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搜寻证认更多强透镜样本是当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通过下一代大规模测光巡天项目的开展,人们期待发现数以万计的强透镜系统。但如何在海量的天体图像中快速地找到强透镜候选体? ...
    在此基础上,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的宇宙学团组构建并训练了一个卷积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欧洲南方天文台2.6米巡天望远镜(VST)千平方度巡天(Kilo-Degree Survey—KiDS ...
    该项工作构建的神经网络可应用于未来的其他巡天数据,如正在建设中的云南大学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Mephisto)的数据。
    该项研究工作已被国际天文学主流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月刊》接受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是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硕士生何紫朝,指导老师为尔欣中教授和范祖辉教授(预印本链接:https://arxiv.org/ ...
  • 背景图片里宇宙网格里的节点则是质量为太阳质量的星系团,而左下角里第二张放大的图里最小的结构体则为太阳质量的地球大小的暗晕,其质量跨越20个等级。
    想想如何逐次去配置每一个新的‘放大镜’使新获得的图像和原来的一样精确清晰就对我们模拟原初条件的精度和程序的精确度和可靠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来自Durham大学的共同作者Carlos Frenk教授说到。 这些超级放大的模拟使该团队得以可靠并详尽地研究从地球到超级星系团质量暗晕的形成、演化以及内部结构。
    ” 这一超级模拟在中国广州天河2,英国Durham的COSMA,德国慕尼黑Freya的超级计算机上完成。本研究共包括7位作者,来自中国、英国、德国、美国四个国家四家单位。
    图3: 完成这一超级放大模拟的中国天河2号,英国COSMA,和德国的Freya超级计算机 新闻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陆成宽 ...
  • 2017年9月2日,张申炜,赵经远,胡迪,张小卫,施韡,孙国佑,高兴共同发现并上报了一颗位于M31星系的疑似新星。 超新星发现时的图像   9月13日晚,位于西班牙的利物浦望远镜(LT)对此目标进行观测,并确认这个编号为M31N 2017-09a的新星是M31星系中一颗经典新星。这是PSP项目启动以来发现并被光谱证认的第三颗系外新星,也是利物浦望远镜第二次为PSP系统的科学发现提供光谱证认。
  • 近日,云南大学研究团队借助LAMOST DR9光谱数据,结合仙女星系(M31)已有的观测数据,构建了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具有视向速度测量的仙女星系的天体星表。
    该成果已在国际天文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云南大学本科生张湘玮,指导老师为陈丙秋教授。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 近期,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石维彬副教授等人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合作,利用LAMOST巡天光谱中的K巨星数据,进一步揭示了人马矮星系星流附近的室女座过密区(Virgo Overdensity, VOD) ...
    论文第一作者为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闫化辉。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武仙座-天鹰座星云(HAC)是英国Belokurov等人(2007年)通过主序拐点星发现的,它位于l (25◦ ∼ -60◦), b (-40◦ ∼ 40◦),距离太阳10-20 kpc ...
    这说明虽然VOD和HAC两个区域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的,但是在轨道参数上是很相近的,这与英国Simion等人(2019)的结论非常吻合。
  • 绿色大会 本届大会的国家组委会(NOC)和地方组委会(LOC)高度重视绿色环,努力把会议办成绿色的大会。   ...
    大会网站上的绿色出行倡议   为了节约能源避免浪费,组委会和各个参展单位签订环协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   ...
    组委会和参展单位签订的绿色协议 大会信息栏中对签署环协议单位的感谢信   虽然协议里面规定的很清楚,比如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但执行起来难度很大。
    看来环工作主要还得靠自觉。J   绿色协议的部分要求     为了减少纸张的使用,本届大会首次推出了电子海报(e-Poster)服务。很多人积极响应,包括我。
    e-Poster除了环,还有不少好处,可以及时更新内容,不需要提前打印好再从国内背过去。   ...
  • 这项研究工作由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团组金驰川研究员主导,合作者包括英国杜伦大学Chris Done教授和Martin Ward教授。论文已于北京时间6月10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由金驰川研究员担任PI的研究团队向欧洲宇航局和美国宇航局申请使用XMM-牛顿卫星、“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卫星和“雨燕(Swift)”卫星,对 ...
