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上海科技馆是由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三座实体场馆共同组成的现代化综合性科学技术博物馆集
    新闻链接: 视频 | 国际天文馆日: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人人参与天文研究(上海卫视新闻综合频道) 开启发现“强引力透镜”之旅!
    公众科学项目在沪启动,新的研究方式正在兴起(学习强国上海) 强强联手推动天文科普教育新发展 (中国科学报)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与上海科技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手推动天文科普教育新发展(劳动观察报) 天文学家 ...
  • 中国虚拟天文台在“公众频道”已上线推出了“恒星检索展示平台”。该平台基于DSS数据可视化展示,可在线进行恒星数据检索。
    这是一扇足不出户、不分昼夜的观星窗口,任何人只要能够通过浏览器上网登录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公众频道(http://public.china-vo.org/),就可以看到全天的恒星,甚至是星团、星云和星系。
    如果想看恒星,还可以检索星团。比如M45,昴星团,位于金牛座的疏散星团,至少肉眼可见其中的5颗星,双筒镜中的理想天体。
  • 此外,他希望后续有更多兄弟院校加入,力做好天文科学教育。
    图4:河北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四川省第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位于四川南市。西华师范大学的天文学科发展由来已久,2016年成立天文系。
  • 这个数字对于国内大约只有三千余名专业天文从业人员的体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的比例了。根据用户填写的单位信息分析,专业科研用户以中科院各天文台站为主,少数来自国内高校院所。
    用户频繁地访问科学数据及望远镜申请观测两大模块 经过对平台4年总体访问次数的统计分析,在四个子模块中,科学数据累计8.812万次,云资源累计8.507万次,望远镜时间申请累计4.137万次,而公众频道仅累计 ...
    4年内各子模块月访问量统计图 从各子模块月访问量上看,较为集中的线下活动带动了线上公众频道的访问量,但与此同时科学数据模块的访问量也出现了浮动,并在注册用户激增时达到峰值。
    在用户中存在固定访问习惯 平台用户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德国等多个国家。其中以国内用户为主,遍布27个省份。访问较多的地域有江苏、北京、浙江,均超过100万次。
    这说明我们的用户体相对稳定,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用户,但对于新用户的吸引力不足。
  • 这里是处理后的多频道数据文件。数据发表在 Shao et al. 2017, ApJ, 845, 138; Wang et al. 2019, ApJ, 887, 40 ...
  • 软件由C语言编写,支持MPI并行库,可在超算集上运行。
  • 2023年1月,美国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宣布了旨在促进开放和公平研究的新行动,将2023年定义为开放科学年,以助力更多人获取由国家基金资助的科研数据和研究结果,加快科学发现和创新。
    开放科学可以更快地创造更先进和更包容的研究氛围和生态系统,建立更公正和更公平的制度体系,确保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参与科学,减少因被排斥、被剥夺权利和被边缘化的人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障碍,让更多不同的声音和体参与科学辩论 ...
    一些典型的例子包括: 为开放科学制定一个战略计划 提高同行评议的透明度、整体性和公平性 积极宣传全球的开放科学活动 鼓励弱势和非主流体积极参与到开放科学的大潮中来 美国多个知名的数据中心 ...
    这次也将积极参与全球开放科学的相关活动,比如扩大数据、代码、论文的开放程度,通过新媒体平台分享不同人关于科学的探索感想等等。
  • 该研究所使用的数值模拟由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搭建的HPC高性能计算集完成。
    论文第一作者王建岭表示,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集使用方便,极大提升了天文科学数据处理的效率,为研究者们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当中,助力产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目前中心拥有云计算资源2000核、云存储5PB,拥有高性能计算集一套,共有1680个计算核、350TB的高速并行文件系统,实测计算性能可达60TFlops。
  • 李珊珊女士(国家天文台,手机15811072189) 任安炳老师(西华师范大学,手机18881790759) Email:wwt-helpdesk@nao.cas.cn 补充说明 培训正值南高温期间 ...
  • 基于过往成功经验,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推出了万维望远镜VR版,将万维望远镜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使得用户通过VR头盔即可浏览海量天文数据,在星环绕的宇宙中,领略天文学的美丽。
    此外,海量数据资源+沉浸式教学环境的模式不仅更加符合STEAM教育精神,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还将有效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方法的变革,希望这间教室能够早日广泛应用于一线教学,助力我国天文科普教育开启新的篇章 ...
  • 他强调,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要牢牢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支持科技馆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平台与导向作用,结合自身“公益+团+政府”的大联合、大协作的独特科普工作模式,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要求 ...
