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开展脉冲、活动星系核、分子谱线及日变源巡天和监测等多项课题,支持银面磁场巡天、木星研究等观测。
    NSRT数据集包括脉冲、分子谱线和日变源观测数据,NSRT从2010年1月开始使用18厘米制冷接收机和DFB对近300颗脉冲进行测时观测,DFB数据产生于2010年,每年的原始数据20TB左右。
  • 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此星表的共生双星候选体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的。
  • 我们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有效的识别了新的共生。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
  • 网站底部的致谢模板和使用指南,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网站数据资源与服务。 图3:特色服务成为专业人士的必备工具 社会公众及天文爱好者 中心重视科学数据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理念,平台坚持为公众及天文爱好者提供“万维望远镜”、“公众超新搜寻”等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及活动,并努力推陈出新,不断丰富科教版块的内容 ...
    新版网站增加了最新研发的日食计算器,为公众规划日食观测提供方便的信息查询。
    图4:网站列出了最新的公众科普活动 新版网站还增加了全站统一检索功能。
    网站功能还在不断优化,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及时向我们反馈!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我们应用迁移学习方法和XGBoost算法对Pan-STARRS1 (PS1) 和AllWISE测光星表进行银面背景类星体选源,并使用Gaia自行判据排除恒星污染源,最终得到位于 |b|≤20∘内、包含 ...
    160946个源的银面背景类星体候选体星表。
  • 这个文件包含本文使用的43个GWAC光变曲线和4个耀发动画。也包含TESS和K2中的耀发和周期数据。
  • 为推动我国行科学和行星探测领域的机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广泛交流,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开发科研新思路,探索未来行科学一级学科建设路,促进我国行科学人才的培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物理专业委员会定于 ...
    2021年6月18日至21日在中国苏州举办2021年全国行科学大会。
    1.行科学研究前沿; 2.行星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 3. 未来行星探测计划; 4. 行科学人才培养 | ...
  • 作为天文学科技领域云2015年面向公众的一项重要活动,第二届WWT宇宙漫游制作大赛网站正式上线。在线作品提交系统将于2月16日面向公众开放。
    关于大赛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大赛网站(http://wwt.china-vo.org/tours2015) 或关注大赛官方微信(搜索:WWTinChina或扫描下图二维码)。
  • 近期,来自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研究团队,利用LAMOST光谱数据,并结合Fermi、Gaia以及TESS等国际上多个望远镜的数据,在双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长轨周期的红背蜘蛛脉冲候选体 ...
    考虑到该系统较低的空间速度以及较长的轨周期,研究团队推测这颗毫秒脉冲可能是通过白矮星吸积诱导坍缩(AIC)形成,而不是通过经典的“再加速”理论形成。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被誉为“宇宙灯塔”的脉冲,是宇宙中精确的时钟。其中每秒旋转数百次的脉冲被称为毫秒脉冲
    蜘蛛脉冲(spider pulsar)是指与非简并或弱简并伴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的毫秒脉冲。根据伴星质量的不同,蜘蛛脉冲分为红背脉冲和黑寡妇脉冲两种类型。
    考虑到该系统较低的空间速度(20.94km/s)、较长轨周期(4.13天)以及系统的偏心率(0.05),研究团队推测这颗毫秒脉冲可能是通过白矮星吸积诱导坍缩(AIC)形成,这为毫秒脉冲可以通过AIC ...
  • 紫金山天文台的多通近红外太阳光谱仪(MISS)于上世纪 70 年代建成,经过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和 90 年代末及本世纪(最新 2015 年的改造升级)的更新,发展成现在的 5 个波段(Hα 6563 ...
  • 使用时,可将星图举起,使图上标注的方位与实际方向一致,就可按图索骥,从认识亮开始,一步步学习辨识各个星座。图中绘出了亮于4等的恒星和少部分5等,亮标注了中国星名。一些著名的深空天体也有体现。
  • 在发现可能的近地天体之后,进一步计算运行轨并对其中可能可能对地球造成危害的天体提前做出反应预警。
    通过这些数据,很快的对此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了估算,结果很是让他吃惊,从其运行的轨迹来看,不太像太阳系内天体的轨,更有可能是来自于太阳系之外。
    在接下来的几天,他又利用更大口径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CFHT)进行了追踪观测,从而进一步确认确认了此天体的轨非常极端:双曲线轨偏心率达到了1.19,这是目前已知最高的。
    小行的轨示意图。NASA   另外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的观测表明此天体并没有晕,所以排除了是彗星的可能性。
    更多专业天文词汇及最新外文天文学名词的翻译定名欢迎至天文学名词网站查询。   天文学名词 http://astrodict.china-vo.org/ ...
  • 我们早已熟悉了西方的88星座、中国的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但我们并不知究竟有多少“民间星座”还隐藏在中国的乡间。
    在东北有“灶台”,在河北有“八角琉璃井”,在江浙有“稻筒”“踏车”,在两广有“扁担”“宝鸭”,在海南有“灯笼骨”“凉伞”……民间星座在一地一方人们当中口口相传,但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今天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
    网友可以通过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进行在线注册提交(网址:http://mystar.china-vo.org)。提交信息的有效性将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   (徐刚绘图) ...
  • 其中,“图像——发现超新”赛相关图像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提供支持。 “图像——发现超新”赛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它正逐渐在宇宙探索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这一趋势,“如何运用AI图像技术助力超新搜索”成为了本次大赛的重要议题。选手们可以在图像赛,利用海量真实天文数据展开一场充满挑战的探索之旅。   ...
    4.关于其他赛: 本届大赛语音赛围绕当下备受关注的智能家居、语音助手等应用场景设计赛题,开展说话人识别相关领域的比赛。   ...
    4月初大赛还将开启数条企业应用赛,企业应用赛由合作企业根据项目实际需求,用企业实际案例作为赛题,并提供企业真实数据,参赛学生将可以通过应用赛的竞赛,了解企业真实项目,进行实际训练,达到接近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的目标 ...
    如欲了解更多关于超新及PSP项目的知识,可以访问网站:http://psp.china-vo.org/   期待与您一起探索AI x 宇宙观测的新方法,你的模型或许就能发现下一颗超新哦!
  • 这里是处理后的多频数据文件。数据发表在 Shao et al. 2017, ApJ, 845, 138; Wang et al. 2019, ApJ, 887, 40 ...
  • 优秀的宇宙漫游离不开对科学数据精细、美观的呈现,如果你还不知去哪里找到科学数据,或许这篇文章会给你一些灵感哦。 1.
    NASA Exoplanet Archive:进阶级、网站平台类、数据库、数据平台 图4 NASA Exoplanet Archive工具入口页面展示图 NASA系外行档案(NASA Exoplanet ...
    这些数据包括恒星参数(如位置、大小和温度)、系外行参数(如质量和轨参数)以及发现/描述数据(如已发布的径向速度曲线、测光光变曲线、图像和光谱)。数据可以针对单个恒星或按恒星和行属性进行搜索。
    此外,它还链接了ALadin等天文工具,以提供可视化和分析数据的功能。
    Kepler Exoplanet Search Results:进阶级 、 网站平台类 图17 Kepler Exoplanet Search Results 开普勒太空观测站的望远镜搜寻除我们自己之外的恒星系统中的系外行 ...
  • 数据集中添加了一个我们在文章的附件中使用的示例表,每个表都对应于文章中每个分析部分中使用的样本。欢迎使用我们的数据。
  • 数据集中添加了一个我们在文章的附件中使用的示例表,每个表都对应于文章中每个分析部分中使用的样本。欢迎使用我们的数据。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