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对LAMOST DR3感兴趣的用户都可以在官网上查询和下载数据。 巡天数据统计表 巨大的数据量证明了LAMOST的确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光谱获取率。
    DR3 官网 经过5年的正式巡天,LAMOST收集了约900万条光谱,这对于众多天文研究领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科学家们利用获取的光谱创造出一个“数字银河”用来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形成和演化。
    随着Gaia和LAMOST巡天顺利进行,在不远的将来银河系天文学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中国虚拟天文台为LAMOST提供了涵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   ...
  •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的要求,现在,360度×180度的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的科技娱乐场馆当中。
  •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CSST)主巡天相机(SC)旨在利用七个波段的测光系统进行大面积测光巡天,将为银河系结构和恒星星族的研究提供海量的深度数据。
    为了支持 CSST 的研发和与其巡天数据相关的科学项目,CSST 银河系和近邻星系的星族研究联合团队使用TRILEGAL恒星星族合成工具生成了第一个适用于CSST SC测光系统的全面的银河系恒星模拟星表 ...
    该星表对约126亿颗不同结构的银河系恒星提供了包括恒星参数、测光、天体测量和速度的数据,星等极限在AB星等系统中达到g=27.5 等。
    该星表反映了我们对银河系恒星群体的最基础的理解,可以直接与CSST的真实巡天数据进行比较。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从2011年11月开始组织开展“银河画卷”巡天计划,使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的毫米波望远镜,对北天银道面附近利用CO 及其同位素13CO和C18O的 J=1-0三条分子谱线同时进行大天区观测 ...
  • 基于模拟结果,使用暗晕占据数的模型,产生出本类银河系光度星系(L*星系)模拟星表。
  • pymoog是简明杰博士开发的软件,官网地址为 https://github.com/MingjieJian/pymoog ,本数据集为该软件所需要的额外谱线线表。
  • 我们利用DESI g、r波段的光学图像,结合了IRAS 100 μm图像,探测了银河系卷云。我们从Legacy Surveys Imagine sky viewer上下载了g、r波段的光学图像。
  • 竞赛分天文科技创新与科普创新两大类,分初赛(网上评审)和决赛(现场答辩)。
    2020年第四届CAIC比赛初赛(网上征集作品并进行专家评审和网络投票)预计于4月~5月开展,决赛将于7月下旬或8月中旬于河北师范大学(暂定)进行。
  • 先说一下发现超新星的原理: 超新星是银河系之外的星系中某个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的大规模爆发,在我们看来就是某个星系中突然多了一个星点。
    可以这么说,PSP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网上看图平台。 举个例子吧: PSP的搜索图有两种,分别是静态强化处理图(以下简称静态图)和手动动态切换图(以下简称动态图)。
    对于提交的报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在得到光谱认证后授予超新星永久编号,并在其网站发布电子公报公布你的发现(根据IAU规则,或早或晚)。
  • 超新星是银河系之外的星系中某个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的大规模爆发,在普通人眼里,也就是某个星系中突然多了一个星点。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因此,该搜寻平台本质上就是一个网上看图平台。
    因此,他们决定把需要分类的星系照片放到网上,然后发动对天文感兴趣的人们通过互联网来对星系进行分类。几天之内,“星系动物园”就迅速吸引了大批天文爱好者。
  • 在此期间,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通过其设立的官方网站不断积累新词并进行名词审定的网上讨论。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其历届年会上也做一些局部的新名词的规范工作,并通过官方网站及时公布。
    第一部分为基本名词和新名词,包括天文学、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天文学史、天文仪器与技术、星系和宇宙学、恒星和银河系、太阳、太阳系等10类,共4290条词,除“时间”和 ...
  •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团队基于“银河画卷”CO分子气体巡天数据,更新了外银河系旋臂图像,拓展了对银河系的认知。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由于我们位于银河系盘内部,大量星际尘埃使得传统观测手段难以有效探测几千秒差距以外的区域,旋臂结构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毫米波段CO分子谱线的观测不受尘埃消光影响,能够示踪冷且致密的星际介质,可以用来揭示银河系盘面的新结构。 图1. 左图,CO分子气体表面密度投影俯视图。
    银河系盘的边缘,约1306个分子云很好地描绘了最遥远的旋臂结构,连接了近年在银河系第一和第二象限发现的旋臂段,并将其延伸至更遥远的第三象限(如图2)。
    新闻来源:紫金山天文台官网 ...
  • 我们分头翻阅书籍,在网上搜集资料,还遇到了不少我们这些“门外汉”闻所未闻的学术名词等等。现在回头想想,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细碎的知识点串连成线,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剧照:不同阶段银河系与仙女星系相遇效果图 除了学习宇宙漫游的制作,这次参赛我还有许多额外的收获。
  • 培训采用网上在线报名方式,您可登录培训网站提交报名信息并缴纳培训费。会务组将及时确认并预定房间。培训学员的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银心方向约300 pc内的CMZ区域聚集了大量的分子气体,也是极端环境下(高密度、高温度、高电离率、高压力和快速动力学演化等)恒星形成研究的典型区域。
    研究发现该大尺度气体结构与银河系棒成协,并且进一步利用分子气体的空间分布、运动学特性、天体测量数据等多维信息精确测定了银河系棒的各项参数(棒倾角为23±3度,旋转速度为32.5± ...
    银河画卷高质量的数据揭示了丰富的气体空间分布和运动学特征,表明在靠近银心的区域,气体被银河系棒的引力势主导而加速流向CMZ。
    区域丰富的气体聚集是银河系长期演化的结果。
    新闻来源:紫金山天文台官网 ...
  • 图2:共享网上的数据发布页面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LAMOST的科学数据提供归档、管理及发布等全方位的数据服务。
    共享网数据发布链接:https://test.escience.org.cn/metadata/detail? ...
  • 元素丰度与银河系演化巡天(Stellar Abundance and Galactic Evolution Survey,SAGES)是一个利用 SAGES 测光系统开展的北天多波段测光巡天。
  • 论文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65/ad46f8 图一:速逃星的双星超新星形成途径 Renzo et.al ...
    (2019) 大约30%的O型星和5-10%的B型星,通常以大于30-40 km/s的本动空间速度在银河系中运动,这类恒星被称为“速逃星(runaway star)”。
    这类恒星在研究银河系结构和超新星爆炸等前沿课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速逃星的形成机制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种。
    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了速逃星样本在银河系中的空间位置分布,发现大多数速逃星可能位于银河系薄盘内。
    新闻来源:云南天文台官网 ...
  • IPv6提供了完善的服务质量控制机制,为广域网上实时性、稳定性要求高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了长足发展的机会。
  • 近日,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博士研究生得力达·别尔得汗在导师加尔肯· 叶生别克研究员指导下,利用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对银河系普朗克冷核进行氨分子谱线观测研究。
    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普朗克冷核是Planck 空间天文台的科研团队利用该望远镜的巡天数据证认的一批致密、低温且处于恒星形成演化早期的核,它们是研究认识恒星形成初始条件及早期过程的极好样本。
    新闻来源:新疆天文台官网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