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2001年中国太阳地球物理资料。经前期原始资料的整理,经过高精度扫描仪进行扫描,原始资料对比。保存成易读的pdf格式文件。
-
-
本报告主要是对我国太阳物理历史资料的规范进行规定和说明,以便更好地使用我国太阳物理历史观测资料。报告中涉及的太阳历史资料包括:太阳射电流量计历史资料,太阳射电频谱仪历史观测资料,太阳光谱磁场资料,太阳精细结构底片,全日面色球底片,太阳磁场观测数据、速度场观测数据,太阳塔二维光谱观测数据。所制定的规范包括:对不同类观测文件名的规定、数据信息的内容及其关键字、数据的存储方式、部分观测数据的特有规定及说明。
-
紫金山天文台的多通道近红外太阳光谱仪(MISS)于上世纪 70 年代建成,经过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和 90 年代末及本世纪(最新 2015 年的改造升级)的更新,发展成现在的 5 个波段(Hα 6563 ...Å、 Ca II 8498Å、 8542Å、 8662Å 以及 He I 10830Å)的高时空高光谱分辨率的太阳二维光谱资料及高时空高分辨率 Hα单色像资料。
-
数据资源数据来源于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佘山观测站、青岛观象台等单位的太阳黑子手描历史资料;各台站工作人员每天手描太阳黑子图、提取参数;对纸质资料进行清理,按照标准进行扫描。
-
本项目主要是处理中国太阳历史观测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内多家太阳观测站的历史观测资料。数据存在于纸质、胶片、胶板等观测资料主要进行扫描电子化使之以电子化的形式呈现。,1976-1985 年云南天文台太阳光谱磁场资料,1984-1993 年云南天文台太阳精细结构底片,1981-1994 年云南天文台全日面色球底片,1971-2001 年中国太阳地球物理资料,2000 ...-2014 年重要太阳爆发事件资料集。项目中部分数据是电子化保存的数据,主要是对数据进行了科学级的数据处理,提供可以进行科学应用的数据。数据处理软件包括:太阳射电纸带观测资料的数字化、扫描图像的信息提取处理软件、可进行多种数据级别处理的软件、标准化的数据处理软件。
-
2000-2014期间国际观测到的重要的太阳爆发事件,包含各个事件的描述、观测数据、观测数据的联合分析、爆发事件的影响。将各类资料整理成为pdf格式文件。
-
1976-1985云南天文台太阳磁场光谱资料。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原始图片扫描,保存成国际通用的fits格式。观测目标:太阳日面数据分辨率为(相对于太阳):1″数据采集地点:云南天文台 ...
-
随着国内外诸多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的建设运行,天文研究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天文大数据在数据存储、计算等方面对传统的科学研究提出了挑战。以云计算、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大数据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的产出。,欢迎感兴趣的老师与同学积极报名参加。2009年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得计算机应用工学博士,2009年至2013年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留学,201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类 ...图2:报名链接 温馨提示 无法亲临现场的老师、同学可通过线上形式参与培训。参与方式和网址将于培训前一天在公众号“虚拟天文台”相关通知推送下方公布,敬请关注。
-
近期,国家天文台武雅倩等人基于LAMOST和Kepler的数据,利用精确的红巨星星震学年龄研究了银河系薄盘的形成时间问题,发现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薄盘星年龄约为95亿年,这为深刻认识银河系薄盘的早期形成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 ...其中银盘又包括厚盘和薄盘,且厚盘恒星先于薄盘恒星形成,即薄盘的年龄比厚盘的年龄更为年轻。薄盘的形成是银河系在过去约80亿年间非常重要的事件。薄盘和厚盘的形成图像是怎样的? ...最早的薄盘恒星又是何时何地形成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天文学家的重要问题,而解决它们的关键在于获取精确的银盘恒星年龄样本。红色的点线代表模拟数据得到的最符合观测的年龄直方图,拟合表明,薄盘中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恒星年龄约为95亿年。 星震学被认为是目前获取最准确恒星年龄的方式之一。在赫罗图中可以看到红巨星的年龄与有效温度的关系,50K的有效温度系统差可以导致年龄测量10%的系统差,因此精确的恒星年龄获取是非常困难的。
-
申请用户遍布国内天文研究机构及高校,主要有: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机构 ...;此外还有国外的用户,如: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Aarhus University、IANCU等。接下来,望远镜时间分配委员会的专家将使用“天文学科技领域云”平台进行在线评议,并最终决定2.4米光学望远镜下一个观测季的观测计划。
-
1958-199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射电流量计历史资料,数据处理是原始数据整合,高精度扫描,保存成国际统一fits数据格式,方便后期数据处理。
-
在线申请窗口关闭后,经过统计,平台共接受了69份在线申请,最终有效的申请书有64份。申请用户遍布国内天文研究机构及高校,主要有: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国家授时中心、广州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贵州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香港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等机构;此外还有国外的用户,如: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Aarhus University等。接下来,望远镜时间分配委员会的专家将利用天文学科技领域云进行在线评议,并最终决定2.4米光学望远镜2014年下一个观测季(2014.9.15–2014.12.31)的观测时间分配安排。
-
1994-201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射电频谱仪历史观测资料,数据处理是原始数据整合,高精度扫描,保存成国际统一fits数据格式,方便后期数据处理。
-
自10月8日以来,会议网站共收到来自中国科学院天文台站系统、高校、中学、科技场馆、IT科研院所,以及香港、澳门和部队单位等近40个单位,150多名人员的注册信息。引力波、中微子等非电磁波段探测数据的加入让本已极具挑战性的天文大数据再度升级。高度智能化巡天和随动观测成为技术发展新焦点。机器学习(ML)和人工智能(AI)能否在多信使天文学时代大显身手? ...
