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热亚矮星只可能是通过某些比较特殊的渠道产生的,比如双星演化等,从而热亚矮星的形成问题也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极大兴趣。 热亚矮星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参数,可以直接用来检验和限制热亚矮星的形成模型。
    富氦型热亚矮星被认为是通过双星并合渠道产生,理论模型预测的峰值质量分布较平,在0.5-0.6倍太阳质量之间(见图2);而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富氦型热亚矮星的峰值质量在0.42倍太阳质量左右,远小于理论模型预测值 ...
    这一结果表明,富氦型热亚矮星除了通过双星并合渠道产生以外,应该还存在其它形成渠道,有待于后面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2021,宇宙漫游创作大赛即将迎来它的升级之年,在第五届大赛启的同时亦将拉首届国际赛的序幕。
    大赛期间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教学培训及科普活动,品牌曝光时间更长、渠道更丰富。 在第五届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及作品将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首届国际赛,品牌曝光渠道专业性更强、影响力更大。
  • “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由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办,旨在促进科技资源放共享、推动科技创新进校园、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培养在校大学生利用科技资源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
    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团队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设计发参赛作品。
    选手们从中国虚拟天文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等渠道获取天文和地学科学数据,借助万维望远镜对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从不同层面展分析研究,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   ...
  • 基地的建设主要围绕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打造的万维望远镜平台展,与专业的天文学家和天文教育工作者进行跨界合作,实现了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
    图2:梧台科技万维数字天文科普基地的展教设施 自运行以来,基地结合不同受众的特点设计并展了“天文深度研学”、“天文露营”、“天文科普知识进社区 ...
    同时,基地还对天文可视化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发应用,为全国几十所大中小学打造了特色万维数字天文教育场馆、天象厅、天文教室等科普环境。
    此外,基地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星球畅游”,通过新媒体渠道积极向公众传播天文科普知识。
    图3:基地打造的特色万维数字天象厅 今后,基地将继续利用好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宝贵资源,不断优化活动设计,积极展天文科普教育工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 你是否想进一步打自己的创作思路?你想得到更具针对性的辅导吗?你希望让作品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吗?你在参赛及作品提交时是否遇到了障碍? 问题征集通道现已启,快快向我们抛出你的问题,收获专家级指导吧!
    问题提交方式 详细写下你的问题,按照“姓名+邮箱(电话)+问题”的格式通过如下渠道提交即可。
  • ESASky正迅速成为访问空间探测任务和大型地基观测设备所获取的天文数据资源的重要渠道。 ESASky由总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欧洲空间天文中心(ESAC)科学数据中心(ESDC)负责运行。
    ”欧空局天文数据库科学负责人Deborah Baines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都在多个波段展工作,所以他们需要尽可能综合全面的观测数据。
    后续,他们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对该系统进行发和改造,于2016年首次正式发布。
    除了受到专业天文学家的青睐,ESASky也很快成为了业余天文爱好者和公众“浏览”宇宙奇观的重要渠道
    IVOA自2000年起每年召两次会议,为天文数据制定互操作标准,让不同天文台和观测任务更容易进行数据互联。
  • 项目通过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面向社会公征集。项目申报人根据通知要求报送《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青年数据科学家项目申报表》。
  • 项目通过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面向社会公征集。项目申报人根据通知要求报送《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青年数据科学家项目申报表》。 中心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委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提出入选项目建议。
  • 公众发现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目标,天文学家使用专业观测设备进行确认,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这种公众与专业人员协作的科研新模式正在由虚拟天文台启。
    发现超新星 10月3日早晨,来自合肥的10岁小学生廖家铭如往常一样,打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网站,登陆并使用在线超新星搜寻项目的功能,始新一天的超新星搜寻。
    10月5日,他们在《天文学家电报(The Astronomer's Telegram)》上发表通信Atel #8120,确认这颗由廖家铭发现的超新星侯选体是一颗IIP型超新星。
    中国虚拟天文台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参与科学发现,了解天文学的渠道。 2015年,星明天文台与中国虚拟天文台展合作,正式启动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
    图三 廖家铭发现超新星页面截图 用户打中国虚拟天文台的公众频道,进入超新星搜寻项目页面后,点击“始搜寻”。如果当时有还未被用户查看对比过的新图,就可以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两张黑白图片。
  • 竞赛创办的宗旨在于进一步推进科技资源放共享,推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进高 校、进院所,加强大学生、研究生群体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资源放共享的认识、理解及运用,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
    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团队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中学生设计发参赛作品。
    选手们将从中国虚拟天文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 平台等渠道获取的天文和地学科学数据借助万维天文望远镜(WWT)进行可视化呈现,从不同层面展分析研究,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
  • 天象厅变身数字宇宙 以互联网为渠道把由虚拟天文台融合全球天文大数据而成的浩瀚数字宇宙呈现在沉浸感十足的球幕上,将天文馆的“离线运营”提升为“在线服务”。
  • 近日,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完成世界数据系统(WDS)会员资格续签工作。此后三年,中心将继续作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regular member)。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于2011年底成为WDS首批正式会员,同时也是亚洲首个正式会员。依据章程,WDS正式成员和网络成员每三年须经过一次评估,以审查其是否仍具备WDS成员资格。
    今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将继续提升业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切实保障天文科学数据的规范汇聚、动态管理和集成运用,持续推动科学数据放共享,激发科学数据融合应用价值,积极参与国际间合作,打造一个高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数据平台 ...
