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IAU 100多年历史上首次在非洲举行大会,意义重大。同时,这也是IAU GA首次采用开放访问模式——来自全球的公众将能够远程观看大会的直播并线上参互动。
    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RF)是本次大会的主办方,南非科学创新部(DSI)和非洲天文学会(AfAS)是会议协办。
    在可访问性方面,会议通过开放访问和创新的混合会议形式,确保无法前往现场的科学家和学生也能参前沿的天文学研究讨论。影响力方面,大会不仅注重科学研究的影响,还致力于通过各种社会活动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
    正如大会主席Kevin Govender说的,本次会议是一次超越了天文学范畴的历史性事件,为重塑来自全球的天文学家对非洲的认知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图5 大会主席Kevin Govender致欢迎词 接下来,他们将陆续参大会的多个环节讨论,尤其包括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参的“设施、技术数据科学”学部(Division ...
  • 本数据集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多波段天文观测数据处理研究生课程光学红外数据处理数据,观测日期为2023年6月17日,观测设备是兴隆60cm望远镜,BRV三波段,观测目标DY Her (Delta Scuti ...
  • 东方红》 作者:刘浩然、谷鑫、郭强、成文超 指导教师:毛英臣、冯宇静 图1:东方红 作品简介:“两弹一星”是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历史丰碑,该作品以“东方红一号 ...
    该作品导入大量3D模型,实现动态飞行,通过史诗般的语言和天地交融的画面回顾了“东方红”的辉煌,展现中国独有的航天精神。
    该作品以此为背景,介绍了天宫二号的相关情况科研成果。让观众感受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品评价:独具匠心,精巧之极。
    《无尽的前沿》 作者:谭瑾懋、吴玉阳 图3:《无尽的前沿》 作品简介:本漫游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结合3D模型、图片,通过海量数据宏大叙事的相互支撑,展示人类从史前时代至今的探索之旅近年的科学前沿成果 ...
    该作品通过超的技巧充分挖掘万维望远镜强大的能力,呈现星系并合数值模拟、航班、科研等数据的可视化景象,展示了人类不断开拓科学疆界的壮丽之旅。
  • 四象是中国古代星空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和北方玄武 。每一象由细分为七宿,合起来就是二十八宿 。
  • 本数据集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多波段天文观测数据处理研究生课程光学红外数据处理数据,观测日期为2023年6月17日,观测设备是兴隆1.26m望远镜,gri三波段,观测目标AU CrB (Delta Scuti ...
  • 图1 IVOA各工作组最新任命名单 知识发现兴趣组(Knowledge Discovery Interest Group)旨在把VOKDD(ML、AI)领域联系起来,关注的方面包括可视化、远程数据探索 ...
    、机器学习技术、统计方法、工作流程编排和多态数据访问等,具体工作包括:定义机器学习相关的新的数据保存和交换模式;为VO服务增加或完善机器学习能力;协调和统一对数据可视化功能的访问;参有关科学发现工作流程的讨论等 ...
    图2 国家天文台陶一寒博士(摄影:张超) 陶一寒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系,研究方向是交互式信息检索,现为国家天文台天文信息技术(中国虚拟天文台)研究团组成员,主要研究兴趣是机器学习在天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中的应用 ...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基于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的星系光谱自动分类方法研究》并参多个项目。
  • 李珊珊 / 教育兴趣组主席 / 李珊珊,研究方向为虚拟天文台、天文信息学、天文数据可视化等,积极推进天文科学数据在科普教育领域的应用项目,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文信息技术(中国虚拟天文台)研究团组成员 ...
    图1 IVOA 教育兴趣组新任主席 李珊珊 陶一寒/ 知识发现兴趣组主席 / 陶一寒,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现为国家天文台天文信息技术(中国虚拟天文台)研究团组成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技术研发部数据资源建设组组长 ...
    研究方向为AI for Astronomy、天文信息技术等,在AI、机器学习在天文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参单位任务负责人分别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 ...
  • 本数据集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多波段天文观测数据处理研究生课程光学红外数据处理数据,目前包含2023年实习课的观测数据,具体为: 1、DY Her (Delta Scuti变星),坐标为坐标为16 31 ...
  • 由于该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天文研究所(IAA)的BOOTES团队共建的望远镜,目前该望远镜的原始观测数据仅限于合作团队之间的共享,暂时还不能完全公开。
  • 在梁雷老师的指导下,凌源市第二级中学天文探究社团基于万维望远镜制作的漫游作品群《数字宇宙中的空间利器》获得创意奖提名奖。
    本年度申报推荐活动面向整个科技馆行业以及关心科技馆行业发展的社会大众,旨在通过评选表彰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中小学生和为科技馆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个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弘扬慈善公益精神,推动科技馆事业的创新进步 ...
    《数字宇宙中的空间利器》作品评述 本创意作品为基于万维望远镜平台制作的系列科普漫游,内容包含国内外著名空间探测器,如哈勃太空望远镜、旅行者号、东方红一号、嫦娥四号等。
    部分作品已被细化为互动式漫游和教学课件应用于中学物理、地理课堂,增强了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后续会继续制作和完善,更好的服务于科普教育。
    《数字宇宙中的空间利器》作品展映 1、天宫二号https://v.qq.com/s/videoplus/479971382 2、东方红https://v.qq.com/x/page/e31414zk4z1 ...
