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自第一颗高星发现以来,一次性捕获高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将人类历时15年使用多个望远镜发现的高星总量(550余颗)翻倍,使目前发现的高星数量突破1000颗,极大地扩充了高星的样本。
    早在1988年,美国学者希尔斯就预言了高星的存在,历经17年漫长等待, 2005年发现第一颗高星。
    ;,并基于此把它们分为超高星、超高逃逸星、逃跑星和快速晕星。
    相较而言,超高星和超高逃逸星的速度更高,能够摆脱银河系束缚,未来将飞出我们的家园。超高星诞生于银心,通过银心黑洞与恒星的相互作用产生。超高逃逸星和逃跑星诞生于银盘,通过恒星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
    如需了解详情,可通过该网址:https://registry.china-vo.org/resource/101038或DOI号(10.12149/101038)进行查看。
  • 这条由数字电缆和光纤组成的“丝绸之路”,看似细小,却实实在在是一条信息高公路。而即将在这条高公路上驰骋的,是一条条天文数据。   2 北京。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信息与计算中心——中国虚拟天文台的实际办公地点,包括数据专家在内的工作人员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着两天后,也就是2月8日的新版万维望远镜发布工作。
    此时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数据专家们通过阿里云的高通道服务(Powered by CU),开通了从北京节点到法兰克福节点的高通道。
    为了高传输,专家们配置好了两地路由器接口,可以像内网传输一样高互通。试开通服务时,以10 Mb/s的速度试传,开通了一台虚拟机来进行传输服务,可以跑满进行传输。
    2月7日,带宽加大了到了500 Mb/s,虚拟机也加到了15台,启动了高并行分布式传输模式,带宽很快跑满。至2月8日中午,所有数据传输完毕。
  • Ap星所具有的强磁场和慢自转对恒星内部粒子扩散等物理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一部分Ap星还可能具有脉动现象,这对星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已被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ApJ)接收。
    截至2022年9月30日,LAMOST数据已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对外发布41次,其中国内发布33次,国际发布8次(DR 8 v2版数据已对全世界公开发布,DR 9 v1版数据已面向国内发布,DR 10 ...
    如需了解LAMOST数据更多详情或希望使用该数据,您可以访问如下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res/resource/?tag=10。
  • ,其中6颗属于超高星。
    恒星运动的轨道信息为研究高星的运动学性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帮助,可以通过追溯恒星的运动轨道来倒推高星的起源。除此之外,高星的元素丰度信息也可以提供其起源处的环境信息。
    例如,如果高星的金属丰度比内晕星富,并且alpha元素丰度性质和盘星相似,那么可以推测这些富金属高星可能形成于银盘,而后由于某种运动学机制被加速为高星。   ...
    一些高星代表在空间坐标系中的2 Gyr的回退轨道, 细线代表每颗高星在位置和速度的不确定范围内的100条随机轨道。   ...
    新发现的24颗晚型高星被命名为GLHV1-- GLHV24,这项研究表明它们可能起源于银河系的不同区域。使用恒星的轨道信息,他们推测出了这些高星的起源。
  • 数据发现的视向速度最高的超高星,也是利用LAMOST数据发现的第一颗超高逃逸星。
    超高星是一类稀有且重要的恒星,极快的运动速度使得它们能够摆脱引力势能的约束从银河系逃逸。
    图1: 新发现的超高星LAMOST-HVS4的光谱图。局部放大的子图中展示了B型星光谱中的HeI和MgII线。     ...
    这种起源于银盘的超高星被称为超高逃逸星(hyper-runaway star),这是目前利用LAMOST数据发现的第一颗超高逃逸星。
    另外,研究团队还发现这颗星几乎沿着银盘转动方向从银盘抛射出来,前人的文献中曾经预测大约只有1/100的超高星属于这种沿着银盘转动方向抛射出来的超高逃逸星,如此稀少的超高星尚属首次发现。
  • 由于这种图像显示方式对画面生成及显示有极高的要求,现在,360度×180度的全景画幅只应用在了极少数的科技娱乐场馆当中。
  •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闫业鹏和导师杜翠花副教授以及合作者利用LAMOST和APOGEE数据,结合Gaia空间天体测量数据,提供了在银河系中富金属晕和高厚盘存在的证据,揭示了它们的化学和运动学性质 ...
