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空间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合作为其交互式天体图谱平台——ESASky打造简体中文版。
    这些数据对应着天上30多亿个源,包括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恒星,弥漫银河系中的星际介质以及遥远的河外星系。
    由于ESDC总部西班牙,团队中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快速将系统翻译成西班牙语。现在推出的中文版本,其翻译工作起因来源于团队每年两次参加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IVOA)的会议。
    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它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崔辰州介绍。
    ” ESASky中文版网址: https://sky.esa.int/?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宇宙学高性能异构模拟系统》(2017YFB0203301)支持下,完成并使用异构模拟系统软件PhotoNs,针对暗能量巡天项目,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的国产平台上,使用1024核心和加速设备 ...
  • 为进一步巩固天文、地理、物理、科学、通用技术等相关学科教师,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培训机构等从业人员的天文基础知识和观测技能,提升其使用天文软件平台和AI开展教育活动,进行真实科学数据驱动的教育,以及基于万维望远镜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
    ,兹定于2023年7月18日—22日西华师范大学举办“2023年互动式天文教育全国教师培训暨天文教育技术研讨会”。
    40-8:50 培训基本情况介绍 8:50-9:40 培训教师及单位天文教育和科普情况交流 10:10-10:40 全国中小学天文比赛介绍 ...
    AI天文双师示范课 10:30-11:30 交流总结与证书发放 12:30-17:30 参观交流 培训组织 指导机构:天文科学教育联盟 ...
    重庆梧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星球科技有限公司、南斗天文 培训信息 培训时间:2023年7月18-22日(18日报到,19-21日培训研讨,22号离会) 培训地点: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 培训网址 ...
  • “科研信息化联盟”是在科学院办公厅网信处指导下,由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高校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共同组织和成立,为具有共同科研信息化需求的单位之间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共享科研信息化技术、知识和应用案例 ...
    “科研信息化联盟”秉承开放、共享的精神,任何有兴趣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请加入并参加相关技术讨论活动。
    “科研信息化联盟”技术讨论会每年召开两次,每次讨论会专注于1-2个议题开展深入讨论和交流。
    第十届“科研信息化联盟”会议议题仍然征集中,议题尽量符合如下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1、联盟成员们的共性、待解决的问题和技术方向; 2、可以在联盟框架内建立合适的运行/协调机制开展合作; 本次会议免收注册费 ...
  • 卷首语 万维望远镜平台功能强大、操作简便,而想要做出一部优秀的漫游,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
    3D模型万维望远镜中的应用 第四届大赛中涌现出多部讲述航天成就和介绍航天器的漫游作品,天宫二号、东方红卫星、旅行者号等知名航天器的3D模型茫茫星海中运行的画面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制作时可以将两种格式的模型都做出来,导入画面比较后再确定用哪个格式的模型更合适。
    图2:OBJ格式(左)与3DS格式(右)对比 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找3D模型,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网址可供参考: NASA 3D资源网:https://nasa3d.arc.nasa.gov/models ...
    假设我们要模拟ISS的运行情况,首先在网络上搜索它的TLE(参考网址:https://celestrak.com/)。
  • 崔辰州博士报告中系统梳理了各国虚拟天文台提供的天文教育资源,介绍了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IVOA)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 OAD)于今年3月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开展一系列全民科学项目的举措。
    图1:崔辰州博士受邀ADASS会议上做主题报告并宣布首届国际赛启动的消息 报告的尾声,崔辰州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一则“重磅”消息:基于IVOA与IAU的合作备忘,双方共同策划的首届国际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即日起正式启动 ...
    首届国际赛由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 (IVOA)、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学与社会发展办公室(IAU OAD)、美国天文学会 (AAS)、中国天文学会(CAS) 联合主办,是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首次国际范围内举行 ...
    为鼓励各地组委会积极参与活动、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国际组委会在比赛的举办、软件的使用以及重要时间节点上都给出了指导意见和支持。
    参赛软件 国际赛作品需使用万维望远镜平台制作完成,所提交作品格式为.wtt文件。组委会官方推荐了China-VO版与AAS版两个版本的万维望远镜(WWT)软件供选手使用。
  •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比赛,经商议决定,将作品征集截止日期调整为5月10日。请大家务必记好时间,千万不要错过提交时间啦!
    仅用两天时间,同学们就掌握了万维望远镜的基本使用、进阶技巧,并能够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漫游作品。他们也将挑战本届漫游大赛,并已经陆续提交作品,非常期待同学们的佳作哦!
    图1青少年宇宙漫游创作培训 Deadline将近,比赛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如果你的漫游创作还没有完成,那就请把握最后这段宝贵的时光,努力创作出更优秀的漫游作品吧!
    大赛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events/tours2022/ ...
  • 快来参加第四届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制作大赛吧,真实数据形成的星空中释放你的激情与才华!   ...
