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2月3日晚,卞毓麟老师在天文学名词委的微信群里沉痛告知:李先生因脑部蛛网膜下腔出血、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于当天下午18:20不幸去世。
    先生是我们天文学名词委员会的老主任,北京天文台的元勋,一位深受大家敬重的谦逊学者,大家都深感震惊和悲痛!
    而我本人则是悲痛尤甚,因为近半年来,为李先生口述回忆资料录音事宜,一直与先生的夫人陈志凝老师有着直接的联系。 李先生是一位在多个领域都卓有成就的著名天文学家。
    :承蒙李先生和陈志凝老师的看重和信任,我对口述录音资料进行了文字整理。
    先生回忆说: “戴文赛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学成回国......回来后就在昆明报到。
  • 最近,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新昌星空文化传媒合作,在万维望远镜(WWT)北京社区资源库里上线了一组360度×180度的新昌全景图,从鼓山公园、新昌体育场、翡翠山南复线、孝行路,还有孝行路十九峰路口等多个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如诗如画的新昌小城 ...
    巨幕、弧幕、环幕、幕,随着画面在人可视范围中占比的提高,观众的沉浸感也越来越强。传统意义上的全景图往往指的是首尾相接形成的360度图像。当我们被全景画面360度包围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临场感。
    这和幕等环境这种可群体体验的沉浸感完全不同。 不同的展示方式带来不同的观看体验,而这些都可以借助万维望远镜的平台实现。
    相同的画面内容,从小屏幕、笔记本、屏幕墙,到弧幕、环幕、半球幕、幕,都可以自适应地完美呈现。 除了最新上线的新昌风光,您还可以在万维望远镜北京社区里找到更多全景资料。
  • 据李先生回忆,他当时就已“自发地、积极地”参与天文学名词编译委员会的修订和审定工作了。
    在张钰哲先生的领导下,当时的具体工作实际上是由戴文赛先生指导、紫金山天文台的两位工作人员李和沈良照进行整理汇编的。
    该工作实际上还是由戴先生指导当时的李和沈良照两位继续实施[¹][⁴],而且拟编集的词典也扩展为三本。
    特别是许邦信和李两位,还先后担任了“天文学名词委”的首届副主任,以及第二届(许邦信)和第三至第四届(李)的主任。
    本文参考文献 [1] 李,刘炎 :《戴文赛先生和<天文学名词>》(口述回忆),文章序号8 [2] 李:《戴文赛教授:规范现代天文学汉语名词的先驱者》(原载于《中国科技术语》2008年 ...
  • 数据资源1987年-2011年怀柔多通道磁场望远镜常规观测的速度场数据,包括太阳光球和色的纵向多普勒速度。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了完善和规范化,保存成国际通用的fits格式。
    其中文件名带有4861的数据是色纵向多普勒速度场数据;文件名带有5324的数据是光球纵向多普勒速度场数据。数据文件头内包含观测数据信息。
  • 赣榆精细结构望远镜口径为26cm, 在656.3纳米观测太阳色,能够对太阳活动区快速成像。主要用来研究太阳耀斑的触发和释能、暗条爆发以及色冲浪喷射等精细过程。
  • (口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刘炎(整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在北京和戴文赛先生相遇、相识 1948年的秋天,夏秋之际,我得知戴文赛先生并没有到南京去,而是到燕京大学报到了。
    1959年这次的《天文学名词》,大标题署的名是中国天文学会,而小标题倒成了李和沈良照,却没有戴文赛。这都是上级的决定,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安排的。我总算挂了个名吧,还有了一点非常有限的稿费。
    跟戴先生相遇时我们有着一个永久不断的话题,就是天文学名词的审定,这是我们永远的议题。 但是后来非常非常的遗憾,1979年时,戴先生因患肝癌不幸去世,留下了一大堆未竟的事业。
  • 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颁奖典礼8月20日晚在广东实验中学体育馆和云端同时进行。典礼吸引了线上线下的大批观众进行观看并积极参与互动,大家共同见证了国内天文学领域最大规模和最高规格的视觉盛宴。
    本届大赛最佳幕奖空缺。华中师范大学、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广东实验中学等9各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13名大、中、小学的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其独特的漫游设计和展现功能让普通公众和中小学生都能在专业天文数据打造的数字宇宙中创作自己的星空故事,通过平幕、弧幕、环幕、幕、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与他人分享。
  • 数据资源1987年-2011年怀柔多通道磁场望远镜常规观测的磁场数据,包括太阳光球和色的纵向磁场,太阳光球矢量磁场。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了完善和规范化,保存成国际通用的fits格式。
    其中文件名带有4861的数据是色纵向磁场数据;文件名带有5324的数据是光球磁场数据。数据文件头内包含观测数据信息。
  • 为纪念人类首次登陆月,202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的7月20日为“国际月日”。纪念活动还考虑到所有国家在探月方面取得的成就,提高公众对可持续探索和利用月的认识。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也为大家准备了许多跟月相关的科学数据,一起看看吧! 1. 天文学名词 月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的中文译名应用也是一门学问哦!
    想知道最规范、最地道的月地貌名称,在天文学名词网站在分类浏览模式下,选择“太阳系——月地貌”就可以找到啦!
