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这个工作人人都可参与,为何不让大家像游戏一样都玩玩呢,天文如果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的,如此,PSP平台应运而生。可以这么说,PSP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网上看图平台
    我们欢迎您将自己的看图情况发布在QQ空间或者微微信中,也感谢您以此来宣传PSP平台
    好了,已经迫不及待了,您可以尝试做一下在线测试,过关了就会成为PSP大家庭的一员,开始您充满期待的搜索之旅啦~~~~ 如果您打算使用手机看图,可以试试这个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 ...
    对于提交的报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在得到光谱认证后授予超新星永久编号,并在其网站发布电子公报公布你的发现(根据IAU规则,或早或晚)。
  • 通过建立一支统一高效的后勤团队,将星明天文台新浪微号、微信公众号以及PSP公众超新星搜索项目等媒体平台通过统一管理、优化运营、加强宣传,进一步提升其认知度和关注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识我们的天文知识 ...
  • 之后该团队通过组织多台国际设备天地协同观测,综合射电干涉阵列、光学、红外望远镜以及空间高能天文台的数据,将FRB20190520B定位于一个距离我们30亿光年的贫金属的矮星系,确认近源区域拥有目前已知的最大电子密度 ...
    基于这一发现,团队通过与美国甚大阵列望远镜合作,在2020年7月完成角秒量级的精确定位,并探测到了一颗与之对应的致密的持续射电源(PRS)。
    进一步结合散射特征,团队提出宿主星系的色散主要来自邻近FRB爆发源的区域,该区域高电子密度导致的高色散值也使得FRB 20190520B远远偏离经典的色散与红移关系,如图1所示。
    此次FAST发现的FRB 20190520B与美国阿雷西望远镜2016年发现的FRB 20121102A非常相似。
    从色散-红移关系上清晰可见FRB 20190520B拥有最大的宿主星系电子密度。
  • 来自科技部基础司条件平台处,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科学传播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有关领导,项目责任专家,项目专家组成员及项目组成员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了会议。
    “海量多波段天文数据融合关键技术与科学应用”项目的研究目标是面向时域天文的科学需求搭建多波段参考数据库和科研平台
    图1 会议合影 会上,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公研究员致欢迎辞。他对科技部基础司、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科学传播局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
    科技部基础司条件平台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祝学衍表示,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将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项目的推进能够不断提升科学数据挖掘应用能力和科研活动支撑服务创新能力,为加快落实总书记提出的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贡献智慧 ...
    ”模式转变的主要动力,希望该项目产出的成果能为天文数据驱动科研创新平台的打造贡献力量。
  • 研讨会由赵公副台长、景益鹏院士、崔向群院士和赵刚院士共同主持。 图1:ESST项目专题研讨会 会上,国家天文台台长、党委副书记刘继峰代表国家天文台,对各位天文界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
    首先,赵公副台长代表项目组作了ESST项目的综述报告,介绍了项目建设背景、台址情况、核心科学目标以及项目科学工作组的规划。
    新闻来源:国家天文台官网 ...
  • 近日,院条财局发文公布了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的评选结果,“虚拟天文台-天文学科技领域云”成功入选。
    为进一步凝练和展示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应用成果,推广和扩大科研信息化建设成效,促进“科技云”环境下各学科和技术领域的信息化环境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有力促进中科院的科技创新,支撑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中科院条财局组织了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
    全院39个单位共提交了39个案例,经过专家函审和现场打分两轮评审,最终评选出“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
  • 图1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2021年度评价考核评审会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为会议致辞。
    图2 参会人员线上合影留念 会议最后,赵公副台长感谢了专家组的宝贵建议与共建单位的辛勤工作。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目前已进入“品牌筑造期”,希望各共建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推动数据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持续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完善数据目录,丰富数据资源体系;提升服务平台易用性 ...
