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来自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研究团队,利用LAMOST光谱数据,并结合Fermi、Gaia以及TESS等国际上多个望远镜的数据,在双星系统中发现了颗长轨道周期的背蜘蛛脉冲星候选体 ...
    根据伴星质量的不同,蜘蛛脉冲星分为背脉冲星和黑寡妇脉冲星两种类型。前者的伴星质量大于0.1个太阳质量,而后者的伴星质量远小于0.1个太阳质量。
    由于伴星受到脉冲星星风或者与伴星星风相互作用产生的高能光子的轰击,伴星朝向毫秒脉冲星的面会被加热导致“白天”,而背向的面则是“夜晚”。
    此外,TESS卫星获得的光变曲线亦表明该双星系统具有蜘蛛脉冲星典型的加热特征,进步支持了该源包含蜘蛛脉冲星的可能。
    利用LAMOST光谱数据获得的视向速度数据和伴星的大气参数,验证了Gaia获取的视向速度并获得了这个蜘蛛脉冲星的质量约为1.3个太阳质量、伴星质量约为0.84个太阳质量,这进步验证了该天体为包含背蜘蛛脉冲星候选体的双星系统 ...
  • LAMOST DR7 中分辨率恒星参数星表第2.0版列出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LAMOST中分辨率巡天观测获得恒星大气参数信息,该表中发布了蓝端合并光谱的大气参数,以及端合并光谱的大气参数 ...
    http://dr7.lamost.org/v2.0/catalogue网站提供了两种格式的“LAMOST中分辨率参数星表”, 种是.fits格式,另种是.csv格式。
  • DR7 中分辨率恒星参数星表第1.3版列出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LAMOST中分辨率巡天观测获得恒星大气参数信息,该表中发布了717,475条蓝端合并光谱的大气参数,以及33,349条端合并光谱的大气参数 ...
    http://dr7.lamost.org/v1.3/catalogue网站提供了两种格式的“LAMOST中分辨率参数星表”,种是.fits格式,另种是.csv格式。
  • ldquo;冷而密”的等离子体团,通常位于磁场中性线上方,根据暗条在日面上的位置,我们将暗条分为活动区暗条、中间体暗条和宁静暗条三大类,宁静区暗条的形成和爆发是当前太阳物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
    基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观测站米口径新真空太阳望远镜观测的高分辨率Hα图像数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博士研究生戴俊和季海生研究员等人报道了日面中心附近由旋转网络磁场结构(RNFs ...
    本次研究中的暗条和旋转网络磁场结构紧密相关,通过分析暗条其中点附近区域的RNFs的演化过程,他们发现RNFs导致了两个小尺度暗条的弯曲(详见图1和图2),由于RNFs持续的扭缠,两个小尺度暗条和精细结构产生合并从而形成了个更大的 ...
    图1:暗条点附近磁场演化过程 图2:S状暗条的形成过程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重点项目的支持,并于2021年1月发表在《Astrophysical Journal》,论文详情:点击这里 ...
  • 既然这个工作人人都可参与,为何不让大家像游戏样都玩玩呢,天文如果玩起来定会很开心的,如此,PSP平台应运而生。可以这么说,PSP系统其实就是个网上看图平台。
    旦系统开始发放图片,我们希望您尽快查看,因为越早查看的是越新的图片,本系统会设置张图片被多个不同的用户各查看遍,我想您肯定希望自己查看的是最新的未被别人查看过的图啦:)~为避免张图片被长时间占用 ...
    在提交可疑目标之前,你可以用鼠标左键单击静态图(或者按下Ctrl键的同时,单击新图/历史图),标记您认为可疑目标的具体位置,这样便于高级用户正确判断您的提交,如果想撤销刚才的指示,只需对那个圈再左键单击次 ...
    最后要说明的是,看图不能味图快,数量和质量都要兼并考虑,在点击按钮前要判断明确,旦判断错误,系统并不会再退回去重新让你判断。 搜寻界面右下角可以勾选是否接收整点前分钟的弹窗音乐提醒。
    好了,已经迫不及待了,您可以尝试做下在线测试,过关了就会成为PSP大家庭的员,开始您充满期待的搜索之旅啦~~~~ 如果您打算使用手机看图,可以试试这个网址https://nadc.china-vo.org ...
