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完成世界数据系统(WDS)会员资格续签工作。此后三年,中心将继续作为该组织正式成员(regular member)。
    世界数据系统(WDS)是国际科学理事会在2008年第29届大会上成立跨学科组织,其前身是1957年成立世界数据中心(World Data Center,WDC)。
    WDS使命是支撑国际科学理事会的长期愿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一系列学科之间,为科学数据、数据服务、产品和信息提供有质保证长期管理和平等访问,促进遵守相互协定数据标准和实践,提供促进和改进数据访问机制 ...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于2011年底成为WDS首批正式会员,同时也是亚洲首个正式会员。依据章程,WDS正式成员和网络成员每三年须经过一次评估,以审查其是否仍具备WDS成员资格。
    图中心与WDS签署谅解备忘录确认续签会员身份 ...
  • 本数据包括了红移为0时质量为5*10^9至10^15倍太阳质暗物质晕中卫星星系和中心星系恒星质-恒星金属丰度关系拟合结果。列出了暗物质晕质,恒星总质范围,拟合的斜率和截距。
  • 本数据库主要提供了大基于N体和流体宇宙学数值模拟,包括我们运行数值模拟以及公开数值模拟后处理数据。
    主要数据包括IllustrisTNG100, IllustrisTNG300, MillenniumTNG以及相对应纯暗物质数值模拟暗晕数据表。
    TNG100: 盒子边长75Mpc/h, 暗物质粒子质7.6*10^6太阳质。 TNG300: 盒子边长205Mpc/h, 暗物质粒子质5.9*10^7太阳质
    MillenniumTNG: 盒子边长500Mpc/h, 暗物质粒子质1.6*10^8太阳质
    基于UniverseMachine数据中性氢样本:红移0-6,150个snapshot,基于BolshoiP数值模拟。
  • 在此之前两周内,会议和交流活动十分繁忙和活跃。来自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名与会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近100名新闻界人士。这些数字使它成为有史以来组织最大IAU大会之一。
    与会者在7次学术讨论会和15次专题研讨会上对于天文学研究、发展、进步和合作等做了大科学报告和展示。会议期间的节目还包括音乐表演,以使得众多参会者充分感受音乐之都魅力。   ...
    这使IAU国家会员总数达到83个国家。   在闭幕式上,大会还批准了1248名新个人会员加入IAU,使其个人会员总数超过13500名。
    在这些新加入IAU个人成员中,有30%是女性,这相对于以前IAU会员性别平衡有了很大改善,之前只有18%是女性。   ...
    不过对于提案B4 –将Hubble定律重新命名为Hubble-Lemaitre定律,还需要请所有IAU会员在2018年内进行电子投票,以确保更广泛参与决策。
  • 宽线区动力学建模软件,用于分析活动星系核宽线区反向映射数据,测量中心超大质黑洞以及宽线区结构和动力学。软件由C语言编写,支持MPI并行库,可在超算集群上运行。
  • 先说一下发现超新星原理: 超新星是银河系之外星系中某个大质恒星死亡时发生的大规模爆发,在我们看来就是某个星系中突然多了一个星点。
    星明天文台在理想情况下正常运转时候,一个夜晚要追踪700~1000个这样星系,因此对每个目标都进行“找不同”工作是非常大,这个工作简单而繁重,然而科学发现往往来自于这样平常而不断累积工作 ...
    常见回复有“很遗憾”、“噪点”等,如果高级用户回复为“非常可疑,等待补拍”那要祝贺您中彩啦,您应该积极等待高级用户进一步回复, ...
    高级用户都是非常尽职尽责,请相信每一个提交他们都会仔细核对并作出回复,很好的目标高级用户会主动与您联系,请注意查看系统通知。
    最后要说明的是,看图不能一味图快,数和质都要兼并考虑,在点击按钮前要判断明确,一旦判断错误,系统并不会再退回去重新让你判断。 搜寻界面右下角可以勾选是否接收整点前一分钟弹窗音乐提醒。
  • 中国天文学会第14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天文学会十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昆明召开。
    中国天文学会第14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现场   天文学正在信息与计算技术等新兴科技驱动下发生着根本性变革。
    天文学研究已经进入数据密集型时代,或者说“大数据”时代,成为一项以数据为中心,为数据所驱动科研活动。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日益成为天文学科和科研教育机构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驱动力量。
    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宗旨是:团结、联合、组织天文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发展战略研究、相关标准制定、专业培训等相关活动,提高我国天文学领域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研发与应用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 ...
