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ASS大会主页   第27届ADASS大会于2017年10月22-26日在智圣地亚哥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
  •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宇宙学高性能异构模拟系统》(2017YFB0203301)支持下,完成并使用异构模拟系统软件PhotoNs,针对暗能量巡天项目,在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的国产平台上,使用1024核心和加速设备 ...
  • 既然这个工作人人都可参与,为何不让大家像游戏一样都玩玩呢,天文如果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的,如此,PSP平台应运而生。可以这么说,PSP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网上看图平台
    我们欢迎您将自己的看图情况发布在QQ空间或者微博微信中,也感谢您以此来宣传PSP平台
    好了,已经迫不及待了,您可以尝试做一下在线测试,过关了就会成为PSP大家庭的一员,开始您充满期待的搜索之旅啦~~~~ 如果您打算使用手机看图,可以试试这个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 ...
    IAU)的报告中将会把您及其他共同发现者的姓名写在前面(按照提交时间先后顺序),后面跟着的就是为您判断的高级用户的姓名以及星明天文台台长的姓名啦~如果您真正发现了一颗超新星,您将可以成为高级用户,有权为其他普通用户做进一步查验判断核实目标的工作 ...
  • 第六届双边会议将在智巴拉斯港(Puerto Varas)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和智天文学会共同主办,拟邀请中智天文学家共约100人参加会议。
    将邀请来自中方、智方及其他国家的共约100位专家相聚智,拟定重点支持的研究课题和技术研发,拓展全新的合作领域,争取尽快获得有显示度的创新成果。 | ...
  • 中国虚拟天文台在“公众频道”已上线推出了“恒星检索展示平台”。该平台基于DSS数据可视化展示,可在线进行恒星数据检索。
    登录平台在北天星空找到该星座之后,我们首先能注意到“人”字形的英仙座左下方有一团模糊的东西,让我们向前推动鼠标滚轮,拉近视角看看究竟。
    想要看清细节的话就来平台中体验一下吧! 按住鼠标左键向左拖动,我们来到英仙座β,中文名大陵五,是非常著名的光学变星。在恒星上点击鼠标右键可以显示当前恒星的信息。
    NGC253,玉夫座旋涡星系,相对于仙女座星系并不那么清晰,但是在平台中通过滚动鼠标滚轮,放大细节,可以看到遍布视野中震撼的深空天体。
  • 国家天文科学中心致力于提供这样的平台。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citizenscience(at)china-vo.org。
    上线时间:2024年10月 项目简介:光谱"动物园"(SpecZoo)是基于LAMOST、SDSS等国际大型巡天项目的海量光谱数据,利用人工智能与交互式可视化技术构建的一个科教融合平台 ...
    平台集成有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天体智能分类与参数测量、模板匹配与光谱标注、任务分配与团队协作、多波段/模态数据融合与特征提取等核心功能。
    平台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李广伟组织协调,太原理工大学智能光学成像实验室贾鹏团队开发,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和网络支持。恰逢近期英仙座流星雨造访地球之际,该系统隆重上线。
    它基于世界知名的全民科学平台Zooniverse,且由中国首次作为共同牵头方参与。
  • 随着平台的完善和应用深入,更多统计项将会陆续添加。 点击页面下方的“访问统计”即可进入统计模块。
  • 由赵永恒(万人计划入选者)、崔峻(百人计划入选者)、颜毅华(国家杰出青年)、吴宏(国家杰出青年)、苟军(青年千人入选者)、李菂(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多位杰出一线科研人员任教,分天文数据分析、行星数据获取与处理 ...
    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在几位授课教师的协助下,基于天文学科技领域云的云平台,为《多波段天文数据获取与处理》课程准备了标准的软件环境模板。
    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登陆天文学科技领域云平台,利用标准模板在数分钟之内便可以创建一个完备的课程软件环境。China-VO还准备了使用手册并对授课教师进行了培训。
  • 由赵永恒(万人计划入选者)、吴宏(国家杰出青年)、苟军(青年千人入选者)、李菂(千人计划入选者)、颜毅华(国家杰出青年)等多位杰出一线科研人员任教。
    课堂上学生们聚精会神听课 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自2015年起,基于公有云、专有云相结合的云资源平台和中国科技网IPv6网络环境,为课程定制“互联网+大数据”的软件环境。
  • 爱好者通过项目网站和公开平台浏览天文学家处理后的数据,并跟随项目的指导搜寻和分类特定目标,为天文学研究提供帮助。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的创建和运行离不开每一个建设者和参与者的贡献和努力。
    李楠博士活跃而创新的思维和项目设计思路;贾鹏博士及其团队的快速开发和项目建设能力让平台迅速壮大。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作为一个需要大量爱好者和普通公众参与的平台,离不开宣传推广和公众运营。
    同时,我们欢迎更多人加入,继续共同建设和丰富平台,让所有人都能在平台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天文学研究,学习天文学知识,享受科学发现带来的乐趣和成就。
    平台共建者 Contributors 平台发起人:崔辰州,李楠 平台主理人:李珊珊 平台技术负责人:樊东卫 平台宣推负责人:杨涵溪 创始团队:China-VO团队 技术支持:李长华 ...