    前三届比赛佳作不断,参赛者灵活运用平台中的特色功能及海量的天文大数据资源,以独特新颖的形式,表达出了对天文学的理解与热爱。随着万维望远镜平台数据的不断增加,用户的灵感也从中得到了启发。
    结合万维望远镜中的数据资源,充分展现我国航空航天、太空探索方面的最新成果。 2、无尽探索。万维望远镜中展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从多个维度展现在宇宙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伟大。 3、奇幻创想。
    结合平台的海量素材,创作兼具科学性和想象力的漫游作品。 4、科普教学。利用万维望远镜平台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     ...
    据悉,本次比赛的结果将于2020年暑期公布,届时将在广东实验中学举办颁奖典礼。
  • 2002年,中国虚拟天文台计划提出并加入成立不久的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20年后的今天,天文学已进入数据密集型的大科学时代,chatGPT等AI技术正掀起一轮新的数智革命。
    天文信息学与虚拟天文台2022年学术年会计划于2023年4月19-22日广西桂林召开。本次年会由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主办,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承办。
    会议研讨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AI for Astro & Astro for AI 科学平台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学科应用 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信息提取 ...
    会议时间:2023年4月19-22日(4月19日报到,20-22日学术交流研讨,23日离会) 会议地点:广西 · 桂林 会议注册:开始注册时间:3月1日,结束注册时间:4月17日 会议网址 ...
  • 既然这个工作人人都可参与,为何不让大家像游戏一样都玩玩呢,天文如果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的,如此,PSP平台应运而生。可以这么说,PSP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网上看图平台
    PSP系统会在每个整点发放一批图片,并整点前1分钟弹窗并响音乐提醒(可选)。
    页面中的“我的记录”中是关于您搜索情况的统计,我们希望这个统计的最后一项的百分比越大越好,但是希望倒数第二项百分比越小越好。
    我们欢迎您将自己的看图情况发布QQ空间或者微博微信中,也感谢您以此来宣传PSP平台
    好了,已经迫不及待了,您可以尝试做一下在线测试,过关了就会成为PSP大家庭的一员,开始您充满期待的搜索之旅啦~~~~ 如果您打算使用手机看图,可以试试这个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 ...
  • 图1:AAS参与主办国际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的确认函 今年3月,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The International Virtual Observatory Alliance, IVOA)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
    自合作签订以来,双方一直积极推动数据驱动的全民科学项目开展,并基于STEAM教育理念策划举办首届国际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
    本届大赛是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首次国际范围内举行,为我国天文届牵头发起的第一个国际赛事。大赛基于万维望远镜软件平台开展,是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的一项天文科技竞赛活动。
    现在,教师培训正在火热报名中,如果您正计划组织学生参加漫游大赛,希望给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展示平台,请千万别错过。
    培训报名截止日期至:2021年7月15日24时,报名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wwt/training2021/ ...
  • 此外,卡耐基科学研究所还在世界范围内广发“英雄帖”,为新的土星卫星征名。主办方要求,这些土星需以北欧、高卢和因纽特神话中的巨人来命名。该活动将持续两个月,至12月6日结束。   ...
    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梁雷老师和凌源中学的冯宇静老师以此次事件为背景,利用万维望远镜平台联合制作了一部精彩的科普漫游——《土星卫星》,详细介绍了这项研究成果。       ...
  • 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怀有天文梦想的843支队伍、948人积极报名参与了比赛。选手覆盖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和地区。3月15日,大赛进入复赛阶段。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确定初赛成绩前40支队伍中的前5名进入决赛,参加了国家天文台举行的决赛答辩会。
    复赛成绩的基础上,评委会根据5个优胜团队现场展示和问答的情况确定了本次大赛的最终结果:刘洋、李凯东、李孟禹组成的“天文爱好者联盟”队荣获一等奖;王奇勋、周书锋、李政组成的“银河护卫队”荣获二等奖;张杰 ...
  • 冥卫一的大小(和质量)与它所绕转行星的大小(和质量)之比如此之高,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有人认为可以把冥卫一也称为是“矮行星”,并且冥卫一与冥王星还组成了一个所谓的“双矮行星系统”。
    附录: 关于“冥卫一首批12个地貌特征名称”的背景资料   ▲(01)Argo Chasma——阿尔戈深谷 阿尔戈(Argo):源自希腊神话故事,在拉丁叙事诗《阿尔戈船英雄纪(Argonautica ...
    )》中由伊阿宋(Jason)和阿尔戈众英雄们驾驶的寻找金羊毛的探险船名字。
    ▲(03)Caleuche Chasma——卡莱巫切深谷 卡莱巫切(Caleuche):智利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灵性的幽灵船的名字,它游荡海岸附近的奇洛埃(ChiloéIsland)小岛周围的海面上, ...
    ▲(12)Sadko Crater——萨特阔坑 萨特阔(Sadko(俄:Садко)):俄罗斯传奇中的英雄
  • ” 学生们使用后的心得体会 高二学生 卫佳莉 接触到这个平台以后,我们得以在平台上清晰地了解到曾经向往却难以去具体直观地了解天体运动,天文现象,帮助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天文 ...