    “ 论文的合作者之一,来自英国杜伦大学的Chris Done教授说:“我们目前的理解是这种心跳信号源自黑洞视界附近高温物质的周期性结构变化过程。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委员会(STFC)的经费支持。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天文观测设备与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而另一颗超新星候选体于10月4日被廖家铭、陈剑星、徐佳一共同提交,并于10月7日被英国剑桥大学天文学家Campbell等人确认。
    然而,一直以来,如何将拍摄结果与更多的广大天文爱好者分享,如何让自己的发现更快地得到专业天文学家的认可,一直是一个难题。
    许多天文发现,比如寻找超新星本身的过程并不需要太多科学知识和学术背景,只是需要耐心和细心。公众参与超新星搜索,既可以提高超新星发现的概率,还能增加普通人对天文的兴趣。
    由于超新星的爆发法预测,没有规律,科学家往往会错过它爆发的前几天。而超新星搜寻项目,则可以借助天文爱好者的参与,比往常更及时迅速地发现超新星爆发,为天文学家提供科学研究的线索和依据。
    相关媒体报道: 腾讯科技:10岁小学生借助虚拟天文台发现超新星 http://tech.qq.com/a/20151008/055660.htm 网易新闻:合肥小学生廖家铭再次捕捉到两个疑似超新星 ...
  • 与上次类似,本次高级研修班是小班授课,总共约40位学员参加,有来自国家天文台内部的学生、职工,也有大量来自国内同行单位的师生,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高能物理研究所、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
    、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
    本着专业性和报名次序的原则,主办方最终录取了40位同学参与了此次培训。
    他从最基础的信噪比公式切入,讲解了如何进行天文测光等的数据处理技术。接下来,国家天文台张彦霞研究员为培训做“人工智能在天文学中的应用”的邀请报告。
    下午,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王靓老师做如何做天文数据可视化的报告,他以真实数据为实际案例做了详细的讲解。
  • 近年,由三峡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安博瑞德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多个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欧空局Gaia卫星的巡天数据,对太阳邻域 ...
    范围内的宽距双星开展了广泛研究,精确描述了宽距双星的内禀属性,深度挖掘了宽距双星在银晕物质分布、双胞胎星形成与演化等方面的科学价值,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先后在美国的《天体物理期刊》、《天体物理期刊增刊》以及英国的 ...
    近日,三峡大学田海俊教授的团队在宽距双星方面再次取得关键性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在《天体物理期刊增刊》正式在线发表。论文详情:点击这里。 图1.
    以一颗白矮星为例,展示了贝叶斯方法对白矮星的年龄(Age)、零龄主序质量(ZAMS)等参数的限制 这次研究成果由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邱丹主导完成。
  • 本届大赛论是提交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成为了历届之最。
    作品链接:http://v.qq.com/x/page/e31414zk4z1.html 2.
    该作品以此为背景,介绍了天宫二号的相关情况与科研成果。让观众感受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与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品评价:独具匠心,精巧之极。
    作品链接:http://v.qq.com/x/page/j3141j1hiqe.html 3.
    尽的前沿》 作者:谭瑾懋、吴玉阳 图3:《尽的前沿》 作品简介:本漫游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结合3D模型、图片,通过海量数据与宏大叙事的相互支撑,展示人类从史前时代至今的探索之旅与近年的科学前沿成果 ...
  • 然而,超新星的出现是没有规律的,谁也法预言下一颗超新星会在哪里爆发,科学家往往会错过它爆发的前几天。
    不用担心是否是真实目标,不用了解各个星星的名字和位置,不用知道如何测量,不用操心如何写英文报告……</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当然, ...
    他高一成为天文小组组长,大学创办天文社, 工作后又自购设备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星明天文台,对天文的爱好和科普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爱好者只要向天文台负责人申请,在天气和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进行自己感兴趣的观测拍摄。高兴的设想是,让天文爱好者坐在家里,喝着茶,就可以拍到壮观的星系图景。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崔辰州一直关注国外的天文全民科学项目,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由两位牛津大学的年轻的天体物理研究者凯文·施温斯基(Kevin ...
  • 6月21日,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教育研发应用分中心(后简称“教育分中心”)第一次工作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图1 与会代表合影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张本威代表本次会议的东道主、教育分中心共建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学院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的介绍。
    教育分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俞云伟详细介绍了该校天文学科发展的沿革及亮点成果。同时,他回顾了教育分中心成立的背景及工作目标,并希望各共建单位能够继续群策群力做好天文科学教育工作。
    本次会议正式通过了辽宁师范大学加入教育分中心的申请并举行授牌仪式。新成员的加入将为分中心在天文教育人才培养、天文科普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注入更多能量。
    图2 授牌仪式 随后,各共建单位分享了各自在天文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并对如何依托教育分中心的资源与技术,如何进一步促进创新科学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挖掘天文科学数据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
  • 该项目是由美国能源部和美国自然基金会支持的国际合作项目,牵头单位是美国能源部下属单位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参与国家包括中国、法国、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瑞士、韩国和哥伦比亚等 ...
