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理念,平台坚持为公众及天文爱好者提供“万维望远镜”、“公众超新搜寻”等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及活动,并努力推陈出新,不断丰富科教版块的内容 ...
    图4:网站列出了最新的公众科普活动 新版网站还增加了全站统一检索功能。
  • 最近,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新昌星空文化传媒合作,在万维望远镜(WWT)北京社区资源库里上线了一组360度×180度的新昌全景图,从鼓山公园、新昌体育场、翡翠山南复线、孝行路,还有孝行路十九峰路口等多个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如诗如画的新昌小城 ...
  • 作为较早的成果,M92A的发现(Pan et al. 2020)、M13F的发现以及M13E的验证(Wang et al. 2020),都在2020年发表。
    图1: 左:脉冲NGC6517E发现时的图;右:疑似信号筛选过程中识别出NGC6517E的图像,其中上半部分数据点构成的峰表示此信号具有色散特征。
    脉冲M14D和M14E是两个redback系统,其中M14E具有掩食现象。同时,FAST观测到了受闪烁影响剧烈的脉冲M3A,验证其为black widow系统,伴星质量为太阳的1.25%。
    (position switch)引入脉冲搜索观测中(见图3),成功地在M3中发现并同时验证了一颗FAST探测率在50%左右的脉冲,M3F,并验证了之前发现的脉冲M3E
    这两个脉冲都是毫秒脉冲双星,轨道周期若干天,伴星为太阳质量的0.1-0.2倍。该工作涉及文章已由RAA接收。 文章链接:https://arxiv.org/abs/2107.02749。
  • 图3 板垣公一的M31N 2017-01e发现图像 若后续观测可以证实这一结论,那么它将成为已知重现时间最短的新之一,仅次于一年一爆的M31N 2008-12a(这是一颗著名的再发新,从2008年至今已观测到 ...
    图5 ATel#10042证认M31N 2017-01e为He/N型新,并暗示其可能是再发新。 迟来的证认 机缘巧合,今年9月赵经远联系上了美国天文学家Allen W.
    以下为ATel#15729全文翻译(翻译:赵经远): M31N 2019-09d和M31N 2022-03d被确认为再发新M31N 2017-01e第二次和第三次被观测到的爆发 ATel #15729 ...
    这些新的位置使PSP团队得出结论,它们都可能是板垣公一发现的已知新M31N 2017-01e(http://www.cbat.eps.harvard.edu/unconf/followups/J00441072 ...
    这3次爆发也使得M31N 2017-01e成为目前所知重现时间最短的新之一,仅次于重现时间约为1年的M31N 2008-12a,因此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值得一提的是,M31N 2008-12a最初几次爆发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
  • 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颁奖典礼8月20日晚在广东实验中学体育馆和云端同时进行。典礼吸引了线上线下的大批观众进行观看并积极参与互动,大家共同见证了国内天文学领域最大规模和最高规格的视觉盛宴。
    经评审委员会初评、复评和终评,《无尽的前沿》、《东方红》、《链》等34部作品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西游记》、《地球之子》等6部作品获得了最佳创意、最佳视效、最具艺术性作品、最佳科学传播、最佳课件等单项奖 ...
    index.html#/detail/1355418 无穷魅力 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收官(中国科普网) http://www.kepu.gov.cn/www/article/dtxw/5ca2ed2bb26e4dbeb5415839480ae3c5 ...
  • 1月20日晚21时许,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联合明天文台开展的公众超新搜寻项目(PSP)管理员张宓在半米望远镜(HMT)拍摄的M31星系原图中发现一颗河外新候选体。
    该候选体获得编号PNV J00470388+4153154、AT 2024 aoc,内部编号PSP24E
    综合考虑位置和亮度,初步判断为河外新候选体 编号:AT 2024aoc (= PSP24E) (= PNV J00470388+4153154) 发现者:张宓、桂冠骐、赛尔格垒、徐建林、唐磊明 ...
    J00470388+4153154.html AT 2024aoc,Transient Name Server,https://www.wis-tns.org/object/2024aoc PSP24E, ...
    明天文台官网,http://xjltp.china-vo.org/psp24e.html ...