  • “参宿四”是颗位于猎户座肩部的红色恒星,夜空中异常明亮、肉眼清晰可见,近期出现神秘的变暗现象,吸引全世界天文学家关注。
    图1:参宿四(猎户座α)是离地球最近的超巨星之,非常明亮,在夜空中肉眼清晰可见。2019年10月和2020年3月期间,它变暗了个星等,是近几十年来观测到的最显著的变暗现象。
    (左图:艺术家对变暗的参宿四想象图,绘图:Alena ALEXEEVA; 右图: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任大勇供图) 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天文学家观测到参宿四变暗了约个星等,这是近50年来它最显著的次变暗现象 ...
    超巨星表面存在黑子是个众所周知的现象。这些黑子很可能是对流流动或冷对流元形成的,并广泛存在于这些恒星中。
    赵刚说:“我们的发现将有助于更好理解超巨星的性质,超巨星也是宇宙中重元素增丰的主要贡献者。” 来自山东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天文学家参与了此项研究。
  • 团簇星是中小质量恒星的氦主序阶段,它作为研究银河系(特别是银盘)的示踪体有如下优势:1)主团簇星被认为是标准“烛光”,其距离精度高达5%-10%;2)主团簇星的绝对星等比较亮 ...
    -15%)和年龄(20%-30%),结合Gaia DR2的自行信息进步得到了14万主团簇巨星的三维速度信息。
    步,研究团队计划结合恒星计数和运动学来探究银盘翘曲的成因。 图2:利用LAMOST和Gaia的团簇星样本绘制的银盘平均垂向速度在盘平面上的分布及利用简单翘曲模型对该图的拟合。
    目前关于这类特殊星族的起源有两种解释:是这些星族的恒星成员起源于类早期保存下来未受Ia型超新星增丰污染的原处气体环境;另类是这些恒星很可能是双星吸积或并合演化的产物。
    黄样所在团队构建的主团簇星大样本为研究这些工作提供了极佳的资源,他们从中筛选出了超过2000颗的该族恒星,通过对这些星的统计学研究发现,该类星族的结构、化学和运动学性质与传统的厚盘星性质几乎致(图3 ...
  • 不过,随着恒星不断发光发热,其内部物质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并由此产生系列改变。红巨星和团簇星是恒星进入晚年后两种不同阶段,它们内部进行核反应的物质不完全相同,因此其结构和物理过程也具有显著差异。
    但如果仅从表面上看,天文学家很难判断颗恒星究竟是红巨星还是团簇星。
    图2:团簇星和红巨星内部结构示意图。团簇星与红巨星内部结构不同,团簇星内部是氦组成的核心在燃烧,而红巨星的氦核心不燃烧,其外面的氢包层在燃烧。
    “我们给恒星做了心电图”,论文的第作者,国家天文台闫宏亮副研究员介绍道“星震就像是恒星的心跳,能够传递恒星内部的真实信息,就算两者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但红巨星和团簇星的心脏是不同的 ...
    “这些发现很难用传统理论去进行解释”,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国家天文台施建荣研究员评论道,“由于内部物理环境不同,原有的理论并不适用于团簇星,我们需要尽快寻找到这观测现象的真实原因 ...
  • stellarium.org/zh_CN/ Stellarium移动端:可在iOS/iPadOS AppStore、Google Play下载 如果你希望从开发者的角度对这个“网& ...
    万维望远镜中文软件版本下载地址:https://nadc.china-vo.org/wwt/home.htm web版本网址:http://worldwidetelescope.org/webclient ...
    ESASky中文版网址:https://sky.esa.int/esasky/? ...
    图13 Aladin Lite展示图 Aladin Desktop软件下载网址:https://aladin.cds.unistra.fr/java/nph-aladin.pl? ...
    frame=downloading Aladin Lite在线网址:https://aladin.cds.unistra.fr/AladinLite/ Lite plants-explorer在线网址 ...
  • 石新路小学万维天象厅是我国第座万维互动式数字天象厅,建于2013年。当时受技术限制,小学万维天象厅使用的是1.0版本,不能支持桌面和球幕电影的播放。
    万维望远镜2.0天象厅版本不但完全实现了中文化,还配备专用的天文教材和天文课件,老师可以更好的运用天象厅的资源来向学生讲述天文学;同时,天象厅还支持2K-4K球幕影片的放映,让师生不出校也能体验天文大片 ...
