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大赛组委会对恶意票保留处理权力。   即日起登陆中国数字科技馆大赛官方投票页面即可投票。 https://www.cdstm.cn/subjects/observatory ...
  • 24个飞船着陆地标。
    1条山脊:加图山脊 11个着陆:月球16号、17号、20号、21号、23号和24号,勘测者1号、3号、5号、6号和7号。 2.
    为保证印后的清晰度,将着陆文字的颜色改为紫色白边,并在地图右下角加上了颜色说明。 月面地图可以用来做什么? 1.
    【注】资料与素材来源: 月面地图的资料与素材来源于探月工程数据发布与信息服务系统、美国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及英文维基百科,可以确保权威性和准确性。
    月面地名汉字翻译来源:探月工程数据发布与信息服务系统 http://moon.bao.ac.cn/Moon/index/index.html#。 3.
  • 为了让更多同好参与进来,张宓与高兴商议决定,先由张宓将这两颗候选体上报至天文电报中央局暂现天体证认页(CBAT TOCP)“占坑”,这两颗候选体分别获得候选体编号PNV J00424297 ...
    虽然这两颗候选体比较暗弱且接近星系核心,有一定的识别难度,但仍有毕春朋、黄帅两位项目参与者凭借自己的“火眼金睛”提交了上述候选体,张宓随即对他们的提交作出了判定,并上报至暂现源名称服务网 ...
    谭瀚杰在排除了已知目标、小行星、变星后,NEXT也完成了补拍,进一步排除了噪等可能。
    (使用基于顶的快速约减数据处理流程。
    视频小程序,轻两下取消在看,轻两下取消在看 ...
  • 专家可能会连续遇到不同类别的光谱,因此不得不频繁地切换认知焦,导致完成分类所需的时间和认知资源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在检查单条光谱时,专家需要根据光谱的整体形状识别相关谱线。
    这也是实现精准光谱分析的难。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进一步提升光谱分类的效率,我们提出可视分析系统SpectrumVA。我们将检查看作以红移和谱线为参数的视觉参数空间分析过程。
    专家一方面可以在光谱中选几个显著的特征,系统会自动识别其中的谱线和对应的红移。另一方面,系统展示不同红移下所有谱线的整体重要性。整体重要性较高的红移可能对应真实红移。
    推广界面(图4)由选择界面更新得到,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界面的关注由要检查的光谱切换为之前已检查光谱的相似光谱。因此,位于选择界面右侧、用于选择红移和谱线的视图被替换为相似光谱视图。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新闻来源:可视分析公众号 ...
  • 9月5日晚,在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及清华大学专业天文工作者的帮助下(1摩尔),利用云台丽江站2.4米望远镜抓住仅有的半小时晴天机会,及时拍摄了该候选体的光谱,分析并认证为 Ia-91T-like 类型。
  • 2018年6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重数据库课题——光学天文重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服务项目在国家天文台举行了项目启动会暨专家咨询会。
    科学大数据工程作为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五大工程之一,共包含四个大数据驱动的创新示范平台、七个领域重数据库、三个平台建设课题。
    光学天文数据库项目是其中的重数据库项目之一,旨在整合中国科学院系统光学天文望远镜的数据资源,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
    随后与会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对一些关注的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比如天文数据规范化问题,建议在后续的工作中,可以考虑组织编写光学天文数据的国家标准,并在工作中予以逐步的执行,同时建议在一个现有的标准数据库中做试, ...