    数据链接:https://nadc.china-vo.org/res/r100549/ 图2 月面地形标记图 3.
    它拍摄的7m分辨率全月图像,为月科学家研究月精细地形地貌和地质学构造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源。
  • Please see the following two papers for the details of the theory. 1. R. Xu, D. Liang, and L. Shao, Bumblebee black holes in light of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arXiv: 2302.05671 2. R. Xu, D. Liang, and L. Shao, Static spherical vacuum solutions in the bumblebee gravity model, Phys. Rev. D ...
  • Please see the following two papers for the details of the theory. 1. R. Xu, D. Liang, and L. Shao, Bumblebee black holes in light of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arXiv: 2302.05671 2. R. Xu, D. Liang, and L. Shao, Static spherical vacuum solutions in the bumblebee gravity model, Phys. Rev. D ...
  • 怀柔太阳磁场望远镜观测数据,太阳磁场望远镜位于怀柔太阳观测站,能获得FeI 5324Å波段的光球矢量磁场和视向速度场数据,还可获得Hβ 4861Å波段的色视向磁场和视向速度场数据。
  • 数据资源1983年6月1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日全食的光谱数据,包括太阳极边缘光球连续(吸收)光谱、色闪光谱和日冕光谱。数据保存成国际通用的fits格式。数据文件名包含观测数据信息。
  • 1981-1994年云南天文台全日面色底片。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原始图片扫描,保存成国际通用的fits格式。观测目标:太阳日面数据分辨率为(相对于太阳):1″ 数据采集地点:云南天文台 ...
  • 基于钙的红外三重线的恒星色活动性数据集,包括了我们新定义的R与R+指数以及恒星的基本参数。
  • 近日《天体物理杂志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发表了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基地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太阳宁静色反而要比低层的光球转得快,这也是太阳宁静色被小尺度磁活动加热的证据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较差)自转是太阳和其他恒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在理解发动机作用和磁场活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抚仙湖太阳观测基地分析He I强度综合图,研究He I吸收线强度观测到的太阳色的较差旋转。令人吃惊的是,色的自转速度比它下面的光球层要快。
    通过研究宁静色的自转特性,李可军研究员等推测,扎根在太阳表面下的差旋薄层内的、磁通量在(2.9–32.0)×10¹⁸Mx范围内的小尺度磁元加热宁静色,使其呈现反常的温度升高 ...
    在光球层,强磁场抑制了自转的较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发现在色层中,强磁场增强自转的较差。
  • 贵州大学张立云教授团队、美国巴特勒大学韩先明教授和贵州中医药大学皮青峰博士合作利用时序测光和LAMOST光谱等数据,针对四颗晚型食双星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它们的轨道参数、光球黑子和色活动性质。
    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天文学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NRAS)发表,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491/4/6065/5688890 食双星是研究恒星物理参数 ...
    ,这不仅可以进一步确定食双星的物理参数和光球层黑子的演化规律,而且可以揭示恒星光球与色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本文基于LAMOST光谱确定了四颗食双星样本的光谱型等参数,并利用综合光谱减技术对其色活动指标(Hα和CaII H&K谱线)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色活动的强度。
    以其中一颗食双星V384 Ser为例(图1),图中上部的数据代表恒星色层的贡献,谱线的发射表明该星存在弱的色活动,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光谱数据发现其色活动强度存在一定的变化。
  • 近期,国家天文台项目研究员李婷等人利用云南澄江抚仙湖一米新真空望远镜(NVST)的观测数据,发现在太阳黑子附近的色表观扇形喷流。
    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492/2/2510/5709064。
    扇形喷流最近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是有序排列的磁结构中的色物质同时向日冕喷射,通常在黑子亮桥上方以及半影附近。
    太阳色是光球和日冕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媒介,色研究对于理解日冕加热和太阳风加速均至关重要。通过对色扇形喷流物质与磁场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揭示黑子附近的三维磁场拓扑结构。
  • 《巡天先驱—郭守敬天文成就》是在河北省科技计划科普原创资源开发项目资助下,由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物理学院、校博物馆师生科研团队在2019年联合创作完成的一部时长15分钟的4K数字幕电影,影片综合使用全景摄影 ...
    2019年4月,影片入选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暨第九届中国科技馆特效电影展映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进行了放映;2019年5月影片入围第13届德国耶拿国际幕电影节,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馆——蔡司天文馆进行了放映 ...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暗条的形成不但会涉及暗条磁结构的形成,而且还会涉及暗条物质的补给。
    研究人员通过对2012年10月25日活动区11598中一个U形暗条形成过程的研究,发现当一个暗条和与它相邻的色纤维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连续磁重联。
    这些都表明暗条和色纤维的磁拓扑结构发生了改变。连续磁重联导致了一个较长U形暗条的形成,而在U形暗条形成期间,发生了两次主要的磁能释放。
    展示了连续磁重联发生前后暗条和色纤维磁拓扑结构的改变。 “F”和“CF”分别表示暗条和色纤维。
    (c)中绿色线和紫色线分别表示连续磁重联发生前的暗条和色纤维。连续磁重联发生后所形成的U形暗条在(b)中白色箭头所指位置以及(d)中绿色线所示。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