    2014年10月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数字天象厅验收,标志着国内高校第座万维互动式数字天象厅落成。
    2017年12月   张家湾小学万维天象厅与星空农场落成,成为华中地区的第座万维天象厅。 2017年12月  上海天文博物馆原有的数字天象厅整体升级并于完成验收,充分兼容万维望远镜平台。
  • 近期,国家天文台项目研究员李婷等人利用云南澄江抚仙湖米新真空望远镜(NVST)的观测数据,发现在太阳黑子附近的色球表观扇形喷流。
    在初始扇形喷流传播的过程中与附近谱斑的磁结构相遇、碰撞,之后初始扇形喷流演化为两部分,部分从谱斑位置向回反射,另部分发生偏折后继续向外运动,形成表观扇形喷流。
    与初始扇形喷流明显不同的是,表观扇形喷流更加有序,其表观点位于谱斑区。表观扇形喷流与黑子—谱斑磁系统之间的磁准分割面形态类似,暗示着表观扇形喷流的物质由磁准分割面的扇面所主导。
    我们发现的表观扇形喷流第次从观测上展示了磁准分割面的形态和结构,开拓了证认磁场拓扑奇异结构的新思路。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观测设备和研究计划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图1:第行为NVST的Hα线心观测图像,中间两行分别为Hα-0.4埃和Hα+0.4埃观测图像,最下面行为多普勒图像。
  • 万维天象厅(又称互动式数字天象厅)是在虚拟天文台所融合的全球天文大数据资源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打造的种全新的天象厅生态系统。
    它是个互联网+大数据的天象厅,向你展示个真实、绚丽的宇宙;是个互动式的天象厅,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是个可以玩的天象厅,人人都能制作天文大片。 2.万维天象厅有什么特点? ...
    天象厅变身数字宇宙 以互联网为渠道把由虚拟天文台融合全球天文大数据而成的浩瀚数字宇宙呈现在沉浸感十的球幕上,将天文馆的“离线运营”提升为“在线服务”。
  • 网址:http://iram.fr/IRAMFR/GILDAS/ 5. Miriad Mirage是个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
    R R语言是个最强大的最广泛的免费软件环境。它提供了统的灵活的编程环境,主要用于统计分析、绘图、数据挖掘。 网址: http://www.r-project.org 3.
    网址: http://www.scipy.org/ 1.3 PyRAF PyRAF 是空间望远镜研究所开发的个工具,它提供了个方便的接口,可以在 Python 脚本中运行 IRAF 的任务 ...
    网址: http://www.stsci.edu/institute/software_hardware/pyraf 1.4 PyFITS PyFITS是空间望远镜研究所开发的个工具,它提供了个方便的接口 ...
    网址: http://www.jmmc.fr/searchcal_page.htm 23. LITpro: LITpro是个模型拟合软件。它由个JMMC的工作组开发并维护。
  • 在这届的比赛中,有的选手深入挖掘了万维望远镜强大的功能,在技巧上独树帜;有的选手在创意上别出心裁,结合当下航空航天的热点话题构思题材,让人耳目新;还有的选手充分发挥了万维望远镜可视化的优势,画面设计美轮美奂 ...
    等奖作品 1.
    《东方》 作者:刘浩然、谷鑫、郭强、成文超 指导教师:毛英臣、冯宇静 图1:东方 作品简介:“两弹星”是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历史丰碑,该作品以“东方号 ...
    ”为主题,回顾了这段让人热血澎湃的峥嵘岁月,并简要介绍了我国第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历史背景、基本参数、技术要素等相关信息。
    该作品导入大量3D模型,实现动态飞行,通过史诗般的语言和天地交融的画面回顾了“东方”的辉煌,展现中国独有的航天精神。
  • 2023年12月14日0时整,篇题为《从颗周围充满尘埃的超巨星爆发出的激波闪光》(A shock flash breaking out of a dusty red supergiant)的论文在线发表在 ...
    如果天文学的进程是部鸿篇巨著,那么天文爱好者的贡献必将是其中璀璨的章,它记录了群又群不同国别、不同身份的人,跨越知识的壁垒,突破地域和时间的束缚,克服设备的限制,为推动科学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颗周围充满尘埃的超巨星爆发出的激波闪光》论文地址: Nature官网: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43-6 Nature SharedIt ...
    ——颠覆传统恒星死亡理论预期 星明天文台参与清华大学物理系王晓锋教授团队最新成果,合作发现超巨星爆发激波渐变现象 紫金山天文台等共同发现近邻超巨星死亡爆发的激波渐变现象 ...
