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使用ALMA望远镜对红移6类星体[CII]158微米谱线进行了高分辨率图像观测。这里是处理后的多频道数据文件。
  • 经过历时五个多月作品征集阶段,大赛官方网站最终收到近百部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不同背景参赛者提交优秀漫游作品。
    这些作品围绕着天文学基础知识、天文学最新科学成果、航空航天和太空探索、地球科学和绿色家园等主题,以制作者自身视角和方式或讲述天文科学知识,或回顾历史成就,或描绘未来发展。
    作品选材内容广泛,具有较高制作水平和审美水准。通过初步筛选和整理,共计88个有效作品将登陆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的在线投票平台,参与网络人气奖的角逐。
    3、投票次数限制:每个IP/ID每天可以投给任意作品总共6票,注册中国数字科技馆账户可再多投4票,总10票。 4、提示:因投票页面较大,大家看到作品是压缩后低分辨率作品。
    5、大赛组委会对恶意票保留处理权力。   即日起登陆中国数字科技馆大赛官方投票页面即可投票。 https://www.cdstm.cn/subjects/observatory ...
  • 中国虚拟天文台在“公众频道”已上线推出了“恒星检索展示平台”。该平台基于DSS数据可视化展示,可在线进行恒星数据检索。
    这是一扇足不出户、不分昼夜的观星窗口,任何人只要能够通过浏览器上网登录中国虚拟天文台网站公众频道(http://public.china-vo.org/),就可以看到全天恒星,甚至是星团、星云和星系。
    星空璀璨夺目,轻点鼠标,拖动浏览器内星空界面,可以看到红色线条链接88星座和黄色线条围起来的星座区域。使用滚轮放大缩小,可以观看某一星空区域更加细致美丽场景。 让我们以英仙座为例。
    英仙座是著名北天星座之一,每年秋天夜晚在北天银河能够较为容易地找到它,位于仙后座、仙女座东面,有很多耀眼亮星。
    这团模糊的云雾就是NGC1499,加州星云,大而弱发射星云,距离我们大约1500光年,而这团膨胀氢气正是被下面英仙座ζ所照亮(箭头为编者所加)。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
  •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人类发现系外行星已超过5000颗,但令人惊讶的是,迄今为止发现最丰富行星类型既不是气态巨行星也不是岩石行星,而是我们太阳系中没有,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的行星。
    其中比地球略大(约1-2个地球半径)称为“超级地球”,而比海王星略小(约2-4个地球半径)称为“亚海王星”。这些行星结构是怎样呢? ...
    这一发现,为揭示行星内部结构提供了关键新线索和方向。目前一般认为半径谷左侧超级地球是放大版地球,在更大石质内核外包裹着稀薄大气;但右侧亚海王星结构尚不清楚。
    在外部恒星辐射(称为光致蒸发)或者行星内核储存热量(称为行星核热)作用下,部分亚海王星大气包层被剥离,仅留下了石质内核,也就是超级地球。
    而原初演化模型认为半径谷是行星形成自然结果,如一些研究认为其两侧分别对应着成分不同两类行星:致密石质超级地球和富水/冰亚海王星(如表面被数百到数千公里海洋覆盖“海洋行星&rdquo ...
  • 该数据是我们在论文《用COLA快速生成模拟星系表》中提到SDSS DR12星系模拟星表,产生快速模拟星表技术是基于以下几个:Code for Anisotropies in the Microwave ...
  • 这是我们论文“用COLA快速生成模拟星系目录”支持数据,包括模拟目录和merger-tree输出晕文件。
  • 近期,来自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LAMOST光谱数据,并结合Fermi、Gaia以及TESS等国际上多个望远镜数据,在双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长轨道周期红背蜘蛛脉冲星候选体 ...
    被誉为“宇宙灯塔”脉冲星,是宇宙中精确时钟。其中每秒旋转数百次脉冲星被称为毫秒脉冲星。
    前者伴星质量大于0.1个太阳质量,而后者伴星质量远小于0.1个太阳质量。
    依据LAMOST以及Gaia提供位置信息,该单线光谱双星位于Fermi伽马射线源4FGL J1318.2+6754位置误差范围内,因此该伽马射线源有可能是双星系统对应体。
    利用LAMOST光谱数据获得的视向速度数据和伴星大气参数,验证了Gaia获取视向速度并获得了这个蜘蛛脉冲星质量约为1.3个太阳质量、伴星质量约为0.84个太阳质量,这进一步验证了该天体为包含红背蜘蛛脉冲星候选体双星系统 ...
  • 这是“Fast generation of mock galaxy catalogue with COLA”一文中所用到数据集,包括BOSS CMASS NGC星系模拟星表和暗物质粒子模拟直接输出暗物质晕表 ...