    图中心与WDS签署谅解备忘录确认续签会员身份 ...
  • 2017年2月24日,中科院“十二五”信息化专项科技领域云总验收会在京召。天文学“科技领域云”的建设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由中国科学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总验收。
    “天文科技领域云”是中国虚拟天文台在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专项的资助下,以国内核心天文观测设备的时间申请、审批,数据汇交、共享、使用,课题设计、展为线索,融合天文观测和科研活动所需的科学数据、科技文献、 ...
    逻辑上统一的网络化科学研究平台;是以中国天文数据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天文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为基础,基于虚拟天文台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打造的一个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与放共享平台 ...
    500TB的科学数据、1.5PB的存储能力、700多Tflops计算能力、100多种软件,为LAMOST、13.7米毫米波望远镜、佘山1.56米、丽江2.4米、南山25米等10多套观测设备提供数据管理和放共享服务 ...
    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院内天文学观测数据和科技资源的放共享,为科学家提供高效的网络化科学研究平台,为公众提供接触真实天文研究数据的渠道
  • 中国天文学会第14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天文学会十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昆明召
    中国天文学会第14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现场   天文学正在信息与计算技术等新兴科技的驱动下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
    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宗旨是:团结、联合、组织天文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展学术技术交流、发展战略研究、相关标准制定、专业培训等相关活动,提高我国天文学领域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研发与应用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 ...
    组织制订天文信息化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3、组织评选“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 4、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对接国内外信息化有关部门、机构、团体组织 5、承接中国天文学会交办的其他事宜等   委员会委员遴选通过中国天文学会团体会员推荐和个人会员自荐的方式进行 ...
    委员会组建相关工作将于近期逐步展!   中国天文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合影   原作者:崔辰州 ...
  • 万维天象厅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信息与计算中心中国虚拟天文台研发团队发,以虚拟天文台汇集的天文大数据为基础,结合部分自主研发的平台,是特别适合学校和中小科技馆的科普教育系统。
    天象厅变身数字宇宙 以互联网为渠道把由虚拟天文台融合全球天文大数据而成的浩瀚数字宇宙呈现在沉浸感十足的球幕上,将天文馆的“离线运营”提升为“在线服务”。   ...
  • 这使IAU的国家会员总数达到83个国家。   在闭幕式上,大会还批准了1248名新个人会员加入IAU,使其个人会员总数超过13500名。
    在这些新加入IAU的个人成员中,有30%是女性,这相对于以前IAU会员的性别平衡有了很大的改善,之前只有18%是女性。   ...
    不过对于提案B4 –将Hubble定律重新命名为Hubble-Lemaitre定律,还需要请所有IAU会员在2018年内进行电子投票,以确保更广泛的参与决策。
    在大会召之前,提案B4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广泛征求意见。   在闭幕式上,还宣布2024年第32届IAU大会将在南非普敦召。这将是IAU大会首次在非洲举行。   ...
    奖项和证书颁发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博士奖获得者,以及其他杰出的IAU成员,包括卡罗琳娜·欧德曼,因为她在天文学科普、发展和教育方面的创性工作。   ...
  • 2011年IVOA互操作会议提出建立IVOA社区与教育工作者、学生之间更加稳定有效的沟通渠道,并组织形成了IVOA教育兴趣组(Interest Group in Education, Edu IG)。
    以此次当选为契机,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今后将继续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推进更多天文科学数据的放共享及其在科普教育领域的应用。
  • 5.全新权限管理及授权机制,数据可控放 根据国际惯例,郭守敬望远镜数据首先面向国内合作用户放,18个月后将面向国际公发布。
    拓宽了LAMOST数据的传播、使用渠道,实现了LAMOST数据的国际化放共享。   ...
    国际虚拟天文台协议的实现,也吸引到了一批非LAMOST合作用户对公数据进行研究,实现了数据的国际化放共享。
    贵州大学等单位专门邀请系统发人员对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对多个课题的展进行了探讨。   ...
    通过虚拟天文台数据访问协议的实现,进一步拓宽了LAMOST数据的传播、使用渠道,实现了公数据的国际化放共享。发布系统在放应用接口、在线数据分析等工作也大大地促进了天文学家工作的信息化。
  • 紫金山天文台的多通道近红外太阳光谱仪(MISS)于上世纪 70 年建成,经过上世纪 80 年中期和 90 年末及本世纪(最新 2015 年的改造升级)的更新,发展成现在的 5 个波段(Hα 6563 ...
  • Marenfeld 暗静天空保护中心已经和AST SpaceMobile公司始接触。
    为方便国内公众参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NADC)提供了国内观测记录提交渠道,并将及时上传记录至IAU CPS方便汇总分析。卫星观测方法可参见天文通(点击查看)等软件平台提供的信息。
    该中心将协调国际上不同机构和个人的多学科合作国际努力,在多个地理区域联合展工作,以减轻卫星星座对地面光学和射电天文观测以及人类享受夜空的负面影响。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