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系统旨在方便天文学分享和获取国内外天文会议相关信息, 希望通过本平台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天文学术交流合作。
    欢迎会议组织和相关科研人员提交会议信息,经管理员确认后对外发布。该系统可为会议设置订阅提醒功能,点击订阅后,该会议相关信息可添加到本地日历。
    图2:该系统支持订阅提醒服务 国家天文台百人研究员戴昱为本系统的推广志愿。目前会议系统已上线,运行初期,希望大家多多点击,提交反馈。
    图3:天文会议信息系统推广志愿戴昱 ...
  • 令人遗憾的是,前后两天浏览过该图像另四位参与,均未提交该目标而与发现失之交臂。
    图1 HMT发现图像(左)和NEXT后随图像(右)中心方框处可见星点,泛星1望远镜历史图像(中)对应位置没有星点,因此这是新出现的候选体。
    Agoston Horti-David等人同时发布了第15759天文学家电报(ATel#15759),报告了包括AT 2022zzj在内的5颗M31新星的测光数据。
    图5 光谱报告 图6 分类报告 AT 2022zzj是PSP发现的又一颗河外新星,祝贺各位发现
    /www.cbat.eps.harvard.edu/unconf/followups/J00412572+4044233.html ATel:15759, The Astronomer's Telegram ...
  • 可前往http://wwt.china-vo.org/ 点击页面右侧的软件下载链接下载软件   作为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的典范之作,万维望远镜平台在国内外的用户持续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次性接入数据最多,天文数据大爆发 万维望远镜平台的独特之处,是通过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将过去只有专业天文学研究才能够接触到的观测数据开放给所有人,尤其是天文教育工作者和爱好 ...
    因此,海量真实天文数据是该平台的核心,是科普教育活动的基础。
    新版万维望远镜启动界面   对接国际标准,实现数据直通   能够一次性接入如此多的数据集,增加海量新数据,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实现了万维望远镜平台对虚拟天文台HiPS标准这一国际通用的天文数据标准的支持 ...
    嫦娥二拍摄的月球第谷环形山区域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拍摄的M101星系(BASS DR2图像)   海盗号拍摄的火星水手谷区域   新视野拍摄的“冥王星之心 ...
  • 28日早6时许,PSP管理员徐建林在PSP的M31原始图像[由半米望远镜(HMT)在在当天凌晨拍摄]中发现了一颗河外新星候选体,随后他将该候选体发送到PSP管理员群中,经大家进一步查验并讨论后,确定为真实目标 ...
    30日凌晨,Shafter教授等人发布了第16354天文学家电报(ATel#16354),AT 2023yoa的所有发现均被列为共同作者。
    图12 AT 2023yvj的发现图像(左)与泛星巡天项目历史图像(右) 他的发言吸引了管理员们的兴致,在快速确认了该候选体的真实性后,管理员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上报工作。
    协调世界时2023年12月05.54617日,我们使用位于星明天文台2观测室的0.5米f/4半米望远镜拍摄了120秒曝光无滤镜图像,这颗新星在其中清晰可见。
    目前的最新研究认为,该新星系统包含1颗大于1.36倍太阳质量的白矮星,白矮星通过吸积伴星物质的方式增加质量;同时,这颗白矮星发生新星爆炸抛射的物质质量比吸积的物质质量要小,因此它可能会在数十万年内爆炸为 ...
  • 而且不同星族的恒星速度椭球倾角显示出随年龄和星族的依赖关系,其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 图2.
    四个面板分别表示年轻星族(Y-Age),年星族(O-Age),年轻的贫金属星族(LAMP)和年老的贫金属星族(HAMP)。
    成果二 银河系的集成历史会在恒星的运动学属性上留下印记,通过研究恒星的平均速度和速度弥散等属性作为恒星位置和年龄或化学元素丰度的函数,我们可以揭示银盘的扰动和加热历史及其相关机制。
    通过对年龄-速度弥散的详细测量,发现了年轻星族主要受到了分子云和悬臂的长期加热,年星族可能还受到了一些暴力的加热机制,例如矮星系的吸积和卫星星系的并合等,或这些恒星诞生于富气体的并合系统或湍流的分子云中 ...
    银盘不同星族的运动学属性所揭示的银盘震荡(第一行左侧图),方位角速度的南北不对称性(第一行右侧图),银盘翘曲(第二行左侧图),银盘加热的南北不对称性(第二行右侧图),银河系悬臂信号(第三行左侧图)以及年轻星族和年星族明显差异的加热历史 ...
  • 多年以来,天文学家对于银河系或星系的物理性质进行诠释时,通常都假设其处于平衡态或稳定引力势当中。随着各类大型巡天的开展,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银河系的盘并非平滑对称或平坦分布的。
    银盘在外部呈现出“炸薯片”形态,被天文学家称之为翘曲结构,该结构分别在银经100 度左右和250度左右是非常显著的(也有学认为在第一和第四象限)。
    如果是非引力过程引起的,那么体现出来的就是年轻星族的翘曲强度比年星族的翘曲强度更大的特征。
    但对翘曲的研究还只是该计划的一小步,未来王海峰及合作者会从数据参数的精度与准确度、样本统计分析、物理模型构建与创新等方面进行努力,从而逐步地实现获取完整银盘真实物理图景的理想。
    图二:银河系翘曲偏离高度或强度演化图,随着年龄的增加,强度清晰下降,支持翘曲起源于非引力过程的结论。
  • of the LAMOST DR11 v0 Q3 Medium Resolution Survey data, contains information of 53 plates,列出了2023年4月1至 ...