  • 3月23日上午,由阿里云万网负责解析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域名几条A记录进行了修改,指向到阿里云华北数据中心主机上。
    绝大部分用户不会感觉到有任何变化,但他访问已经不再是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服务器,而是阿里云上云主机。这标志着中国虚拟天文台主节点成功登陆阿里云。
    同时,把丰富资源向社会开放,与公众分享,推动天文大数据充分利用。
    此次迁移到阿里云上中国虚拟天文台主节点功能主要包括平台门户、望远镜时间申请审批、公众超新星搜寻计划、公众频道等。此前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巡天数据已先期实现上云。
    迁移到阿里云后,用户能以更快的速度访问China-VO,更加放心数据安全,便捷地使用阿里云海量存储、高性能计算和强大数据挖掘工具。
  • 科研用户量排名前五单位 在全力支持科研用户同时,中国虚拟天文台积极挖掘数据科普教育应用价值。20000名注册用户中近九成是非科研用户,包括学生、教师及其他社会公众。
    用户频繁地访问科学数据及望远镜申请观测两大模块 经过对平台4年总体访问次数统计分析,在四个子模块中,科学数据累计8.812万次,云资源累计8.507万次,望远镜时间申请累计4.137万次,而公众频道仅累计 ...
    科学数据模块高访问量源自中国虚拟天文台对专业天文学家数据支持,而云资源模块高访问量则源自科研人员及在校师生对中国虚拟天文台主页上提供虚拟机使用。
    4年内各子模块月访问量统计图 从各子模块月访问量上看,较为集中的线下活动带动了线上公众频道访问量,但与此同时科学数据模块访问量也出现了浮动,并在注册用户激增时达到峰值。
    只有约7%用户是来自其它网站的链接,更很少部分来自搜索引擎。这说明我们用户群体相对稳定,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用户群,但对于新用户吸引力不足。
  • 为传播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光峰科技联合航天设计规划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文创中心(CASCI),启动“光芒计划——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与光同行筑梦航天”系列活动 ...
    夜幕降临,当地村民们围坐在数字大屏前观看宇宙漫游影片。一部部优秀漫游影片不仅让他们感受了宇宙之美,同时也拉近了他们与科学之间的距离。大家在对浩瀚星空无尽联想中,度过了一个特别的中秋佳节。
    图2 村民们在观看宇宙漫游影片 此次开展“光芒计划”——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光峰科技数字大屏服务乡村文化推广、乡村传统技艺培训等方式, ...
    实现科技助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工作。
    后续,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亦将继续积极参与此类公益活动,发挥天文科学数据资源优势,用科学力量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人感受天文魅力,用知识点亮更多孩子梦想与未来。
  • 这些太阳系外行星系统构型丰富多彩,而且往往与太阳系存在着巨大差别(见图1),已发现系外行星大部分是太阳系中没有,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的所谓“超级地球”和&ldquo ...
    近期,南京大学谢基伟教授研究团队利用LAMOST光谱数据,并结合盖亚望远镜(Gaia)天测数据,以及开普勒望远镜(Kepler)测光数据,得到了超级地球和亚海王星系统出现率与轨道构型随恒星年龄演化规律 ...
    ,这为理解太阳系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启示。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图1:各种各样系外行星系统与太阳系对比图(图片来源:NASA) 借助LAMOST和Gaia观测数据,研究团队测定了恒星三维速度,基于此计算出恒星运动学年龄。
    以往研究表明,行星系统出现率还与恒星性质相关,如恒星表面温度、质量、金属丰度、半径和噪声等。
  • 近期,由东莞科学馆刘晶老师牵头制作带月面地形标注超高清月面地图(第三版)收录至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并对外发布。
    数据页面地址:https://nadc.china-vo.org/res/r100891/ 资源内容 第3版中文月面地图共有15种不同类型1294个地标,涵盖了业余天文望远镜能看到几乎所有有观测价值月面地标 ...