  • 项目中科学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实验测试数据、论文和专利等原始数据,具体包括:(1)增益宽带馈源天线设计,建立馈源天线阵列的低旁瓣和波束一致性协同设计方法。
    针对射电天文灵敏度和极化不敏感特征,研究并揭示双极化增益Vivaldi天线阵列的旁瓣降低机理和E/H 面波束一致性保持技术,提天线接收灵敏度、降低馈源极化敏感度。
    针对互耦导致的天线性能下降,提出新型人工SPPs传输线设计天线阵列馈电网络,揭示人工SPPs 的强电磁束缚特性抑制天线互耦及其低通特性对次模干扰信号抑制机理,降低集成度馈源的端口耦合和抑制干扰噪声。
    (3)低噪声放大器芯片低温设计等相位阵馈源关键技术合作研究。建立SiGe 和GaA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LNA 低温建模设计理论。
    通过低温纳米晶体管小信号电路模型及其参数提取方法,研究低温纳米晶体管小信号噪声模型;通过低温晶体管噪声形成机理,揭示主要噪声源晶体管物理结构关键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精准的晶体管等效电路模型。
  • 天文底片是天文学观测研究的珍贵遗产。近年来,上海天文台底片数字化实验室乌兹别克斯坦兀鲁伯天文研究所在天文底片数字化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 天文底片是天文学观测研究的珍贵遗产。近年来,上海天文台底片数字化实验室乌兹别克斯坦兀鲁伯天文研究所在天文底片数字化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 利用三维气体和尘埃消光数据,我们证认出了112个尘埃CO分布度相关的云,这些云分布在低银纬区域(|b|<10 deg)中,并尘埃和CO分布有良好的相关性。
    针对这112个尘埃CO分布度相关的云,我们使用CO观测数据量化了它们的物理性质,并生成了一个目录。
  • 为了使科研人员更好地在日常科研工作中更好地运用Python语言及数据技术知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在每年一度的《年度职工培训计划安排》的支持下,自2016年起已连续举办了四届 “天文数据Python ...
    图1:b站直播入口 培训讲师简介: 1.何勃亮,国家天文台天文信息技术研究团组(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天文科学数据管理和科学大数据,Python技术培训负责人。
    3.邹虎,国家天文台BATC巡天团组副研究员,从事大视场巡天和星系形成演化研究,参或负责了BATC巡天、南极CSTAR台址监测、南银冠u波段巡天和北京-亚利桑那巡天等。
    4.任志远,理学博士,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区的毫米波射电观测和数据处理。
    5.陶一寒,国家天文台天文信息技术研究团组(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助理研究员,获伦敦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光谱数据分类、机器学习和交互式信息检索等。
  • 目前,研究团队已在1305.5-1419.5 MHz的频率范围内识别出41741个中性氢星系样本,样本数量和数据质量远超国内外其它中性氢巡天项目。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天眼将探测到十多万个中性氢星系样本。
    研究团队向星系宇宙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分享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样本、近邻星系的中性氢气体分布和大尺度结构观测数据。
    巡天数据对研究星系的低质量端的中性氢质量函数、限制暗物质性质、发现未知的暗弱星系、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演化等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一列为Gaia DR3 ID,第二三列为RADec,第四五列为二维自行数据,第六列为子结构id
  • 3D模型在万维望远镜中的应用 第四届大赛中涌现出多部讲述航天成就和介绍航天器的漫游作品,天宫二号、东方红卫星、旅行者号等知名航天器的3D模型在茫茫星海中运行的画面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种格式的模型各有优势:3DS格式模型的细节更精细、色泽明亮、反光度;OBJ格式模型的色泽更柔、反光度不、更贴近画面效果,模型相较3DS占内存要小。
    图2:OBJ格式(左)3DS格式(右)对比 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找3D模型,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网址可供参考: NASA 3D资源网:https://nasa3d.arc.nasa.gov/models ...
    本届大赛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数据文献委员会、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组指导下,由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
    如果您还希望了解更多万维望远镜操作技巧,或在利用万维望远镜开展日常教学和科普工作时有疑问,欢迎邮件至:wwt-helpdesk@nao.cas.cn我们联络。
  •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CSST)主巡天相机(SC)旨在利用七个波段的测光系统进行大面积测光巡天,将为银河系结构和恒星星族的研究提供海量的深度数据。
    为了支持 CSST 的研发和其巡天数据相关的科学项目,CSST 银河系和近邻星系的星族研究联合团队使用TRILEGAL恒星星族合成工具生成了第一个适用于CSST SC测光系统的全面的银河系恒星模拟星表 ...
    该星表反映了我们对银河系恒星群体的最基础的理解,可以直接CSST的真实巡天数据进行比较。
  • 水星凌日(Transit of Mercury)是一种天文现象,其原理日食相似。当水星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如果三者能够连成直线,便会产生“水星凌日”现象。
    只有在太平洋(除西北部)、北美洲(除西部和北部)、南美洲、大西洋、欧洲(除极北部)、非洲、亚洲极西南部、印度洋西部、南极洲可以直接观测到。
    凌源市第二级中学的梁雷老师就利用相关数据将本次“水星凌日”的盛况进行了“神还原”。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图片进入文内观看 怎么样,是不是超酷?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