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刘思琦、罗阿理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俊贤教授及上海天文台沈世银研究员等人在LAMOST海量光谱中发现了1547个致密星系,其中1417个为最发现的,包括大量绿豌豆星系、蓝莓星系及紫葡萄星系等 ...
    由于发射线落在测光波段的位置不同,致密星系中比较典型的还有伪彩图上呈现蓝色的“蓝莓星系”和伪彩图呈现紫色的“紫葡萄星系”。
    图1:从左到右依次是绿豌豆星系、蓝莓星系和紫葡萄星系 研究团队利用LAMOST数据发现的1417个致密星系中,包括739个绿豌豆星系,270个蓝莓星系和388个紫葡萄星系,如同一个丰富的&ldquo ...
    蓝莓星系是离我们更近的致密星系;紫葡萄星系距离我们介于绿豌豆星系和蓝莓星系之间或者比绿豌豆星系更远。
    随着LAMOST巡天的继续开展,更多的绿豌豆星系、蓝莓星系及紫葡萄星系将会陆续被发现,这为认识早期宇宙的星系形成与演化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宇宙学高性能异构模拟系统》(2017YFB0203301)支持下,完成并使用异构模拟系统软件PhotoNs,针对暗能量巡天项目,在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的国产平台上,使用1024核心和加速设备 ...
  • pymoog是简明杰博士开发的软件,官网地址为 https://github.com/MingjieJian/pymoog ,本数据集为该软件所需要的额外谱线线表。
  • DR10光谱数据中再次发现了346个强发射线致密星系,扩充了LAMOST之前发现的强发射线致密星系样本,总数达到1830个,成为目前已知最大的强发射线致密星系样本,其中包括大量的绿豌豆星系、蓝莓星系及紫葡萄星系等 ...
    研究团队基于该样本,对强发射线致密星系电离气体的金属丰度等性质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早期宇宙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的视角。
    因此这类致密星系为研究早期宇宙星系形成与演化等问题打开了窗口。 图1 LAMOST中强[O III]λ5007发射线的致密星系光谱。
  • 因为保密等原因,不能提供更多获得数据的仪器等方面的描述,数据更时间为不定时更,此数据为地球自转B公报主要提供了有关地球方向的最信息,包括世界时间,地球极坐标和天极偏移等数据。
  • "lensed_sn_mock.fits"文件是一个模拟的强透镜超星目录,来自于文章"Forecast of strongly lensed supernovae rates in the China ...
  • "lensed_sn_mock.fits"文件是一个模拟的强透镜超星目录,来自于文章"Forecast of strongly lensed supernovae rates in the China ...
    Space Station Telescope surveys"(arxiv: 2407.10470),包含 ≈ 64,000个透镜系统,对应于预期每年全天的透镜超星数目,并且超星本征峰值i波段星等可以达到 ...
    我们采用的透镜星系的VDFs与产生透镜超星目录的一致;采用一个与Oguri & Marshall (2010, MNRAS, 405, 2579)一致的红移依赖的类星体光度函数。
    这个fits文件的格式和透镜超星fits文件的格式类似。
  • 因为保密等原因,不能提供更多获得数据的仪器等方面的描述,数据更时间为不定时更,此数据为DUT1=UT1-UTC 值的公告,以+/-0.1s 精度的时间信号传输。
  • 抚仙湖1米真空望远镜1.5级数据,抚仙湖1米真空望远镜位于中国云贵高原的抚仙湖畔,北纬24°34’48”N, 东经102°57’01”E,海拔高度1720米。
  • 中国虚拟天文台在“公众频道”已上线推出了“恒星检索展示平台”。该平台基于DSS数据可视化展示,可在线进行恒星数据检索。
    登录平台在北天星空找到该星座之后,我们首先能注意到“人”字形的英仙座左下方有一团模糊的东西,让我们向前推动鼠标滚轮,拉近视角看看究竟。
    想要看清细节的话就来平台中体验一下吧! 按住鼠标左键向左拖动,我们来到英仙座β,中文名大陵五,是非常著名的光学变星。在恒星上点击鼠标右键可以显示当前恒星的信息。
    NGC253,玉夫座旋涡星系,相对于仙女座星系并不那么清晰,但是在平台中通过滚动鼠标滚轮,放大细节,可以看到遍布视野中震撼的深空天体。
    本系统成功支持了支付宝上线的“蚂蚁星愿”计划,可在页面输入星星编号进行检索。
  • 我们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有效的识别了的共生星。这是一个发现的共生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
  • 二、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AI+时域天文学 AI+多信使天文学 AI+天文大数据 AI+智算平台 AI+智能观测 AI+星系宇宙学 AI ...
    投稿系统网址: 通过《天文技术与仪器(英文)》官网(http://www.ati.ac.cn)进入“Submission & Review”,按照系统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稿件投稿 ...
