量较高天文数字底片,观测目标主要为太阳系外天体,解算后天体测量精度达0.2″。
    这批数据中包含了国家天文上海天文、紫金山天文、云南天文、青岛观象五个中国天文台站的多个观测望远镜观测数据,时间跨度从1904年到1998年。
  • 决赛于2021年8月24日在上海天文馆成功举办。
    本届竞赛由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上海市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天文学会协办,并获得了中国虚拟天文、《天文爱好者》杂志社、上海市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文专项基金大力支持 ...
    竞赛旨在激发调动全国高校大学生爱天文、学天文、用天文兴趣与热情,丰富天文科普资源,帮助高校天文社团发展和天文通识教育课程开展,以期为我国天文科普教育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并为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与创新精神培养做出贡献 ...
    参赛作品形式多样,涵盖了视频、课程、软件、漫画等多种天文科普形式,作品主题内容涉及天狼星古今认知、搭载自主设计望远镜微卫星在轨深空观测任务设计、基于月球和火星深空探测成果数据可视化APP、探讨变星性质和分类科学研究以及八大行星的卡通漫画等 ...
    上海天文馆及时调整决赛形式,采用“选手线上答辩,评委线下评审”方式,通过B站全程直播。
  • EAVN目前由21射电望远镜组成,包括了中国6、韩国4和日本11望远镜,上海天文天马望远镜是该观测网重要台站,长期为全球天文学家提供了高质量观测数据。
    “1997年我们就成功开展了对SgrA*从6厘米到7毫米5个频段VLBA观测,首次给出了二维散射大小与观测波长的依赖关系。”论文合作者上海天文研究员沈志强说道。
    上海天文沈志强研究员介绍说:“作为东亚VLBI网中能够承担毫米波段观测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上海65米口径天马望远镜接收面积超过了其他望远镜总和。
    天马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联合立项建造具有多科学用途世界级大型可转动射电望远镜,曾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上海十大科技进展,曾获得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上海天文研究员沈志强表示:“借鉴于天马望远镜成功经验,我们也在积极推进国内毫米波/亚毫米波望远镜建设,一方面参与到下一代事件视界望远镜这一前沿国际合作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自主亚毫米波段相关领域科学研究 ...
  • CF20241217094840 上传人:李斯鑫 组织:青岛艾山天文 发现时间:2024-12-16 05:24:17 拍摄地点:山西省阳泉市矿区 坐标:东经113.3152778,北纬 ...
    图1CF20241217094840 CF20241204130812 上传人:高腾 组织:上海流星监测网 发现时间:2024-10-18 03:01:00 拍摄地点:上海市嘉定区 坐标 ...
    :东经121.2498, 北纬31.3981 高度角:60 方位角:95 特点:这颗火流星在夜空中划出一道明亮的轨迹,伴随着耀眼光芒和色彩斑斓尾迹,堪称上海地区年度火流星最佳。
    图4CF20250101000059 CF20241204132712 上传人:高腾 组织:上海流星监测网 发现时间:2024-11-03 17:49:27 拍摄地点:上海市嘉定区 ...
    CF20241230153943 上传人:孙卫峰 组织:上海流星监测网 发现时间:2024-12-15 01:56:33 拍摄地点:上海市崇明区 坐标:东经121.7579;北纬31.4975 ...
  • 天文底片是天文学观测研究珍贵遗产。近年来,上海天文底片数字化实验室与乌兹别克斯坦兀鲁伯天文研究所在天文底片数字化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 天文底片是天文学观测研究珍贵遗产。近年来,上海天文底片数字化实验室与乌兹别克斯坦兀鲁伯天文研究所在天文底片数字化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 拍摄者:上海流星监测网SHMN 高腾 ▶ 拍摄地点:上海市嘉定区 东向机位 ▶ 拍摄时间:2024年10月18日 03:01 ▶ 拍摄地点:上海市嘉定区 东向机位 ▶ 拍摄时间:2024年11 ...
    从青岛艾山天文全国流星监测网统计22个观测站情况来看,从11月12日到22日,ZHR持续在5-10之间,最高时达到13。
    因狮子座流星雨流星体进入大气速度很快,故呈现出和英仙座流星雨一样绿尾巴现象,这是流星体和大气中氧分子摩擦产物。
    拍摄组织:青岛艾山天文 ▶ 拍摄地点:青岛艾山天文 ▶ 拍摄时间:2024年11月25日 拍摄者:昕媛视角天文 海洋 ▶ 拍摄地点:广东省陆河县昕媛视角天文 南向机位 ▶ 拍摄时间 ...