    6月15期间 ...
  • 快来参加第四届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制作大赛吧,在真实数据形成的星空中释放你的激情与才华!   ...
    该比赛旨在响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号召,倡导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理念,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传播科学知识;并通过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的设计、制作,激发参赛的科学兴趣,提高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前三届比赛佳作不断,参赛灵活运用平台中的特色功能及海量的天文大数据资源,以独特新颖的形式,表达出了对天文学的理解与热爱。随着万维望远镜平台数据的不断增加,用户的灵感也从中得到了启发。
    为了鼓励参赛更充分地使用万维望远镜中的海量数据,本届大赛作品主题建议围绕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使命。
    了解更多可访问大赛官方网站(http://wwt.china-vo.org/tours2019/),或关注微信公众“虚拟天文台”。  ...
  • 10月5日,他们在《天文学家电报(The Astronomer's Telegram)》上发表通信Atel #8120,确认这颗由廖家铭发现的超新星侯选体是一颗IIP型超新星。
    廖家铭也因此成为国内年龄最小的超新星发现
    自从2007年以来,星明天文台的创办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兴老师一直坚持拍摄星空,并与其它爱好一同分享每晚的观测数据,进行超新星、小行星等天体搜寻工作。
    公众参与超新星搜索,既可以提高超新星发现的概率,还能增加普通人对天文的兴趣。中国虚拟天文台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参与科学发现,了解天文学的渠道。
    欢迎访问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并关注微信公众:虚拟天文台,了解更多情况。   ...
  • 这是LAMOST DR11 v0 Q3中分辨率总星表,列出了2023年4月1至6月15期间的中分辨率总星表,包括682,392条光谱的信息。
  • 这是LAMOST DR11 v0 Q3中分辨率观测的输入星表,列出了2023年4月1至6月15期间的中分辨率观测输入星表。
  • LAMOST DR11 v0 Q3低分辨率观测的输入星表, 列出了2023年4月1至6月15期间的低分辨率观测输入星表。
  • 这是LAMOST DR11 v0低分辨率观测天区星表,列出了2023年4月1至6月15期间低分辨率观测天区星表,包括35个天区的信息。
  • LAMOST DR11 第0版 Q3的低分辨率总星表,列出了2023年4月1至6月15期间低分辨率观测总星表,包含44,537条光谱数据的信息。
  • LAMOST DR11 第0版 Q3低分辨率 AFGK恒星参数星表,列出了2023年4月1至6月15期间低分辨率AFGK恒星参数星表,包含189,814颗 恒星的参数信息。
  • 这是LAMOST DR11 v0 Q3中分辨率观测天区星表,列出了2023年4月1至6月15期间的中分辨率观测天区星表,包含53个天区的信息。
  • 自2008年5月12日微软研究院发布WorldWide Telescope以来以其优秀的天文数据可视化功能和独特的漫游功能赢得了众多天文爱好和学生的喜爱,然而对于国内的使用,尤其是中小学生来说,其全英文界面和数据内容相关的各种功能一直是使用软件时遇到的最大障碍 ...
    它将更加紧密地联系起用户与天文大数据,更加贴近国人的习惯,也必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为推动真实天文数据在中国天文科普教育领域的应用开拓更广阔的未来空间。
    Beta V1.0 1、 软件启动优化,加载速度更快; 2、 优化界面布局、目录结构及功能,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 3、 优化目录结构及功能,去除了部分个人用户不需要的冗余功能; 4、 增加资源共享平台 ...
  • 这是LAMOST DR11 v0 Q3中分辨率合并光谱恒星参数星表总星表,列出了2023年4月1至6月15期间的中分辨率合并光谱恒星参数星表总星表,包括43,523可恒星的参数信息。
  • 他们发现年轻恒星盘边缘增厚的强度和年恒星盘边缘增厚的强度类似,没有星族演化效应,因此研究团队认为恒星盘的边缘增厚现象更可能起源于星系扰动的物理过程,而非银盘的长期演化机制。
    银盘的边缘增厚在结构上体现出的特征就是恒星或气体盘的标高(标高是恒星数密度下降的表征)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增加,其物理图像目前尚无统一结论。
    如果是由长期演化效应所导致的银盘“变胖”,那么我们应该看到不同星族的恒星边缘增厚的量化特征会呈现出显著差异:年轻恒星的边缘增厚强度应该更弱,而年星族的边缘增厚强度应该更强。
  • 在确定了恒星的年龄,并排除了其他恒星参数影响后,研究团队发现,随着恒星年龄增加,恒星周围出现行星系统的概率不变,一直保持在50%左右(如图3左)。
    同时,行星系统内的平均行星个数,则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研究团队还发现,行星系统轨道倾角的弥散度随着恒星年龄增加而上升。在恒星较为年轻时,其轨道倾角弥散度的中值大约为1.2度,在恒星较为年时,轨道倾角弥散度的中值增加到3.5度左右。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