-
天文学科技领域云顺利完成2.16米光学望远镜在本平台的首次观测提案征集任务。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贵州大学、淮北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四川欧瑞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17个大陆单位以及台湾中央大学、香港大学 ...此前,丽江2.4米望远镜已经通过本平台开展了2014年下半年的时间申请工作。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数据归档管理和数据发布服务一直依托本平台进行。至此,国内三个2米级以上的光学核心观测设备(LAMOST、丽江2.4米望远镜、兴隆2.16米望远镜)均与天文学科技领域云实现了对接。
-
“天文数据挖掘”天池大赛于2月6日正式开启,希望让大众参与到天文科学探索中,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和方法分析望远镜收集的真实天文数据。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怀有天文梦想的843支队伍、948人积极报名参与了比赛。选手覆盖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和地区。3月15日,大赛进入复赛阶段。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确定初赛成绩前40支队伍中的前5名进入决赛,参加了在国家天文台举行的决赛答辩会。在复赛成绩的基础上,评委会根据5个优胜团队现场展示和问答的情况确定了本次大赛的最终结果:刘洋、李凯东、李孟禹组成的“天文爱好者联盟”队荣获一等奖;王奇勋、周书锋、李政组成的“银河护卫队”荣获二等奖;张杰 ...、汪嵘、张卓然组成的“龙樱”队荣获三等奖;马智恒、杨科山、张弛组成的“禾思众成”队和东科、史红欣组成的“专业打酱油队”获得极客奖。
-
2020年单位用户年度调查问卷 单位用户资料提交 用于供应商或单位用户使用者提交万维天象厅、万维天文教室及其他万维望远镜相关设备的建设指标、使用数据等,方便中心后期提供针对性服务。万维天象厅项目资料表 万维天文教室项目资料表 万维望远镜项目资料册 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的万维天象厅、万维天文教室及其他万维望远镜相关设备、场所介绍。【NEW】万维天象厅项目资料册 【NEW】万维天文教室项目资料册 【即将推出】万维互动项目资料册 万维望远镜相关教育资源 WWT Education ande Public outreach ...【即将推出】中国虚拟天文台万维天文教室多媒体资源目录 万维天象厅影片资源目录 适用于万维天象厅等使用万维望远镜天象厅专用版的科普教育场所。其中包含使用万维望远镜制作的漫游资源、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翻译的外文球幕影片及其它版权开放,可用于天文科普教育的球幕影片资源。
-
237年前的1781年3月13日晚,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像往常一样,用自制的15厘米口径反射望远镜观测星空,他注意到双子座附近有一颗星图上查不到的星星,改用900多倍的目镜再次观测之后,赫歇尔肯定了这不是一颗恒星 ...天文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观测和数据共享能力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不论是天文学家还是普通民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赫歇尔。“我从小就对天文很感兴趣,大学报考了航空航天专业,就是希望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探索无限的宇宙。” ...截至3月12日初赛结束,全球共计近千支队伍报名参赛,覆盖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PAI可以通过托拉拽的方式,实现算法组件的拼接,并提供完整的数据挖掘链路,背靠的阿里云分布式计算引擎可支持百亿特征千亿样本的数据并行化计算,为复赛选手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撑。
-
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各类天体进行长期累积观测,是开展天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不少天象发生的时间尺度涵盖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需要长期积累的观测资料才有可能对其开展研究。在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支持下,天文底片数字化项目将我国的天文照相底片数字化扫描,把底片中包含的科学信息提取出来,实现老一辈天文学家在科学研究上的心愿,使我国的近现代天文观测资料能够和古代天象记录一样 ...,再度为现代和后世天文学研究提供独一无二的观测资料。中心为项目提供数据清洗、数据整理服务和资料汇交,完成珍贵历史资料的开放共享。该项工作实现了珍贵历史资料的电子化抢救和保存,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历史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