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NADC)获科技部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一周年之际,中心网站(nadc.china-vo.org)以崭新形象亮相。
    网站底部的致谢模板和使用指南,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网站数据资源与服务。 图3:特色服务成为专业人士的必备工具 社会公众及天文爱好者 中心重视科学数据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
    新版网站增加了最新研发的日食计算器,为公众规划日食观测提供方便的信息查询。
    图4:网站列出了最新的公众科普活动 新版网站还增加了全站统一检索功能。
    网站功能还在不断优化,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及时向我们反馈!
  • 近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汤柏添副教授等人,继2019年利用LAMOST DR3数据证认出约40颗氮增贫金属场星之后,再次利用LAMOST DR5光谱数据证认出约60颗氮增贫金属场星,使其样本总数达到 ...
    幸运的是球状星团里具有一类很有辩识度的恒星:氮增贫金属星。因此搜寻氮增贫金属场星,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银河系与近邻矮星系及球状星团的相互作用过程。
    图1:氮增贫金属场星可能从球状星团中逃逸或者在双星演化过程中产生 虽然球状星团里能够产生氮增贫金属星,但这并不是其唯一来源,双星系统也可能产生氮增贫金属星。
    因此需要其它方法来进一步辨别已经证认出的氮增贫金属星的来源。通过分析运动学特征,研究人员发现,这批氮增贫金属场星中有很大比例起源于球状星团。
    目前,该研究团队已经获取了智利麦哲伦望远镜对这批氮增贫金属场星进行的高分辨光谱观测数据,接下来将进一步对这批氮增贫金属场星样本的详细化学元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
  •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张萌博士与北京大学张华伟研究员、云南大学刘晓为教授等人利用LAMOST对主序星和亚巨星的钡元素丰度开展了系统研究,发现了一批钡丰度显著增的恒星(钡元素相对含量是太阳的10-1000 ...
    这些恒星内部产生的钡元素可以通过恒星演化的第三次挖掘过程搬运到恒星表面,并抛射增到星际介质中,增下一代恒星。
    但是,前人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钡元素增的恒星,主要为巨星。
    其中大约1/3的恒星可能经历了双星演化过程中的物质交换,它们不仅钡元素丰度高,C和N元素也显著增,这符合恒星演化过程中AGB阶段内部核合成产生的元素丰度模式,并与过去人们对钡增巨星的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一致的 ...
    另有2/3的恒星没有显示出明显的C和N元素增,而是呈现出Mg,Ti,Ni等元素丰度的异常。其中,Mg元素丰度比普通恒星更低,这与高温、中等质量钡元素增的恒星情况相似。
  • 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利用美国麦哲伦望远镜(Magellan Clay Telescope)的高分辨率光谱,精确分析了一批从LAMOST数据中证认的氮增贫金属场星的元素丰度,并结合LAMOST的海量巡天数据 ...
    ,分析发现这些氮增场星极可能来源于球状星团。
    此前,中山大学汤柏添等人在LAMOST光谱数据中先后发现了上百颗氮增场星。
    中山大学俞锦程、汤柏添等人首次利用麦哲伦望远镜观测的高分辨率光谱,精确测定了其中15颗氮增场星的20多种化学元素的丰度,并利用化学元素标签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起源,发现它们与球状星团第二代恒星的元素特征相似 ...
    图1:不同观测源(氮增场星,球状星团,银河系场星,河外场星等)的元素丰度与铁丰度关系。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而氮增的场星更为特殊:因为其甚高的氮丰度一般只能在球状星团的恒星中找到,但现在却在场星里发现了。它们是否由球状星团抛出?还是另有起源?这或者将改变我们对银河系及其星团的相互作用的认识。
    近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汤柏添副教授与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及多个国外合作者找到了44颗氮元素增的场红巨星。这类恒星非常罕见,仅占总样本不到1%的比例,具有很高研究价值。
    经过确定它们的碳氮丰度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恒星的确具有很高的氮丰度,比一般正在经历extra-mixing的贫金属场红巨星的氮丰度还要高,这表明这些恒星的氮增有特殊的来源。
    研究人员利用LAMOST光谱测得CN和CH谱指数后,从谱指数参数空间中分离出了CN强CH中等(氮增,黑色加号) 和CN强CH强(碳增,红色加号)的贫金属场红巨星,而背景是普通的贫金属场红巨星。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会利用更新版本的LAMOST数据来找到更多的氮增场红巨星,并且会利用国内外的大望远镜进行后续高分辨率光谱观测,以得到更多的化学元素丰度和视向速度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确定它们的来源及演化 ...
