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anco-Cuaresma博士后等人合作,基于LAMOST DR4光谱数据对锂巨星进行候选体搜寻,结合国内外五个高分辨率望远镜构建了目前国际上一致性最好、数据量最大的高分辨率锂巨星样本。
    锂巨星是一种锂丰度异常高的晚型恒星,它的锂丰度已经超过了模型的预言值,这种锂现象对经典的恒星演化模型提出了挑战,具体的锂增丰机制悬而未解,因此,锂巨星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恒星结构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
    过去的研究证实锂巨星在巨星中的比例约为1%,如此低的比例给锂巨星的研究带来了阻碍,在过去三十多年的研究中,被高分辨率光谱确认的锂巨星一共只有 200 多颗。
    研究人员对该样本的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锂巨星的性质更倾向于在恒星自身内部通过核合成形成锂,而且它们在赫罗图上主要聚集在渐近巨星分支(AGB)、红团簇(Red Clump)、红巨星分支驼峰(RGB Bump ...
    这些发现对巨星的锂形成机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观测证据,同时为研究锂的形成理论给出了进一步的限制。
  • ,描绘出了迄今最完整的氦热亚矮星的碳氮元素分布图案,并发现碳元素含量较贫的氦热亚矮星的形成很可能与金属丰度有关。
    根据氦丰度,热亚矮星可以分为氦热亚矮星和贫氦热亚矮星。目前,氦热亚矮星的起源问题仍是未解的谜团。
    与已有的结果相比较,研究团队发现LAMOST氦热亚矮星样本显示出目前最完整的碳元素和氮元素的丰度分布图案,这进一步推进了人们对氦热亚矮星起源的认识。
    观测表明碳元素含量较多与碳元素含量较少的这两类氦热亚矮星的起源机制完全不一样,碳元素含量较少的热亚矮星起源很可能与金属丰度有关。 图2:氦热亚矮星的碳、氮丰度分布图案。
    其中蓝色和绿色表示极端氦和中等氦热亚矮星,红色和品红色表示已有的观测结果。 该成果推进了人们认识氦热亚矮星的起源问题的研究进程,对于深入认识和研究热亚矮星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银盘内恒星在方向上的速度弥散度,图中橙红色标示了年老的贫金属恒星,蓝色标示了金属恒星。
    我们知道银河系外部区域的大部分恒星集中在银盘上,并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转动。与银河系中心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恒星,都有着相近的绕转速度,约为220千米/秒。然而这个速度并不是绝对准确的数值。
  • 金属晕星与厚盘星有相近的金属丰度,却拥有晕星的运动学性质。
    图1.图为高速厚盘星(HVTD,红色的点)、金属晕星(MRSH,蓝绿色点)、经典厚盘星(Thick disk,黑色的点)、经典晕星(Hale stars,黄色的点)在轨道总能量-垂直方向角速度图中的分布 ...
    绝大部分的高速厚盘星位于近邻处,它们的平均金属丰度比金属晕星更,内晕中包含非常少的金属晕星和高速厚盘星。
    此外,高速厚盘星存在一个比经典厚盘更陡峭的旋转速度-金属丰度梯度,而金属晕的旋转速度-金属丰度梯度比经典厚盘更平缓。
    它们的化学、运动学性质以及年龄表明高速厚盘和金属晕真实存在,而且它们可能是在原位形成的。 这一研究更新了目前的银河系结构组成分量,同时也表明银河系的形成机制要比预先复杂的多。
  • 北京时间10月6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发布了一项由我国天文学家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关于锂巨星真实身份的重要成果。
    图源:青木和光,日本国立天文台 长久以来,天文学家认为,红巨星内部剧烈的对流为锂元素的产生创造了可能的条件,因此大部分锂巨星应该是红巨星。
    但对此持怀疑态度的科研团队通过我国LAMOST、日本昴星团等望远镜采集了大量锂巨星的光谱,并借助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对这些锂巨星的震动数据,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研究发现,超过80%的锂巨星是红团簇星,而且不同类型的锂巨星在锂含量、恒星质量等多个方面均与传统认知存在着显著差别。
    对此,论文通过观测数据检验了双星合并产生锂巨星的理论,认为这是一种有潜力的方向。
  • 近期,国家天文台周泽明博士和施建荣研究员等人利用LAMOST高分辨率光谱仪的光谱数据,证认了两颗新的锂巨星(被命名为TYC1338-1410-1和TYC2825-596-1),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性质和锂机制 ...
