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江2.4米光学望远镜2014下半观测时间申请工作于20147月21日开始通过本平台进行,8月16日申请窗口关闭。
    申请用户遍布国内天文研究机构及高校,主要有: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国家授时中心、广州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贵州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
    香港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机构;此外还有国外的用户,如: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Aarhus University等。
    接下来,望远镜时间分配委员会的专家将利用天文学科技领域云进行在线评议,并最终决定2.4米光学望远镜2014下一个观测季(2014.9.15–2014.12.31)的观测时间分配安排。
  • 自10月8日以来,会议网站共收到来自中国科学院天文台站系统、高校、中学、科技场馆、IT科研院所,以及香港澳门和部队单位等近40个单位,150多名人员的注册信息。
    因报名人数到达上限,中国虚拟天文台暨天文信息学2018学术会在线注册报名于10月18日提前关闭。 引力波、中微子探测窗口已经打开,天文学研究迈入多信使时代。
    中国虚拟天文台与天文信息学2018学术会将于201811月21-25日在江西景德镇召开。本次会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景德镇学院承办。
    本届学术会的主题为 “天文学中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ML and AI in Astronomy)”,将聚焦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文学中的最新和潜在应用。   ...
    会议地点:江西景德镇 会议时间:201811月21-25日 会议网站:http://www.china-vo.org/events/cvo2018/index.html     本会合作伙伴 ...
  • 从天文数据中提取宝贵的科学知识,往往需要多种观测设备、几代研究学者经累月的艰辛付出。
    服务成效 自20147月中心望远镜时间申请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先后提供了16次时间申请服务,共收到近1000份观测提案。
    以中心的这个平台为纽带,丽江2.4米望远镜与兴隆2.16米望远镜自2016起开始进行望远镜观测时间的联合申请,这是国内首次联合申请尝试。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大学、天津大学、香港大学 ...
    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法国图卢兹天文台等近一百家天文研究机构及高校的用户提供服务,得到望远镜用户和望远镜运行团队的高度肯定。
  • 新版本中增加了DOI服务     关于PaperData       中国虚拟天文台论文数据贮藏库于2015上线。
    用户在平台上注册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一个可以个性化定制的永久网络访问地址,论文及其涉及的图表、数据、动画、电影、模型、代、软件等都可以安全、稳定地储存在这个平台上,并可以随时直接通过他们的虚拟机进行访问 ...
    20184月,国务院发布《科学数据管理办法》;20192月,中科院印发《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办法(试行)》,二者均强调了科学数据管理主体要在保障安全的大前提下,依法严格做好科学数据保密工作 ...
    首先,DOI用国际通用的统一标准,取代了传统多边协议的数据编方式,标识一经生成,其中的内容将不允许再被修改,从而有效规避了数据标准、质量不统一,数据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其次,DOI只负责分配编,并不限制数据储存位置 ...
    DOI 编具有唯一性,一经生成永久不变,用于标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实体。现在,不少国际知名期刊都在使用DOI编,它已成为期刊规范化、国际化的标志。           ...
  • 中国虚拟天文台与天文信息学2018学术会于11月21日至25日在江西景德镇召开,来自各天文台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馆、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等50多个单位1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自2001起已经成功举办17届。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是第一次同时有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大陆,即两岸四地天文科研及科普工作者参加的会议。
    本届学术会由国家天文台主办,景德镇学院承办。     引力波、中微子探测窗口已经打开,天文学研究迈入多信使时代,让本已极具挑战性的天文大数据再度升级。
    因此,在上一届成功尝试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激发新想法和培养轻人才,本届会继续设立了“脑洞报告”和“研究生报告”专场。   ...
    最后,根据参会代表的现场表决,2019学术会将于明11月27-30日在“百湖之城“黑龙江大庆市召开。   本会合作伙伴包括: ...
  • 为使科研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云计算及机器学习的原理及技术,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根据《国家天文台2021度职工培训计划》安排,将于20219月27-28日在国家天文台A601会议室举办云计算与机器学习的技术培训 ...
    2009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得计算机应用工学博士,2009至2013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留学,2014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类 ...
    来发表SCI/EI论文10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该领域顶级期刊6篇,获得欧洲和美国专利授权5项。
    拥有多AI落地以及企业智能化经验。曾任职微软中国,多微软搜索引擎必应团队的资深架构师。主要讲授基于公有云的大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平台在科研中的应用。
    报名方式 扫下方二维填写报名表,提交完成且未收到拒信即视为成功提交。 图2:报名链接 温馨提示 无法亲临现场的老师、同学可通过线上形式参与培训。
  • 丽江2.4米和兴隆2.16米望远镜,20179月-20186月观测时间申请工作于20176月14日开始通过中国虚拟天文台平台系统进行,7月10日申请窗口关闭。
    申请用户遍布国内及澳门和台湾的天文研究机构及高校,主要有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机构;此外还有国外用户 ...
