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t By :    Default    Relation DESC    Relation ASC    Time DESC    Time ASC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 《秋夕》就是众多描写七夕的古诗之一,表达了古人在七夕微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璀璨银河产生的无尽遐想。
    原来天文学并不枯燥,它就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星空也并不遥远,只需要动动手指,在万维望远镜的平台上你也可以近距离观测到牛郎与织女在夏季星空里遥遥相望的浪漫场景。
    图1:你能在图中找到牵牛和织女吗? ...
    牵牛就是天鹰座α”(Altair),织女则为织女一或天琴座α(αLyrae),它们与天鹅座的天津四共同构成“夏季大三角”,成为了夏季星空的重要标志 ...
    ,不知道牛郎织女的神话是不是也为“夏季大三角”的观测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呢? ...
  • 基于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理念,平台坚持为公众及天文爱好者提供“万维望远镜”、“公众超新搜寻”等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及活动,并努力推陈出新,不断丰富科教版块的内容 ...
    图4:网站列出了最新的公众科普活动 新版网站还增加了全站统一检索功能。
  • 最近,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新昌星空文化传媒合作,在万维望远镜(WWT)北京社区资源库里上线了一组360度×180度的新昌全景图,从鼓山公园、新昌体育场、翡翠山南复线、孝行路,还有孝行路十九峰路口等多个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如诗如画的新昌小城 ...
  • 同学们在拍摄 “四连珠”     什么是“四连珠”?   ...
    “行连珠”是一种天文现象,指当行都在太阳同一侧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即称之为行连珠。   不过八大行绕太阳公转几乎都在一个平面上。
    所以这次的行间的连线并不太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还来了一回“客串”(月球只是卫星)。上一次的行连珠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
    那一次是金、木、水、火、土“五连珠”并且(视角上离太阳最远的水)θ角只有14°,但是……它们离太阳实在太近,太难观测了。
    在万维望远镜中展示“四连珠”     我们只能感叹: 日月仄,斗转星移, 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 2017年3月,LAMOST DR2数据正式被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CDS)的VizieR数据库系统收录,获得“V/149”的永久星表编号,同时同步到VizieR在英国、美国、日本、南非、印度、中国 ...
    图1VizieR系统自动为LAMOST DR2生成的巡天数据覆盖图 LAMOST DR1数据于在2016年3月被VizieR数据库系统收录,获得“V/146”的永久星表编号,目前LAMOST DR1 ...
  • 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颁奖典礼8月20日晚在广东实验中学体育馆和云端同时进行。典礼吸引了线上线下的大批观众进行观看并积极参与互动,大家共同见证了国内天文学领域最大规模和最高规格的视觉盛宴。
    经评审委员会初评、复评和终评,《无尽的前沿》、《东方红》、《链》等34部作品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西游记》、《地球之子》等6部作品获得了最佳创意、最佳视效、最具艺术性作品、最佳科学传播、最佳课件等单项奖 ...
    获取大赛详细情况和完整奖项名单请访问大赛官网:wwt.china-vo.org/tours2019/。
  • pymoog是简明杰博士开发的软件,官网地址为 https://github.com/MingjieJian/pymoog ,本数据集为该软件所需要的额外谱线线表。
  • 本数据集包含了中国脉冲测时阵列第一次数据发布中的脉冲数据。该观测数据采集自FAST望远镜,时间跨度为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底,包含了57颗毫秒脉冲
    该数据主要用于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及相关的脉冲科学研究。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此星表的共生双星候选体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的。
  • 我们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有效的识别了新的共生。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
  • 近期,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和西华师范大学团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谈磊、梅、王锋、邓辉、柳志存、罗杨平、刘超和邓林华等人,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热亚矮星的搜寻研究 ...
    热亚矮星是位于赫罗图(HRD)上主序以下的核心烧氦,由于其演化阶段,被称为极端水平分支(EHB),搜索和识别热亚矮星以及构建热亚矮星目录是热亚矮星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 NASA的新视野号(New Horizons)飞船于2015年7月14日在最接近点前,捕捉到了这张冥王最大的卫星卡戎的高分辨率的色增强照片。
    冥卫一(卡戎)表面重要地貌特征 图片来源:NASA   【知识拓展】 冥王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的矮行,也是第一颗被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
    冥卫一又称卡戎(Charon),是冥王的第一个被发现的卫星,因而被称为冥卫一。冥卫一也是冥王最大的卫星,其直径大致是冥王直径的一半,而质量差不多是冥王的八分之一。
    冥卫一的大小(和质量)与它所绕转行的大小(和质量)之比如此之高,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有人认为可以把冥卫一也称为是“矮行”,并且冥卫一与冥王还组成了一个所谓的“双矮行星系统”。
    但IAU从未认可过此种说法,冥卫一迄今甚至都未被列入矮行候选者的名单中。   ...
  • 并向您推荐两大数据贮藏库,可永久保存科研数据及软件资料的归档平台: (1)China-VO PaperData Repository (2)ScienceDB 下载链接:数据论文模板 推荐阅读 ...
  • 公众超新搜寻项目(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 始于2015年公众超新搜寻项目,目前已经有超过2万人参与了。
    这个项目由明天文台和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合作开展,是首次基于国内业余天文观测数据策划实施的全民科学(Citizen Science)项目,是专业天文队伍和业余天文队伍深度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
    家乡的星星(Celestial constellation in Folk Culture) 这是一个极具人文色的全民科学项目,旨在收集散落在中华大地各处民间关于星座的名称及背后的故事。
  • 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邓清文、王锋、邓辉、梅、黎静)、南非罗德斯大学SKA团队(Oleg Smirnov)、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团队(郭绍光)基于基线依赖平均(Baseline Dependent ...
  • 2、构思创意新颖,图案简洁,色鲜明大方。 3、应用性强,可在网站、文件、信笺、标牌、宣传用品和媒体宣传等各种场合和载体上使用。
  • 近日,LAMOST第一批巡天数据(LAMOSTDR1)正式被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CDS)的VizieR数据库系统收录,获得“V/146”的永久星表编号,同时同步到VizieR在英国、美国、日本、 ...
  • 中国古代在黄赤道带附近所选取的28组恒星,用来作为量度日、月、五及其他天体 (包括其他恒星) 的位置的相对标志。每组称为宿,总称二十八宿。印度和阿拉伯民族古代也有自己的二十八宿。
We use cookies to offer you a better experience, analyze site traffic.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website,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