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2.4米望远镜观测数据,高古2.4米望远镜位于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此为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自2010年9月至今。
  • 中国虚拟天文台学术年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 32.6万张图像利用阿里云上建立的20台高性能虚拟机集群完成处理,合并星表包括3.5亿颗恒星和星系的测光信息。
    出席会议的来自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双方贵宾合影 ...
  •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专项科学研究经费,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人才项目、西部青年学者(B类),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等的资助 ...
    2.4米光学望远镜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天文观测站,坐落在云南丽江高古,2008年4月通过验收,投入使用,成为我国七大天文科学工程之中第一个开始运营的项目。
    古2.4米望远镜观测数据已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发布,可供国内外天文学家使用。该数据集为原始数据,包含了自2010年9月至今的全部数据,并将随观测进程不断更新。中心将持续为其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2.4米光学望远镜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天文观测站,坐落在云南丽江高古,2008年4月通过验收,投入使用,成为我国七大天文科学工程之中第一个开始运营的项目。
    古2.4米望远镜观测数据已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发布,可供国内外天文学家使用。该数据集为原始数据,包含了自2010年9月至今的全部数据,并将随观测进程不断更新。中心将持续为其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 年度名单 根据上述标准,经项目团队和中国虚拟天文台一致确认,获得项目“2024年度优秀探索者”称号的名单为: 星系马戏团项目 刘晔翔 郭加 毛李森 ...
  •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南天文研究中心和智利天文学共同主办,拟邀请中智天文学家共约100人参加会议。
    本届中智天文科学双边会议的主题为: (1)研究成果介绍 (2)科研项目介绍 (3)博士后亮点工作介绍 (4)天文设备的合作研发 希望籍此机,促进中智双边天文合作更加深入、 ...
  • 选址还需要远离人造光源,因为大气中各种因素产生的散射严重影响天文观测。当然,同时还要是夜空晴朗,否则我们根本看不见星空。
    比如云南天文台在青藏高原东沿的横断山选址,从1992年到1998年,历时6年监测、评估之后,终于在丽江高古建成了目前中国最大口径的通用型望远镜(2.4米)。
    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光学天文观测就依赖兴隆基地2.16米和高古2.4米这两台通用型望远镜,还有建于兴隆基地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负责银河系巡天,为我国在当今的光学天文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
    我们的选择当然不可能是当时已建设成熟的现有台址,因为即便是当前观测条件最好的高古,也无法充分发挥这台望远镜的科学能力(如快速建成,将在国际超大型望远镜工作之前超越美国的凯克望远镜、成为十米级望远镜的领头羊 ...
    全自动的DIMM测量会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比如有薄云通过望远镜视场,所采用的探测器在某些情况下误采热点等等。
  • 公众科学,你也能参加      怎么样,看到获奖者们捧着沉甸甸奖牌的照后,是否也唤起了你对星空探索的热情,跃跃欲试想要加入PSP项目啦? ...
    项目管理员仔细查验每一个提交,并将真正的候选体上报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等待专业天文台进行光谱认证。       ...
  • 全球天文台接力观测瞬变发生-印度望远镜(GIT;Kumar等人;2022)是一个7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视场为0.7度,由印度天体物理研究所(IIA)和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IITB)建立,由印度科技部-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 ...
    DST-SERB)和印科技捐赠基金(IUSSTF)资助。
  • 6月13日-14日,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大暨信息化工作交流研讨会在南京召开,首届委员30多名委员出席会议。   ...
    工作组组长及副组长们表示,在未来工作中,更加紧密地交流合作,共同促进相关领域信息化进程和发展.委员还讨论并通过了推荐和评选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的方法,以鼓励更多年轻人在天文信息化领域深耕发展积极进取,推进我国天文信息化进程 ...
    为了促进天文领域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国天文学第14次全国代表大暨中国天文学十四届理事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信息化工作委员(简称信息委)。         ...
    2019年3月,经过中国天文学十四届理事第一次会议、常务理事第一次会议批准和委员内部严格筛选,信息委首届委员名单出炉。委员会首届委员共计41人,来自23个不同单位。
  • 2023年4月18日,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后简称“信息委”)第二届委员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广西桂林召开,近30位委员参加会议。
    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首先由委员秘书长李珊珊委员回顾了第一届委员会的整体工作情况,并介绍了部分委员2022年度所取得的亮点工作成果。
    图2 李珊珊委员总结委员工作 第二届信息委主任委员崔辰州为新一届委员颁发聘书。随后,各位委员进行自我介绍并交流信息化工作经验和设想。
    委员对委员会章程进行了修改完善并投票通过。 图3 聘书颁发仪式 图4 委员自我介绍 专题报告环节由于策委员主持。
  • 1月8日,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工作总结暨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副秘书长谭铁牛出席会议。会议由条财局副局长王凡主持。院条财局信息化工作处全体同志参加会议。    ...
  • 2023年10月10日,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后简称“信息委”)第二届委员第二次工作会议在贵州仁怀及线上召开,共27名委员和许琦、陶一寒、米琳莹、王有芬4名特邀代表参会 ...