    此外,中心应继续提升自身和平台的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天文科技创新,力争在国家科学数据评估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科学院相关主管部门,中心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以及中心、分中心、共建单位的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主持。
    理事会首先由中心主任、理事赵公介绍会议背景情况。
    中心将从管理制度、业务能力、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平台品质,为面向国家和学科需求的科技项目与计划提供更完善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同时推进AI技术在天文学中的应用。
    在科普教育方面,他们希望中心能不断提升全民科学平台的服务能力,以促进天文学知识的广泛传播。
    图6 部分专家发言 赵公在会议总结中指出,作为一个集支撑、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数据平台,中心应持续深耕领域内相关技术工作,与更多外部力量建立深层次合作,积极推动交流共享。
  • 图1 培训合影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研究员致开班词。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技部、财政部认定的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承担着汇交整合、保存共享天文学科领域科学数据的职责。
    陶一寒老师详细介绍了科技计划项目数据汇交的政策背景、应汇交的内容,结合NADC平台演示汇交流程和具体操作;王有芬老师介绍了论文数据汇交的政策背景、论文数据贮藏库Paperdata、论文数据汇交及DOI申请的具体操作 ...
    特别提示:本次培训报告的部分ppt可在培训网站上下载,网址为 https://nadc.china-vo.org/events/huijiao2023/ ...
  • 近期,国家天文台章博士、刘超研究员和邓李才研究员等利用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构建了恒星参数机器(Stellar Label Machine, SLAM),并利用SLAM精确计算了LAMOST DR5 ...
    等人发现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对很窄的参数范围内的恒星进行建模(例如有效温度从5500K-3800K),而无法扩展到更宽范围。
    因此章等人提出利用支持向量回归(一种非参数化回归模型)来改进这种数据驱动的恒星参数计算方法,构建了SLAM方法。
    等人挑选了APOGEE DR15和LAMOST DR5低分辨率光谱的共同观测源(主要是红巨星),以这些源的LAMOST光谱和APOGEE提供的恒星参数作为训练集,利用SLAM计算了LAMOST DR5 ...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NADC主任赵公,NADC前理事长赵刚,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迟学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CCF高性能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张云泉,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金钟 ...
    图1:签约现场 在参会领导和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研究员、北京北龙超级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迪女士分别代表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北龙超云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
    NADC平台运行组组长李长华、中科院网络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金钟、北龙超云方案部郝国振分别做了题为“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资源与服务”、“‘中科先导 ...
  •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为评审会致辞。他表示,考核会的召开对及时总结中心各单位的工作成果有重要意义,同时希望本次会议能为中心的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
    图2 评审会专家组 在会议的尾声,赵公副台长对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和专家组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同时他对中心后续的工作也提出了要求。
    此外,中心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平台易用性,使用户更便捷、轻松地访问并使用各个数据,尽快实现无缝、透明地获取数据的目标。 图3 线下会场 ...
  • 会议由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赵公主持。 图1 会议合影 赵公代表中心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天关卫星等重大科技任务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 “数据要素 ×” 行动计划,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推进 AI for Science创新实践,打造了国家天文台 AI 大模型平台并加工整理 ...
    图2 欢迎致辞 中心常务副主任崔辰州全面回顾了中心2024年度在数据资源建设、平台建设与用户服务服务、数驱科教、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工作进展,介绍了中心在支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领天文学数智化发展、 ...
    ”卫星项目、SAGES巡天项目、中国天文底片数字化工程、月面地形标记地图项目,天文、空间、高能三中心“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以及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的相关负责人 ...
    他们表示,应加强国内外重要天文数据的备份与镜像存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并优化数据平台界面,优先展示高频使用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专家们希望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依托中心平台优势系统化输出课程与教学资料。
  • 我国内地最终获评的命名提案团队成员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龚洋、张锦晨、王敏行、夏射天、谯亦可同学,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赵斐助理研究员、张君波助理研究员、梁丽贤老师、范舟副研究员,和来自清华大学天文系的王雪凇副教授 ...
    另外19个系外行星系统的命名团队来自肯尼、泰国、智利、美国、西班牙、匈牙利、波多黎各、突尼斯、希腊、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巴林、澳大利亚、罗马尼、克罗地、喀麦隆和韩国。
  • 近年,由三峡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安瑞德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多个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欧空局Gaia卫星的巡天数据,对太阳邻域 ...