    没有这些数据,DESI巡天项目就法开展。” “这是目前我们测量获得的最大的宇宙天图。
    在构建的巨幅宇宙二维天图中,国家天文台联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开展的BASS巡天贡献了北半球的星空。BASS巡天联合了国内高校和国外合作单位组建了专门的观测队伍,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基特峰进行巡天观测。
    参与BASS巡天项目的研究者和学生们 国家天文台巡天观测和三十米望远镜技术研发团组首席研究员薛随建说:“BASS巡天总共获得亚利桑那大学Bok望远镜的观测时间为387天,这是国内天文学家使用国外望远镜观测时间最长的纪录 ...
    id=322138&user_id=129909&source=wechat_friend 中科院英文网站:http://english.cas.cn/newsroom/research_news ...
  • “恒星天文学之父”赫歇尔(Herschel,Friedrich Wilhelm,英国,1738-1822)等人最早对银河系恒星开展了系统的光学观测,并绘制出银河系的扁平结构。
    同时,如果巡天范围不够大,也法在较高的银纬上发现它们。更何况,还有距离不确定的困难! 距离的问题是用一个巧妙的切点法来解决。我们知道气体是围绕银河系中心以一定速度旋转的,且内部快,外部慢。
    图3:银河系分子气体薄盘和厚盘示意图 | 背景图源:HI4PI 包括盘、核球和晕在内的银河系的总质量约有1万亿太阳质量,其中绝大多数是暗物质,而重子物质只占其中的7%左右。
    厚盘上分子云未来的命运又会如何?厚盘和薄盘以及其它盘成分有怎样的联系等等,有待进一步观测研究给出答案。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tfzLdzUV153_7w3JsypfpQ ...
  • 大质量恒星(>8个太阳质量)如何形成是现代天体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尽管大质量恒星在宇宙空间数目比小质量恒星少得多(只占恒星数目的1%左右),但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恒星光度。
    由广州大学陈曦教授(上海天文台特聘研究员)领导的包括国家天文台任致远、上海天文台沈志强和李斌以及南京大学郑兴武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天文脉泽与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有意思的是,论是旋臂吸积流结构还是脉泽光度爆发现象都被认为是与大质量年轻恒星天体盘的引力不稳定性有关联,但该项工作是首次从观测上将这两种现象在同一个目标(G358.93-0.03)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此项研究工作由广州大学、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大学,以及来自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荷兰、美国、日本、德国等的多家研究机构的国际研究团队合作完成。
  • 公众需任何专业基础,只需经过简单学习便可掌握操作方法。参与者将在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引力透镜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
    由于光线的弯曲,当遥远的背景星系和前景星系或星系团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非常接近时,背景星系将会被拉扯成如图所示的巨弧状结构,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巨弧状结构的形态来估算前景星系或星系团的质量分布。
    图片来源:ESA/Hubble 公众如何参与? 这是一项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天文研究工作。
    不需要您花费太多精力学习,也需掌握专业知识,只需要您在可以网络通畅的环境下,并愿意付出一点业余时间,就可以为这项重要的研究做出贡献。
    快速入门教程:https://mp.weixin.qq.com/s/Kf46HIRqYdGRaxKDNNNIWw 进入项目官网,主页列出了引力透镜和全民科学的相关背景知识,供参与者学习了解。
  • 冥卫一的大小(和质量)与它所绕转行星的大小(和质量)之比如此之高,在太阳系中是独一二的,因此有人认为可以把冥卫一也称为是“矮行星”,并且冥卫一与冥王星还组成了一个所谓的“双矮行星系统”。
    附录: 关于“冥卫一首批12个地貌特征名称”的背景资料   ▲(01)Argo Chasma——阿尔戈深谷 阿尔戈(Argo):源自希腊神话故事,在拉丁叙事诗《阿尔戈船英雄纪(Argonautica ...
    ▲(04)Clarke Montes——克拉克山脉 克拉克(Clarke):英国作家亚瑟·克拉克爵士(Arthur C. Clarke,1917-2008),是一位多产的科幻作家及未来主义者。
    其标志性的作品是1968年他与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Arthur C.
  •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孙漾、苑海波副教授与云南大学陈丙秋副教授利用LAMOST光谱数据和Gaia测光数据得到的数百万颗恒星的高精度消光信息,对近20年来天文领域应用最广泛的银河系二维消光图(SFD消光图 ...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fuPj6Rb5jH3B7vfAvBxosg ...
  • 近日,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以及三峡大学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空局盖亚(Gaia)卫星的巡天数据,详细分析了太阳邻域1万光年范围内大约 ...
    万颗恒星的南北分布,分别从运动学、恒星数密度以及化学丰度三个角度同时找到了恒星在银盘上的南北不对称性,及其与相空间“蜗牛”结构之间的关联证据,有力证明了二者具有相同的物理形成机制,相关成果被英国 ...
    硕士研究生林俊为该成果第一作者。该工作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田海俊教授、上海交大郭锐博士、三峡大学Sarah A.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