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条局信息化工作处主管、虚拟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委员、项目组成员和特邀代表3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由天文学科技领域云项目负责人郝晋新副台长主持。
    崔辰州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回顾了项目的建设历程,汇报了任务建设目标完成情况,梳理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亮点工作,结“率先行动”计划和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的需求展望了“十三五”的发展前景。
    院条局信息化工作处褚大伟老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院“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情况。与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专家就我院天文口科研信息化工作献计献策。
  • 近日,院条局发文公布了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的评选结果,“虚拟天文台-天文学科技领域云”成功入选。
    为进一步凝练和展示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应用成果,推广和扩大科研信息化建设成效,促进“科技云”环境下各学科和技术领域的信息化环境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有力促进中科院的科技创新,支撑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中科院条局组织了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
  • 会议由条局副局长王凡主持。院条局信息化工作处全体同志参加会议。    ...
  • 本数据列出了近20年文献中给出的18组大质量黑洞-宿主星系关系,并将每一组关系代入模型计算得出宇宙随机引力波背景的特征应变幅度、特征应变幅度频谱在低频段的转折频率及转折谱指数等参数信息。有关数据请参考文献Chen, Yu, & Lu (2020, ApJ, 897,86)中表1。
  •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的要求,现在,360度×180度的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的科技娱乐场馆当中。
  • 2月27日,中科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2014年第一次会议在院机关召开,谭铁牛副秘书长出席会议,院条局王凡副局长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孙九林院士主持会议,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和信息化工程承担单位代表共计50 ...
  • 1958-199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射电流量计历史资料,数据处理是原始数据整,高精度扫描,保存成国际统一fits数据格式,方便后期数据处理。
  •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张敬华、毕少兰教授及李亚光等人利用LAMOST DR4低分辨率光谱数据和Kepler 测光数据构建了一个包含5575颗FGK-型矮星的色球活动指标和光球活动指标的样本库。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2020,ApJS,247,9)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002.09842 精确测量恒星不同种类的磁活动指标可以为理解恒星不同高度的大气结构之间的互相作用提供有效信息,并且能够为研究恒星内部及表面磁场的产生以及演化提供探针作用。LAMOST大型光谱巡天项目为测量恒星色球层的Ca II线发射活动指标提 ...
  • 1994-201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射电频谱仪历史观测资料,数据处理是原始数据整,高精度扫描,保存成国际统一fits数据格式,方便后期数据处理。
  •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中科院办公厅副主任吴钰、中科院前沿局副局长黄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副主任董国轩、中科院网络中心副主任南凯、中科院条局信息化工作处处长陈明奇、中科院前沿局重点实验室处副处长薛艳杰 ...
  • 会议将以天文大模型为核心,为整国内的数据、计算资源以及智力资本,系统性地构建天文研究方阵奠定坚实的基础。 | ...
  • 这就需要一双眼睛来给计算机帮忙,人机结,效率更高。
  • 通过将UCAC5与Gaia DR1数据相结获得超过1.07亿颗恒星(在Gaia坐标系上),其典型精度为1–2 mas/yr(R=11–15 mag)和大约5 mas/yr在16 mag。
  • 本样本结来自SMSS的南半球数据,将极大地推动我们对银河系的理解,特别是其形成和演化。
  • Observations), FIT(Flexible Image Transport System), SDO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文档报告以及国际同类数据统一标准规范并结项目具体数据资源 ...
  • </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18px;">结PSP图像及BGO补拍图像,经管理员们再次讨论,一致认为可以上报。
  • 近期,国家天文台LAMOST工作人员汪梦欣、罗阿理等人基于LAMOST DR4的河外光谱数据构建了一组含有325个发射线窄线双峰特征的星系样本,并结SDSS-IV MaNGA 巡天数据,对其中一个源的双峰起源展开了进一步地分析 ...
    窄线双峰发射线星系在研究活动星系核窄线区动力学以及星系并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目前的空间分辨率已经能够分辨个别活动星系核的窄线区,但是人们对于窄线区的理解仍然有限。
    截止目前,LAMOST已发布约20万条河外光谱数据,这为系统地搜寻窄线双峰源及后续研究星系并及窄线区动力学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河外光谱呈现出的发射线窄线双峰轮廓的起源一般认为来自于三种机制,分别为外流现象、星系并相关的双核绕转活动以及带有扰动或被尘埃遮掩的旋转盘状结构。     图1.
    这些样本在红蓝两端的关键发射线处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双成分谱线轮廓特征(图1),其中,这批样本中101个源的光谱是LAMOST首次观测的;另外汪梦欣等人发现样本中33个源在测光图像上表现出双核及潮汐尾等星系并迹象 ...
  • 这些都揭示了半人马A复杂的恒星形成历史,同时表面并过程在其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半人马A的形成过程前人普遍认为有两种可能的形成过程。
    一种是椭圆星系通过吸积矮星系形成,另一种是两个大小相当的旋涡星系并而成。但是都没有很好的模拟进行再现这一过程。
    这两个大小相当的旋涡星系在大约50亿年前发生了第一次碰撞,20亿年前两个星系的核心相互的并。这次宏大的并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恒星子结构特征,例如,恒星壳,丝状的恒星流。
    成功的模拟半人马座A的形成过程表明,在过去的几十亿年内,近邻宇宙中仍然有巨型的椭圆星系在通过主并的方式形成, 这也表面主并过程在星系形成过程中占据这重要作用。
    右边两图给出两个大小相当的旋涡星系并后形成的产物。 该研究所使用的数值模拟由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搭建的HPC高性能计算集群完成。
  • 我们将 GALEX GR6+7 AIS 和 Gaia EDR3 的光度数据与 SAGA 和 PASTEL 目录中的恒星参数相结,并分为矮星 (0.4< BP-RP<1.6) 和巨星 (0.6< BP-RP ...
  •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今年年初,崔辰州和高兴在一次交流活动中几乎是一拍即,由星明天文台提供内容,中国虚拟天文台提供计算机技术和平台。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