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glish
全站
新闻文章
元数据
会议信息
搜索
申请观测
科学数据
数据检索
数据汇交
数据目录
专题服务
NADC活动
天文会议系统
论文数据贮藏库
天文学名词
软件工具
云资源
公众频道
万维望远镜
公众超新星搜寻
日食计算器
ESASky
科普专题
全民科学
排序 :
默认
相关度降序
相关度升序
时间降序
时间升序
<<
1
2
3
4
5
…
90
91
>>
本
平台
入选院科研信息化
十大
优秀案例
近日,院条财局发文公布了中科院科研信息化
十大
优秀案例
的
评选结果,“虚拟天文台-天文学科技领域云”成功入选。
为进一步凝练和展示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应用成果,推广和扩大科研信息化建设成效,促进“科技云”环境下各学科和技术领域
的
信息化环境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有力促进中科院的科技创新,支撑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中科院条财局组织了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
十大
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
全院39个单位共提交了39个案例,经过专家函审和现场打分两轮评审,最终评选出“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
十大
优秀案例”。
360度x180度全景图你了解多少?
图1:万维望远镜中新加入
的
新昌风光全景图 一般来说,画面越大带给人
的
沉浸感就越强,通过逼真的细节展示,为我们呈现出更加震撼
的
视觉冲击力。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
的
要求,现在,360度×180度
的
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
的
科技
娱乐
场馆当中。
不同
的
展示方式带来不同
的
观看体验,而这些都可以借助万维望远镜
的
平台
实现。
作为功能强大
的
数据可视化系统,万维望远镜除了能把“数字宇宙”带给你,“全景图”也是
平台
上极具特色
的
功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平台
上还集合了中国天眼FAST台址自2009年到2016年覆盖从开工前到竣工整个期间的全景图,这套绝无仅有
的
全景资料将让你全方位系统了解FAST
的
建设历程。
类银河系光度星系模拟星表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宇宙学高性能异构模拟系统》(2017YFB0203301)支持下,完成并使用异构模拟系统软件PhotoNs,针对暗能量巡天项目,在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
的
国产
平台
上,使用1024核心和加速设备 ...
基于模拟结果,使用暗晕占据数
的
模型,产生出本类银河系光度星系(L*星系)模拟星表。
天文学“科技领域云”
的
建设与应用项目通过验收
天文学“科技领域云”
的
建设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由中国科学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
的
总验收。
高性能计算、软件和实用工具等资源,形成
的
一个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
的
网络化科学研究
平台
;是以中国天文数据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
平台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
平台
——天文数据中心)
的
数据资源为基础,基于虚拟天文台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
,打造
的
一个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
平台
。
在2015年,项目入选“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
十大
优秀案例”。
项目
的
实施有力推动了院内天文学观测数据和科技资源
的
开放共享,为科学家提供高效
的
网络化科学研究
平台
,为公众提供接触真实天文研究数据
的
渠道。
China-VO南京大学节点上线
3月30日,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南京大学节点正式上线,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师生此后将能与中国科学院天文领域
的
师生一样方便快捷地使用中国虚拟天文台提供
的
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
的
网络化服务 ...
China-VO
的
六个节点 中国虚拟天文台是由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与众多合作单位共同打造
的
一个数据密集型
的
网络化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
平台
。
中国虚拟天文台以国内核心天文观测设备
的
时间申请、审批,数据汇交、共享、使用,课题设计、开展为线索,融合天文观测和科研活动所需
的
科学数据、科技文献、高性能计算、软件和实用工具等资源,形成一个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
的
网络化科学研究
平台
...
;以中国天文数据中心
的
数据资源为基础,基于虚拟天文台和云计算技术,打造了一个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
平台
。
在2015年,项目入选“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
十大
优秀案例”。 中国虚拟天文台南京大学节点由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出资建设,是China-VO
的
第六个节点,也是中国科学院之外
的
首个节点。
重点研发计划“海量多波段天文数据融合关键技术与科学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来自科技部基础司条件
平台
处,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科学传播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的
有关领导,项目责任专家,项目专家组成员及项目组成员以线上线下
的
形式参加了会议。
“海量多波段天文数据融合关键技术与科学应用”项目
的
研究目标是面向时域天文
的
科学需求搭建多波段参考数据库和科研
平台
。
科技部基础司条件
平台
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祝学衍表示,党的二
十大
以来,中央将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到前所未有
的
高度,希望项目
的
推进能够不断提升科学数据挖掘应用能力和科研活动支撑服务创新能力,为加快落实总书记提出
的
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
平台
贡献智慧 ...
;模式向“
平台
科研”模式转变的主要动力,希望该项目产出
的
成果能为天文数据驱动科研创新
平台
的
打造贡献力量。
此外,专家组针对项目定位、科学
平台
设计、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项目组表示,后续会根据专家组意见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优质
的
科学成果。
中国天眼FAST联合国际巨镜揭示快速射电暴
的
磁场反转
北京时间5月12日,国际科学期刊《科学》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FAST发现
的
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
的
国际合作研究论文“一个重复快速射电暴周湍动环境中的磁场反转”,揭示了快速射电暴可能
的
双星起源 ...