    ,聚焦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不断优化项目和奖项设计,把科技馆体系打造成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理想的摇篮和向公众传播崇尚科学理念、涵养科技创新的基地,为进一步助力科技馆体系创新升级、促进科普事业发展 ...
    9年来,累计表彰奖励人员393人次;创建农村中学科技馆项目,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为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送去科教展品,弥补我国科普资源的分布不均。
  • 2012年在国家天文台总部建成一个5节点集,积累运行维护经验。2016年1月,国家天文台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建成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贵师大节点。
    FAST科学部积极攻克海量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整理中性氢巡天数据处理的Pipeline并对Gridding进行性能优化,试研大数据检索与可视化平台,开展Kubernetes+Docker云服务平台建设以助力脉冲星搜寻和数据计算服务 ...
  • 此次迁移到阿里云上的中国虚拟天文台主节点功能主要包括平台门户、望远镜时间申请审批、公众超新星搜寻计划、公众频道等。此前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巡天数据已先期实现上云。
  • 为传播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光峰科技联合航天设计规划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文创中心(CASCI),启动“光芒计划——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与光同行筑梦航天”系列活动 ...
    图2 村民们在观看宇宙漫游影片 此次开展“光芒计划”——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光峰科技数字大屏服务乡村文化的推广、乡村传统技艺的培训等方式, ...
    实现科技助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工作。
    后续,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亦将继续积极参与此类公益活动,发挥天文科学数据的资源优势,用科学的力量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人感受天文的魅力,用知识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与未来。
  • 为使LAMOST产生的宝贵天文数据得到更好的利用,助力科研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取数据,产出科研成果,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团队专为LAMOST开发了数据发布系统,全力支持每年多次面向国内及国外不同用户体的巡天数据发布 ...
  • 俗话说“见字如面”,最近宇宙乐园(Zooniverse)上线了一档新项目让你与哈佛大学100年前的那姑娘们有个“约会”,和她们一起整理星星笔记(Star Notes)。             ...
    天文学史上有段关于女性天文学家们的佳话,哈佛计算机(Harvard Computers),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哈佛天文台工作的一女天文学家,这其中包括开创恒星光谱分类法的弗莱明夫人(Williamina ...
    关于Harvard Computers,此前在“虚拟天文台”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星的族谱——天文学星表纵览(10)”有精彩地描述。         ...
  • 近日,科研人员基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洲盖亚(Gaia)等望远镜的观测资料测定了热木星的年龄分布,首次得到了热木星出现率(即恒星周围平均有多少热木星)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给出了热木星长期潮汐演化的大样本观测证据,为定量揭示恒星潮汐耗散因子和热木星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该项研究成果的论文于2023年10月30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2023,PNAS,120,45)。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热木星是大小与木星相近,但是轨道周期很小(一般不超过10天),且非常接近其宿主恒星,因而表面温度很热的一类太阳系外行星。1995年,第一颗热木星&mdas ...
  • 经过修正后的颜色精度可以达到1毫星等,这样的测光数据精度有助于进一步利用Gaia数据研究个体恒星和体样本的统计性质。该成果是LAMOST和 Gaia强强联手提升数据精度的实例典范。
  • 图1 AAS期刊Facility Keywords库 近日,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NADC)被美国天文学会期刊(AAS Journals)的设施关键词数据库收录。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与包括美国天文学会期刊在内的国内外学术期刊有着长期深入的合作。 早在2019年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论文数据贮藏库(PaperData)就被美国天文学会期刊认可。
    图2AAS期刊推荐的天文领域贮藏库 2022年,由NED、IPAC、CfA、CDS等机构的几十位专家共同完成的“天文文献中数据出版的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 for Data ...
  • 近期,国家天文台博士生梁熙龙、赵景昆研究员等人利用LAMOST DR5与 Gaia DR2同源恒星数据,在银河系的猎户座星云附近发现一个新的移动星
    该移动星的发现,为研究旋臂密度波驱使恒星聚集,从而触发星云坍塌的可能性提供了观测证据。同时,这个位于银河系本地旋臂的移动星为研究恒星集团的瓦解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
    LAMOST海量光谱数据和Gaia天测数据强强联合,为天文学家探测移动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个新发现的移动星共包含206 颗成员星,其中74 颗是主序前恒星(中心氢尚未点燃的原恒星),其余为 G,K巨星。图1为该新移动星在空间坐标系和速度坐标系中的分布情况。
    图1:新发现移动星的空间位置与速度分布 经分析表明,该移动星中的主序前恒星形成于猎户星云中,而G,K巨星与猎户座星云中的恒星处于不同的演化序列,它们并非诞生于猎户座星云。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