    5、承接中国天文学会交办其他事宜等   委员会委员遴选通过中国天文学会团体会员推荐和个人会员自荐方式进行。
  • 从2020年8月到2023年7月,中性氢巡天面积已超过7600平方度,大约占整个FAST可探测天区35%。
    目前,研究团队已在1305.5-1419.5 MHz的频率范围内识别出41741个中性氢星系样本,样本数和数据质远超国内外其它中性氢巡天项目。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天眼将探测到十多万个中性氢星系样本。
    研究团队向星系宇宙学领域研究人员分享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中性氢星系样本、近邻星系中性氢气体分布和大尺度结构观测数据。
    巡天数据对研究星系低质中性氢质函数、限制暗物质性质、发现未知暗弱星系、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与演化等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随着国内外诸多大型天文观测设备建设运行,天文研究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天文大数据在数据存储、计算等方面对传统科学研究提出了挑战。
    以云计算、机器学习为代表新技术在大数据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产出。
    ,欢迎感兴趣老师与同学积极报名参加。
    中国电子学会青年俱乐部会员、中国电子学会VR/AR技术与产业分会委员、人工智能学会“深度学习专委会”秘书长、人工智能学会第八届理事。主要讲授深度学习及其在天文中的应用。
    主要讲授基于公有云大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平台在科研中的应用。 李长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项目高级工程师,拥有多年云计算、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天文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
  • LAMOST第八次巡天数据发布V0版包括2019年10月23日到2020年6月15日之间获取光谱数据,包括低分辨率光谱和中分辨率光谱两部分。
    共释放低分辨率光谱数共计446669,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403216条,还包括286043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非时域光谱485531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314114条,还包括256037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时域光谱1681049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1022530条,还包括251963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LAMOST第七次巡天数据发布V0版包括2018年10月5日到2019年6月30日之间获取光谱数据,包括低分辨率光谱和中分辨率光谱两部分。
    共释放低分辨率光谱数共计558412,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457701条,还包括326694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非时域光谱6853827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3365089条,还包括1287565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时域光谱1670813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1040148条,还包括446769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北京天文学会是在竺可桢先生倡议下,于1952年由戴文赛先生联合在京20余位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发起成立,现有会员500余名。
    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天文工作者积极投身天文事业,不断提高首都天文科学水平,促进天文事业繁荣与普及。
    为更好地探索宇宙奥秘,面向天文学前沿,加强各会员单位、会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北京天文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特组织2024年度学术交流研讨会,面向京津冀地区年轻学者和研究生,并邀请相关领域中青年专家学者就国际研究前沿 ...
  • LAMOST第七次巡天数据发布V0版第二季度包括2019.1.1 - 2019.3.31之间获取光谱数据,包括低分辨率光谱和中分辨率光谱两部分。
    共释放低分辨率光谱数共计236,479,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183,572条,还包括114,953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非时域光谱2,842,936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1,244,525条,还包括462,184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时域光谱675,050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79,551条,还包括167,700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LAMOST第七次巡天数据发布V0版第三季度包括2019.4.1 - 2019.6.30之间获取光谱数据,包括低分辨率光谱和中分辨率光谱两部分。
    共释放低分辨率光谱数共计72,342,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55,344条,还包括42,054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非时域光谱502,196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240,299条,还包括97,594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时域光谱131,452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79,551条,还包括35,842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LAMOST第八次巡天数据发布V0版第一季度包括2019年10月23日到2019年12月31日之间获取光谱数据,包括低分辨率光谱和中分辨率光谱两部分。
    共释放低分辨率光谱数共计165,997,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152009条,还包括109521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非时域光谱183883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123057条,还包括100240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时域光谱638759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412794条,还包括98019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LAMOST第八次巡天数据发布V0版第二季度包括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3月31日之间获取光谱数据,包括低分辨率光谱和中分辨率光谱两部分。
    共释放低分辨率光谱数共计230,469,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206,217条,还包括144,193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非时域光谱216,876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132,625条,还包括105,318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时域光谱732,720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431.524条,还包括106,230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LAMOST第七次巡天数据发布V0版第一季度包括2018.10.05-2018.12.31之间获取光谱数据,包括低分辨率光谱和中分辨率光谱两部分。
    共释放低分辨率光谱数共计249,591,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218,785条,还包括169,687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非时域光谱3,508,695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1,880,265条,还包括727,787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时域光谱864,311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569,278条,还包括243,227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宗旨是:团结、联合、组织天文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开展学术交流和战略研究、制定相关标准、组织专业培训等,提高我国天文学领域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研发与应用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
    从即日起启动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自荐征集。
    为更好地激发个人积极性,同时契合委员所在机构或单位业务发展规划,本届委员会委员采用“个人自荐,机构备案”方式,即只接受个人自荐申请,但自荐表中需要有所在机构、单位盖章审核。
    信息委委员遴选中国天文学会会员优先,但不限于中国天文学会会员。 天文信息化工作需要您的支持!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欢迎您的参与!
    欢迎对天文信息化有兴趣同仁填写自荐表(阅读原文获取自荐表),并于2023年2月5日前将签字盖章后的扫描件发送至“iwcc@china-vo.org”。
  • 发布光谱总数共计1,315,998条,其中高质光谱950,307条,还包括439,469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共释放低分辨率光谱数共计308,865,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284,628条,还包括201,188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非时域光谱197,594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138,922条,还包括111,058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中分辨率时域光谱809,539条,其中信噪比大于10高质光谱526,757条,还包括127,223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 该极低质白矮星前身星质量大约只有0.09倍太阳质,低于此类天体理论预测下限,该发现对极低质白矮星形成模型提出了新挑战。
    图1 图极低质白矮星示意图(图源:Caltech / IPAC) 根据现有恒星演化理论,中小质恒星最终演化形态以碳氧核白矮星为主,还有一些大质氧氖核白矮星,以及小质氦核白矮星。
    现有观测资料显示几乎所有极低质白矮星都处于双星系统中,其初始主序星质量大约为1至1.5倍太阳质之间,之后由于双星相互作用损失了大部分包层质
    现有极低质白矮星理论模型和观测统计都表明,极低质白矮星可能存在一个大约0.14-0.16倍太阳质下限。
    该发现对极低质白矮星形成模型提出了新挑战,对完善极低质白矮星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另外,系统不可见致密伴星质约为1.0倍太阳质,大概率是白矮星,但也不排除是中子星可能。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