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张立云教授团队、美国巴特勒大学韩先明教授和贵州中医药大学皮青峰博士合作利用时序测光和LAMOST光谱等数据,针对四颗晚型食双星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它们的轨道参数、光球黑子和色球活动性质。
,这不仅可以进一步确定食双星的物理参数和光球层黑子的演化规律,而且可以揭示恒星光球与色球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本文基于LAMOST光谱确定了四颗食双星样本的光谱型等参数,并利用综合光谱减技术对其色球活动指标(Hα和CaII H&K谱线)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色球活动的强度。
以其中一颗食双星V384 Ser为例(图1),图中上部的数据代表恒星色球层的贡献,谱线的发射表明该星存在弱的色球活动,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光谱数据发现其色球活动强度存在一定的变化。
下部绿色数据代表LAMOST望远镜观测所获得的光谱,红色数据是由LAMOST观测的不活动标准星所生成的综合光谱(代表恒星光球层的贡献);上部光谱是利用光谱减技术所获得的剩余光谱(代表恒星色球层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