    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3参与近邻超巨星死亡爆发的激波渐变现象的观测 国家天文台参与超巨星爆发激波渐变观测研究 颠覆传统恒星死亡理论预期(国家天文台官网) ...
  • 天象厅变身数字宇宙 以互联网为渠道把由虚拟天文台融合全球天文大数据而成的浩瀚数字宇宙呈现在沉浸感十的球幕上,将天文馆的“离线运营”提升为“在线服务”。   ...
    快来睹万维天象厅的风采吧!   ...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步提升万维天象厅的产品性能,不断丰富平台的可视化资源,让更多人感受天文之美,为大数据驱动下的天文科普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孙伟祥博士等人所在的研究团队利用LAMOST数据中近14万颗团簇星大样本,结合欧空局Gaia巡天所提供的天体测量数据,首先对银盘不同星族的速度椭球倾角进行了详细测量,解析了不同星族的速度椭球倾角的空间和星族依赖性 ...
    成果 银河系质量分布是约束银河系形成和演化历史的有力工具。
    然而,能够发射可探测电磁辐射的恒星质量只占银河系中质量的小部分,因此天文学家倾向于使用间接方法来测量它,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便是测量恒星的速度椭球倾角的分布。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孙伟祥等人使用LAMOST团簇星,结合Gaia天测数据对不同星族的速度椭球倾角关系进行了解析,发现LAMOST团簇星的速度椭球介于柱形和球形排列之间,意味着速度椭球分布的任何球形排列的偏差都可能是由重子盘的引力势所引起的 ...
    北京师范大学孙伟祥博士等人基于LAMOST团簇星,结合Gaia天测数据对银盘进行多星族的运动学进行研究: 通过平均速度的测量,发现了银盘大尺度结构的整体运动,例如由径向速度所反映出的银盘恒星的震荡 ...
  • 通过分析端光谱的Hα线和锂线,他们发现了327颗色球活动恒星,且其自转速度比普通恒星更快;筛选得出194颗富锂巨星和颗超富锂巨星;发现了98个分光双星和7个分光三体系统。
    这与近年来国内多个团队独立获取的视向速度测量精度致,表明LAMOST中分辨率光谱巡天在视向速度这关键参数测量精度方面完全达到了设计指标。
    LAMOST中分辨率光谱分为蓝、两端,覆盖波长分别为495 - 535 nm和630 - 680 nm。
    由于分辨率的提升,LAMOST中分辨率光谱数据的个重要指标是视向速度达到1 km/s的水平。
    图1 左图:LAMOST中分辨率蓝端和端视向速度的外部误差;右图:LAMOST中分辨率LASP视向速度的内部误差 新闻来源:https://www.nao.cas.cn/news/ky/202205 ...
  • 近期,国家天文台天体元素丰度组武雅倩等人对LAMOST DR4数据中的64万红巨星年龄和质量进行了精确估算,为进步理解星族合成和银河系演化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样本。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mnras/stz256   理解星系盘的形成和演化是当前星系形成与演化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
    银河系作为我们的寄主星系,是个典型的盘状星系,也是唯个我们能够分辨大样本单颗恒星的星系,研究其化学动力学性质对于理解星系盘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赫罗图中,由于金属丰度的影响,红巨星与团簇巨星很难通过有效温度和重力加速度直接区分开。
    在此工作中,基于主成分学习的方法,我们得到了LAMOST DR4巨星光谱的周期间隔,利用周期间隔我们将LAMOST DR4中的红巨星和团簇巨星进行区分,得到了64万红巨星,对于信噪比大于50的恒星,此方法的污染率为 ...
  • 起来看看吧!(按火流星发现时间排序) 1. 上传人:王磊 发现时间:2023年4月16日19:33:10 流星特点:流星光谱不易获得 图1 王磊作品 2.
    上传人:吴锡江 发现时间:2023年5月23日01:40:50 流星特点:非常耀眼的火流星,也是火流星网收录的第颗火流星。 图2 吴锡江作品 3.
    上传人:马泽 发现时间:2023年11月19日01:07:56 流星特点:流星连续爆裂 图6 马泽作品 7.
    (备注:与刘频发现的为同颗,合并发奖。) 图8 邵晨宇作品 上传人:刘频 图9 刘频作品 9.
    如果你也喜欢在夜晚仰望星空,如果你也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欢迎加入火流星上报的队伍,期待分享更多精彩! 项目官网:https://nadc.china-vo.org/huoliuxing ...
  •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