    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许琦老师做题为《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TC486)标准化及团体标准化工作介绍》的邀请报告,为与委员介绍了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范围、 ...
    委员普遍认同这一观点,鉴于天文领域数据的复杂性和天文项目的多样性,提出可以从小处、实处着手,比如先制定元数据、FITS文件相关标准,在FAIR原则的指导下制定相关标准。
  • 2024年11月25日-26日,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后简称“信息委”)第二届委员第三次工作会议在浙江新昌及线上召开。
    本次会议日程主要包括主题报告、委员工作报告、委员年度工作报告、交流研讨等环节。会议由第二届信息委主任委员崔辰州主持。
    图2 主题报告 26日上午,首先由李珊珊秘书长进行委员年度工作总结。
    总结中回顾了自2023年信息委换届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不仅成功举办了三次工作会议,还举办多场重要活动,如天文信息学与虚拟天文台年、宇宙漫游创作大赛、教师培训项目、辽宁师范大学的数驱科教进校园活动、 ...
  • IAU大LOGO   https://v.qq.com/x/page/i0759jfbilr.html 压题视频:IAU大宣传视频   第三十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简称IAU ...
    IAU大宣传海报   本届IAU大会的几组数据 l 届次:第30届 l 时间:2018年8月20-31日 l 研讨(Symposium):8场。
    殊不知那届大会的网站和注册系统是我一搭建管理的,作为超级管理员,“0001”的编号当然非我莫属啊。
    报到注册并茶歇后,率先拉开大序幕的是3个学术研讨和4个专题研讨。S343研讨渐近支巨星AGB对于星系形成和演化的作用,S344聚焦矮星系,S345则围绕生命起源展开讨论。
  • 为促进天文学领域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国天文学十四届理事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信息化工作委员(简称信息委)。
    2019年6月13日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大暨信息化工作交流研讨会在南京召开,首届委员正式成立。2022年11月中国天文学十五届理事第一次会议批准了设立新一届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提案。
    从即日起启动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第二届委员的自荐征集。
    自荐征集结束后新一届委员会将由现有委员委员遴选产生。信息委委员遴选中国天文学会会员优先,但不限于中国天文学会会员。 天文信息化工作需要您的支持!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欢迎您的参与!
    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 2022年12月15日 附件: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委员自荐表 ...
  • 8月20日是第30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第一天。从大工作人员处获悉,来自近百个国家的3000多位代表注册参会。   ...
    注册报到   开幕式 今天的重头戏是大开幕式,整个过程朴素而庄重。当地时间下午4点30分,开幕式在四位音乐家优美的莫扎特乐曲中拉开帷幕。
    本届大国家组委和地方组委会主席Gerhard Hehsler最后致辞。开幕式在四位音乐家优美的乐曲中结束。
    国际科学理事(ICS)代表发言 国家组委和地方组委会主席Gerhard Hehsler致辞   SOC里面的中国面孔 很多中国天文学家参与了本次大学术研讨和专题研讨会的组织工作 ...
    新选的研究部、专业委员和工作组机构将在本次大结束后就职。
  • 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第一届委员第三次工作会议6月20日-21日在昆山召开,约20位委员现场参加了会议。
    参会委员首先就本年度天文信息学与虚拟天文台学术年会的组织工作展开讨论,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决定本次年拟于12月初在丽江举办。
    接下来委员们各抒己见,就信息委年度重点工作事项、校园虚拟天文台联盟建立和中国天文学100周年等议题展开充分讨论,交换意见,并最终达成一致。
    信息委各个工作组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组织好虚拟天文台与天文信息学年,积极开展天文信息学相关技术培训,增进技术交流,努力拓展天文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助力天文科研及天文教育科普环境建设。
    图1:与委员合影留念 ...
  • 中国天文学信息化工作委员第一届委员第二次工作会议11月24日在厦门召开,近30位委员现场或者线上参加了会议。
    图1:与嘉宾合影留念 在简短的开幕仪式后,贾鹏、杜怀亮、梁雷、李长华、杨颖5位委员分别做了题为“天文大数据平台智能应用设计思考及建议”、“国台FAST数据中心设计和建设经验分享 ...
    图2:委员们做专题报告 委员主任委员崔辰州回顾了委员一年来的总体工作情况,王锋、李忠木、李珊珊、王坚4位委员分别代表科研信息化工作组、管理信息化工作组、科教信息化工作组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工作组进行年度工作总结和展望 ...
    围绕这一宗旨并结合当前的实际形势,委员探讨了2021年和未来工作计划,在充分发挥委员会集体力量组织好虚拟天文台与天文信息学年、积极组织制定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通过评优进一步激发委员工作激情等多个方面达成共识和具体行动计划 ...
  • </p> <p>该项目的初衷是让任何对新天体搜索感兴趣的普通民众都有机参与到专业的天文发现中来,即使您没有任何天文基础,哪怕您只是一名小学生。
    其实并不是,一名小学生用不到1分钟就可以学。简单的说就是在图像间找亮点,找不同。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