    在数据应用层面,赵永恒研究员建议后续需要加强天文大数据的数据融合,在数据服务层面,以CDS、SDSS等数据服务为学习的范式。当前的天文学家已经熟悉了这些系统和工具,应该服务于他们的这些习惯。
  • 论文链接:击这里。 热亚矮星是银河系中一类非常特殊的小质量恒星。这类恒星处于中心氦燃烧阶段,质量大约只有太阳质量的一半,但是表面有效温度可达20000K以上。
    因此,热亚矮星只可能是通过某些比较特殊的渠道产生的,比如双星演化等,从而热亚矮星的形成问题也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极大兴趣。 热亚矮星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参数,可以直接用来检验和限制热亚矮星的形成模型。
    品红色虚线为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质量分布;黑色实线、线和虚线分别是不同参数下理论模型预测的质量分布。 图2.富氦型热亚矮星质量分布。
    蓝色虚线为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质量分布;黑色线为理论模型预测的质量分布。 通过对比,科研人员发现sdB型热亚矮星的质量分布和理论模型预测基本一致,峰值质量在0.46倍太阳质量(见图1)。
    这一结果表明,富氦型热亚矮星除了通过双星并合渠道产生以外,应该还存在其它形成渠道,有待于后面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All Sky Release数据产品包括一个包含470992970个物体的位置和光度的源星表(PSC),一个包含59731次巡天扫描的公共信息的扫描信息表(SCN),以及一个包含1647599个空间扩展源 ...
    此镜像数据集包含源星表(PSC)、扫描信息表(SCN)和扩展源目录(XSC),但不包含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可通过红外科学档案馆的在线服务获得。其他细节请参考下载链接中的使用说明。
  • 在等待补拍图像的同时,管理员张宓已将该候选体上报至天文电报中央局暂现天体证认页(CBAT TOCP)“占坑”,该候选体获得编号PNV J00473256+3938102。
    随后该候选体被张宓上报到暂现源名称服务网(TNS),被编号为AT 2021aceg,内部编号为PSP21ac。
    两三天过去了,Steven博士仍然没有回复,也没有发布天文学家电报(ATel)或将光谱及分类上报到TNS。大家猜测要么天气不好,要么受火山影响无法观测。
    Darnley等人,(空心圆为笔者添加) 图片说明: 红色×:经过光谱证认的135颗Fe II型新星的位置 蓝色+:经过光谱证认的38颗He/N型和混合型新星的位置 空心圆:AT ...
    2021aceg的大致位置 两个白:AT 2016dah(上)和AT 2017fyp(下)的位置 灰色实线:巨型星流恒星密度峰值的大致位置 较粗的灰色虚线:巨型星流内大部分恒星所在的区域 较细的灰色虚线 ...
  • 好几位国内外友人大我的胸卡并合影留念,因为它的编号是“0001”。殊不知那届大会的网站和注册系统是我一手搭建管理的,作为超级管理员,“0001”的编号当然非我莫属啊。
    J 北京IAU大会信息保障组合影   北京IAU大会上的万维望远镜展台   今日看   8月20日大会日程   8月20日是大会第一天,日程相对简单 ...
    在维也纳时间下午3半的时候是一个关于S2星和银河系中心黑洞的专题讨论。本届大会开幕式将于下午4半正式开始。有哪些重要人物出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前方记者/图文:崔辰州 ...
  • 随后,周文杰、张宓等几位管理员进一步确认,并将其上报至天文电报中央局(CBAT)和暂现源名称服务网(TNS),该候选体获得编号PNV J00412572+4044233和AT 2022zzj,内部编号PSP22ai ...
    图1 HMT发现图像(左)和NEXT后随图像(右)中心方框处可见星,泛星1号望远镜历史图像(中)对应位置没有星,因此这是新出现的候选体。
    Agoston Horti-David等人同时发布了第15759号天文学家电报(ATel#15759),报告了包括AT 2022zzj在内的5颗M31新星的测光数据。
  • 10月5日,他们在《天文学家电报(The Astronomer's Telegram)》上发表通信Atel #8120,确认这颗由廖家铭发现的超新星侯选体是一颗IIP型超新星。
    图一 廖家铭发现的超新星(拍摄处理:星明天文台)   图二 《天文学家电报》通信Atel #8120 确认廖家铭发现的超新星侯选体为IIP型超新星 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 由星明天文台和中国虚拟天文台合作开展的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 ...