快速射电暴(FRB)是在无线电波段宇宙中最剧烈
的
爆发现象,其物理起源未知,是天文学领域重大热点前沿之一,也是中国天眼FAST
的
核心科学目标之一,富含科学机遇。
ldquo;中国科学
十大
进展”。
这种以月为时间单位
的
极端反转,很可能由伴随快速射电暴
的
大质量天体造成。快速射电暴信号穿过大质量恒星星风甚至黑洞喷流造成
的
磁化等离子体环境,随着双星相互绕转发生信号磁特征
的
方向反转。
该发现表明快速射电暴源周围
的
磁化环境存在剧烈演化,为揭示快速射电暴
的
起源和环境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对于中国天眼发现
的
FRB 20190520B
的
持续监测有望进一步揭示快速射电暴
的
起源和环境。
“恒星检索展示
平台
”上线了!
中国虚拟天文台在“公众频道”已上线推出了“恒星检索展示
平台
”。该
平台
基于DSS数据可视化展示,可在线进行恒星数据检索。
英仙座是著名
的
北天星座之一,每年秋天
的
夜晚在北天
的
银河能够较为容易地找到它,位于仙后座、仙女座
的
东面,有很多耀眼
的
亮星。
登录
平台
在北天星空找到该星座之后,我们首先能注意到“人”字形的英仙座左下方有一团模糊的东西,让我们向前推动鼠标滚轮,拉近视角看看究竟。
想要看清细节的话就来
平台
中体验一下吧! 按住鼠标左键向左拖动,我们来到英仙座β,中文名大陵五,是非常著名
的
光学变星。在恒星上点击鼠标右键可以显示当前恒星
的
信息。
NGC253,玉夫座旋涡星系,相对于仙女座星系并不那么清晰,但是在
平台
中通过滚动鼠标滚轮,放大细节,可以看到遍布视野中震撼
的
深空天体。
China-VO全民科学
平台
全民科学
的
目的是利用公众
的
参与来收集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高公众对科学
的
理解和兴趣。国家天文科学中心致力于提供这样
的
平台
。
,利用人工智能与交互式可视化技术构建
的
一个科教融合
平台
。
该
平台
集成有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天体智能分类与参数测量、模板匹配与光谱标注、任务分配与团队协作、多波段/模态数据融合与特征提取等核心功能。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领衔开发中国虚拟天文台火流星上报系统,旨在将其建立成一个公众参与
平台
和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
的
公共数据库。
它基于世界知名
的
全民科学
平台
Zooniverse,且由中国首次作为共同牵头方参与。
本
平台
统计模块上线服务
经过项目组
的
精心策划和努力开发,天文领域云
的
统计模块开始上线服务!
利用该模块,可以通过图表等直观
的
方式实时了解天文领域云整体运行以及目前提供
的
资源和服务,比如注册用户、望远镜时间申请、观测数据归档、数据查询下载、虚拟机使用等情况。
随着
平台
的
完善和应用深入,更多统计项将会陆续添加。 点击页面下方
的
“访问统计”即可进入统计模块。
天马望远镜助力解析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
的
内禀结构
VLBI是将位于不同地点
的
多个射电望远镜联合起来,等效于一台口径与望远镜之间最远距离相当
的
“虚拟望远镜”。
EAVN目前由21台射电望远镜组成,包括了中国6台、韩国4台和日本11台望远镜,上海天文台
的
天马望远镜是该观测网
的
重要台站,长期为全球
的
天文学家提供了高质量
的
观测数据。
为攻克这一问题,Cho与合作者将最新
的
基于历史观测
的
散射模型应用于此次对EAVN
的
观测结果
的
分析中。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EAVN在1.3厘米和7毫米波长下
的
观测数据发现,Sgr A*
的
内禀结构几乎是圆形的。“在修正星际散射介质
的
影响之前,Sgr A*
的
结构存在东西方向
的
拉伸。
天马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联合立项建造
的
一台具有多科学用途
的
世界级大型可转动射电望远镜,曾入选2012年中国
十大
科技进展新闻和上海
十大
科技进展,曾获得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China-VO 公众科学
平台
| 共建者
爱好者通过项目网站和公开
平台
浏览天文学家处理后的数据,并跟随项目
的
指导搜寻和分类特定目标,为天文学研究提供帮助。
China-VO公众科学
平台
最初
的
起点,也是China-VO
的
第一个公众科学项目,是2015年与星明天文台合作
的
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PSP)。
在近十年
的
时间里,China-VO公众科学
平台
的
创建和运行离不开每一个建设者和参与者
的
贡献和努力。
李楠博士活跃而创新
的
思维和项目设计思路;贾鹏博士及其团队
的
快速开发和项目建设能力让
平台
迅速壮大。China-VO公众科学
平台
作为一个需要大量爱好者和普通公众参与
的
平台
,离不开宣传推广和公众运营。
同时,我们欢迎更多人加入,继续共同建设和丰富
平台
,让所有人都能在
平台
上以自己喜欢
的
方式参与天文学研究,学习天文学知识,享受科学发现带来的乐趣和成就。
火流星上报
平台
近期精彩看点
为了能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享我国上空
的
火流星及其陨石信息,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在China-VO全民科学
平台
中上线了火流星上报系统。近期系统中又有哪些新成果,一起来看看吧!