    投稿模板及要求请参见《天文技术与仪器(英文)》官网。 2. 论文查重率及参考文献要求: 论文查重率请不超过20%,如有相关基金项目及编号,请备注。
    ATI始终致力于分享天文仪器的最发展、天文技术和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方法,提供优质的学术服务,促进科研成果的传播。
    作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三本专注于天文技术和天文仪器的国际期刊,ATI是天文领域国际合作和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与窗口。
  • 国家天文科学中心致力于提供这样的平台。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citizenscience(at)china-vo.org。
    平台集成有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天体智能分类与参数测量、模板匹配与光谱标注、任务分配与团队协作、多波段/模态数据融合与特征提取等核心功能。
    星系迷宫项目旨在让公众以最小的学习成本、结合直观的互动操作、基于全设计的星系分类决策树对百万甚至千万量级的星系图像进行图像分类。
    立即参与 公众超星搜寻 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 项目状态:运行中 上线时间:2015年7月31日 项目简介:公众超星搜寻项目(Popular ...
    它基于世界知名的全民科学平台Zooniverse,且由中国首次作为共同牵头方参与。
  • 随着平台的完善和应用深入,更多统计项将会陆续添加。 点击页面下方的“访问统计”即可进入统计模块。
  • GCN官网已为EP建立专门的项目网页,介绍EP的基本情况和警报的订阅方法。至此,EP与GCN完成了实时警报链路的技术对接。
    GCN是全球各类天文仪器发布伽玛射线暴(GRB)、引力波(GW)和高能中微子发现及其后随观测的公认平台和重要基础设施。
    EP的警报基于全的GCN Kafka平台 GCN近年进行了系统架构升级,版系统采用了更现代化的设计语言、JSON格式的警报描述,开源的 Apache Kafka 传输协议(一个开源的分布式事件流平台 ...
    从2023年起,GCN要求加入其服务的项目都需要使用全设计的警报平台。EP项目科学中心自和NASA方面建立沟通以来,一直以其最的技术架构为基础来进行警报类型的识别和格式定义。
    参考网址: NASA/GCN EP项目页面:https://gcn.nasa.gov/missions/einstein-probe EP的警报格式定义:https://gcn.nasa.gov ...
  • 平台在这段时间又收到了哪些发现?快来看看吧!
    站长:王坤 站点位置:北京市怀柔区 CMMO-52清华天协青海省冷湖赛什腾山站 站长(负责人):张嘉奇 站点位置:青海省 以上就是双子座流星雨期间火流星上报系统收到的发现 ...
    同时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China-VO全民科学平台,参加我们更多项目,共享体验的乐趣,共同推动科学发现。
  • 因为保密等原因,不能提供更多获得数据的仪器等方面的描述,数据更时间为不定时更,此数据为地球自转C公报主要是提供UTC的闰秒信息,以及协调世界时UTC与国际原子时TAI的相对差值等数据。
  • 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最初的起点,也是China-VO的第一个公众科学项目,是2015年与星明天文台合作的公众超星搜寻项目(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PSP)。
    该项目的初衷是让任何对天体搜索感兴趣的普通民众都有机会参与到专业的天文发现中来,即使是没有任何天文基础的小学生。项目刚上线不久,最先发现超星的恰恰是一个10岁小学生。
    得益于越来越多建设者和爱好者的加入和投入,平台如今有公众超星搜寻、家乡的星星、引力透镜搜寻、火流星上报、星系迷宫、星系马戏团六个项目运行,参与爱好者超过三万人,发现超星、星、引力透镜等数十,多次引发社会关注和闻报道 ...
    李楠博士活跃而创的思维和项目设计思路;贾鹏博士及其团队的快速开发和项目建设能力让平台迅速壮大。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作为一个需要大量爱好者和普通公众参与的平台,离不开宣传推广和公众运营。
    ,张震,陈朗,肖健,贾鹏,李作振,周朴 公众超星搜寻 China-VO团队:崔辰州(PI),樊东卫,李珊珊,李长华,杨涵溪等 星明天文台团队:高兴(PI),孙国佑,张宓,阮建高,赵经远等 合作科学家 ...
  • 具体的数据信息如下: 图1 本次发布的具体数据信息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搭建了LAMOST DR10数据发布平台,科学用户可登录网站(http://www.lamost.org/dr10)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 ...
    (2)天文学家发现了1547个致密星系,其中1417个为最发现,包括大量绿豌豆星系、蓝莓星系及紫葡萄星系。这些星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达到90亿光年左右。
    2023年初,LAMOST DR8光谱数据库已与美国斯隆数字巡天项目(SDSS)的 CasJobs数据系统完成了融合,这是继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CDS)VizieR系统、欧洲空间局ESASky平台 ...
    、德国虚拟天文台(GAVO)后,LAMOST光谱数据库又一次与国际顶级科学数据平台的合作,此举将显著拓宽LAMOST数据使用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LAMOST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征程,目标,奋楫再出发。LAMOST将继续守望星空,记录和见证我国第一个天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
  • 为了能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享我国上空的火流星及其陨石信息,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在China-VO全民科学平台中上线了火流星上报系统。近期系统中又有哪些成果,一起来看看吧!
    China-VO全民科学平台欢迎每一个对天文感兴趣的公众共同参与天文学研究和发现。
    平台目前已上线:公众超星搜寻项目(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引力透镜搜寻项目(LENSFINDER)、火流星上报系统(Fireball reporting system)等多个项目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