    厚盘星具有与经典厚盘相同的旋转速度和金属丰度分布,并且与经典厚盘具有基本相同的动力学性质,但它们在运动学分布中与晕星的位置相同。
    绝大部分的高厚盘星位于近邻处,它们的平均金属丰度比富金属晕星更富,内晕中包含非常少的富金属晕星和高厚盘星。
    此外,高厚盘星存在一个比经典厚盘更陡峭的旋转速度-金属丰度梯度,而富金属晕的旋转速度-金属丰度梯度比经典厚盘更平缓。
    它们的化学、运动学性质以及年龄表明高厚盘和富金属晕真实存在,而且它们可能是在原位形成的。 这一研究更新了目前的银河系结构组成分量,同时也表明银河系的形成机制要比预先复杂的多。
  • LS I +61 28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颗高自转的ON矮星;而HDE 236672是目前发现的第三颗高自转的ON亚巨星。
    星在本地的相对运动和银道面高度(巨星:II-III; 亚巨星: VI; 矮星:V) 基于上面事实李广伟等人认为,对ON星的光度分类,并不能反映其所处的演化阶段,而是由于它们自转轴的倾角造成的:由于吸积伴星物质,导致了自身高自转 ...
    ,而高自转会大大增加赤道附近离心力和赤道半径,从而大幅度降低赤道附近的有效重力加速度。
    如果它们的赤道正对着我们,那么我们就会看到高自转巨星(小的logg);反之,如果它们的两极对着我们,那么我们就会看到自转慢的矮星(大的logg)。
    至于氮超丰的化学元素组成,那是由于高自转会导致星体的化学元素整体混合。这种混合会把表面上的氢燃料带入核心,而把核心的核聚变产物氮等重元素带到表面,从而导致了恒星表面上的氮超丰。
  • 天文学名词 7 VOTable Filter ◆ 数据处理程序 1 IRAF 2 ESO-MIDAS 3 IDL 4 Gildas 5 Miriad 6 Karma 7 CRUSH 8 ...
    网址: http://www.submm.caltech.edu/~sharc/crush/ 8.
    网址: http://star-www.dur.ac.uk/~pdraper/gaia/gaia.html 8. QFitsView QFitsView是一款跨平台的FITS文件阅读器。
    Xephem 天文馆和星历软件 网址: http://www.clearskyinstitute.com/xephem/ 8. DAOPhot 星际测光和相关软件包。
    网址: http://www.star.bris.ac.uk/~mbt/stilts/ 8.
  • 自此之后,天文学家通过搜寻高旋转的中子星产生的脉冲信号来捕获中子星;或者通过观测双星系统中致密天体吸积伴星的气体物质形成吸积盘,发出明亮的X射线来找到中子星;还可以通过探测双中子星并合发出的引力波发现中子星 ...
    截至2022年9月30日,LAMOST数据已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对外发布41次,其中国内发布33次,国际发布8次(DR 8 v2版数据已对全世界公开发布,DR 9 v1版数据已面向国内发布,DR 10 ...
    如需了解LAMOST数据更多详情或希望使用该数据,您可以访问如下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res/resource/?tag=10。
  • 2022年9月30日,包含LAMOST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前八年的光谱数据——LAMOST DR8(v2.0版本)数据集对全世界公开发布。
    (http://www.lamost.org/dr8)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
    图1LAMOST DR8数据已上线ESASky 2018年10月-2023年6月,LAMOST开展为期五年的二期中分辨率光谱巡天。
    DR8数据集(v2.0版本)中包括1660万条光谱和791万组的恒星光谱参数星表。LAMOST继续保持发布光谱数和恒星参数星表总数国际第一的地位。
    DR8(v2.0版本)数据量信息如下表: 图3 DR8(v2.0版本)数据量信息 LAMOST DR8数据集(v2.0版本)元数据地址:https://nadc.china-vo.org/ ...
  • 在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3月31日,包含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前八年的LAMOST DR8数据集(v1.0版本)正式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
    历时九个月,中心数据处理部利用2020年升级后的新数据处理系统完成了LAMOST DR8数据集的处理及质量分析工作,数据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因此,发布的DR8数据集中包括常规低分辨率光谱数据和中分辨率光谱数据两部分,其中包括5207个低分辨率观测天区,1089个中分辨率观测天区。
    DR8高质量光谱数(即信噪比大于10)达到1328万条。此外,DR8发布数据中还包括一个约775万组的恒星光谱参数星表。LAMOST继续保持发布光谱数和恒星参数星表数量国际第一的地位。
    具体的数据信息如下: 图1:本次发布的数据详情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LAMOST DR8数据发布搭建了专门的数据发布平台,科学用户可登录网站(http://www.lamost.org/dr8 ...