    火流星上报系统欢迎大家随手将观测到火流星视频和图片上传,为建设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公共数据库贡献力量。一起携手参与全民科学,每个个体力量都是推动科学发现关键!
  • 2023年12月3日,第六届宇宙漫游作品征集公益活动启动会在上海天文馆举行。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科普场馆、公益机构、艺术策展等领域嘉宾以线上线下形式参会。
    他表示,信息化建设对科普场馆建设和科学教育开展至关重要,上海天文馆将积极参与本次征集活动举办,为更多基于天文科学数据创作优秀科教作品产出、展示提供全方位支持。
    本届征集活动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参与者不仅可以更灵活地使用天文数据,在创作上也有了更广阔空间。
    同时,活动根据作品不同应用场景分成天文微视频和天文课堂两个板块,为科教资源后续推广与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天文课堂”板块活动方案。
  • 基于上海天文与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关于VLBA观测合作协议,现开始征集2021B观测申请。
    申请者需在2021年2月1日17:00前,在NRAOPST平台上提交英文观测申请书,并将pdf版申请书发送至邮箱prop-vlba@shao.ac.cn,其他注意事项详见下文。
    Please note, if you don’t follow the above requirements, yourproposal will not be treated as MoA ...
  •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天马望远镜团队充分发挥天马望远镜“一镜双频”观测优势,通过分析天马望远镜在2019年1月开始对磁星XTE J1810-197开展跨度900余天2.25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闫振研究员指出:“完全得益于天马望远镜双频同时观测,我们得到了该磁星本次爆发后跨越时间最长、最可靠的谱指数测量结果,并据此揭示了其变化趋势。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沈志强研究员表示:“利用天马望远镜对磁星观测研究工作还在按计划进行,并且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其它有意思现象。
    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马望远镜重大成果培育项目支持。天马望远镜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充分保障了可靠观测数据获得。
    新闻来源:上海天文官网 ...
  • 继上次成功探测到银河系中心黑洞周围磁星PSR J1745-2900射电爆发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天马射电望远镜团组又取得了磁星Swift J1818.0-1607观测研究新进展。
    【1】仅用一望远镜(即天马望远镜)对该磁星实现了频率覆盖跨度高达6 GHz双频同时观测。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已在多个频率对它观测,但多频同时观测资料非常稀缺。
    来自广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多位研究者参与这项工作。
    有关磁星后续监测还在天马望远镜进行,将进一步揭示这类天体奥秘。这项研究是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完成
    新闻来源:http://www.shao.cas.cn/2020Ver/xwdt/kyjz/202107/t20210705_6126605.html ...
  • 在国家天文上海天文同仁共同努力下,近日天文学科技领域云平台实现了1.56米光学望远镜观测数据统一检索。
    目前开放的是对1.56米2014年观测数据库访问,下一步将提供对更长观测时间数据库以及数据文件访问。 天文学科技领域云平台是一个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科研信息化环境。
    数据、存储、计算、软件等物理资源可以分布在院内各天文、全国甚至全球,但对最终用户而言都是在一个平台和环境下来使用。 近期,平台上集成资源不断丰富。
    上海1.56米观测数据库外,天文底片数字化项目前期扫描资料、德令哈观测站SONG项目50BiN望远镜数据、怀柔太阳射电望远镜10多年数据、兴隆观测基地多个小望远镜数据均已通过本平台实现了归档和统一管理 ...
  • 宇宙线探测与相关物理研究研讨会暨“宇宙线起源”青年团队2024年度总结会议定于2024年12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市举行。
    宇宙线起源是一个世纪之谜,研究这一问题需要对宇宙线能谱、各向异性以及伽马射线源和弥散辐射等开展多信使观测与理论研究。
    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已持续在轨运行8年多时间,在宇宙线粒子能谱直接测量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 也顺利建成并开始全阵列运行,成功开启了拍电子伏特伽马射线观测新窗口 ...
    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宇宙线起源”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牵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与,致力于利用我国“悟空”卫星 和LHAASO观测数据揭示宇宙线起源这一谜题 ...
    本次会议将聚焦于宇宙线探测与相关物理研究新进展,开展专题研讨。 | ...
