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China-VO公众科学
欢迎使用CitizenScience微信小程序参与项目

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参与China-VO公众科学项目!
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参与China-VO公众科学项目!
天文学领域公众科学项目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早期的SETI@home让全球爱好者加入搜寻地外文明行列,到名声大噪的星系动物园(Galaxy Zoo)真正将公众与天文学发现结合,越来越多人对这种大幅降低科学研究门槛,让普通人能参与科学发现的活动和项目感兴趣。公众科学项目尤其是在天文学领域通常基于数据开展。爱好者通过项目网站和公开平台浏览天文学家处理后的数据,并跟随项目的指导搜寻和分类特定目标,为天文学研究提供帮助。因此,随着天文学研究进入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一方面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据资源,也为此类公众科学项目能开展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我们认为公众科学项目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科学发展与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相辅相成的典范,也完全符合如今所倡导的"数据要素x"项目。
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最初的起点,也是China-VO的第一个公众科学项目,是2015年与星明天文台合作的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Popular Supernova Project,PSP)。该项目的初衷是让任何对新天体搜索感兴趣的普通民众都有机会参与到专业的天文发现中来,即使是没有任何天文基础的小学生。项目刚上线不久,最先发现超新星的恰恰是一个10岁小学生。这也让该项目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量关注目光。
在这之后,China-VO于2016年与《中国国家天文》合作上线了家乡的星星项目。这是另一类公众科学项目,参与门槛更低。全国各地的参与者不需要浏览任何数据,也不用学习天文知识,只要将自己熟知的星空、星座等民间信息按照要求上传即可。
然而直到2023年,引力透镜搜寻(Lensfinder)项目正式上线,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才真正开始壮大并成型。得益于越来越多建设者和爱好者的加入和投入,平台如今有公众超新星搜寻、家乡的星星、引力透镜搜寻、火流星上报、星系迷宫、星系马戏团六个项目运行,参与爱好者超过三万人,发现超新星、新星、引力透镜等数十,多次引发社会关注和新闻报道。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的创建和运行离不开每一个建设者和参与者的贡献和努力。首先当然是崔辰州博士持续不断地对天文数据、天文科学普及的热情和投入,樊东卫博士进行项目设计开发、平台搭建、天文数据处理等全方面付出的努力和高兴老师及PSP项目团队的所有人日以继夜的观测、检查数据、管理和运营项目。李楠博士活跃而创新的思维和项目设计思路;贾鹏博士及其团队的快速开发和项目建设能力让平台迅速壮大。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作为一个需要大量爱好者和普通公众参与的平台,离不开宣传推广和公众运营。在这里China-VO团队,尤其是李珊珊、杨涵溪在项目设计,宣传推广和利用项目进行科普教育,等方面多年持之以恒的推进工作……平台搭建和运行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众多,完整的名单如后。在列名单时,我们尽可能考虑全面,但难免有疏漏,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提出您的建议与意见。同时,我们欢迎更多人加入,继续共同建设和丰富平台,让所有人都能在平台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天文学研究,学习天文学知识,享受科学发现带来的乐趣和成就。
视频播放区域
在这里插入介绍公众科学的视频
公众科学(Citizen Science),也称全民科学,是指由业余(非专业)科学家全部或部分参与的科学研究工作,即不论参与者背景皆可参与其中的科学研究。参与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参与科研本身、监测数据、提供科研素材等。
公众科学是一种普通公众在专业科学家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的协作模式,旨在利用集体智慧收集数据、分析现象或解决问题,同时提升公众的科学兴趣与素养。
在实践中学习天文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真实的科研与学校学习内容可能有很大不同,更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坚韧的毅力和勇于试错。
参与真实的科学发现,比做对一道题可能更能带来成就感。
通过专业数据探索浩瀚宇宙,为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更多天文爱好者交流,建立科学友谊。
您觉得参与公众科学还有什么其他理由?欢迎分享您的想法!
将大型科研任务拆解成适合公众参与的小任务(如分类星系图像、记录火流星)。在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创建项目,或开发独立App/网站。
正式上线并邀请公众参与。如果您选择China-VO,将自动接入平台现有大量用户并通过China-VO宣传矩阵进行对外宣布。
培训志愿参与者使用APP/网站或基础工具分析数据,使公众能更流畅正确地参与项目。
通过社交媒体、线下活动与公众互动,解释项目相关的科学问题并收集反馈,改进项目。
浏览China-VO公众科学平台上的各种项目,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适合的项目参与。
注册项目账号,阅读项目介绍和操作指南,学习必要的天文基础知识。
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数据分析和分类,确保每次提交的质量,为科学研究贡献力量。
加入项目社区,参与讨论和交流活动,与其他天文爱好者分享经验和发现。
将China-VO公众科学项目引入课堂或科普活动,让学生和公众在参与中学习天文知识。
结合本地特色和文化背景,开发适合本地区的科普-科研结合项目,提升科学传播效果。
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培养和指导更多公众科学项目的组织者和推广者,扩大公众科学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