  • 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此星表的共生双星候选体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的。
  • 我们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有效的识别了新的共生。这是一个新发现的共生候选体星表。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赤经赤纬和相关的星等信息。
  • 本数据集包含了中国脉冲测时阵列第一次数据发布中的脉冲数据。该观测数据采集自FAST望远镜,时间跨度为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底,包含了57颗毫秒脉冲
    该数据主要用于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及相关的脉冲科学研究。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使用公开的WISE数据,我编辑了一个全天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包含超过20000颗年轻候选体。
    利用Gaia DR3的视差和自行信息,我在这个全天星表中选出了超过3000颗与63个近邻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并通过拟合这些年轻候选体的视差分布得到了这63个近邻分子云的准确距离。
    这里我释放了这些星表数据,包含全天年轻候选体星表,与分子云成协的年轻候选体星表和63个近邻分子云的距离星表。
  • Radio-frequency interference environment Sol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Synergies with other disciplines (e.g ...
    Radio-frequency interference environment Sol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Synergies with other disciplines (e.g ...
  • “以网络为基础的科学活动环境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04年启动,是国内最早启动的科研信息化(e-Science)大型科学研究计划之一,由自然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牵头,会同数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 ...
    项目执行期间,天文信息学被提出并得到不断发展,e-Science和基于科学数据的科普教育理念渐入人心。  ...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星系的层级并合模型理论认为,大质量星系的形成是星系之间发生并合的结果。
    研究人员使用HDBSCAN算法在(E,Lz,Lxy)空间进行聚类,并利用马氏距离合并聚类结果,结合化学动力学信息对银晕近邻子结构的成员进行证认。
    如图1中所示,左图和中图分别展示了Helmi Streams成员在能量-角动量空间(E-Lz)以及速度空间(Vy-Vz)的分布;右图展示了其成员的[Mg/Fe]-[Fe/H]分布,其中红色菱形标示的为 ...
    图1:子结构Helmi Streams成员的化学动力学特征。 研究人员在对GSE成员的动力学研究中发现,GSE的成员在Vtotal-rgal平面中的分布存在两种不同的趋势。
    如图2中所示,研究人员据此将GSE的成员划分为两个子集,并推测子集1中的成员更能反映出典型的GSE的轨道特征,而子集2中的成员更多地表现出Splash的轨道特征。
  • 相关研究成果以“Hydrogen Cyanide in Comet C/2022 E3 (ZTF) from 3.4 mm Wave Spectra”为题发表于国际天文学期刊《天文学杂志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彗星形成于早期太阳系,内部的成分提供了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关键信息。而长周期彗星进入内太阳系的次数更少,成分更接近于早期太阳系的环境。
    研究团队使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3.7米毫米波望远镜,在长周期彗星C/2022 E3(ZTF)(此后简称E3)本次回归的近日点(2023.01.12)和近地点(2023.02.03)附近,成功探测到了 ...
    彗星C/2022 E3 (ZTF) 的平均HCN (1-0) 谱线 从谱线轮廓中,团队得到了彗发中HCN的膨胀速度约为0.6 km/s。
    E3在近日点(日心距约1.11 AU)和近地点(日心距约1.16AU)附近的产率约为10²⁵/s量级。
  • 《石氏经》数据集由三个星表构成:主星表包含了共计180颗恒星的观测数据;另外两个星表则分别记录了在两个确认的观测年代(公元前354年和公元125年)中恒星的证认结果,以及相应的历史位置信息。
  • 《石氏经》数据集由三个星表构成:主星表包含了共计180颗恒星的观测数据;另外两个星表则分别记录了在两个确认的观测年代(公元前354年和公元125年)中恒星的证认结果,以及相应的历史位置信息。
  • 本译名包括一些常见亮星名称。包括:拉丁语形式的国际通用名、IAU官方英文说明、中文译名、以及中文翻译说明。 旨在为相关学科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 logLbol_e: Uncertainty of logLbol.
    RFeII_e: Uncertainty of RFeII.
    Flux_grizy_e: Uncertainty of Flux_grizy.
    Re_arcsec_e: Uncertainty of Re_arcsec.
    Re_kpc_e: Uncertainty of Re_kpc.
  • logLbol_e: Uncertainty of logLbol.
    RFeII_e: Uncertainty of RFeII.
    Flux_grizy_e: Uncertainty of Flux_grizy.
    Re_arcsec_e: Uncertainty of Re_arcsec.
    Re_kpc_e: Uncertainty of Re_kpc.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