    高二学生 何思维 接触万维望远镜后,我懂得了如何制作漫游,也通过它来重现过去的天文现象,让我更好的学习天文,加深我对天文的兴趣。而且这个平台简单易上手,我很喜欢使用它。
    高二学生 邵思悦 万维望远镜平台上手方便,经过老师两三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就可以进行基本操作。WWT中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它们与天文的知识相结合,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小作品!
    图2:学生们居家期间坚持完善作品 未来 组织参加比赛只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创作的一次实践机会,如何更好地将万维望远镜融入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才是杨老师的终极目标所在 ...
    杨老师透露,指导比赛的同时,她还记录下了学生们备赛过程中日常点滴,后续计划将这些内容整理成文,在学校的网站、公众号上进行推送,也算是送给自己和孩子们的一份礼物。
  • 本次比赛旨在更好的贯彻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理念,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传播科学知识,通过WWT宇宙漫游的设计制作激发参赛者的科学兴趣,提高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前两届的比赛中,陆续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创意编排丰富有趣,内容制作严谨认真。
    参赛者不但挖掘了万维望远镜软件平台多种特色功能,将它们发挥的淋漓尽致,更通过这样的平台和机会,展现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对天文的理解与热情。
    比如第二届大赛中的《天文与文明》、《宇宙漫游》、《小王子的星际之旅》等作品,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视频作者对于天文和宇宙的理解与想法,并通过漫游的形式展现出来。
    大赛正式启动的同时,官方网站同步上线。公众可通过中国虚拟天文台和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大赛专题页面了解比赛详细信息并报名参赛、提交作品。参赛作品在线提交截止日期为2017年3月12日。
  • 征集活动旨在利用天文科学数据,并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及多元化的媒介创作平台展开科普创作和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创作者的科学兴趣,提高科技创新和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数据与文献委员会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组 天文科普工作协作组 天文科学教育联盟 主办单位: 中国天文学会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
    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天文科学教育同样需要“融合”的思想,将精确的科学概念、科学知识与生动的艺术表现力有机结合,从而探索更多创意的可能性,将宇宙的奥秘展现给大众。
    优秀作品将在中国虚拟天文台、上海天文馆以及合作媒体相关平台进行展示。 评审方式 征集活动组织委员会将设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作品评审由评审委员会负责。
    活动口号:魅力宇宙,轻松漫游 活动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events/tours2024/ ...
  • 为进一步巩固天文、地理、物理、科学、通用技术等相关学科教师,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培训机构等从业人员的天文基础知识和观测技能,提升其使用天文软件平台和AI开展教育活动,进行真实科学数据驱动的教育,以及基于万维望远镜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教育研发应用中心兹定于2023年7月18日—22日西华师范大学举办“2023年互动式天文教育全国教师培训暨天文教育技术研讨会”。
    培训组织 指导机构:天文科学教育联盟、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教育研发应用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四川省天文学会 ...
    重庆梧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星球科技有限公司、南斗天文 培训信息: 培训时间:2023年7月18-22日(18日报到,19-21日培训研讨,22号离会) 培训地点: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 培训网址 ...
    提前访问万维望远镜北京社区:https://nadc.china-vo.org/wwt/,Bilibili中国虚拟天文台主页:https://space.bilibili.com/402611204,可下载万维望远镜互动平台并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
  • 数据发布页面:https://nadc.china-vo.org/res/r100658/ 多年来,LAMOST数据已经科学数据跨行业应用领域形成多个典型案例。
    案例2:智源杯天文数据大赛 2020年,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国家天文台、数据评测平台biendata联合举办“智源杯”天体分类数据竞赛,本次比赛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望远镜收集到的真实科学数据 ...
    本次比赛共吸引了518名选手组队参加,其中单人队伍462 支,多人队伍20 支。经过验证提交与最终提交两轮竞技,最终共有七支队伍获奖。
    使用本数据集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发表的论文、论著等公开出版物,需致谢中按下方要求进行标注。利用该数据集获得的各类成果亦需汇总至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同时也欢迎大家联系我们提交自己的数据集,经过筛选的数据集可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平台开放共享。
  • 以国家天文台为首的中国天文界2002年提出的虚拟天文台(VO)发展设想,并于同年作为一个国家级VO群体代表中国成为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成员。
    受全球COVID-19病毒疫情的影响,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IVOA)原定悉尼召开的2020年春季互操作会议,于5月4日-9日以网络会议形式举行。
    本次年会中,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陶一寒跟进了“IVOA能为科学平台的标准化做些什么”的专题讨论。
    与会专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科学平台间互操作,利用容器机制不同科学平台间分享数据分析程序,以及提供标准化的API和VO相关容器镜像等议题展开讨论。
    这些国际经验可为国内科学平台的建设,以及与其它数据中心和科学平台的互通提供参考。 结合会议研讨成果,接下来的数周里组委会还将陆续安排后续多场研讨,具体日程安排将及时更新到会议网站。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