  • 依托上海天马望远镜对脉冲星B0740-28星际闪烁现象长期“双频同时”监测结果,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成功找到回答该历史疑问直接证据,研究成果于2024年12 ...
    为回答这一持续了半个世纪科学问题,上海天马望远镜脉冲星小组和国内同行精心设计了研究方案,并利用天马望远镜将其付诸科学观测实验。
    研究团队成功在2.25和8.60 GHz探测到脉冲星B0740-28星际闪烁现象,并以二维动态形式直观展示出来,还进行了自相关和傅里叶分析(后者结果通常称为二级),从而进一步量化星际闪烁参数以及调制情况 ...
    这项研究是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和北京大学多位科研人员通力合作之下完成,并获得了多位国内同行有益建议。
    新闻来源:上海天文官网 ...
  • 征集活动由中国天文学会、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浙江省之江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
    为鼓励更多天文爱好者及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天文科普、教育、艺术创作,助力产出更多优秀天文科普教育资源,本届征集活动设置“天文微视频”“天文课堂”两个板块, ...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浙江省之江发展基金会 联合主办: Openverse 承办单位: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教育研发应用分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
    可以将多波段数据编织在一起,展示宇宙多样性和复杂性,呈现宇宙复杂和神秘;你可以采取独具一格思考角度,充分发挥想象力,讲述宇宙故事,以融合理念传达更全面且富有深度信息,激发更多人对天文学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优秀作品将在中国虚拟天文上海天文馆以及合作媒体相关平台进行展示。 评审方式 征集活动组织委员会将设立专门评审委员会。作品评审由评审委员会负责。
  •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郑振亚研究员带领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团组,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研究单位科研人员开展联合研究,主要基于郭守敬望远镜 ...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郑振亚研究员带领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团组牵头联合研究团队,基于LAMOST河外巡天项目绿豌豆星系样本,对LAMOST光谱发射线轮廓进行了分析(如图1)。
    论文第一作者、上海天文博士研究生林如秋表示,这5例绿豌豆星系双峰发射线成分非常窄,形态致密无法分辨盘结构而且没有明显倾斜角度,因此双峰源于外流或者气体盘可能性低。
    论文通讯作者、上海天文郑振亚研究员表示,这5例绿豌豆星系比一般II型活动星系核中的双峰发射线星系有更强的[OIII]发射线等值宽度(等值宽度定义为线强与连续比值),而导致这个现象原因可能与早期宇宙中星系并合相关 ...
    -T., Zheng Z., et al., 2022, ApJ, 927, 57. doi:10.3847/1538-4357/ac4bd9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 ...
  • ,中国虚拟天文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
    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天文书记侯金良研究员表示,参与者们借助科学数据可视化和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挖掘和利用全球海量天文数据资源,不仅体验了科学数据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力量。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管委会主任刘健表示天文数据为科普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灵感与创作资源,上海天文馆将继续支持漫游征集活动举办,为更多热爱天文创作者提供更广阔展示空间。
    图5 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发言 典礼上,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部长施韡介绍了上海科技馆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辅助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情况,并邀请更多有想法、爱创作天文爱好者们一起探索数据在科普教育领域更多可能 ...
    图6 典礼报告 后续,本次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将陆续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上海天文馆平台与公众见面。
  • 三垣,即紫微垣(Purple Forbidden Enclosure)、太垣(Supreme Subtlety Enclosure)、天市垣(Celestial Market Enclosure),是中国古代星空重要组成部分 ...
  • 上海天文作为参赛团队参与了该竞赛,并在总评分名列首位。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SKA首个数据竞赛于2018年启动,2019年4月结束。全球共有9支团队按时提交结果。
    上海天文于竞赛启动即组织人员进行规划准备,展开前期测算,中期虽因数据重新发布而需要对所有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分析,但参赛团队保持积极应对,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反复讨论完善数据分析,完成竞赛。
    在此次竞赛中,上海天文团队采用了数据前期分析,算法筛选,交叉验证,参数调优等路径。
    而面对如此从庞大数据处理,普通计算机无法全部完成,为此,团队借助上海天文SKA区域中心原型机系统完成了不同环节数据处理工作。
    图1:所有团队天体搜索结果完备度(左图)与可靠度(右图)情况(自上而下为560 MHz、1.4 GHz和9.2 GHz频段), 上海天文分析结果由蓝色线条表示。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