    中国虚拟天文台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参与科学发现,了解天文学的渠道。 2015年,星明天文台与中国虚拟天文台展开合作,正式启动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
    图三 廖家铭发现超新星页面截图 用户打开中国虚拟天文台的公众频道,进入超新星搜寻项目页面后,击“开始搜寻”。如果当时有还未被用户查看对比过的新图,就可以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两张黑白图片。
    进行简单对比操作,观察图片上的亮变化,判断是否有超新星出现。如果有,就可以直接提交给系统。系统将结果发送给高级管理员,由他们进行进一步判断。
  • 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课题观测采用单观测模式观测的数据,每条谱线一个fits文件,数据库的表中一条记录对应一个文件的头信息。2003年至今共观测323万多条谱线。
  • 很快,一个星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前几天的底片里这个位置空无一物,他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颗位于M31中的新星。
    于是,该候选体由张宓上报至天文电报中央局暂现天体证认页(CBATTOCP)和暂现源命名服务网站(TNS),获得编号PNVJ00423807+4108423、AT2021rno,内部编号PSP21B。
  • DR14的新数据包括扩展重子振荡光谱巡天(eBOSS)的首次数据发布;来自阿帕奇天文台(APO)银河演化实验巡天(APOGEE-2)第二阶段的第一批数据,包括了来自于一种新的数据驱动机器学习算法的恒星参数测量结果 ...
    中心提供了CasJobs服务镜像,包含DR14星表。
  • 2019年3月21日,第六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在官方网站上公示,由中国虚拟天文台组织的参赛作品获得优秀奖4项。
    “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由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办,旨在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科技创新进校园、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培养在校大学生利用科技资源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
    第六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于2018年4月启动,共吸引来自全国2301个学生团队报名参赛,有效参赛作品1903件。
    选手们从中国虚拟天文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等渠道获取天文和地学科学数据,借助万维望远镜对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从不同层面开展分析研究,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   ...
  • 为推广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资源和服务,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培养更多学科交叉新型人才,特设立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青年数据科学家项目。
    具体通知如下: 申报条件: 基于但不限于中心的数据资源和在线服务系统,在科学前沿、新技术新方法、科普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优秀成果; 申报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 ...
    项目通过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项目申报人根据通知要求报送《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青年数据科学家项目申报表》。
    (见下方附件)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2022年12月1日 附件: 1.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青年数据科学家项目管理办法(击下载) 2.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青年数据科学家项目申报表( ...
    击下载) ...
  • 2.万维天象厅有什么特? ...
    天象厅变身数字宇宙 以互联网为渠道把由虚拟天文台融合全球天文大数据而成的浩瀚数字宇宙呈现在沉浸感十足的球幕上,将天文馆的“离线运营”提升为“在线服务”。
    “互联网+”天文科普教育生态系统 “互联网+”云计算的服务模式让天文学的最新数据和科学成果及时传递给各地受众,课件和“影片”同步分享,分布在各地的万维天象厅以虚拟天文台为枢纽联结成“宇宙院线联盟 ...
  • 过去十余年里,我们见证了一批批优秀的作者从稚嫩到成熟的飞跃式成长,他们的创作燃了更多人探索宇宙星辰的热情,为天文科普领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艺术化的表达让天文数据重焕新生。
    大赛期间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教学培训及科普活动,品牌曝光时间更长、渠道更丰富。 在第五届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及作品将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首届国际赛,品牌曝光渠道专业性更强、影响力更大。
  • 经典服务案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技术支持服务 服务对象及范围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运行维护团队和科学用户 服务时间 2011年至今 服务背景和意义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
    服务内容、方式和过程 从FAST建设开始,中心便与FAST团队紧密沟通,积极参与到FAST建设当中,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专业的数据和技术支撑服务,取得良好进展。
    在数据中心建设、大数据存储方案设计、网络传输方案设计、大数据检索与可视化平台设计、资源调度系统设计、数据处理软件开发以及数据计算服务等方面,为FAST科学观测和运行管理提供系统研发、数据管理、分析挖掘等多种支撑服务 ...
    2012年在国家天文台总部建成一个5节集群,积累运行维护经验。2016年1月,国家天文台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建成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贵师大节
    2016年6月,在FAST现场建成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大窝凼节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