  • 天文学家一次性发现591颗高星,其中43颗是超高星。这是历史上一次性捕获高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将人类历时15年使用多个望远镜发现的高星总量翻倍。
    展 望 2023年初,LAMOST DR8光谱数据库已与美国斯隆数字巡天项目(SDSS)的 CasJobs数据系统完成了融合,这是继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CDS)VizieR系统、欧洲空间局ESASky ...
  • 天文信息学与虚拟天文台2021年学术年会将于2021年12月4-8日在云南丽江召开。本次年会由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承办。
    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学 科学平台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信息提取 高维海量数据的可视化 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密集型研究 学科发展与跨界合作 会议时间:2021年12月4日至8日 ...
    (12月4日报到,5-7日学术交流研讨,8日离会) 会议地点:云南·丽江 会议网址:http://nadc.china-vo.org/events/cvo2021 会议注册:11-1 ...
  • 该工作利用LAMOST DR8中分辨率数据,研究了886颗观测次数大于6次的早型星的双星比例、质量比分布和周期分布,给出了早型星双星比例与有效温度、金属丰度和投影自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早型星的形成及演化 ...
    图1:内禀双星比与光谱型和金属丰度的关系 该研究通过LAMOST DR8中886颗超过6次光谱观测的早型星样本,根据其有效温度、金属丰度和投影自转速度进行了分组研究,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全面校正 ...
    截至2022年9月30日,LAMOST数据已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对外发布41次,其中国内发布33次,国际发布8次(DR 8 v2版数据已对全世界公开发布,DR 9 v1版数据已面向国内发布,DR 10 ...
    如需了解LAMOST数据更多详情或希望使用该数据,您可以访问如下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res/resource/?tag=10。
  • 由于其宿主星系UGC 8733的红移值为0.0078,可以从Ha吸收谱线的最小值推断出约6000公里/秒的膨胀速度,这就暗示了SN 2018acj属于IIP型超新星中的慢亚类。
  • 00 Stellarium: astronomical simulation for research and outreach Georg Zotti bilibil直播网址 ...
    协办: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广州大学天体物理中心 Lecture one Title: Introduction to TOPCAT (slides) Time: 8: ...
    Lecture two Title: SIMBAD, VizieR and Aladin: the CDS astronomical tool suite (slides) Time: 8:00 ...
    Lecture four Title: Stellarium: astronomical simulation for research and outreach (slides) Time: 8: ...
  • 培训日程 主题:天文科学教育概览 7月19日, 学术报告厅 时间 题目 8:30-8:40 开班典礼 ...
    (领导致辞) 8:40-8:50 培训基本情况介绍 8:50-9:40 培训教师及单位天文教育和科普情况交流 10:10 ...
    星空观测(如遇特殊天气则另寻会议期间的某个晴夜) 主题:万维望远镜与天文数据可视化应用 7月20日, 天文机房 8: ...
    30-8:50 万维望远镜与中国虚拟天文台 8:50-9:20 万维望远镜漫游制作基础篇 9:20-9:40 案例教学:漫游制作《火星漫游》 ...
    重庆梧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星球科技有限公司、南斗天文 培训信息 培训时间:2023年7月18-22日(18日报到,19-21日培训研讨,22号离会) 培训地点: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 培训网址 ...
  • 如果你仍然对万维望远镜功能不熟悉、创作思路不清晰、头绪太多不知从何做起……再给我8分钟,一个视频带你通关漫游创作全过程,最后助你一臂之力!
  • 培训机构等从业人员应用万维望远镜(WWT)开展课堂教学和科普活动的能力,推广万维望远镜和万维天象厅的教学、科普和科技文化应用,探讨数据驱动的科普教育理念及方法,备战第四届宇宙漫游制作大赛,兹定于2018年8月 ...
    、绍兴星空畅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睿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天文台、《天文爱好者》杂志社、《中国国家天文》编辑部、中国天文科普网、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天文数据中心 培训时间:2018年8月 ...
    7-10日(7日报到;8-10日培训研讨) 培训地点: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中心 培训内容: 万维望远镜(包括基础入门、漫游制作技巧、数据可视化、三维模型使用、望远镜连接等) ...
    培训网址:http://wwt.china-vo.org/training2018/ 培训报名: 培训采用网上在线报名方式,请于2017年6月4日后登录培训网站提交报名申请表、单位推荐表同时缴纳培训费 ...
    8月份恰逢青岛旅游旺季,宾馆房间紧张,培训报名需要及早完成以便预留房间。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