    以一颗白矮星为例,展示了叶斯方法对白矮星的年龄(Age)、零龄主序质量(ZAMS)等参数的限制 这次研究成果由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邱丹主导完成。
    利用叶斯方法(BASE-9)对白矮星的年龄进行了估算(图2),最终得到了3551颗有效的白矮星年龄,从而间接获得了3551颗主序星的年龄,其中有1568(~45%)颗主序星的年龄误差小于20%(具体的年龄误差分布如图 ...
  • 测得的辐射区大小表明围绕Sgr A*的吸积流中有非热电子,辐射区的形状则显示吸积流的旋转轴(或可能存在的射电喷流方向)是直接指向地球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作为离地球最近的超大质量黑洞,Sgr A*是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的最佳天体,关于Sgr A*的观测研究也分享了2020年诺尔物理学奖。
    ” 根据对吸积流的理论模拟,研究人员认为Sgr A*的近圆形结构可能意味着吸积流的旋转轴方向几乎是朝向地球的;同时,Sgr A*的辐射区大小意味着这个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吸积流中包含了非热电子 ...
    天马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联合立项建造的一台具有多科学用途的世界级大型可转动射电望远镜,曾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上海十大科技进展,曾获得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平台中心副主任王瑞丹、平台中心数据与野外台站处处长石蕾,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网信处副处长褚大伟、高级业务主管郑晓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曹俊、副所长卢方军、HXMT首席科学家张双南、 ...
    LHAASO首席科学家曹臻,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邹自明、子午工程总师徐寄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汪洪岩、副台长赵公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签约仪式。
    在各数据中心及依托单位领导和专家的共同见证下,陈刚研究员、邹自明研究员、赵公研究员代表三个中心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
    今后,三个中心将围绕数据资源集成互联、标准规范联合制定、技术与平台共享、应用生态系统相互促进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跨学科数据中心合作示范,持续提升数据中心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用户,为促进科技创新,支撑科技强国战略而努力奋斗 ...
  • 科研论文中涉及的图表、数据、动画、电影、模型、代码、软件等都可以寄存在这个平台上。平台为每一个实体对象提供一个永久的网络访问地址(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解决临时网址经常失效的问题。
    存储在平台上所有资料的产权仍归论文作者所有。 2014年5月15日中科院“十二五”科研信息化专项“天文学科技领域云”平台上线试运行。
    平台试运行一年来,已经整合了中科院各天文台的十多套观测数据和云计算资源;国内3个2米级以上的光学观测设备,LAMOST、2.4m、2.16m,全部基于该平台实现了原始观测数据的规范化归档管理;为LAMOST ...
  • 科研论文中涉及的图表、数据、动画、电影、模型、代码、软件等都可以寄存在这个平台上。平台为每一个实体对象提供一个永久的网络访问地址(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解决临时网址经常失效的问题。
    存储在平台上所有资料的产权仍归论文作者所有。
    系统支持NADC通行证、以及中国科技云(以及中科院邮箱)、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等第三方认证系统登录,NADC通行证可使用邮箱进行注册,注册后即可登陆系统。
    界面 4、预览及分享数据主DOI号 在DOI申请获批前,数据未正式通过NADC发布,点击图3圈中的“预览”,可打开数据详情页,如图6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复制浏览器地址栏的网址分享数据集页面 ...
  • 南京课程学员和贵阳课程学员合影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的Eric Feigelson教授是本次研讨会的培训主讲老师。
    Eric Feigelson教授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天文信息学和天文统计学委员会的首任主席,自2005年起每年在美国宾夕法尼州立大学举办天文统计学暑期班,并著有《面向天文学的现代统计方法与R应用 ...
    此次培训内容涵盖了统计推理、回归、多元聚类和分类、叶斯推理等经典统计学理论,同时利用大量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利用R语言将这些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天文数据分析。
    7月20日下午,随着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副院长肖文君教授宣布第二届东亚天文统计学研讨会贵阳站顺利闭幕,第二届东亚天文统计学研讨会正式落下帷幕。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