    图1:两颗锂巨星的样本光谱 LAMOST高分辨率光谱仪是一台单目标光纤光谱仪,每次观测只利用分布于LAMOST直径5°视场范围内的35根光纤中的一根馈入系统。
    研究人员利用2018年11月亮月夜的测试时间,挑选了TYC1338-1410-1和TYC2825-596-1这两颗锂巨星候选体进行观测,以测试LAMOST高分辨率光谱仪的性能。
    通过对锂丰度精确测量可知这两颗星均为锂K型巨星。有趣的是,除锂丰度异常外,这两颗恒星的其它元素丰度分布模式与普通巨星的基本一致。
  •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张萌、张华伟研究员、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向茂盛博士等使用红巨星样本的LAMOST光谱数据筛选出富含ɑ元素的“年轻”恒星,并对这些恒星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ɑ ...
    研究人员利用LAMOST红巨星样本中提供的多种元素丰度和年龄信息筛选出了1000余颗ɑ元素的“年轻”恒星。
    这样的研究结果支持ɑ元素的“年轻”恒星来源于双星演化的理论模型,因为吸积物质,恒星的质量增大,而基于单星演化模型的年龄确定方法使得这类恒星被错误地认为是年轻的恒星。
    图1:左图的红色方框内为选取的ɑ元素“年轻”恒星,右图为不同类恒星的多种元素丰度比较。
  • 图2.氦型热亚矮星质量分布。蓝色点虚线为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质量分布;黑色点线为理论模型预测的质量分布。
    氦型的热亚矮星质量分布和理论模型预测差别较大。
    氦型热亚矮星被认为是通过双星并合渠道产生,理论模型预测的峰值质量分布较平,在0.5-0.6倍太阳质量之间(见图2);而基于LAMOST光谱给出的氦型热亚矮星的峰值质量在0.42倍太阳质量左右,远小于理论模型预测值 ...
    这一结果表明,氦型热亚矮星除了通过双星并合渠道产生以外,应该还存在其它形成渠道,有待于后面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综合LAMOST视向速度、Gaia EDR3 视差、自行数据研究了热亚矮星的运动学特征,给出了热亚矮星在银河系晕、厚盘、薄盘中的星族分类,罗杨平等人根据氦元素的含量将热亚矮星分为四个级别:极端氦热亚矮星 ...
    (eHe)、中等氦热亚矮星(iHe)、氦弱热亚矮星(wHe)、贫氦热亚矮星(pHe)。
    最终研究发现:极端氦热亚矮星(eHe-1)在球状星团中几乎无法形成,在球状星团ω Cen中发现的氦热亚矮星主要出现在薄盘上,球状星团环境对银晕中的氦弱热亚矮星的形成几乎没有影响。
  • 星明天文台在理想情况下正常运转的时候,一个夜晚要追踪700~1000个这样的星系,因此对每个目标进行“找不同”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这个工作简单而繁重,然而科学发现往往来自于这样平常而不断累积的工作 ...
    既然这个工作人人都可参与,为何不让大家像游戏一样玩玩呢,天文如果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的,如此,PSP平台应运而生。可以这么说,PSP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网上看图平台。
    静态图 新图 历史图 之所以判断它为噪点,一来是由于它距离核心星系太过遥远(恒星属于星系,所以我们要发现的超新星都应该出现在其母星系范围附近, ...
