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t By :    Default    Relation DESC    Relation ASC    Time DESC    Time ASC
  • 近期,《自然》和《自然·天文》同步发表2篇文章,报告了国际天文学家团队使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方法观测研究大熊座快速射电暴(FRB)的结果。
    科学家通过国际合作方式,使用横跨亚欧大陆8个国家的12台射电望远镜开展了长期观测,精准定位了快速射电暴的天空位置。
    这些研究进一步表明,FRB起源于磁场极强的致密中子星,并且辐射区极其致密,不到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354-w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1-01569-9 图 1 艺术想象图:极其快速 ...
  • 双星星族中双星比例、质量比分布和周期分布等统计性质对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双星演化、双星相关天体的形成、恒星及银河系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但一直以来人们对双星星族的统计性质知之甚少,海量LAMOST中分辨率巡天光谱数据为研究双星星族的统计性质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对双星的质量比分布和双星比例的研究具有绝佳优势。
    研究人员利用LAMOST DR6和DR7的光谱观测数据,详细研究了双星系统样本的质量比分布及双星比例。同时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峰值振幅比(PAR)方法 (图2)。
    基于该方法,研究团队得到了A型、F型和G型恒星的双星星族质量比分布(图3)与密近双星比例。
    在上图中,我们展示了我们样本中A、F和G型双星(黑色方块、蓝色圆圈和红色三角形)的质量比分布。
  • 该方法旨在快速准确地识别EP和其先导设备LEIA观测的X射线暂现源和变源。这一创新方法显著提升了X射线源的识别速度和准确性。
    图2 整体框架 随着EP卫星发射升空并投入使用,如何快速、准确地对这些X射线源进行分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过程中对比了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包括随机森林、XGBoost、KNN、朴素贝叶斯和SVM,基于对比分析结果选择了随机森林作为最终方法。
    本研究不仅为EP任务的X射线源快速分类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对于特征选择和X射线源分类的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Evaluation and Masking Algorithm Based On Pre-trained Deep Neural Networks”的源代码,代码采用预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图像质量进行快速判断 ...
    ,可以用于各类巡天图像的快速处理任务。
  • Evaluation and Masking Algorithm Based On Pre-trained Deep Neural Networks”的源代码,代码采用预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图像质量进行快速判断 ...
    ,可以用于各类巡天图像的快速处理任务。
  • 该数据是我们在论文《用COLA快速生成模拟星系表》中提到的SDSS DR12星系的模拟星表,产生快速模拟星表的技术是基于以下几个:Code for Anisotropies in the Microwave ...
  • 经全球各地多台设备后续观测后,确认2023 DB2的绝对星等为21.76等,对应直径约200米,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绕太阳公转一周需1.06年,但它与地球轨道的最近距离远在3千万公里之外,是地月距离的80 ...
    图32023年2月28日晚,星明团队成员张宓在26日NOWT疏散星团观测数据 (项目负责人:新疆天文台张余研究员)中发现一颗快速移动天体 2022年12月起,新疆天文台启动了与星明业余天文观测团队合作的小行星搜寻项目 ...
  • ‘An Ultra-Fast Image Simulation Technique with Spatially Variable Point Spread Functions’的相关代码,该代码可以快速模拟空间逐点变化的模糊图像 ...
  • 这是我们论文“用COLA快速生成模拟星系目录”的支持数据,包括模拟目录和merger-tree输出的晕文件。
  • pymoog是简明杰博士开发的软件,官网地址为 https://github.com/MingjieJian/pymoog ,本数据集为该软件所需要的额外谱线线表。
  • 通过和国际上其它巡天(APOGEE、RAVE、GALAH)及之前的文献数据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同源样本的SPCANet结果和参考集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该工作利用LAMOST DR8中分辨率数据,研究了886颗观测次数大于6次的早型星的双星比例、质量比分布和周期分布,给出了早型星双星比例与有效温度、金属丰度和投影自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早型星的形成及演化 ...