因狮子座流星雨
的
流星体进入大气速度很快,故呈现出和英仙座流星雨一样
的
绿尾巴现象,这是流星体和大气中氧分子摩擦
的
产物。
China-VO全民科学
平台
欢迎每一个对天文感兴趣
的
公众共同参与天文学研究和发现。
平台
目前已上线: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引力透镜搜寻项目(LENSFINDER)、火流星上报系统(Fireball reporting system)等多个项目 ...
火流星上报系统欢迎大家随手将观测到
的
火流星视频和图片上传,为建设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
的
公共数据库贡献力量。一起携手参与全民科学,每个个体
的
力量都是推动科学发现
的
关键!
本
平台
注册用户数突破200
截止日前,本
平台
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200个。
操作说明
星明天文台在理想情况下正常运转
的
时候,一个夜晚要追踪700~1000个这样
的
星系,因此对每个目标都进行“找不同”
的
工作量是非常大
的
,这个工作简单而繁重,然而科学发现往往来自于这样平常而不断累积
的
工作 ...
既然这个工作人人都可参与,为何不让大家像游戏一样都玩玩呢,天文如果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
的
,如此,PSP
平台
应运而生。可以这么说,PSP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网上看图
平台
。
静态图是将新图和历史图(以前拍摄
的
同一目标位置
的
图)进行减法
的
操作,将重复部分减去只留下新出现星点
的
部分,然后再做强化处理,因此在静态图中找新目标被叫做寻找亮斑。
我们欢迎您将自己
的
看图情况发布在QQ空间或者微博微信中,也感谢您以此来宣传PSP
平台
。
好了,已经迫不及待了,您可以尝试做一下在线测试,过关了就会成为PSP大家庭
的
一员,开始您充满期待
的
搜索之旅啦~~~~ 如果您打算使用手机看图,可以试试这个
网址
https://nadc.china-vo.org ...
足不出户 仰望星空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因此,该搜寻
平台
本质上就是一个网上看图
平台
。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事实上,建立一个公共
的
搜寻
平台
,也是高兴在“玩”
的
过程中得到
的
启发。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这让他意识到,中国
的
天文爱好者数量很多,如果能建立一个类似的网络
平台
,就能满足更多人对天文观测
的
热情。
他介绍,XOSS星明天文台巡天计划,主要进行天文发现,包括超新星、小行星、彗星等,PSP正是从原有
的
这部分内容中衍生出来的。XPRO是星明公众遥控天文台,这也是国内首个面向大众开放
的
远程控制
平台
。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崔辰州表示,根据计划
的
进展,希望国内有更多拥有天文设备
的
爱好者、组织团体加入到该项目中,寻找更多的东西,也充实该
平台
的
内容和功能。
平台
注册用户数超过万人
就在今夜,本
平台
的
注册用户数突破万人!!! 随着9月12日,合肥10岁男孩廖家铭通过本
平台
超新星搜寻系统发现疑似超新星
的
事件被媒体曝光后,
平台
注册用户数骤增。
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便从9月11日
的
1300多人增加到今夜突破万人。更是在9月14日创造了单日
平台
注册用户4993个
的
历史记录。
CasJobs国内
平台
搭建完成并实现LAMOST数据集成
斯隆数字巡天(SDSS)
的
专业用户对CasJobs一定不会陌生,它为大规模数据检索和使用提供了便利
的
网络化工作环境。
为方便国内SDSS以及LAMOST科学用户
的
科研工作,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团队完成了CasJobs国内
平台
的
搭建并实现了LAMOST DR1巡天星表数据
的
集成。
同时,SDSS SkyServer国内镜像从原来的DR10升级为最新
的
DR12。 CasJobs国内
平台
采用最新
的
CasJobs v4_0_0a版本。
此版本修正了此前版本中FITS格式输出
的
问题,提供了语法高亮显示等新功能。CasJobs是一个大型科学数据库
的
在线工作
平台
,以网络应用
的
形式提供强大
的
数据库检索和操作功能。
其突出
的
特点包括: 1、同时支持同步和异步查询作业 2、检索历史
的
保存与查看 3、用户个性化数据库“MyDB”在服务器端提供持久
的
表、函数、程序创建和使用功能 4、通过组机制实现用户间数据
的
共享 ...
基于快速模拟生成
的
红移范围为(0.45
的SDSS DR12星系
的
模拟星表
该数据是我们在论文《用COLA快速生成模拟星系表》中提到
的
SDSS DR12星系
的
模拟星表,产生快速模拟星表
的
技术是基于以下几个:Code for Anisotropies in the Microwave ...
基于快速模拟生成
的
红移范围为(0.45
的SDSS DR12星系
的
模拟星表
这是我们论文“用COLA快速生成模拟星系目录”
的
支持数据,包括模拟目录和merger-tree输出
的
晕文件。
<<
1
2
3
4
5
…
90
91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
Cookie 政策
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