    好了,已经迫不及待了,您可以尝试做一下在线测试,过关了就会成为PSP大家庭的一员,开始您充满期待的搜索之旅啦~~~~ 如果您打算使用手机看图,可以试试这个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 ...
  • 它们之所以钡元素丰度高,可能是因为它们经历了内部挖掘过程的AGB阶段;也可能是双星演化过程中从经历了AGB阶段的伴星吸积了钡物质的红巨星。 然而,对于矮星和亚巨星,钡元素丰度的研究还很少。
    图 2 LAMOST矮星和亚巨星的C、N元素丰度随金属丰度的分布,等值线表示的是Ba元素丰度正常的恒星,带颜色的点表示Ba恒星,颜色表示温度。
    之前,研究团队在LAMOST数据中发现了一批高温钡矮星(温度大于6700 K),这些矮星主要是中等质量的恒星(大于1.4倍太阳质量),它们辐射压较大,与引力的抗衡最终导致恒星内部元素迁移,从而产生了钡元素含量增加的现象 ...
    研究发现,这些钡恒星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恒星内部元素的搬运过程导致了钡元素含量增加;二是双星演化过程中的物质交换引起了钡元素含量增加。
    与此同时,该研究还发现钡元素增丰的矮星和亚巨星相对于金属的α元素含量高的厚盘星所占比例明显偏低。
  • 压缩文件中包含了我们的所有194次双频观测的fits文件,这些文件折叠了时间和频率。
  • 压缩文件中包含了我们的所有194次双频观测的fits文件,这些文件折叠了时间和频率。
  • 例如,如果高速星的金属丰度比内晕星,并且alpha元素丰度性质和盘星相似,那么可以推测这些金属高速星可能形成于银盘,而后由于某种运动学机制被加速为高速星。   ...
  • 而原初演化模型认为半径谷是行星形成的自然结果,如一些研究认为其两侧分别对应着成分不同的两类行星:致密石质超级地球和水/冰的亚海王星(如表面被数百到数千公里的海洋覆盖的“海洋行星&rdquo ...
    此外,研究发现亚海王星更倾向于出现在铁和镁/硅/钙的恒星周围,表明金属元素 (铁、镁、硅、钙等) 在亚海王星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Bird 等人还发现了一种化学-动力学趋势,即金属恒星(图2中绿色曲线)沿着较强的径向主导轨道运动,而贫金属恒星(蓝色曲线)则沿着较弱的径向主导轨道运动。
    图2:化学-动力学趋势表明,金属丰度晕星更倾向于沿着径向主导的轨道运动 银晕恒星的运动还是揭示银河系引力势的关键,Sarah A.
  • 通过分析红端光谱的Hα线和锂线,他们发现了327颗色球活动恒星,且其自转速度比普通恒星更快;筛选得出194颗锂巨星和一颗超锂巨星;发现了98个分光双星和7个分光三体系统。
  •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的要求,现在,360度×180度的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的科技娱乐场馆当中。
  • 在化学丰度研究中,厚盘星比薄盘星的金属丰度[Fe/H]含量更贫,[α/Fe]含量更一些,平均增丰程度超过0.2 dex;在运动学研究中,厚盘星较薄盘星的速度弥散和轨道偏心率更大;在年龄的研究中 ...
    最终发现在年龄-金属丰度空间,年轻的金属恒星和年老的贫金属恒星的角动量分布区别很大。这些区别与化学空间区分薄盘和厚盘恒星是一致的。结果也证明了银河系是由两个特征明显的薄盘序列和厚盘序列组成。
  • 之前的研究发现轨道偏心率高的气巨行星更倾向于出现在金属丰度高的恒星周围,表明金属环境能加强一些轨道动力学的激发过程(如巨行星间的散射)。
    这些结果一方面支持了行星形成的核吸积模型,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小质量行星可能经历了内部(如行星之间的散射和碰撞)或者外部(外部巨行星的引力摄动)激发过程,并且这些激发过程也与金属环境密切相关,为行星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