  • 如果快速射电暴也是由这样的天体发射出来的,那么能否看到规律出现的快速射电暴信号呢?非常遗憾地是,在过往的诸多研究中,寻找快速射电暴在毫秒到秒量级的周期的所有努力都失败了。
    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考虑快速射电暴的发射方式。 天体也存在不可预测、看似混乱的能量释放过程,例如星震和地震。致密天体,特别是具有极端磁场的磁星,其星震被认为是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触发机制。
    下图是快速射电暴在磁星表面产生的一个艺术想象。圆锥形尖刺则代表快速射电暴的多次爆发。尖刺的大小不一,反映了爆发能量的差异。
    爆发之间通过绿色线段相连,形成了一条随机漫步的路径,这象征着快速射电暴爆发的随机性。 图 快速射电暴在磁星表面产生的艺术想象图。
    新闻来源:国家天文台官网 ...
  • 该团队基于“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对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220912A的长期偏振观测,通过分析其偏振特性变化,首次利用快速射电暴实现对河外超轻类轴子暗物质与光子耦合强度的限制 ...
    利用快速射电暴偏振测量探测河外星系类轴子暗物质的示意图。 光子和类轴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色散关系改变,导致左旋与右旋圆偏振模式的相速度产生差异,进而造成偏振角的周期性变化。
    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220912A因其高度线偏振特性、非磁化局域环境及毫秒级定位精度,成为探测类轴子暗物质的理想目标源。
    相较于银河系内脉冲星、黑洞偏振观测等传统手段,快速射电暴作为河外探针可实现星系际暗物质的多尺度互补探测。该研究为类轴子暗物质搜寻开辟了全新维度。 图2.
    新闻来源:紫金山天文台官网 ...
  • 这是“Fast generation of mock galaxy catalogue with COLA”一文中所用到的数据集,包括BOSS CMASS NGC星系的模拟星表和暗物质粒子模拟直接输出的暗物质晕表。
  • 这段代码使用 Python 3 编写,旨在帮助检测快速移动的目标。由于它融合了关于观测模式和所用仪器特性的先验知识,因此可以直接用于检测,而无需额外的训练。
  • 这篇题为《具有空间可变点扩散函数的超快速图像模拟技术》的论文附带的代码,可以用于创建模拟图像,其中点扩散函数(PSF)在每个像素上都有不同的变化,并且代码相比卷积算法速度非常快。
  • Moitinho 数据发布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借阿里云快速通道第一时间完成了Gaia EDR3数据的国内镜像工作,目前镜像已开放访问,地址为 https://nadc.china-vo.org ...
  • 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是一种持续仅数毫秒的神秘射电暴发现象,其起源的研究是当前天体物理前沿热点课题。
    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朱炜玮、李菂等与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发的搜寻技术,结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对海量FAST巡天数据进行快速搜索,并发现了新的快速射电暴。
    图1:新发现快速射电暴FRB 181123消除色散影响后的动态谱,该FRB有罕见的三峰结构。
    研究者正在通过FAST优先重大项目“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对该FRB进行跟进研究。
    未来FAST望远镜将会通过“多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CRAFTS)”和“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等FAST优先和重大项目,发现和观测更多FRB,进一步对该神秘天文现象的起源和发生机制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
  •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中国天眼FAST发现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提供了数据与技术服务。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在1毫秒的时间内释放出太阳大约一整年才能辐射出的能量。
    此前并未发现存在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
    综合FAST的近期观测数据,FRB20121102A和FRB 20190520B很可能处在快速射电暴初生阶段。
    FAST的持续观测,特别是执行“快速射电暴巡天”优先重大项目,有望建立全新的FRB演化图景。
    随着快速射电暴样本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我们能够拨开快速射电暴神秘的面纱。
We use cookies to offer you a better experience, analyze site traffic.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website,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