    对于标识不够明确月溪、月谷、山脉、山脊、海角等地标加方框、圆圈或箭头进行精确标识。 4. 为保证印后的清晰度,将着陆点文字颜色改为紫色白边,并在地图右下角加上了颜色说明。
    有条件学校还可以组织天文社学生参与校对月面地图,在校对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记下感兴趣目标,然后在观测活动中进行观测。
    虽然在第1版时候已经被江西天文公众号运营组同好校对过数十次了,做第2版时候又校对了数次,但由于标记信息太过庞大,仍旧不能完全排除第3版地图存在些许标记错误可能。
  • ,为定量揭示恒星潮汐耗散因子和热木星形成机制提供了新途径。
    目前,已发现热木星达到数百颗,它们存在挑战了之前人们基于太阳系建立起标准行星形成和演化理论。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研究,但是热木星形成和起源仍然是一个既困扰又吸引天文学家谜题。
    研究团队首先借助LAMOST和Gaia观测数据对行星系统宿主恒星运动学参数做了精确刻画,发现相比于更长周期类木行星(温冷木星),热木星宿主恒星运动速度更小,位于银河系薄盘中的数量比例也更大。
    通过进一步修正观测选择效应,研究团队首次定量得到了热木星和温冷木星出现率随年龄演化规律。他们发现热木星出现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不同年龄温冷木星出现率差别不大(见图3)。
    这个发现与热木星受恒星潮汐作用而轨道不断衰减理论预期是一致。 图3.热木星(上)和温冷木星(下)出现率随年龄演化规律。左、中、右分别为视向速度样本,空间凌星样本,地面凌星样本结果。
  • 近期,国家天文台博士生牛泽茜、刘继峰研究员与北京师范大学苑海波副教授合作,利用LAMOST DR7以及DR5恒星参数对Gaia EDR3以及DR2测光颜色分别进行了精确修正,实现了毫星等测光精度。
    恒星星等和颜色作为最直接观测量,与恒星温度、丰度、质量等性质密切相关,是恒星内禀性质重要表征。
    然而,为了覆盖从6等到22等较宽星等范围,Gaia卫星依据G星等亮度不同使用了不同观测模式,且G星等和BP、RP星等终端仪器也有所区别。
    不同观测模式间存在着天然系统误差,难以精确修正,这大大限制了Gaia数据本应有威力。
    研究人员还讨论了造成修正项各个原因,和不同颜色间修正曲线差异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Gaia DR2数据中不同观测模式间转换会带来较为明显颜色跳变,整体最大差别可达20毫星等。
  • 本会议旨在对 FRB 进行多维度深入讨论,包括 FRB 观测特征、 统计性质、 物理机制、 宇宙学和基础物理应用、 未来观测技术与策略等方面, 促进国内天文科研人员了解本领域及相关学术前沿,分享研究成果 ...
    ,启发科研思路, 进而助力我国天文学实现重大原创突破。
  • EAVN目前由21台射电望远镜组成,包括了中国6台、韩国4台和日本11台望远镜,上海天文台天马望远镜是该观测网重要台站,长期为全球天文学家提供了高质量观测数据。
    为攻克这一问题,Cho与合作者将最新基于历史观测散射模型应用于此次对EAVN观测结果分析中。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EAVN在1.3厘米和7毫米波长下观测数据发现,Sgr A*内禀结构几乎是圆形的。“在修正星际散射介质影响之前,Sgr A*结构存在东西方向拉伸。
    这些数据来自于2017年4月进行观测,该观测作为EAVN联盟下活动星系核科学工作组大型项目一部分进行,这也是首次拍到M87*黑洞阴影照片“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
    根据VLBI技术特点,随着观测频率提高,不仅意味着更高分辨本领,还具备更强的抗散射和穿透探测能力。
  • 图1 青辅协颁发荣誉证书 万维望远镜平台资源丰富、可操作性强,自问世以来已经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教育工作者、天文爱好者以及公众关注,逐渐成为开展数据驱动天文科普教育重要工具。
    图2 课程主页 本次课程内容基于全新升级万维望远镜个人版2.0重新编写,融入了国家天文台、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附中的多位资深专家和教师教学经验总结与思考,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详实、体系化。
    在为期两个月课程期间,共有1481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大家从学习安装软件开始,跟着专家和讲师讲授逐渐掌握了宇宙漫游制作要领,大家通过13节课的学习便做出了完整漫游影片。
    图3 部分学员参赛作品截图 后续,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还会继续深耕数据驱动天文科普教育领域,根据实际需求在线上线下推出多元化培训课程,让更多人感受天文之美。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进行,在不能出门尽情玩耍日子,不如打开万维望远镜一起漫游宇宙吧!
  • 这个文件包含本文使用43个GWAC光变曲线和4个耀发动画。也包含TESS和K2中耀发和周期数据。
  • 崔辰州博士在典礼上为选手和来宾们做了《大数据时代天文学》主题演讲。
    活动现场   该比赛图像赛道题目为“运用AI图像技术助力超新星搜索”,所使用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提供。
    如果能够善用这些数据产品,联合天文学家和AI高手们共同分析,不仅能够激发公众科学兴趣、促进人才培养,还将推动AI行业进步,更可以助力天文界产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他们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法,参与到天文科学探索之中,利用高效、高准确率自动化算法来解决天文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这种形式很好地诠释了以数据驱动天文科普教育(DAEPO)理念,也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空白。   ...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