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金山天文台的多通道近红外太阳光谱仪(MISS)于上世纪 70 年代建成,经过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和 90 年代末及本世纪(最新 2015 年的改造升级)的更新,发展成现在的 5 个波段(Hα 6563 ...
  •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的要求,现在,360度×180度的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的科技娱乐场馆当中。
  •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照相底片一直是天文观测的主要探测器。天文观测底片成为天文学观测研究的珍贵遗产。中国的天文摄影观测始于1901年,一个多世纪以来,总共拍摄了大约30,000张天文底片。
    图2此次所发布底片数据的指向分布,红线代表天球赤道,绿线代表黄道,蓝线代表银道面 相关论文已被RAA(天文学与天体物理研究)接收,数据访问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res ...
  • 世纪90年代Alex Szalay教授与图灵奖获得者吉姆·格雷(Jim Gray)博士共同为斯隆数字巡天(SDSS)计划构造数据库系统,开创了使用数据库来规范化管理和发布天文数据的先河。
    Szalay教授和Gray博士的友谊与合作成为世纪之交跨界合作的传奇佳话。
    Szalay教授除了学识渊博还爱好广泛,是匈牙利上世纪70-80年代小有名气的Panta Rhei乐队主力吉他手。2017和2018年乐队成员重新聚集,在布达佩斯和德布勒森等城市巡回演出。
  • 天文学史上有段关于女性天文学家们的佳话,哈佛计算机(Harvard Computers),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哈佛天文台工作的一群女天文学家,这其中包括开创恒星光谱分类法的弗莱明夫人(Williamina ...
    通过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宇宙的样子,我们可以了解宇宙是如何变化的,以及我们对天文学的理解是如何发展的。 这些图像来自哪里?         ...
  • 世纪之初,伴随着数字巡天为代表的天文科学发展及以网格计算为代表的ICT技术创新,“科学驱动,技术使能”的虚拟天文台应运而生。
    会议时间:2023年4月19-22日(4月19日报到,20-22日学术交流研讨,23日离会) 会议地点:广西 · 桂林 会议注册:开始注册时间:3月1日,结束注册时间:4月17日 会议网址 ...
  • 作为一套免费、通用的天文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它最早由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多年来一直持续版本更新。
  • 天文学与统计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辉煌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也是统计学家。天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数据,数据分析又离不开统计。
    但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天文学与统计学发生了分歧。统计学转向了人文科学(人口学、经济学、心理学、医学、政治学)和工业应用(农业、采矿、制造业)。
  • S346(高质量X射线双星)、S347(甚大望远镜早期科学)、S348(新世纪的天体测量学)、S349(IAU百年论坛)、FM1(小行星家族百年)、FM2(宇宙中的重子物质)、FM4(磁场与恒星形成)、 ...
  • 所有这些对21世纪能否产生具有突破性的重要科学发现至关重要。 开放科学年活动鼓励每个团队、组织、个人制定自己的开放科学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
    关于NASA开放科学的更多信息可访问网址:https://science.nasa.gov/open-science/transform-to-open-science 开放科学年的成功将取决于个人、 ...
  • 其原型被认为是13世纪的一位土耳其人,也被认为是我国维吾尔故事中阿凡提的原型。
    世纪俄罗斯史诗《были́на(英:bylina)》中的主角,诺夫哥罗德商人、冒险家,他的游历曾到达海底,会见了海王。
  • 文/刘炎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笔者于1960年进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学习,曾有幸亲耳聆听戴文赛先生的精彩课程;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又有幸参加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逐渐感受到天文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性 ...
    后来更了解到,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建国后先期出版的几本《天文学名词》,原来都是由戴文赛先生实际主持编集和审定的。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版本都是国内天文名词译名查照的几本主要辞书。 其中的英俄中对照本,后来还被美国天文学家改编为英中对照的《天文学名词》,由哈佛大学出版。
  • 12月26日,我们将迎来21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场盛大的天文奇观——日环食。在这一天,月球将跑到地球“前面”,投下数千公里的“月球阴影”。   日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
  • 错误的坐标和身份困惑了人们半个多世纪——迄今未见有效的观测数据发表。 激变双星系统因复杂的吸积过程和子星间高光度比,淹没了主序伴星的吸收谱线,通常表现为单谱分光双星。
  • 中国天文数据中心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的世界数据中心天文学科中心(WDC for Astronomy)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012年成为新成立的国际科联下属的世界数据系统(WDS)首批正式成员(Regular ...
  •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机器学习逐渐成为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主导力量,它从复杂的数据经验中汲取有用信息,并对非经验数据进行有效预测。
  • 在十七世纪望远镜发明之后,天文学家对火星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对其表面明暗各异的反照率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命名。191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成立后,承担起了行星地名的命名和仲裁工作。
  • ADS页面   ADS系统的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旨在为天体物理领域的科研论文建立索引,为研究者提供方便。
    他是一名资深的X射线天文学家,参与的项目涵盖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几颗X射线卫星——乌呼鲁(Uhuru),爱因斯坦天文台,ROSAT,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
  • : l S334(矮星系):南京大学施勇 l S346(高质量X射线双星):南京大学李向东 l S347(ELT早期科学):中国科技大学Maria Messineo l S348(21世纪的天体测量学 ...
    l 8月17日,庆祝IAU 100周年活动官方网站“100年,同一片星空下(100 Years, Under One Sky)”正式上线,网址为www.iau-100.org。
  • 世纪之初,伴随着数字巡天为代表的天文科学发展及以网格计算为代表的ICT技术创新,“科学驱动,技术使能”的虚拟天文台应运而生。2002年,中国虚拟天文台计划提出并加入成立不久的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