  • Howarth教授在LAMOST数据中发现了2颗氮超O型星(ON星)并揭示了这类星的起源。该研究工作解决了困扰天文学家们近50年的ON星的起源问题。
    黑线是LAMOST中分辨率光谱,而红线是模型 ON星是一种非常稀少的,氮超的O型星。这种星的氮丰度往往超过同类星的10倍以上,且无法用单星演化模型解释。
    至于氮超的化学元素组成,那是由于高速自转会导致星体的化学元素整体混合。这种混合会把表面上的氢燃料带入核心,而把核心的核聚变产物氮等重元素带到表面,从而导致了恒星表面上的氮超
  • 作为天文学科技领域云2015年面向公众的一项重要活动,第二届WWT宇宙漫游制作大赛网站正式上线。在线作品提交系统将于2月16日面向公众开放。
    关于大赛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大赛网站(http://wwt.china-vo.org/tours2015) 或关注大赛官方微信(搜索:WWTinChina或扫描下图二维码)。
  • 二、揭示特殊星族的起源 按照标准的银河系化学演化模型,早期诞生的盘星主要经历alpha元素增(大质量恒星死亡爆发的II型超新星的贡献)的过程,而金属丰度相对较低。
    后期,大质量恒星死亡殆尽,由小质量恒星死亡演化产物Ia型超新星主要贡献铁族元素增,而alpha元素相对变低。
    然而,最近基于星震学测量的年龄和大规模光谱巡天得到的alpha元素丰度,发现银盘上存在一族较为年轻(小于4-6 Gyr)的alpha元素增([alpha/Fe] > 0.15 dex)恒星,这些恒星显然不符合标准的银河系化学演化模型预言 ...
    目前关于这类特殊星族的起源有两种解释:一是这些星族的恒星成员起源于一类早期保存下来未受Ia型超新星增污染的原处气体环境;另一类是这些恒星很可能是双星吸积或并合演化的产物。
    图3:“年轻”alpha元素增星族的结构(上图)、化学(中图)及运动学(下图)与传统化学薄厚盘的比较。
  • 在国家天文台赵永恒老师的极力推动下,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樊东卫博士等人与赵永恒老师一道开发了在线日食计算器网站(Eclipse Calculator)。
    可以便捷地查询某一地点日食发生的时间,网站地址:https://nadc.china-vo.org/eclipse/。 该网站集合了上下三千年的日食信息。
    此外,网站还可以获取日食带的详细地图,用户可在日食带范围内针对某一个观测点的观测信息进行查询。目前,该网站还在持续更新中,后续还会根据用户需求开发更多功能。
    网站上线同时,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还将该网站的元数据汇交至科技部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具体信息请点击这里。 图1:在线日食计算器网站 ...
  •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天文力学处副处长毛羽,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白金明、纪委书记陈吉岳,以及来自各天文台站、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多波段多信使数据的融合 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学 科学平台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信息提取 高维海量数据的可视化 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密集型研究 学科发展与跨界合作 大会精彩内容回顾 毛羽副处长首先为大会致辞 ...
  • http://dr7.lamost.org/v2.0/catalogue网站提供了.csv格式的LAMOST中分辨观测天区星表。
  • http://dr7.lamost.org/v1.3/catalogue网站提供了.csv格式的LAMOST中分辨观测天区星表。
  • http://dr7.lamost.org/v2.0/catalogue网站提供了.txt格式的LAMOST中分辨输入星表。
  • http://dr7.lamost.org/v1.3/catalogue网站提供了.txt格式的LAMOST中分辨输入星表。
  • http://dr7.lamost.org/v2.0/catalogue网站提供了.txt格式的“LAMOST低分辨输入星表”。
  • http://dr7.lamost.org/v2.0/catalogue网站提供了两种格式的LAMOST低分辨白矮星星表,一种是.fits格式,一种是.csv格式。
  • http://dr7.lamost.org/v1.3/catalogue网站提供了.txt格式的“LAMOST低分辨输入星表”。
  • 第一代恒星给宇宙带来第一缕曙光,是终结黑暗时代的起始点,主导着早期宇宙化学增过程和演化历史。理论预言第一代恒星的寿命极短,只存在于高红移的宇宙之中,因此直接观测到第一代恒星的难度极大。
    论文通讯作者赵刚研究员称,此项研究从观测上证实第一代恒星的质量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数百倍,揭示了PISN在宇宙早期化学增过程中的贡献,对研究第一代恒星的初始质量函数意义重大,并将对元素起源、宇宙早期的恒星形成和星系化学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
  • 大质量早型星可以促进宇宙再电离并使星系化学元素增。大部分早型星属于双星系统, 由早型星组成的双星系统最终可能演化形成双中子星、黑洞-中子星、双黑洞等引力波源。
    如需了解LAMOST数据更多详情或希望使用该数据,您可以访问如下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res/resource/?tag=10。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