  • 科研论文中涉及的图表、数据、动画、电影、模型、代、软件等都可以寄存在这个平台上。平台为每一个实体对象提供一个永久的网络访问地址(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解决临时网址经常失效的问题。
    20145月15日中科院“十二五”科研信息化专项“天文学科技领域云”平台上线试运行。中国虚拟天文台以论文数据贮藏库上线来纪念“天文学科技领域云”上线试运行一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
    平台试运行一来,已经整合了中科院各天文台的十多套观测数据和云计算资源;国内3个2米级以上的光学观测设备,LAMOST、2.4m、2.16m,全部基于该平台实现了原始观测数据的规范化归档管理;为LAMOST ...
  • 科研论文中涉及的图表、数据、动画、电影、模型、代、软件等都可以寄存在这个平台上。平台为每一个实体对象提供一个永久的网络访问地址(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解决临时网址经常失效的问题。
  • 这是‘An Ultra-Fast Image Simulation Technique with Spatially Variable Point Spread Functions’的相关代,该代可以快速模拟空间逐点变化的模糊图像 ...
  • 这篇题为《具有空间可变点扩散函数的超快速图像模拟技术》的论文附带的代,可以用于创建模拟图像,其中点扩散函数(PSF)在每个像素上都有不同的变化,并且代相比卷积算法速度非常快。
    该代由Python编写,并与Python 3.9版本兼容。
  •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天文统计学与R语言培训和交流,这是继2017在日本举办之后第二次在东亚范围内开展的天文统计学与R语言培训。
    来自东京大学、蒙古国立大学、越南国家空间中心、智利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等共 ...
    28个国内外天文科研单位的129名青科研人员和学生参加了研讨会。
    Eric Feigelson教授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天文信息学和天文统计学委员会的首任主席,自2005起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举办天文统计学暑期班,并著有《面向天文学的现代统计方法与R应用 ...
    此次培训内容涵盖了统计推理、回归、多元聚类和分类、贝叶斯推理等经典统计学理论,同时利用大量代示例演示了如何利用R语言将这些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天文数据分析。
  • This package is a Python package for the Standards of Fundamental Astronomy (SOFA) servi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It implements the Python package PyMsOfa for SOFA service in three ways: (1) a Python wrapper package based on a foreign function library for Python ...
  • This package is a Python package for the Standards of Fundamental Astronomy (SOFA) servi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It implements the Python package PyMsOfa for SOFA service in three ways: (1) a Python wrapper package based on a foreign function library for Python ...
  • 237前的17813月13日晚,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像往常一样,用自制的15厘米口径反射望远镜观测星空,他注意到双子座附近有一颗星图上查不到的星星,改用900多倍的目镜再次观测之后,赫歇尔肯定了这不是一颗恒星 ...
    截至3月12日初赛结束,全球共计近千支队伍报名参赛,覆盖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国内首个参与天文科研的云计算厂商,阿里云早在201610月就与国家天文台达成了战略合作,将LAMOST 、FAST等天文观测数据同步到云端的虚拟天文台开放给大众。
    “天文数据挖掘”天池大赛大赛官网 ...
  • 最近,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新昌星空文化传媒合作,在万维望远镜(WWT)北京社区资源库里上线了一组360度×180度的新昌全景图,从鼓山公园、新昌体育场、翡翠山南复线、孝行路,还有孝行路十九峰路口等多个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如诗如画的新昌小城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上还集合了中国天眼FAST台址自2009到2016覆盖从开工前到竣工整个期间的全景图,这套绝无仅有的全景资料将让你全方位系统了解FAST的建设历程。
  • 这个是论文“An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Masking Algorithm Based On Pre-trained Deep Neural Networks”的源代, ...
    采用预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图像质量进行快速判断,可以用于各类巡天图像的快速处理任务。
  • 这个是论文“An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Masking Algorithm Based On Pre-trained Deep Neural Networks”的源代, ...
    采用预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图像质量进行快速判断,可以用于各类巡天图像的快速处理任务。
  • 20173月,LAMOST DR2数据正式被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CDS)的VizieR数据库系统收录,获得“V/149”的永久星表编号,同时同步到VizieR在英国、美国、日本、南非、印度、中国 ...
    图1VizieR系统自动为LAMOST DR2生成的巡天数据覆盖图 LAMOST DR1数据于在20163月被VizieR数据库系统收录,获得“V/146”的永久星表编号,目前LAMOST DR1 ...
  • 这里公布的是太原理工大学智能光学实验室研究的CMOS暗电流建模和坏像素识别方法所对应的样例代,代已经应用于一个商用卫星的数据处理任务中,并且展示了比较好的结果。
    本代可作为启发,应用于不同类别的星载相机数据处理任务中。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