  • 本次年会中,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陶一寒跟进了“IVOA能为科学平台的标准化做些什么”的专题讨论。
    与会专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科学平台间互操作,利用容器机制在不同科学平台间分享数据分析程序,以及提供标准化的API和VO相关容器镜像等议题展开讨论。
    这些国际经验可为国内科学平台的建设,以及与其它数据中心和科学平台的互通提供参考。 结合会议研讨成果,在接下来的数周里组委会还将陆续安排后续多场研讨,具体日程安排将及时更新到会议网站。
    目前联盟有21个成员,包括20个VO项目(中国、阿根廷、亚美尼亚、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欧洲、法国、德国、匈牙利、印度、意大、日本、俄罗斯、南非、西班牙、乌克兰、英国和美国)以及欧洲空间局这个政府间组织 ...
  • 截止日前,本平台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200个。
  • 为了能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享我国上空的火流星及其陨石信息,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在China-VO全民科学平台中上线了火流星上报系统。近期系统中又有哪些新成果,一起来看看吧!
    China-VO全民科学平台欢迎每一个对天文感兴趣的公众共同参与天文学研究和发现。
    平台目前已上线: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引力透镜搜寻项目(LENSFINDER)、火流星上报系统(Fireball reporting system)等多个项目 ...
  • 目前联盟有21个成员,包括20个VO项目(中国、阿根廷、亚美尼亚、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欧洲、法国、德国、匈牙利、印度、意大、日本、俄罗斯、南非、西班牙、乌克兰、英国和美国)以及欧洲空间局这个政府间组织 ...
  • 就在今夜,本平台的注册用户数突破万人!!! 随着9月12日,合肥10岁男孩廖家铭通过本平台超新星搜寻系统发现疑似超新星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平台注册用户数骤增。
    更是在9月14日创造了单日平台注册用户4993个的历史记录。
  • 为方便国内SDSS以及LAMOST科学用户的科研工作,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团队完成了CasJobs国内平台的搭建并实现了LAMOST DR1巡天星表数据的集成。
    CasJobs国内平台采用最新的CasJobs v4_0_0a版本。此版本修正了此前版本中FITS格式输出的问题,提供了语法高亮显示等新功能。
    CasJobs是一个大型科学数据库的在线工作平台,以网络应用的形式提供强大的数据库检索和操作功能。
  • PSP团队 发现时间:2023年1月13日5时14分16秒 发现亮度:16.8 CV TNS:https://www.wis-tns.org/object/2023iy 完成上报9个小时后,意大业余天文学家 ...
    图2 TNS页面 Fabio Briganti和Claudio Balcon在附注中写道:“在意大超新星搜寻项目中,我们使用安装在0.2米望远镜上的FOSC-ES32光谱仪获得了R〜 ...
    特别感谢意大业余天文学家Fabio Briganti和Claudio Balcon多次证认PSP发现的暂现源性质。
  •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日本的野边山射电天文台;俄罗斯的RATAN600米射电望远镜(RATAN-600);德国埃菲尔斯伯格射电望远镜;英国洛弗尔望远镜和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位于西班牙的加那大型望远镜 ...
    ;美国莫纳克亚天文台、阿帕奇天文台、基特峰国家天文台、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阿雷西博天文台、甚大天线阵和绿岸射电望远镜;位于智的欧洲特大望远镜、甚大望远镜和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澳大利亚的帕克斯天文台 ...
  • 近日,院条财局发文公布了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的评选结果,“虚拟天文台-天文学科技领域云”成功入选。 为进一步凝练和展示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应用成果,推广和扩大科研信息化建设成效,促进“科技云”环境下各学科和技术领域的信息化环境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有力促进中科院的科技创新,支撑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中科院条财局组织了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全院39个单位共提交了39个案例,经过专家函审和现场打分两轮评审,最终评选出“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
  • 开放科学可以更快地创造更先进和更包容的研究氛围和生态系统,建立更公正和更公平的制度体系,确保各行各业的人群都能参与科学,减少因被排斥、被剥夺权和被边缘化的人群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障碍,让更多不同的声音和群体参与科学辩论 ...
    关于NASA开放科学的更多信息可访问网址:https://science.nasa.gov/open-science/transform-to-open-science 开放科学年的成功将取决于个人、 ...
    这次也将积极参与全球开放科学的相关活动,比如扩大数据、代码、论文的开放程度,通过新媒体平台分享不同人群关于科学的探索感想等等。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